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4届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高考模拟试卷(解析版)
展开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除草剂乙草胺能被棉花根系吸收,高浓度乙草胺抑制棉花细胞呼吸,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造成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图1为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棉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2为染色体桥形成模式图,染色体桥会在着丝粒移向两极时,在两着丝粒间的任意位置断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染色体桥形成于减数分裂后期Ⅰ,断裂于减数分裂后期Ⅱ
C. 出现染色体桥的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存在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
D. 乙草胺能使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时间延长,分裂期细胞减少
【答案】D
【分析】由题意可知,染色体桥会在着丝粒移向两极时,在两着丝粒间的任意位置断裂,说明染色体桥的断裂发生在后期,所产生的子细胞会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
【详解】A、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题干信息表明此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因此染色体桥形成于有丝分裂中期,断裂于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
C、由于两着丝粒间的任意位置断裂,因此出现染色体桥的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存在染色体结构变异,但数目不变,C错误;
D、高浓度乙草胺抑制棉花细胞呼吸,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造成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从而使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时间延长,分裂期细胞减少,D正确。
故选D。
2. 研究人员在果蝇细胞内发现了一种微小的具膜结构。当磷酸盐充足时,该结构可以储存磷酸盐,此时细胞分裂加快;当缺乏磷酸盐时,该结构分解并将储存的磷酸盐释放到细胞中,同时细胞分裂速度减慢。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果蝇吸收的磷酸盐不仅用于构成各种膜结构,还能参与构成核糖体
B. 细胞在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需磷酸盐,而在分裂期则不需要
C. 该结构的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膜上有蛋白质成分
D. 该结构的膜与其他细胞器膜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答案】B
【分析】细胞中的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生物膜系统均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
【详解】A、各种膜结构需要磷脂,需要果蝇吸收的磷酸盐,而参与构成核糖体的成分中有RNA,也需要磷元素,因此也参与构成核糖体,A正确;
B、细胞在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需磷酸盐,在分裂期新细胞膜和核膜的合成也需要磷酸盐,B错误;
C、该结构的膜属于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膜上有蛋白质成分,C正确;
D、该结构的膜与其他细胞器膜融合过程需要膜进行变形,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3.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人民积累了独特且丰富的生产经验。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种艺必用》
B. 红柿摘下未熟,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格物粗谈。果品》
C. 农两腋挟秧苗,抛秧入田,半沉半浮,数日便可直立《茶香室续钞。浮田》
D. 果熟时,屋下做荫坑,土覆之至坑内少气,经冬也不异也《齐民要术》
【答案】D
【分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姜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者、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A、“以小便浸之”,说明小便中含有某物质(生长素),具有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与植物激素作用有直接关系,A错误;
B、“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体现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与植物激素作用有直接关系,B错误;
C、农两腋挟秧苗,抛秧入田,半沉半浮,数日便可直立,这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使得根具有向地性和茎具有背地性的特点,与植物激素有关,C错误;
D、荫坑中的低温以及低氧环境可抑制细胞呼吸,延长了果实的贮存时间,属于影响细胞呼吸作用因素的应用,与植物激素无直接关系,D正确。
故选D。
4. 甲地兔子种群的毛色有灰、白、黑三种,分别由基因A1、A2和a控制(A1对A2为显性)。为寻找更丰富的食物,一小群兔子于某年冬天迁往遥远的乙地。由于天敌的捕食,在到达乙地前只有白色个体幸存。由于地理障碍,两地的兔子不再进行基因交流,且两地的气候差异较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刚到达乙地的兔子种群基因库中不再含有A1基因
B. 去往乙地途中,毛色为白色更利于兔子在雪地中保护自己
C. 留在甲地生活的兔子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D. 两地兔群已形成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形成了生殖隔离
