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定居生活,河姆渡遗址,4生产状况,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半坡遗址,原始氏族发展,大汶口文化,当堂练习,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
1.农业起源: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雏形:距今约2万年,对野生植物进行管理
形成:距今约1万年,南北方同时出现人工栽培农作物
贡献:①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②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1.兴盛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原因:南方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温热。
作用: 通风防潮; 防虫蛇猛兽; 下层可饲养家畜。
互动探究:河姆渡人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子?
河姆渡木构水井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从“刀耕火种”到“耒耜耕作”
耒耜耕作: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
刀耕火种:砍伐树木,焚烧树桩与野草用作肥料,然后直接在燃烧过的地区播种的耕种方法。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1.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聚集在一起)、窖穴、壕沟,居住区外还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窖场。
半坡居民的房屋样式有何特点?他们为何要这样建造房屋?
北方地区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一部分深入地下,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能抵御野兽的侵袭。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合作探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建筑不同的原因?
1.因为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湿热,干栏式房屋可以通风防潮,还可以防蛇虫猛兽之害。
2.半坡人居住在黄河流域,风大、干旱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防寒保暖。
都是人类顺应自然,适应环境的结果。
1.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天水秦安)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该遗址发掘房址241座,还采集到已碳化的黍和油菜籽。据此推断,大地湾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集体群居B.采集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河姆渡遗址时说,河姆渡先民开拓了人类稻作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这反映了( ) 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B.手工业成为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 C.河姆渡居民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D.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起源地之一
3.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粟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 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精品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史前时期发展,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农业起源,1地位,2进程,3表现,磨制石器,制作陶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优质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业的起源,1过程,2贡献,定居生活,1背景,农业的起源和发展,2生活状况,3影响,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精品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业的起源,知识扩展,课堂小结,唯物史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