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原卷版)第1页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原卷版)第2页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原卷版)第3页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辽东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北部宽,南部狭窄,除少数山峰海拔在1000米以上外,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山势浑圆,地势平缓。辽东半岛岩溶地貌发育广泛,南部、中部和北部以受侵蚀剥蚀影响的山区为主,东南部的黄海沿岸和西部的渤海沿岸则以侵蚀剥蚀丘陵及堆积、侵蚀平原为主。下图中示意辽东半岛夷平面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辽东半岛夷平面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④③①C. ③①④②D. ④③②①
    2. ①阶段夷平面上黄土层的来源可能是( )
    A. 基岩受侵蚀,发育成黄土层B. 高空西风携带内陆粉尘,在辽东半岛沉降
    C. 海平面下降,海岸泥沙出露D. 红色风化壳受外力侵蚀,风化发育成黄土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示信息可知,辽东半岛古夷平面发育主要经历4个阶段的变化:第1阶段,岩溶作用在古侵蚀基准面之上的整个岩体内进行,岩体出现破裂,垂向岩溶作用加强,地貌起伏逐渐增大;第2阶段,地貌起伏达到最大,这一阶段岩溶作用开始在古侵蚀基准面之下的岩体内进行,覆盖型岩溶、灰色风化売开始发育;第3阶段,岩溶双层夷平面基本形成,进入岩溶地貌发育的晚期,地面接近古侵蚀基准面,仅留下部分塔峰,在新构造运动的作用下部分灰色风化壳升至侵蚀基准之上,垂向淋溶作用增强,进入红土化阶段,形成与南方夷平面相同的剖面结构;第4阶段,第四纪气候转冷,岩溶作用减弱,灰色风化売的发育近乎停止,而新构造运动一直呈现缓慢抬升状态,原本位于古侵蚀基准面之下的灰色风化売全部抬升于现代侵蚀基准面之上形成红色风化,所以形成顺序是④③②①,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①阶段夷平面上黄土层具有独特的双物源沉积过程,一部分为第四纪冰期低海平面时,渤海平原出露的海底砂和冲积——洪积物,另一部分为高空西风带气流携带的亚洲内陆、半干旱地区荒漠粉尘,其到达中国内陆黄土沉积东界辽东半岛后,受山地阻得,风力减小承载能力降低,大部分沉降于半岛的西北部山坡上,并使得半岛西部红色风化多上覆厚层黄土,B正确,C错误;此处黄土层来源与红色风化壳、基岩受侵蚀关系不大,AD错误。故选B。
    【点睛】辽东半岛古夷平面发育过程:(1)岩溶作用在古侵蚀基准面之上的整个岩体内进行,地貌起伏逐渐增大;(2)地貌起伏达到最大,盖型岩溶、灰色风化开始发育;(3)岩溶双层夷平面基本形成;(4)灰色风化壳的发育近乎停止,原本位于古侵蚀基准面之下的灰色风化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全部抬升于现代侵蚀基准面之上形成红色风化売。
    1806年,法国鲁贝居民不足9000人。1814年起,当地兴建大量棉毛纺织厂,逐步成为全球纺织工业中心,百年间人口便已超过12万人。20世纪60年代起,鲁贝纺织业衰落,人口大幅减少,大量厂区荒废。近年来,当地将原厂区内的工业建筑改建成文化场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推测1806年前后,鲁贝( )
    A. 人口性别比失衡B. 居民收入水平低C. 以外来人口为主D. 工业用地比重高
    4. 20世纪60年代起鲁贝人口大幅减少,反映了在此之前当地( )
    A. 产业结构单一B. 城市化水平低C. 环境问题严重D. 人口出生率低
    5. 工业建筑的改建对鲁贝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
    A. 缓解就业紧张B. 延长产业链条C. 复兴传统产业D. 改善人居环境
    【答案】3. B 4. A 5. D
    【解析】
    【3题详解】
    1806年以前,鲁贝地区人口较为稀少,地处法国北部,土壤肥沃,该地主要从事传统农业,无法看出性别比例失衡,A错误;且该时期的人主要是本地人,从事传统农业,收入较低,工业水平低下。B正确,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20世纪60年代起,受到二战后如意大利等新兴产业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影响,由于鲁贝纺织业比较单一,受到冲击较大,导致鲁贝区走向衰落,人口大幅减少,大量厂区荒废。A正确;之前超过12万人口且成为纺织业工业中心,说明城市化水平高。B错误;纺织业确实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但可以通过技术投入进行改善,所以这不是该区域纺织业衰落的主要原因,C错误;产业衰落无法反映人口出生率低,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该地把原厂区内的工业建筑改建成文化场所,改变了原来发展模式,文化场所对环境比较友好,污染较小,所以改善了人居环境,D正确;文化场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很少,对缓解就业紧张作用小,A错误;工业建筑的改建并不是对纺织业进行产业链延长,而是文化场所,所以没有复兴传统产业,B、C错误。故选D
    【点睛】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纺织业的面貌。蒸汽动力和机械织机的发明使得纺织生产过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纺织工业的集中化和规模化生产开始兴起,工厂系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人口、地域空间、生活方式的城镇化,还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城乡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镇化。如图示意2014—2021年温州市产业高级化指数、新型城镇化水平及两者相对发展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2014—2021年,温州市产业高级化与新型城镇化相对发展程度表现为( )
