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4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共50页。
    考点一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023福建,8,3分)唐朝时期,吴淞江未形成 较稳定的河道。北宋时期,吴江长堤建成后, 吴淞江河道日趋稳定,成为太湖的主要泄洪通 道。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港体系的一部 分。下图示意唐代以来太湖东部水系的演变 过程。据此完成下题。
    ……………唐朝时期河湖岸线
    ----北宋时期河湖岸线
    1.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的“米粮要
    道”,主要原因是 ( )
    A.吴淞江航道条件改善
    B.上海工商业发展
    C. 吴淞江防洪能力提高
    D.上海港泊位不足
    8|B] 根据材料“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港体系的 一部分”,推测吴淞江的功能从太湖的“泄洪通道”变成 了上海的“米粮要道”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工商业的发展, 故B 选项正确。随着上海的发展,粮食需求量增加,为 进一步改善吴淞江的航道条件,对吴淞江河道进行疏淤 处理,需求是原因,改善是结果,即吴淞江成为上海的 “米粮要道”后,其航道条件才得以改善;吴淞江成为上 海的“米粮要道”对提高吴淞江防洪能力影响不大;在由 运河、吴淞江、上海港等组成的粮食运输系统中,吴淞江 仅仅提供航道功能,与泊位无关;A、C、D 选项错误。
    港口地域组合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诸多港口长期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某种分布格局、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的组合。图1示意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 (2023湖南,3,3分)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阶段的顺序是( )
    A.④①③②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
    读图可知,②阶段港口数量最少、结构最简单、功能最单一,应是海岛港口发展的第一阶段;④阶段港口数量增加,分布格局和结构形式也变得复杂,应为海岛港口发展的第二阶段;③阶段港口数量进一步增加,且岛际区域内联系密切,应为第三阶段;①阶段除岛际区域联系外还通过陆桥与陆域建立了联系,腹地进一步扩大,应为第四阶段,故B项正确。
    3. (2023湖南, 4,3分)图1中④示意的阶段,岛域内港口( )
    A.功能尚未出现分化
    B.腹地界线较清晰
    C.分布格局趋向集中
    D.演化出不同等级
    ④示意海岛港口地域组合的第二阶段,与②(第一阶段)相比,港口数量增加为两个,分布格局趋于分散,C项错误;从客货流来源来看,两港口腹地范围是相互重叠的,腹地界线并不清晰,B项错误;根据图中两黑点大小不同可判断两个港口规模大小明显不同,这直接说明两个港口出现了等级差异,D项正确;观察两个港口之间的客货流,部分客货流是由规模较大的港口单向流向规模较小的港口,说明规模较小的港口应具备某些规模较大的港口不具备的功能,即两个港口的功能有所不同,A项错误。
    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下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 (2023湖北,7,3分)架设在高楼层的高空人行天桥数量和分布是重庆智慧交通“大脑”掌握的重要信息。重庆城区高空人行天桥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B.高层建筑多
    C.河网密度大D.地面车流多
    重庆是著名的山城,地势起伏大,为方便居民出行,多架设高空人行天桥,A正确;高层建筑多、河网密度大、地面车流多不是建设高空天桥的主要原因,B、C、D错误。
    5. (2023湖北,8,3分)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 )
    ①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数据
    ②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
    ③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
    ④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等静态数据、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数据,①②③正确;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与交通出行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A。
    5. (2023湖北, 9,3分)为缓解重庆市交通堵点压力,下列应用智慧交通“大脑”可实时做到的是( )
    A.分析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预测交通出行人数
    B.分析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频率,优化居民出行方式
    C.分析过江通道的数量和交通量,给出车辆通行建议
    D.分析多层立交桥的通行出错率,合理布置交通指示牌
    分析过江通道的数量和交通量,给出车辆通行建议,属于实时可以做到的,C正确;预测交通出行人数、优化居民出行方式无法了解交通堵点实时情况,起不到实时缓解交通堵点压力的作用,A、B错误;合理布置交通指示牌,只能解决交通出错率问题,与实时缓解交通堵点压力关系不大,D错误。
    (2023 江苏,20—22,6分)目前,江苏省13个设 区市实现了高铁(各类型动车组)市市相通。 下图为“江苏省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
    回答下面三题。
    6.江苏省高铁选线途经哪些城市,常有多种优
    选方案,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替代交通方式多样
    B.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C.人口流动方向多变
    D.城市发展比较均衡
    D 江苏省高铁选线常有多种优选方案,说明不同选 线差异较小,主要原因是江苏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城市发展比较均衡,D项正确;替代高铁的交通方式较 少,A项错误;城市等级体系完善与高铁线路差异较小 关系不大,B 项错误;人口流动方向对于高铁线路选址 影响较小,C项错误。
    7.徐州至苏州的高铁线基本与京杭运河走向
    一致,主要考虑的是 ( )
    A.已有城市分布格局的影响
    B.能够避开大型湖泊的影响
    C.京杭运河对铁路工程影响
    D.利于铁路与京杭运河联运
    A] 京杭运河沿岸地区城市较多,交通运输需求量较 大,因此,徐州至苏州的高铁线基本与京杭运河走向一 致,A项正确;避开大型湖泊的影响,与高铁线和京杭运
    河走向一致没有必然联系,B项错误;京杭运河对铁路 工程影响较小,C 项错误;高铁与京杭运河联运程度较
    低 ,D 项 错 误 。
    8.未来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其主
    ( )
    要目的是
    A.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1
    B
    2
    D
    解答本题的关键之一是明确事物发展的阶段通常是数量由少到多,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少变多,由低级向高级,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从无到有,逐渐变得紧密。
    3
    A
    4
    A
    5
    C
    智慧交通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路网、智慧装备、智慧出行、智慧管理为重要内容的交通发展新模式,具有信息联通、实时监控、管理协同、人物合一的基本特征。