【答案】C
【分析】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据题意可知,在兔子迁徙过程中,由于天敌的捕食,只有白色个体(A2A2、A2a)幸存,可推知灰色个体(A1_)和黑色个体(aa)都被淘汰,故刚到达乙地的兔子种群基因库中不再含有A1基因,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兔子的迁出活动发生在某年冬天,毛色为白色更利于兔子在雪地中隐藏自己,从而避免被捕食,B正确;
C、迁出个体的基因型和数量未知,无法确定留在甲地生活的兔子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改变,C错误;
D、由于地理障碍,两地的兔群已经形成了地理隔离,但形成生殖隔离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故不一定形成了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C。
5. 真核生物体内的DNA分子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主要以线性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直至1965年发现了一种存在于染色体外的环状DNA分子——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如图为eccDNA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ecc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碱基交替连接形成
B. eccDNA分子中含C—G碱基对越多,其热稳定性就越差
C. eccDNA分子中每条链上的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D. 若eccDNA分子有n个碱基对,其中T有m个,则其氢键有(3n-m)个
【答案】D
【分析】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是:DNA分子由两条链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即A=T,C=G。
【详解】A、ecc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A错误;
B、热稳定性与氢键数有关,C与G之间有三个氢键相连,A与T之间为两个氢键,eccDNA分子中含C—G碱基对越多,其热稳定性就越强,B错误;
C、eccDNA分子中每条链上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不一定相等,但由于双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故ecc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一定相等,C错误;
D、若eccDNA分子有n个碱基对,其中T有m个,则G和C有(2n-2m)个,G=C=n-m,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相连,C与G之间有三个氢键相连,故该DNA分子中共有氢键3×(n-m)+2m=(3n-m)个,D正确。
故选D。
6. 同学们进行生物学探究实验时,实验材料和试剂的选择及使用是否得当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下列实验中,相关实验材料和试剂的选择及使用均正确的是( )
【答案】D
【分析】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来检测CO2,通过比较溶液颜色变成黄色所需时间的长短,可以判断产生CO2量的情况,甲紫溶液是碱性染料,可以对染色体染色。将插条在2,4-D溶液中浸泡后,扦插到土壤中使其生根。
【详解】A、马铃薯汁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用碘液检测,A错误;
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时,是将酵母菌培养液装置用导管连接盛有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锥形瓶,B错误;
C、探究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先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再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冲洗2次后制作装片,C错误;
D、2,4-D溶液浓度低时,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D正确。
故选D。
7. 激活CD4+T细胞的免疫活性能有效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当利用流感病毒NP蛋白作为抗原刺激小鼠时,CD4+T细胞可以产生细胞因子IFN-γ和TNF-a以及细胞毒性作用。使小鼠气管及肺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流感病毒的侵染。CD4+T细胞也会辅助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D4+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都属于淋巴细胞
B. CD4+T细胞可识别被树突状细胞处理的NP蛋白
C. B细胞的分裂、分化可被IFN-γ和TNF-a抑制
D. 记忆B细胞再接触NP蛋白之后可迅速分泌抗体
【答案】B
【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等。
【详解】A、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
B、根据题意,CD4+T细胞可以产生细胞因子IFN-γ和TNF-a,也会辅助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推测CD4+T细胞可识别被树突状细胞处理的NP蛋白,B正确;
C、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因此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可以被IFN-γ和TNF-α促进,C错误;
D、记忆B细胞不能分泌抗体,D错误。
故选B。
8. 动物通常对道路、车辆趋向于回避。研究人员在离道路不同距离的放牧草场和禁牧草场内调查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调查该种鼠的种群密度采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B. 放牧区由于牲畜的啃食使植被低矮稀疏,不利于该种田鼠生存