    A. 由产业高级化滞后转为新型城镇化动能不足
    B. 由产业高级化超前转为新型城镇化动能不足
    C. 由新型城镇化动能不足转为产业高级化超前
    D. 由新型城镇化超前转为产业高级化动能不足
    7. 提升温州市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高级化协调度的合理措施是( )
    ①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价值链高端化
    ②重点发展市辖区
    ③实施统一化产业升级策略
    ④统筹市辖区和中小城镇的协同发展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6. A 7. B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2014—2017年,温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很快,领先于产业高级化指数,产业高级化滞后;2017—2021年,产业高级化指数发展速度快于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动能不足,由此得出结论:在2014—2021年期间,温州市产业高级化与新型城镇化相对发展程度由产业高级化滞后转为新型城镇化动能不足。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价值链高端化,通过提升产业结构,引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可以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①正确;重点发展市辖区可能会加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②错误;实施统一化产业升级策略过于一刀切,可能不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③错误;统筹市辖区和中小城镇的协同发展,通过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避免新型城镇化水平仅集中在个别地区,从而实现整体的城镇化水平提升,④正确。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选B。
    【点睛】产业高级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转变的过程。
    反季节蔬菜是指在一般地区因热量条件限制而无法正常栽培的季节内,利用特殊环境资源或采取保护性设施生产的蔬菜。云南地理环境独特,被誉为冬季的“天然温室”、夏季的“天然凉棚”,是我国重要的多种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图为云南反季节蔬菜产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云南蔬菜品种丰富,最主要得益于其( )
    A. 经验丰富B. 资金雄厚C. 土壤肥沃D. 地理环境多样
    9. 云南的反季节蔬菜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外调路线,其中,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区与销售季节、销售区搭配最合理的是( )
    A. Ⅰ—冬季—辽宁B. Ⅱ—冬季—重庆C. Ⅲ—冬季—甘肃D. Ⅲ—夏季—广东
    【答案】8. D 9. C
    【解析】
    【8题详解】
    云南地形崎岖,海拔差异较大,水热条件垂直差异较大,地理环境多样,能为植物提供多种生长环境,因此云南的蔬菜品种较为丰富,D正确;经验丰富与资金雄厚都不是蔬菜品种丰富的最主要原因,A、B错误;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土壤贫瘠,C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I和II区域为高原坝地产区和高海拔山地产区,夏季气温较低,主要以夏季种植喜凉蔬菜为主,冬季热量不足,蔬菜产量小,AB错误;Ⅲ区域为河谷及盆地产区,海拔较低,受周围山地阻挡,冬季热量条件较好,适合蔬菜生长,甘肃纬度较高,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气温低,不适合种植蔬菜,故对Ⅲ区域的蔬菜需求量大,C正确;广东夏季气温高,对喜凉蔬菜的需求量大,而Ⅲ区域热量条件好,不易生产喜凉蔬菜,无法满足广东夏季对喜凉蔬菜的需求,D错误。故选C。
    【点睛】蔬菜没有“天时地利”,也能种出反季节蔬菜,世界上最执着于种菜的国家非我国莫属。我国地大物博,气候类型多样,除了能利用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种植反季节蔬菜,我们还能利用各种设施种植反季节蔬菜,如地膜、小拱棚、大棚、温室等,这种利用各种设施种植的反季节蔬菜就是设施蔬菜,设施蔬菜主要利用的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
    “我是××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完成下面小题。
    10. 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
    A. 医疗救护B. 道路清扫C. 幼儿看护D. 事故处理