    B.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C. 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
    D.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
    D] 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可以提高江苏 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通达度,便于资金、人才等要素在 省内的流通,能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D项正确;高铁一 般不承担货运职能,A项错误;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 域高铁网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 影响较小,B、C项错误。
    近年来,河南某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运力资源,推进全域公交,方便群众出行,让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也能够实现“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将快递物流与城乡客运有机融合,构建全域公交和货运班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运营模式。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 (2022湖北,4,3分)该县为实现全域老百姓“出门见路、抬脚上车”,需要( )
    A.增加公交发车频次 B.完善公交覆盖网络
    C.开发移动购票程序 D.实行政府补贴票价
    B 增加公交发车频次只能使交通线附近的居民实现“抬脚上车”,与“出门见路”无关;完善公交覆盖网络包括增加交通线,有利于实现百姓“出门见路”,还能使居民有多种到达目的地的线路选择,有利于实现“抬脚上车”;开发移动购票程序、实行政府补贴票价与题意不符。
    10. (2022湖北,5,3分)公交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可以( )
    ①降低公交运营成本 ②提高公交使用效率
    ③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公交车本以客运为主,带货下乡和捎农产品进城增加了其货运功能,可以提高公交使用效率,②正确;增加客货运输量可以降低单人或单件货物的物流运输成本,③正确,C正确。带货下乡和捎农产品进城并没有降低公交运营成本,也不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①④错误。
    11. (2022湖北, 6,3分)该县建设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主要是为了( )
    A.助力乡村振兴 B.促进物流发展
    C.提高城镇化率 D.保护生态环境
    A 由材料“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可知,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的建设主要是为了“便民惠民、助推发展”,意在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我国高铁与民航快速发展,两城市互通高铁直达列车和航空航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日趋复杂的高铁—民航竞争网络。下图示意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2021广东,1,3分)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演变特征为( )
    A.空间竞争由分散到集中 B.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变大
    C.空间网络趋向于双极化 D.边缘城市参与机会渐少
    (2021广东,2,3分)该拓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 )
    A.均衡性 B.集中性 C.临近性 D.等级性
    BD命题意图本题组以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地域联系方式及区位的相关知识,侧重于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论证与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突出对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审题指导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不同发展时期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图中不同等级城市范围大小的变化。
    解题思路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由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发展到边缘城市之间的竞争,说明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范围不断变大。故选B。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中早期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之间的竞争,以及这些城市与省会、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之间的竞争,中期是省会、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之间的竞争,到后期发展为前面两类城市与边缘城市的竞争以及边缘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同时期竞争网络空间在不同等级城市间拓展,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等级性。故选D。
    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2019课标Ⅱ,4,4分)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 )
    A.生产中心 B.分拣中心 C.销售中心 D.质检中心
    14.(2019课标Ⅱ,5,4分)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 )
    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 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 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答案 B D 第11题,该快递公司将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主要目的是将货物快速传递到相关目的地,为提升运输效率,应在机场附近配建分拣中心,B项正确;快递公司不负责产品的生产,A项错误;快递公司承担的是产品的配送,不直接参与销售,C项错误;质检是生产企业应关注的环节,D项错误。
    第12题,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乳制品等企业在运输上对时效性要求高,这些企业在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D项正确;这些企业占地面积较小,其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运输方面多选择快速但价格高的空运,A、B项错误;材料中所列的企业产品相关性小,企业间产品交换少,C项错误。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5.(2019课标Ⅰ,6,4分)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答案 B 读图可知,该地区河流基本上呈放射状分布,铁路基本沿河谷方向延伸,原因是河谷沿岸地形相对平缓,可以降低铁路的建设难度,并保证铁路运行安全,B项正确;河谷地带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弯曲,图中铁路走向与河流一致,说明铁路是与等高线相交的,A项错误;河流发育于山谷,因此铁路不是沿山脊线分布,C项错误;铁路沿河谷伸展,会经过海拔较高的部位,因此不是仅分布于山麓地带,D项错误。
