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语文园地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语文园地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爱上了夹竹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古诗词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雨后池上[宋] 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①明镜照檐楹②。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③万点声。【注释】①淡磨:轻磨拂拭。②檐楹: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③荷心:荷叶。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雨”二字统率全诗,以下三句所写之景,都因“一雨”才得以出现。B. 这首诗借东风、垂杨、荷叶等物象,描绘了一幅雨后池塘秋景图。C. 一、二句写雨后池上静态之美,三、四句写雨后池上动态之美,动静结合。D.“更作荷心万点声”一句使全诗意境升华,让我们感受到物境和人的心境的和谐交融。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B. 有误,这首诗借东风、垂杨、荷叶等物象,描绘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并非“秋景图”;故选B。
2. 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他完成下面的脚本。
春雨过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池塘水面比作明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引婴投江有过于江上①者,见人方②引③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④善游哉?以此任物⑤,亦必悖⑥矣。 (有改动)【注释】①过于江上:从江边经过。②方:正,正在。③引:拉。④遽(jù):就。⑤以此任物: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⑥悖:谬误,荒谬。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欲投之江中 ( )(2)人问其故( )(3)其父善游 ( )(4)其子岂遽善游哉 ( )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句意:想把他扔到江里去。投:扔,掷。(2)句意:人们询问他原因。故:原因。(3)句意:他的父亲擅长游泳。善:擅长。(4)句意:他的儿子难道就一定擅长游泳吗。岂:难道。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2)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看见一个人正拉着一个小孩想要把他扔到江里去。
他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他的儿子难道就一定擅长游泳吗?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1)方,正,正在;引,拉;欲,想要
5. 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告诉我们:有些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遗传的。B. 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C. 故事中的教育方法是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D. 单纯强调先天因素而忽视后天努力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中的“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意为:他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他的儿子难道就一定擅长游泳吗?据此可知选A。
三、现代文阅读夹竹桃季羡林①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②不知道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③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④只有一墙之隔,转过影壁,就是院子。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⑤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吗?
⑥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⑦有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⑧好多好多年,我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面走出走进。最初我的个儿矮,必须仰头才能看到花朵。后来,我逐渐长高了,夹竹桃在我眼中也就逐渐变矮了。等到我眼睛平视就可以看到花的时候,我离开了家。⑨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⑩两年前,我访问了缅甸。在仰光开过几天会以后,缅甸的许多朋友热情地陪我们到缅甸的古都蒲甘去游览。这地方以佛塔著名,有“万塔之城”的称号。据说,当年确有万塔。到了今天,数目虽然没有那样多了,但是,纵目四望,嶙嶙峋峋,群塔簇天,一个个从地里涌出,宛如阳朔群山,又像是云南的石林,用“雨后春笋”这一句老话,差堪比拟。虽然花草树木都还是绿的,但是时令究竟是冬天了,一片萧瑟荒寒气象。
⑪然而就在这地方,在我们住的大楼前,我却意外地发现了老朋友夹竹桃。一株株都跟一层楼差不多高,以至我最初竟没有认出它们来。花色比国内的要多,除了红色的和白色的以外,记得还有黄色的。叶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绿得像绿蜡,花朵开在高高的枝头,更像片片的红霞、团团的白雪、朵朵的黄云。它们苍郁繁茂,浓翠逼人,同荒寒的古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⑫我每天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走出走进。晚上同缅甸朋友们在楼上凭栏闲眺,畅谈各种各样的问题,谈蒲甘的历史,谈中缅文化的交流,谈中缅两国人民的胞波(兄弟)友谊。在这时候,远处的古塔渐渐隐入暮霭中,近处的几个古塔上却给电灯照得通明,望之如灵山幻境。我伸手到栏外,就可以抓到夹竹桃的顶枝。花香也一阵一阵地从下面飘上楼来,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
⑬就这样,对于夹竹桃的婉美动人的回忆里,又涂上了一层绚烂夺目的中缅人民友谊的色彩。我从此更爱夹竹桃了。(有改动)
6. 阅读文章,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回忆夹竹桃的,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完成下面的表格。