    11. 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遥感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字地球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10. B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智能机器人可以对固定不变的事物进行规划处理,所以最先被取代的可能是清扫道路,B正确;医疗救护、幼儿看护和事故处理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智能机器人暂时不能处理,还需要人为判断和处理,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由材料“机器人抵达您楼下”需使用地理定位,应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同时,机器人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即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机器人没有用到这种技术;数字地球是可视化的地球模型,不能完成快递工作。综上所述,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3S各自功能:RS:地理信息的获取;GIS: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GNSS: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稻壳餐具以稻壳为原料,经高科技制成,在自然条件下可自行降解。据此完成下列题。
    12. 以稻壳餐具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塑料餐具,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 加剧大气污染B. 减少白色垃圾
    C. 减轻酸雨危害D. 促进生物多样性
    13. 选用稻壳为原料制作餐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 公平性原则B. 共同性原则C. 持续性原则D. 发展性原则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材料信息。塑料餐具难以降解会产生白色污染,而稻壳餐具在自然条件下可自行降解。用稻壳餐具替代塑料餐具,对环境的直接影响就是减少白色垃圾,所以B正确,稻壳餐具在自然条件下可自行降解,不会加剧大气污染,A错误;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用稻壳餐具替代塑料餐具,对减轻酸雨危害作用不大,C错误;用稻壳餐具替代塑料餐具对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作用也不大,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材料信息,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稻壳餐具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体现追求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之内,属于持续性原则,C正确;公平性指的是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A错误;共同性原则指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积极参与,全球整体的协调,B错误;发展性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D错误。故选C。
    中尼铁路是中国与尼泊尔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重要合作项目。2024年3月底,尼泊尔外交部长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谈到要积极推进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建设。中尼铁路沿线设计桥隧众多,规划时速120~160公里。下图示意中尼铁路规划路线。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4. 中尼铁路修建的最大难题是( )
    A. 地势起伏B. 气候寒冷C. 降水量大D. 沼泽众多
    15. 中尼铁路桥隧众多的优势是( )
    ①缩短线路长度,降低建设投资 ②减少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③降低坡度,提高通行的安全性 ④减少工程量,降低自然灾害发生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16. 中尼铁路通车后,对尼泊尔影响是( )
    A. 方便与南亚地区联系B. 提升加德满都城市等级
    C. 促进其经济加快发展D. 完全摆脱印度的控制
    【答案】14. A 15. B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中尼铁路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中尼铁路修建的最大难题是地形、地质条件,A正确;气候寒冷影响铁路修建,但并非最大难题,B错误;降水各地差异大,中国境内青藏高原降水较少,C错误;中尼铁路沿岸尼泊尔境内地形起伏,排水方便,沼泽不多,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中尼铁路桥隧众多,可以缩短线路长度,但增加了建设投资,①错误;隧道建设可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②正确;隧道降低路面坡度,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③正确;桥隧众多,工程量大,可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危害,④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6题详解】
    中尼铁路通车后,可加强中国与尼泊尔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便尼泊尔与东亚地区联系,A错误;城市等级与城市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有关,铁路建设后有利于加德满都经济发展,但不一定能提升其城市等级,B错误;中尼铁路通车后,使尼泊尔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加快发展,促进产品出口,促进经济发展,C正确;中尼铁路通车,加强中国对尼泊尔的影响,但无法完全摆脱印度对尼泊尔的控制和影响,D错误;故选C。