C. 动物对道路、车辆回避特性导致道路附近田鼠的天敌数量较少
D. 距离道路越近,该种田鼠在两种草场的种群密度越高
【答案】B
【分析】一、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记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记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n÷m 。
二、题图分析:据图可知,距离道路越近,该种田鼠在两种草场的种群密度越高,说明动物对道路、车辆回避特性导致道路附近田鼠的天敌数量较少。在与道路相同的距离处,放牧草场的田鼠种群密度大于禁牧草场的田鼠种群密度,说明放牧区由于牲畜的啃食使植被低矮稀疏,有利于该种田鼠生存。
【详解】A、田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常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
B、在与道路相同的距离处,放牧草场的田鼠种群密度大于禁牧草场的田鼠种群密度,说明放牧区由于牲畜的啃食使植被低矮稀疏,有利于该种田鼠生存,B错误;
C、依题意,动物通常对道路、车辆趋向于回避。由表格数据可知,道路附近田鼠的种群密度偏大,原因可能是动物对道路、车辆回避特性导致道路附近田鼠的天敌数量较少,田鼠被捕食的概率降低,因而种群密度增加,C正确;
D、据图可知,距离道路越近,该种田鼠在两种草场的种群密度越高,D正确。
故选B。
9. 毛花猕猴桃为二倍体,果实大,维生素C含量高。软枣猕猴桃为四倍体,极耐寒,在-40℃下可安全越冬。农科所想利用下图技术流程培育兼具这两种猕猴桃优点的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品种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
B. 新品种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 ①处用相关酶的低渗溶液处理可获得原生质体
D. 从愈伤组织到新品种的过程需要经历低温筛选
【答案】D
【分析】图示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过程①表示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细胞原生质体的过程。
【详解】A、新品种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A错误;
B、毛花猕猴桃为二倍体,软枣猕猴桃为四倍体,两者形成的杂种植株有6个染色体组,B错误;
C、过程①是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细胞原生质体的过程,此过程需要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目的是为了维持原生质体的活性和形态,C错误;
D、要培育兼具两种猕猴桃优点的新品种,从愈伤组织到新品种的过程需要经历低温筛选,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0. 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的水稻,具有抗涝、抗盐碱等能力,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如图1是海水稻相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
(1)据图分析,H+进入液泡的方式为______。Na+借助NHX从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所需要的能量来自______。海水稻通过调节相关物质的运输,使根部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普通水稻的______(填“高”或“低”),提高了根细胞的______能力,从而提高了海水稻的耐盐碱性。
(2)某研究小组在高盐胁迫条件下(NaCl浓度为200mml/L)进行了海水稻的相关实验,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如图2所示曲线。
①如图2所示,实验前15天时,海水稻胞间CO2相对浓度逐渐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据图2分析,第15天之后胞间CO2相对浓度逐渐上升,原因可能是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写出海水稻具有的两点价值:______。
【答案】(1)①. 主动运输 ②. H+顺浓度梯度从液泡运输到细胞质基质形成的电化学势能 ③. 高 ④. 吸水
(2)①. 高盐胁迫条件下,海水稻根细胞失水较多,为降低蒸腾失水,气孔导度降低 ②. 第15天后海水稻光合色素相对含量明显降低,光反应速率降低,导致暗反应所需的ATP和NADPH供应减少,CO2固定速率减慢,胞间CO2消耗较少
(3)增加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改良土壤和改善生态环境、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分析】一、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运输方向: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能量,需要转运蛋白。
【小问1详解】据图1分析可知,H+进入液泡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Na+借助NHX从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方式为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H+顺浓度梯度从液泡运输到细胞质基质形成的电化学势能。相比普通水稻,海水稻通过调节相关物质的运输,使根部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升高,提高了根细胞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了海水稻的耐盐碱性。
【小问2详解】①高盐胁迫条件下,海水稻根细胞失水较多,为降低蒸腾失水,气孔导度降低,使得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②第15天后海水稻光合色素相对含量明显降低,光反应速率降低,导致暗反应所需的ATP和NADPH供应减少,CO2固定速率减慢,胞间CO2消耗较少,导致胞间CO2浓度逐渐上升。
【小问3详解】海水稻具有的价值:增加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改良土壤和改善生态环境、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11. 体细胞核移植已在很多物种中取得成功,但其效率较低,只有不足4%的重构胚能发育成健康的个体,原因可能是胚胎的基因表达异常所致。下图为提高克隆牛重构胚发育的技术流程,其中TSA为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体外培养牛乳腺细胞会发生接触抑制,需进行___处理,进而实现传代培养。