    16.(2019课标Ⅰ,7,4分)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答案 A 结合位置、地形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地,属于东北林区,该区域森林资源丰富,因此早期铁路的修建是为了林区原木的外运,A项正确;长白山区不是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且区域发展早期工业落后,因此B、C项错误;山区虽然石材资源丰富,但材料中无石材开采相关信息,因此D项错误。
    15.(2019课标Ⅰ,8,4分)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答案 D 图示长白山林区经过多年的开发,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问题加剧。近些年来,按照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东北林区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因此原始森林开发量减少,导致原有铁路运输功能下降,铁路几乎废弃,D项正确。
    易错警示 解答本题组容易出现以下错误:
    1.机械化套用“山区交通线路沿等高线延伸”的规律,忽视图中河流与铁路走向一致的信息;
    2.不能正确进行区域定位,难以确定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忽视了社会经济需求是交通运输线路发展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6.(2019课标Ⅲ,9,4分)该公路位于( )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17.(2019课标Ⅲ,10,4分)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答案 D B 第11题,由“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这一信息,排除没有冰川山脉的吉林与内蒙古;由“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这一信息,排除平均海拔4 000米的西藏,故D项正确。
    第12题,新疆山区9月底至次年5月底多降雪,而且该公路山区段海拔高,气温较低,路面积雪严重,必须封路禁行,故B项正确;9月底至次年5月底该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较少,不易发生洪水与泥石流灾害;9月底至次年5月底气温低,路面也不易发生冻融沉降。
    知识拓展 新疆天山山地气候明显分成冷、暖两季。冷季多晴朗天气,3 000米以下的山地、盆地和谷地积雪深厚;暖季海拔3 000米以上多雨雪,3 000米以下气候凉爽。
    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18.(2018课标Ⅰ,9,4分)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
    A.车流量大 B.平均坡度大
    C.雾霾天多 D.两侧村庄多
    答案 B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坡度较大。为保证行车安全,坡度大路段应降低车速。由图可知乙、丁路段平均限速较低,由此可推测其坡度较大,B项正确;车流量大的地区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平均限速应较高,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该地的雾霾情况,C项排除;高速公路是全封闭道路,沿途村庄对其没有影响,D项错误。
    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下面两题。
    19.(2018浙江4月选考,1,2分)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收入水平 B.舒适程度
    C.交通条件 D.区域差距
    答案 A “摩托大军”规模缩小且汽车数量增加,反映的是民工收入水平的提高。故正确答案为A。
    20.(2018浙江4月选考,2,2分)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
    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答案 D 春运期间出现的民工返乡潮,将导致中西部地区短时间内交通流量增大,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故正确答案为D。
    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16千米,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1.(2017海南单科,15,3分)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建设成本 B.保护海洋生物
    C.避免破坏景观 D.利于海空交通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工程西段靠近哥本哈根机场,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有利于飞机飞行和海洋轮船航行,所以利于海空交通是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
    22.(2017海南单科,16,3分)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
    A.提高通行速度 B.降低施工难度
    C.保持水流畅通 D.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答案 D 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和通车后对萨尔特岛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题。
    23.(2015浙江文综,1,4分)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
    ①缩短路程 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古代陆路运输的交通工具以马为主,马的运量小,运输途中易颠簸,瓷器容易损坏;海运的交通工具以船为主,运量大,比马平稳。故选C。
    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4.(2015课标Ⅰ,4,4分)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经济 C.位置 D.人口
    答案 C 该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因素。从图中分析甘德地处横跨北大西洋航线的中心位置,北大西洋两岸又是经济发达的北美、西欧地区,地区之间联系密切,因此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C项正确。
    25.(2015课标Ⅰ,5,4分)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区位变化的影响。从材料可知甘德机场是横跨北大西洋航班经停补充燃料所在地,随着飞机制造技术进步,飞机能耗在降低且可装载的燃料越来越多,因此大部分飞机不需要在中途补充燃料,所以也就不需要经停甘德机场,D项正确。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26.(2014浙江文综,3,4分)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铁路运输的优势是适宜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且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但其修建成本较高、机动灵活性差。故选C。
    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7.(2014四川文综,3,4分)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
    A.700~900 km B.600~800 km