    【点睛】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经济效益:促进沿线农产品外运,提高商品率,扩大农业的销售范围,利于资源开发,使经济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产业优化升级,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距离,提升运输能力,带动沿线旅游的发展,促进人口迁移,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城市经济腹地。2.社会效益:利于加快社会发展速度,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利于巩固国防。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20°N,110°E)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经过295天的航行,于2021年5月15日8时20分左右成功着陆。这是我国火星探测史上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意味着我国正式成为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天问一号发射时,文昌的地方时是( )
    A. 23日12时1分B. 23日12时15分
    C. 23日13时21分D. 23日13时05分
    18.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20°N,110°E)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12时41分是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110°E比120°E晚40分钟,时间是23日12时1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时是2021年5月15日,介于春分日(3月21日)与夏至日(6月22日)之间,结合太阳的位置及地轴的倾斜方向判断,图中A是夏至日,B是秋分日,C是冬至日,D是春分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二分二至的判断是要结合太阳的位置及地轴的倾斜方向判断。
    小明于6月18日从上海出发赴纽约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于当地时间6月23日从纽约返回。小明乘坐直飞航班往返两地,他对航班路线很感兴趣,查询到航班信息如下面图表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 去程时,小明想靠窗欣赏景色,但不想被阳光照射;返程时,小明想欣赏我国北方的日落景色,他应该分别选择飞机飞行方向哪一侧的靠窗座位( )
    A. 去程选择左侧,回程选择右侧B. 去程选择右侧,回程选择左侧
    C. 去程回程都选择右侧D. 去程回程都选择左侧
    20. 下列选项中的情形可能发生在小明旅途中的是( )
    A. 去程时都是白天,全程艳阳高照B. 去程到达时为纽约时间6月19日
    C. 返程时俯瞰北冰洋漂浮的大量浮冰D. 返程时在北极地区欣赏到极光景色
    【答案】19. A 20. C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小明参加会议的时间为6月18日~6月23日,在此期间为北半球的夏季,日出为东北方向,日落为西北方向。航线甲为先东北后东南,朝南的窗户能被阳光照到,所以小明应坐在朝北的窗户即靠左侧的座位;回程时航线乙为先西北后西南,进入我国境内时航线方向为向西南,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朝北的窗口能看到我国北方日落,朝北的窗户在回程的右侧,所以该题选A。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去程时航线甲经过地区在极圈外,无极昼现象,从北京时间8:30起飞,到纽约时为纽约时间9:00,且飞行了13.5小时,一定会经过0时,所以途中有日落现象,故A错误;去程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6月18日8:30,此时纽约时间(西五区)为6月18日8:30-13小时=6月17日19:30,飞机飞行13.5小时,此时纽约时间为6月17日19:30+13.5小时=6月18日9时,故B错误;返程时经过北极地区,6月份为北极地区的暖季,所以北冰洋上可能会有浮冰,故C正确;航线乙经过北极极地地区,6月份北极极地地区为极昼,极光应在夜晚观测,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点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产生时差、是水平运动的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水器,将水分一滴一滴均匀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表层,水分再慢慢渗入地下根部进行灌溉的新型灌溉方式。涌泉根灌是通过微管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的灌溉方式。下图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在使用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滴灌和涌泉根灌后1小时和24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
    (1)判断①曲线表示的灌溉方式及灌溉后的时长,并分别说明理由。
    (2)与滴灌相比,分析涌泉根灌的优势。
    【答案】(1)滴灌;1小时。理由:滴作用于土壤表层,使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高(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6月初气温较高,蒸发旺盛,与滴灌后24小时相比,滴灌后1小时土壤表层水分蒸发较少,含水量更高;土壤表层水分下渗时间较短,下渗量较少,土壤深层含水量较低。
