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 (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4.3 板块模型(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4.3 板块模型(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43板块模型原卷版doc、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43板块模型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录
TOC \ "1-3" \h \u \l "_Tc2339" 模型一 动力学中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 PAGEREF _Tc2339 1
\l "_Tc17391" 类型1 水平面上受外力作用的板块模型 PAGEREF _Tc17391 2
\l "_Tc9319" 类型2 水平面上具有初速度的板块模型 PAGEREF _Tc9319 4
\l "_Tc15831" 模型二 斜面上的板块模型 PAGEREF _Tc15831 6
\l "_Tc14505" 模型三 板块模型与动量、能量的综合问题 PAGEREF _Tc14505 9
\l "_Tc19392" 类型1 无外力作用的板块模型 PAGEREF _Tc19392 10
\l "_Tc15624" 类型2 有外力作用的板块模型 PAGEREF _Tc15624 11
\l "_Tc2552" 专题提升训练 PAGEREF _Tc2552 12
模型一 动力学中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
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是指滑块和滑板都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形,滑块和滑板之间存在摩擦力,发生相对运动,常伴有临界问题和多过程问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4 kg的木板长L=1.4 m,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静置一质量为m=1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今用水平力F=28 N向右拉木板。要使小滑块从木板上掉下来,力F作用的时间至少要多长?(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
【方法总结】求解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的三个关键
(1)两个分析:仔细审题,清楚题目的物理过程,对每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2)求加速度:准确求出各个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注意两个运动过程的连接处的加速度可能突变。
(3)明确关系: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和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当过程比较多时可以借助vt图像,从图像中找到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类型1 水平面上受外力作用的板块模型
(1)木板上加力(如图甲),板块可能一起匀加速运动,也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2)滑块上加力(如图乙),注意判断B板动不动,是一起加速,还是发生相对滑动(还是用假设法判断).
1.[多选]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木板B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B的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像。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A.滑块A的质量为4 kg
B.木板B的质量为1 kg
C.当F=10 N时木板B的加速度为4 m/s2
D.滑块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2.(2022·安徽省高三一模)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薄木板,在木板最右端叠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小滑块质量m=1 kg,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木板长l=0.5 m,质量M=2 kg,木板和小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1.现对木板施加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力大小F=14 N.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小滑块落地后不反弹.求:
(1)小滑块经多长时间从木板上掉下;
(2)小滑块停止运动时,小滑块与木板间的距离.
类型2 水平面上具有初速度的板块模型
1 光滑地面,有初速度无外力类
(1)系统不受外力,满足动量守恒.
(2)如果板足够长,共速后一起匀速运动,板块间摩擦力突变为0,用图象法描述板、块的速度更直观
2 地面粗糙,滑块(或板)有初速度类
(1)因为系统受外力,动量不守恒,注意板是否会动.
(2)若能动,且板足够长,达到共速后,判断它们之间是否相对滑动,常用假设法,假设二者相对静止,利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a,再对小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利用F合=ma,求出滑块受的摩擦力Ff,再比较它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如果摩擦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则必然相对滑动,如果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相对滑动.
(3)若一起匀减速到停止,板块间由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用图象法描述速度更直观.(如图2)
1.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m=10 kg,A可视为质点,B的长度为L=3 m,开始时A、B均静止。现使A以某一水平初速度v0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g取10 m/s2)
(1)若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且物块A刚好没有从木板B上滑下来,则A的初速度v0为多大?
(2)若把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让A仍以(1)问中的初速度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则A能否与B脱离?最终A和B的速度各为多大?
2.(2022·辽宁沈阳市郊联合体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如图所示,质量M=1 kg且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现有一质量m=2 kg的小铁块以v0=3 m/s的水平速度从左端滑上木板,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铁块刚滑上木板时,铁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多大?
(2)木板的最大速度多大?
(3)从木板开始运动至停止的整个过程中,木板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多选)(2022·山东模拟改编)如图甲所示,小车B紧靠平台边缘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光滑的平台水平滑到与平台等高的小车上,物体和小车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与小车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B.物体A与小车B的质量之比为1∶2
C.小车B的最小长度为2 m
D.如果仅增大物体A的质量,物体A有可能冲出去
模型二 斜面上的板块模型
斜面上的板块模型是指滑板和滑块一起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形,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与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类似,只是要考虑滑块和滑板的重力在沿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对运动的影响。
1 无初速度下滑类(如图)
假设法判断是否发生相对滑动
(1)μ2μ1(下面比上面粗糙),则会相对滑动.
2 加外力下滑类(如图)
对m分析,加速度范围gsin θ-μ1gcs 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4.1 弹簧模型(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41弹簧模型原卷版doc、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41弹簧模型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2.5 能量与动量(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25能量与动量原卷版doc、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25能量与动量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1.5 天体物理(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15天体物理原卷版doc、新高考物理二轮培优专题15天体物理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