(2)采集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至___时期,对其进行去核方法为___(答出一种即可)。
(3)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代孕母牛进行___处理。一般选择发育至___时期的胚胎进行移植,对代孕母牛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克隆小牛的细胞质基因来自___牛(填图中字母)。
(4)TSA能使细胞发生___水平的变异,从而激活被抑制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在确定TSA的作用时设计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TSA的最适浓度所处的范围是___μml·L-1。
表:TSA处理对核移植重构胚发育的影响
注:卵裂率=(发育至卵裂期的胚胎数量/初始重构胚数量)×100%;
囊胚率=(发育至囊胚的胚胎数量/初始重构胚数量)×100%。
【答案】(1)先用胰蛋白酶处理,再进行离心
(2)①. MⅡ ②. 显微操作
(3)①. 同期发情处理 ②. 桑葚胚或囊胚 ③. 不需要 ④. A和B
(4)①. 表观遗传 ②. 0.05~0.2
【分析】一、动物核移植的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二、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1)供体与受体相同的生理变化,为供体的胚胎植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2)胚胎在早期母体中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3)子宫不对外来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4)胚胎遗传性状不受受体任何影响。
三、动物细胞培养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小问1详解】在进行传代培养时,贴壁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再用离心法收集,之后,将收集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分瓶培养。
【小问2详解】体外受精时,需要将所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可以与精子完成受精作用;目前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法。
【小问3详解】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代孕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他与供体母牛的生理条件达到同步或一致;胚胎移植一般选择发育至桑葚胚或囊胚时期的的胚胎;子宫不对外来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所以对代孕母牛不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由图可知,克隆小牛是由A牛的乳腺细胞和B牛的去核卵母细胞融合而成的重组细胞发育而来的,所以克隆小牛的细胞质基因来自A和B牛。
【小问4详解】TSA为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故TSA能使细胞发生表观遗传水平的变异,从而激活被抑制基因的表达。如表,C组所对应的卵裂率和囊胚率较高,故TSA的最适浓度所处的范围是0.05~ 0.2μml·L-1。
12. “健康中国,万步有约”是在全国推广的健走活动,旨在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回答下列问题:
(1)健走过程中,人体骨骼肌细胞会产生大量CO2和热量。血浆CO2刺激位于___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运动,该过程属于___调节。人体温度感受器感知温度变化并转换成___,经中枢的传导、分析、整合,最后主要通过皮肤将热量散发到体外。
(2)健走过程中,人体由于饮水不足,此时___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并由___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___的作用,使尿量减少。
(3)健走过程中,人体只饮水未进食,血糖不断消耗,可以通过___等途径补充,胰岛细胞分泌激素调节血糖维持稳定,胰岛还受___双重支配。
(4)长期坚持健走活动可增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处理,发现小鼠脑的某些部位受到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活动加强,导致小鼠免疫机能降低。推测小鼠免疫机能降低的机理可能是___。
【答案】(1)①. 脑干(其他合理也可以) ②. 体液 ③. 动作电位
(2)①.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②. 神经垂体 ③. 重吸收水
(3)①. 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②.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4)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免疫细胞数量下降(或免疫细胞活性下降),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分析】①调节呼吸功能的中枢位于脑干。②机体细胞兴奋时会有动作电位产生。③血糖的调节途径有两条:一是血糖浓度的变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进而促进机体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二是血糖浓度的变化引起下丘脑有关神经(副交感神经或交感神经)兴奋,进而调节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分泌相关的激素。
【小问1详解】CO2为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血浆CO2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运动,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人体温度感受器感知温度变化并转换成动作电位,进而产生兴奋。