    C.500~700 km D.400~600 km答案 B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在600~800 km范围内,高速铁路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甲运输方式市场占有率迅速增加,变化最明显,B项正确。
    28.(2014四川文综,4,4分)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答案 C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特点。从交通运输方式特点来分析,市场占有率高,交通运输更合理,其与速度、时效性、价格、距离等相关。据图可知,大于800 km运距时,甲市场占有率更高,只有航空运输优势比高铁更明显,因此C项正确。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下图,完成下面三题。
    29.(2014课标Ⅰ,4,4分)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答案 D 本题考查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区位因素。一般地形与聚落分布是影响交通线选线的主导因素,据此可先排除A、C两项;图中显示铁路线走向与1 000米等高线走向基本一致,且火车站距离城镇较远,故可推测影响其选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则D项正确。
    30.(2014课标Ⅰ,5,4分)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答案 B 依上题分析可知,铁路线距离城镇较远,不利于该区域发展,故B项正确。
    疑难突破 图示铁路线走向与等高线一致,基本呈直线状沿山麓修建,则线路过长、工程量过大说法不正确;此处为干旱区,河流以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水量一般不大,故易受洪水威胁说法不正确。
    31.(2014课标Ⅰ,6,4分)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答案 B 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镇分布的区位因素。图示区域为天山南侧,总体上属于气候干旱区,人口与城镇、农业活动受水源分布制约明显,城镇主要分布于绿洲附近,故B项正确。C选项为易错选项,本区域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冰雪融水,河流分布很少,故城镇主要分布于绿洲附近。
    知识拓展 新疆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人类活动主要围绕在水资源丰富区周围。在山麓地带有冰雪融水而多形成绿洲,是人口、城市、农业活动的主要分布区。该区域河流多短小且径流量较少,故城镇分布较少。
    下图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2.(2011课标文综,9,4分)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答案 B 由题意知,该段铁路为“上坡段”,故其不是沿等高线布线,A项错;该段铁路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故P箭头方向为铁路离开拉萨的上坡方向,所以C项错;由于是某处的景观,P箭头不一定指示北方,D项错;由于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冬季气温低,河流有结冰期,故B项正确。
    33.(2011课标文综,10,4分)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答案 C M、N间的堆积物来自山沟,是由于高山积雪、冰川融化时洪水携带泥沙在山前堆积而成的。
    34.(2011课标文综,11,4分)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答案 B T设施位于沟谷口,主要作用是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5.(2011大纲全国,6,4分)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答案 A 平坦的地形是保持列车高速运行的首要自然条件。
    36.(2011大纲全国,7,4分)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答案 B 平原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修铁路采用高架方式主要是为了节约耕地。
    37.(2011大纲全国,8,4分)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答案 A 综合分析运距、运价、速度,人们往往选择既省时又省钱的运输方式。成都——上海、兰州——北京两段距离均较远,杭州——上海段距离较近,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人们原来的出行方式选择影响不大。故B、C、D错误;武汉——广州段距离适中,高铁建成后使人们倾向于选择铁路运输,所以对民航冲击最大,故选A。
    38.[2023湖北,18(3),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四川绵(竹)茂(县)公路属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于2009年9月9日正式动工,2022年12月27日建成通车。公路起于绵竹市汉旺镇,沿绵远河上行,与茂北公路相接,全长56公里。沿线穿越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给项目选线、设计和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图1示意绵茂公路位置,图2示意绵茂公路局部景观。
    该工程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创造了又一个中国奇迹,被新华社评为2021年度“大国工程”。假设你是评委,请你给出推荐理由。
    该地位于地震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抗震性能要求高;地势起伏大,多次跨越河流,水文条件复杂,工程量和施工难度大;经过大熊猫国家级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每点2 分,任答3 点得6 分)
    解析 依据“沿线穿越龙门山4 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该工程被新华社评为2021 年度“大国工程”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该地处于地震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抗震性能要求高;地势起伏大,多次跨越河流,水文条件
    复杂,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经过大熊猫国家级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
    39.(2022海南,17,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是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发挥着通江达海、连接亚欧的节点作用(下图)。截至2021年底,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累计运输量超过27万标箱,货值480亿元;成渝两地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1.8万列,实现进出口贸易额超7 000亿元。
    从物流枢纽的角度,说明重庆在不同尺度区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39.答案 重庆是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和地区之间的沟通交流频繁,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重庆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依托沿江通道,通江达海,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重庆为国家物流枢纽,通过便利的公路、铁路及航空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及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了物资等全国范围内的流动;重庆为连接亚欧的节点,通过中欧班列、中缅输油管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交通通道,联通亚欧,通达世界,成为全球的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重要的节点作用。
