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教与学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 6.3《哦,香雪》-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教与学同步精品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课件 0 次下载
- 7.1《归园田居(其一)》-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教与学同步精品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课件 0 次下载
- 7.2《将进酒》-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教与学同步精品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课件 1 次下载
- 7.3《赤壁赋》-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教与学同步精品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课件 0 次下载
- 6_《项脊轩志》-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教与学同步精品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课件 0 次下载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登高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登高精品课件ppt,共26页。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人,是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58岁时贫病而卒。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沉郁:情感深沉;顿挫:语言刚劲、铿锵有力、章法多变。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诗人。代表作是 、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被人誉 。作品风格以 为主。
身逢战乱:“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寄居夔州: 漂泊在外11年(48—58岁),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心情郁闷: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步履蹒跚地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鸣悲凉,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的落叶萧萧飘下,不尽长江流水滚滚奔来。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真恨命运多艰难,两鬓白发又增添;穷途潦倒心意冷,因病戒酒不举杯。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选择哪个词,最能体现诗意?
登高所见(首联颔联)——登高所感(颈联尾联)
本诗写登高,可以划分成哪几个层次?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到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一语双关。既反映天气,又反映社会的大动荡。
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叫声悲凉,使人生悲。
孤独无依的飞鸟找不到方向。
首联起兴,糅合触觉的清冷,视觉的苍莽,听觉的哀凉,对外物感觉上的孤独。 作者运用六个意象进行画面的整合,“风急”“猿啸哀”“渚清”“沙白”四个意象是通过 的手法表现环境的悲凉。秋天峡江壮阔景象 出猿猴、飞鸟的渺小、孤独和无助。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两句诗从大处落笔,意境开阔深远,情景交融,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让人感到韶光易逝,人生短促;而长江不尽,更古如斯,会觉得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1.颔联写出了秋天萧瑟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
2.这两句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起伏之变,跌宕之气。
3.这句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4.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
5.采用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
(对仗之妙的艺术效果)
首联两句,指明了时节和环境,秋江景物凄清、萧条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颔联写山景、江景,诗人寓情于景,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悲苦,奠定了诗歌沉郁悲凉的情感基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从诗句中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蕴含了哪些方面的深层意蕴?谈谈你的理解。
①国事艰难,壮志难酬。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已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②人生潦倒,消愁无途。诗人孤苦无依,满腹愁情无法消除。
(2)苦恨是什么意思?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不被重用现在又年老多病而无法实现,从而非常遗憾。
(3)“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不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还有个人艰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家。
是国难,连年战乱。国愁家恨,使诗人两鬓斑白。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本诗借悲秋之景抒发悲秋之情,请大家读一读,“悲秋”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
对外在景物的感兴
内在情感的逐步登高
风——急 天—— 高 猿—— 啸哀
渚——清 沙——白 鸟——飞回
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渚)。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1、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诗歌语言刚健遒劲,音调铿锵有力,章法曲折变化,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2、对仗工稳,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
一、悲自然飘零之秋对眼前所见苍茫辽远、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象的悲叹。二、悲个人际遇之秋对个人病弱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三、悲国运衰落之秋对国家现实多灾多难的忧愁,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第七单元二 唐诗二首将进酒优秀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李白简介,生平事迹,写作背景,掌握字音,听朗诵注意字音,《将进酒》,初步感知,文本研读,合作探究,为何而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三 哦,香雪试讲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诵读感知,基础梳理,一辆火车两个世界,深入探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第三单元三 雷雨(节选)评优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戏剧鉴赏方法,任务一把握戏剧冲突,周朴园是否爱侍萍,把握戏剧冲突,资本家VS工人,罢工与反罢工的斗争,任务二揣摩戏剧语言,周朴园形象,任务三探究戏剧主旨,明晰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