    (2)涌泉根灌水分直达地下根区,直接被作物根系快速吸收,水资源利用率更高;土壤水分埋藏较深,水分不易蒸发,能抑制土壤次生盐渍化;杂草根系较浅,土壤表层水分较少,能抑制杂草生长。
    【解析】
    【分析】本题以滴灌和涌泉根灌两种灌溉方式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发展方希及措施、土壤的功能与养护、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材料中明确提到滴灌是将水分一滴一滴均匀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表层,水分再慢慢渗入地下根部进行灌溉。从①曲线可以看出,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符合滴灌作用于土壤表层使得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高的特点。6月初气温较高,蒸发旺盛。滴灌后1小时与24小时相比,1小时时土壤表层水分蒸发较少,所以含水量更高。同时,1小时土壤表层水分下渗时间较短,下渗量较少,土壤深层含水量较低,这也与①曲线的特征相符。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涌泉根灌是通过微管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区,水分直达地下根区,能够直接被作物根系快速吸收,减少了水分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和在土壤表层的蒸发,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涌泉根灌使土壤水分埋藏较深,水分不易蒸发,这样可以减少土壤表层的盐分积累,从而抑制土壤次生盐渍化。而滴灌的水分主要在土壤表层,容易蒸发,可能导致土壤盐分上升。由于杂草根系较浅,涌泉根灌使得土壤表层水分较少,不利于杂草生长。而滴灌可能会使土壤表层有一定的水分,为杂草生长提供了条件。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根草是热带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湿润,当温度在22~40℃时达到生长高峰,每天可长高2~3厘米。香根草根系数量多,在土壤中成网状密布,能穿透坚硬红粘土,最深达到5~6米。
    福建省不少公路建在山区,新建成的公路边坡土壤侵蚀严重。60年代开始,香根草从海南引入福建,用以保护公路边坡。经多年实践发现,在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密集栽培,形成生物绿篱(下图),水土保持、边坡固定效果好。
    (1)根据材料推测,香根草的主要特征及其生长环境特点。
    (2)根据水循环原理,说出种植香根草影响了水循环哪些环节?说明沿等高线方向密集栽培香根草对保持水土的作用。
    【答案】(1)根系发达,生长快;高温、湿润,水热条件好。
    (2)下渗和地表径流。可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对地表径流截流效果好,利于增加下渗,能有效减少雨水及地表径流对公路边坡的侵蚀。
    【解析】
    【分析】本题从整体性角度考查了香根草的生长习性及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结合材料分析,香根草“喜湿润,当温度在22~40℃时达到生长高峰”,说明香根草喜高温、湿润的生长环境;“每天可长高2~3厘米”,说明其生长快;“根系数量多,在土壤中成网状密布,能穿透坚硬红粘土,最深达到5~6米”,说明其根系发达,水土保持、边坡固定效果好。
    (2)注意题干关键信息“利用水循环原理”,可从水循环的环节等角度分析说明。在公路边坡通过密集栽培香根草,提高了植被覆盖率,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从而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对公路边坡的侵蚀;另一方面,高密度的香根草也减缓了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从而有利于保护边坡。
    【点睛】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泸州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全部采用当地天然材料,制作工序复杂特殊,制作一把伞需要半个多月。20世纪40年代末,大量油纸伞作坊聚集在珠子街(如图),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世纪70年代,由于众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钢骨尼龙折叠伞生产企业出现,泸州市大小油纸伞厂纷纷倒闭;21世纪初,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与新古典主义的兴起,泸州油纸伞产业开始复苏。2008年,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分析20世纪40年代末珠子街聚集大量油纸伞作坊的原因。
    (2)说明20世纪70年代泸州众多油纸伞厂倒闭的原因。
    (3)简述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泸州油纸伞产业的有利影响。
    【答案】(1)泸州油纸伞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原料充足;知名度高,可吸引众多客商前来;珠子街靠近两江交汇处,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
    (2)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人工生产成本较高;钢骨尼龙折叠伞价格较低,且携带方便。
    (3)知名度提高;市场扩大;产业规模扩大;利于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