【小问2详解】人体由于饮水不足,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引起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神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小问3详解】健走过程中,人体只饮水未进食,血糖不断消耗,此时可以通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等途径补充血糖,胰岛细胞分泌激素调节血糖维持稳定,在此过程中,胰岛还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小问4详解】免疫细胞执行免疫功能。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处理,小鼠脑的某些部位受到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活动加强,小鼠的免疫机能降低。究其原因可能是: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免疫细胞数量下降(或免疫细胞活性下降),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13. 竞争排斥是指占有相同或相似生态位的两个物种为了争夺有限的食物、空间或其他环境资源,导致一个物种完全取代另一个物种的现象。某些环境因素能阻碍竞争作用发展到竞争排斥的程度,多个科研团队分别进行了实验尝试检验这一假说。
【实验一】在不同光照条件(强光、弱光、强—弱光定期转换)的系统中接种相同的自然浮游植物群落。实验中的两种光照强度都可满足植物独立生长的需求,49天后测定各组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
注:物种多样性指数越大,代表物种越丰富。
【实验二】拟谷盗甲和拟谷盗乙均以面粉为主要食物,甲、乙成虫还会互相取食对方的卵和蛹,也取食同种拟谷盗的卵和蛹。在面粉容器内培养等量的两种拟谷盗,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种间竞争结果如下表所示(仅存活一种拟谷盗时,代表该拟谷盗在种间竞争中获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设置方法及结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支持题干中的假说,理由是_____________。与光强恒定相比,光强波动条件下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发生了明显改变。从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来看,物种多样性发生明显改变主要是因为______。
A.光强的波动改变了选择的方向
B.光强的波动提高了可遗传有利变异频率
C.光强的波动加速了新的浮游植物物种形成
(2)实验二中,若以面粉为第一营养级,拟谷盗甲所属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某同学在“温—干”的气候条件下重复了一次面粉容器内拟谷盗甲和拟谷盗乙的培养,预测本次实验的竞争结果是__________。实验二的设置方法及结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支持题干中的假说。
(3)另有证据表明竞争排斥的结果会受到物种初始密度的影响,在环境适合生存时,初始密度占优势的物种能将另一物种排斥掉。若要改进实验二用于验证上述结论,以百次实验获胜次数为观测指标,当面粉容器内培养的拟谷盗甲的初始密度大于拟谷盗乙时,应选择的最佳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答案】(1)①. 能 ②. 49天后强—弱光定期转换条件下各组的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都大于光强恒定时的结果,说明光照强度的定期转换保留了许多物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竞争排斥现象的发生 ③. A
(2)①. 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 ②. 拟谷盗甲或拟谷盗乙获胜(仅拟谷盗甲或拟谷盗乙存活) ③. 不能
(3)温—湿
【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两个拥有相似功能生态位、但分布于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生态等值生物。生态位的概念已在多方面使用,最常见的是与资源利用谱概念等同。所谓"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在没有任何竞争或其它敌害情况下,被利用的整组资源称为“原始”生态位。因种间竞争,一种生物不可能利用其全部原始生态位,所占据的只是现实生态位。
【小问1详解】在实验一设置的强—弱光定期转换条件下,49天后各组的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都大于光强恒定时的结果,说明光照强度的定期转换保留了许多物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竞争排斥现象的发生,所以能支持题干中的假说。与光强恒定相比,光强波动条件下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发生了明显改变。从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来看,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发生明显改变主要是因为光强的波动改变了选择的方向,B、C两个选项的说法均没有依据,故选A;
【小问2详解】拟谷盗甲以面粉、拟谷盗甲和拟谷盗乙的卵和蛹为食物,所以拟谷盗甲所属的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在“温—干”的气候条件下重复一次面粉容器内拟谷盗甲和拟谷盗乙的培养,由于是单次实验,竞争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拟谷盗甲和拟谷盗乙均有可能获胜。实验二每一种气候条件下的实验最后都只存活了一种拟谷盗,没有体现竞争共存的结果,因此不能支持题干中的假说;
【小问3详解】在“热—湿”气候条件下,拟谷盗甲百次实验获胜次数为0,说明“热—湿”气候条件很可能不适合拟谷盗甲的生存,不符合题目要求;“温—湿”气候条件下,拟谷盗甲的获胜次数为14次,明显少于拟谷盗乙的获胜次数86次,说明该气候条件适合两种拟谷盗生存,但拟谷盗乙更占优势,若培养的拟谷盗甲的初始密度大于拟谷盗乙时,出现拟谷盗甲的获胜次数大幅度上升的结果,则能验证本小题中的结论,故应选择的最佳气候类型是“温—湿”。