其他花争奇斗艳的时候,夹竹桃静悄悄开放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我”丰富的联想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梳理概括。首先通读全文,划分结构层次,梳理情节。而情感变化是随情节推进而变化的。根据题目中已给出的提示,找到或总结出相应内容即可。(1)第③段写“我”家大门内种着如雪、似火的两盆夹竹桃,从“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可知,“我”的情感是开心。
(2)根据“赞美”,可以定位到第④⑤段,主要写了“其他花争奇斗艳的时候,夹竹桃静悄悄开放”。(3)由第⑥段中的“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可以概括为: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我”丰富的联想。(4)由第⑦段“有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可知,作者的情感是“爱上了夹竹桃”。
7.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静悄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用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夹竹桃开花的特点,使文章语言鲜活、富有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解答时,先解释词语,再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联系第⑤段中的相关内容可知,“静悄悄”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夹竹桃开花时非常安静没有声响的特点,使文章语言鲜活、富有感染力。
(2)花色比国内的要多,除了红色的和白色的以外,记得还有黄色的。叶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绿得像绿蜡,花朵开在高高的枝头,更像片片的红霞、团团的白雪、朵朵的黄云。(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夹竹桃的叶子比作“绿蜡”,花朵比作“红霞”“白雪” “黄云”,写出了夹竹桃繁茂、浓翠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叶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绿得像绿蜡,花朵开在高高的枝头,更像片片的红霞、团团的白雪、朵朵的黄云”把夹竹桃的叶子比喻成“绿蜡”,花朵比喻成“红霞”“白雪”“黄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夹竹桃繁茂、浓翠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8. 在第④段中,作者从春到秋写了14 种各种各样的花,且用许多四字词语将其描写得纷繁美丽,这样不是把夹竹桃比下去了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这里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与夹竹桃形成强烈对照(对比/ 比较),突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把握。解答时,首先明确所采用的写作手法,再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根据第④段内容可知,作者在描写夹竹桃时,还描写了院子里其他种类的花,采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联系第⑤段的内容可知,虽然院子里其他种类的花开放时美不胜收,但是却开开落落,不能长存,而夹竹桃从春天到秋天,常开不败,在这样的对比中,衬托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9. 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对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借助下面的“链接材料”,请你分析本文是如何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的。【链接材料】季羡林,被尊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等,然而他并没有被外界的喧闹所干扰,主动提出辞去“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等称号。20 06 年,95 岁的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还是非常谦虚地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呀。”
从幼年、童年到少年、壮年,夹竹桃见证着季羡林的成长和人生历程,他对夹竹桃感情的深厚自然不言而喻。那雪火相容、红白相间的夹竹桃与他的品格十分相似,难怪宗璞称他为“夹竹桃知己”。
作者借夹竹桃默默绽放,一声不响,一朵花败,又开一朵的安静和韧性,表达了自己不被外界的喧闹所干扰,辞去众多称号,不慕名利的人生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通读全文,结合作者在第⑤段中对夹竹桃的描写可知,夹竹桃默默绽放,不与其他花朵争奇斗艳,一声不响,一朵花败,又开一朵,它安静、有韧性;再结合链接材料中的“季羡林被尊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等,然而他并没有被外界的喧闹所干扰,主动提出辞去‘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等称号”可以看出,作者和夹竹桃一样,不被外界的喧闹所干扰,不慕名利的人生追求;由此可知,作者借夹竹桃的安静和有韧性来表达自己不慕名利的人生追求。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0. 本文与宗璞的《丁香结》相比有什么相似之处?
示例:在选材方面,都是从身边的琐碎的事物写起,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能打动读者;在写作手法方面,都借花表达自己的情思;在写作角度方面,都从花的颜色、香气等角度来写。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2018)语文园地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襟飘带舞,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日暮客愁新,明月别枝惊鹊,旧时茅店社林边,人情美,民俗美,大自然,人民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语文园地图文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停止中止,不慕富贵,用心专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第一单元2 丁香结习题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参差不齐,弄巧成拙,恍然大悟,映入眼帘,示例高尚纯洁,雍容华贵,素雅淡泊,热烈奔放,示例康乃馨,抚育我长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