    【分析】本题以泸州油纸伞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泸州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全部采用当地天然材料,说明原料充足。这些因素使得油纸伞的质量有保障,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油纸伞历史悠久且工艺精湛,使得其知名度高,可吸引众多客商前来采购。珠子街作为油纸伞作坊的聚集地,能够方便客商集中采购,提高交易效率。 珠子街靠近两江交汇处,水运交通便利。这便于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生产和销售的效率。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油纸伞制作工序复杂特殊,制作一把伞需要半个多月,人工生产成本较高。在生产效率上无法与机械化生产的钢骨尼龙折叠伞相比。众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钢骨尼龙折叠伞生产企业出现,这些折叠伞价格较低,且携带方便,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相比之下,油纸伞在价格和便利性方面处于劣势,市场份额逐渐被压缩,导致众多油纸伞厂倒闭。
    【小问3详解】
    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提高了其知名度。更多人了解到泸州油纸伞,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为油纸伞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潜在客户。知名度的提高带来了市场的扩大,为油纸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油纸伞产业的规模有望扩大。企业会增加生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条,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会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大对油纸伞制作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油纸伞产业中,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使油纸伞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欧盟成员国,国土面积小,岛上多石灰岩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全国由马耳他岛、戈佐岛等五个岛屿组成。瓦莱塔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马耳他最大港口瓦莱塔港位于瓦莱塔与比尔古、圣格莱亚和考斯皮卡三座古城之间,港区多港湾,海岸线较长,港内有多处深水码头。马耳他的葡萄酒生产历史悠久,葡萄酒除供应本国外主要销往欧盟国家。下图为马耳他位置示意图。
    (1)马耳他国内陆上交通基本依靠公路,无铁路,分析其原因。
    (2)简析瓦莱塔港货物吞吐量较大的原因。
    (3)解释马耳他葡萄酒市场除本国外,主要销往欧盟国家的主要原因。
    【答案】(1)国土面积较小,且由多个岛屿组成,多为短途运输;地形起伏较大,铁路建设难度大、成本高。
    (2)地处地中海中部,临近国际航线;海岸线长,多港湾,能提供船舶停靠的泊位多;多深水码头,有利于大型船舶停靠;依托周围多座城市,货物运输量大。
    (3)马耳他人口数量少,葡萄酒市场需求量小;同属于欧盟国家,商品流通成本低;距离近,交通联系密切、便利。
    【解析】
    【分析】本题以马耳他相关地理事物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马耳他国土面积较小,且由多个岛屿组成。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交通需求多为短途运输,公路运输能够较为灵活地满足这种需求。而铁路建设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和较长的线路规划,对于小国来说,建设铁路的成本效益比较低。马耳他岛上多石灰岩丘陵,地形起伏较大。这种地形条件使得铁路建设难度大,需要克服复杂且高差大的地形,建设桥梁、隧道等工程设施,成本高昂。相比之下,公路建设可以更好地适应地形变化,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小问2详解】
    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瓦莱塔港地处地中海中部,临近国际航线。这使得该港口成为连接欧洲、非洲和亚洲的重要交通枢纽,货物运输量大。瓦莱塔港海岸线长,多港湾,能提供船舶停靠的泊位多。同时,港内有多处深水码头,有利于大型船舶停靠,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船舶的需求。瓦莱塔港依托周围的瓦莱塔、比尔古、圣格莱亚和考斯皮卡三座古城等多座城市。这些城市经济发达,货物运输需求大,为港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马耳他人口数量少,葡萄酒市场需求量小。因此,需要开拓国际市场来满足葡萄酒的销售需求。马耳他是欧盟成员国,同属于欧盟国家,商品流通成本低。在欧盟内部,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没有关税和贸易壁垒,降低了葡萄酒的销售成本。马耳他与欧盟国家距离近,交通联系密切、便利。这使得葡萄酒的运输成本低,能够保证葡萄酒的新鲜度和品质,有利于在欧盟市场上销售。
    航线
    出发时间
    到达时间
    用时
    甲:去程
    上海→纽约
    北京时间8:30
    纽约时间9:00
    13.5小时
    乙:返程
    纽约→上海
    纽约时间16:00
    北京时间20:00
    15小时

    相关试卷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开学考地理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开学考地理试题(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刚果, 2019年刚果, 当日该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