14. fat-1基因源于秀丽隐杆线虫,其编码的脂肪酸脱氢酶是合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后一步所必需的酶,该酶在生物体内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欲利用fat-1基因培育转基因家兔,其部分流程如图一所示。
(1)在构建PEBf质粒时,为确保fat-1基因按正确方向插入,需要进行双酶切,还需对fat-1基因的引物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已知fat-1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为b链,若在与b链结合的引物的5′端添加了限制酶识别序列GAATTC,则需要在引物_______的_______端添加的限制酶识别序列为_______。
(2)PCR扩增过程中,最早经过_______轮循环后,便可获得两端均携带限制酶识别序列的所需双链目的基因。PCR的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为了能在波长为300nm紫外灯下检测出DNA分子,需要在琼脂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
(3)为了获得转基因家兔,需利用_______(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中,该过程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
(4)为了获得转基因动物,还需要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宫内。在胚胎移植前要对受体进行_______处理,原因是_______。
【答案】(1)①. 1 ②. 5′ ③. AAGCTT
(2)①. 3 ②. 核酸染料
(3)①. 显微注射 ②. 基因重组
(4)①. 同期发情 ②. 胚胎需要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受体子宫内才能继续发育
【分析】(1)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它是一项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在体外提供参与DNA复制的各种组分与反应条件,对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大量复制的技术。PCR扩增过程的每次循环可以分为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常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PCR的产物。(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与单一限制酶切相比,选择两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的优点是:防止目的基因或载体自身环化,防止目的基因与运载体反向连接,使目的基因定向连接到载体上。
【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在fat-1基因的b链中,有羟基(–OH)的一端为3′ 端,有游离的磷酸基团的一端为5′ 端。在构建PEBf质粒时,为确保fat-1基因按正确方向插入,需要进行双酶切,还需对fat-1基因的引物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已知fat-1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为b链,且b链引物所在的一侧应靠近启动子,若在与b链结合的引物即引物4的5′ 端添加了限制酶EcRⅠ的识别序列GAATTC,则需要在与a链结合的引物1的5′ 端添加的限制酶HindⅢ的识别序列AAGCTT。
【小问2详解】PCR扩增过程中,每次循环可以分为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最早经过3轮循环后,便可获得两端均携带限制酶识别序列的所需双链目的基因。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PCR的产物时,为了能在波长为300nm紫外灯下检测出DNA分子,需要在琼脂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核酸染料。
【小问3详解】培育转基因家兔,需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家兔的受精卵中,该过程发生的变异类型为基因重组。
【小问4详解】通过转基因获得的胚胎,需要将其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受体子宫内才能继续发育,因此在胚胎移植前要对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或试剂
使用方法
A
检测马铃薯汁中主要的糖类
斐林试剂:0.1g/mLNaOH溶液(甲液)、0.05g/mLCuSO4溶液(乙液)
将甲液和乙液各0.5mL混匀后注入2mL待测样液中,水浴60℃加热
B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检测试剂: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将0.5mL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0.5mL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注入2mL酵母菌培养液中
C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洋葱根尖、卡诺氏液、体积分数95%的酒精
解离后的根尖,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冲洗2次,再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
D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幼嫩的菊花枝条、不同浓度的2,4-D溶液
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较低浓度的2,4-D溶液中,处理几个小时
组别
TSA浓度/(μml·L-1)
卵裂率/%
囊胚率/%
A
0
68.49
18.00
B
0.05
69.29
19.36
C
0.1
71.01
26.53
D
0.2
67.14
22.72
E
0.4
68.92
17.65
气候条件
热—湿
温—湿
温—干
冷—干
百次实验获胜次数
拟谷盗甲
0
14
87
100
拟谷盗乙
100
86
13
0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7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共7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