    解析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重庆作为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国家及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物流枢纽,通过便利、通达的各类交通运输通道,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答题时要从物流枢纽的角度,结合交通运输条件进行分析。
    40.(2021浙江6月选考,29,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珠江由磨刀门、虎门等八门入海,其中磨刀门是泄洪排沙的主通道,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珠江的28%和3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所在区域略图。
    材料二 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是港口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了关联产业的集聚。下表为珠江口部分城市岸线资源、2019年单位岸线货运量和地区生产总值表。
    (1)说明珠江口东岸、大鹏湾和大亚湾易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5分)
    (2)简述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的社会经济原因。(4分)
    (3)从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角度,简析珠江口西岸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4分)
    40.答案(1)港湾多,波浪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小;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
    (2)经济发达,单位岸线承载的地区生产总值大;毗邻香港;陆上交通集散能力强。
    (3)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港口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命题意图本题以珠江口海岸线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河流沉积地貌、港口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要求较高,题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1)解题思路能够形成深水港,意味着河流泥沙沉积少。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珠江口东岸海岸线曲折,多港湾,避风条件好;波浪小,海浪对海岸线侵蚀作用较弱;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珠江偏向西岸入海,沉积在东岸的泥沙较少;加之当地为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因而容易形成深水港。
    (2)审题指导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准确提取图文信息。
    解题思路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说明其周边货运需求量大。结合表格信息可知,东岸地区生产总值更高,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通过图示信息可知,东岸毗邻香港,并且交通通达度更高,有利于港口需求量的扩大。
    (3)审题指导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明确设问中的港口基础性资源的含义。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指的是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珠江口西岸与东岸相比,西岸的土地面积更大,但其地区生产总值不及东岸,说明其岸线的开发不够充分,发展潜力较大;材料提到港口建设可加快关联产业的集聚,西岸经济发展的需求强烈,港口的建设可促进其区域经济发展,也使得西岸港口发展潜力增大。
    名师点拨 解答图文信息较丰富的题目时,一定要充分提取地图、文字材料、表格材料上的相关信息。
    41.(2021浙江1月选考,29,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 航线、机场、运力是构成航空运输布局的三大因素。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 km处,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机场吞吐量居我国中西部第一,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图Ⅰ为我国局部地区图。图Ⅱ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主城区位置关系图。
    图Ⅰ
    图Ⅱ
    (1)受双流国际机场的影响,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是 。从与城市空间关系的角度,简述该机场布局的优势。(5分)
    (2)在运输方式选择中,图Ⅰ所示区域航空运输需求较大。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3)分析该机场吞吐量大的原因。(4分)
    41.答案 (1)西南 与城市距离适中,减少对城市干扰;与城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2)地形对航空运输影响较小;地形复杂,陆路交通造价高;滩多水急,较难发展水运。
    (3)人口稠密,产业集聚;西南地区重要商品集散地,人流物流密集。
    命题意图 本题以航空业发展为切入点,反映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的优势与地域特色环境,考查机场选址布局、城镇规划、航空运输等知识,注重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探究和设问,引导考生掌握地理分析思路和方法,旨在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 (1)第一步:设问解读
    ①明确问题数量:两个;②明确答题要求:简述;③明确限定词:受双流国际机场的影响,从与城市空间关系的角度;④明确答题方向: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和该机场布局的优势。
    第二步:构建思路
    根据材料信息“限制地物高度”,考虑到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机场周围不能有高大的山地和建筑物,推测其限制方向;优势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①机场处于该城市的何处(方位及距离),距离过远不利于客流和物流的及时疏散,过近会对市内产生噪音等干扰;②机场与周边地理事物有怎样的空间联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
    读图可知,双流机场位于成都西南郊区,且机场的跑道为西南—东北走向,因此,主城区西南方向的建筑物最大高度受到制约。根据材料“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km处”,说明机场与城市距离适中,既避免噪音影响市区生产和生活,又避免因距离过远而与城市交通联系不便,可以更有效地带动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
    (2)第一步:设问解读
    ①明确答题要求:分析;②明确答题角度:从地形角度;③明确答题方向:航空运输需求较大的原因。
    第二步:构建思路
    本题解题关键,一是关注图示区域为我国云贵川地区,地形复杂;二是关注关键词“运输方式选择”。从交通运输方式比较和选择角度梳理答题思路。
    第三步:整合信息
    图Ⅰ所示的区域主要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从地形角度来看,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四川盆地周边山高谷深,两区域地势起伏均较大,铁路、公路等陆地交通运输方式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地势起伏大还导致河流流速快,河流的航运价值低。此外,受地形影响,图示区域城市布局相对分散,彼此之间的距离较远,而航空运输受地形的影响相对较小,且适合长距离运输。因此适合发展受地形制约小的航空运输。
    (3)第一步:设问解读
    ①明确答题要求:分析;②明确答题方向:机场吞吐量大的原因。
    第二步:构建思路
    航空港主要提供人流和物流集散服务。航空港的吞吐量是指一段时期内经空运输出、输入港区的人口数量及货物总量,吞吐量大意味着其提供的服务规模大。因此分析航空港的吞吐量需要从区域人口分布、产业发展、货物航空运输需求以及该机场在本区域的地位等角度展开。
    第三步:整合信息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腹地,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说明人口稠密,产业集聚;材料显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吞吐量居我国中西部第一,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说明该地客货航空运输需求大,人流物流密集。
    42.[2020课标Ⅱ,36(3),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营养丰富,口味清香。玉米油生产流程由毛油提取和毛油精炼等环节构成,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由毛油到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玉米油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50%。该公司在山东惠民、辽宁铁岭、内蒙古通辽和鄂尔多斯建有毛油压榨工厂,在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建有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如图),将毛油运输至精炼油生产基地多使用集装箱液袋(一次性使用的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险液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使用罐箱或铁桶运输则越来越少。
    推测并解释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指出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
    答案 合理交通方式为陆海联运;因为长距离海运费用较低,节约运输成本。相比铁桶运输,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转运方便,只需单程运输,节约运输费用;液袋可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装载量大(具有规模运输优势)。
    解析 结合两地运输条件、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的特点等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铁岭至广州具备铁路运输和海运的条件,且海运在运量与运价上具有明显优势;使用集装箱液袋比使用铁桶在降低运输费用和空间利用上具有优势。
    43.(2018海南单科,2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 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解析 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定范围:“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由图例可判断交通线东西延伸,且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
    44.(2017课标Ⅱ,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8分)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分)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10分)
    答案 (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解析 本题以白令海峡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为主要线索,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结合地理原理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影响人类的自然地理背景等能力。
    (1)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白令海峡纬度高,封冻时为冬季,由此推出昼短和严寒;冬季大陆内部形成强大高压系统,故位于两个大陆中间的白令海峡气压相对较低,受低压控制气流上升,多暴雪;由于“海峡两侧为山地”,海峡狭管效应明显,加大风速。
    (2)本题考查推理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一年中,夏季最温和,其他季节过于寒冷,不利于人类活动。
    (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白令海峡纬度高,气温低,故冬季漫长,海水结冰期也长,加上气候极端,人烟稀少,基础设施差,这些都不利于施工。白令海峡还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桥梁防震要求高增加建设成本和难度。
    审题关键 第(1)题应限定在“冬季”和“人们难以徒步跨越”两个条件的前提下分析自然原因。
    规律总结 大型工程建设难度分析:主要从气候、地形地质、水文和生态等方面进行分析。一般而言,气候恶劣或多变、地形地质复杂、河湖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等,都会加大工程建设的难度。
    45.(2015课标Ⅱ,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6分)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6分)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6分)
    (4)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4分)
    答案 (1)路网特点:线路较少(密度较低);(2分)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2分)
    作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2分)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3分)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3分)
    (3)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分)(答对1项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本部分满分不得超过3分)
    (4)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4分)(答对1项得1分,答对4项即可得4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4分)
    解析 (1)读图可知,尼日利亚现在仅有两条从内陆到沿海港口的铁路,再结合材料“以农矿业为主”推断铁路的作用主要是方便运输农矿产品和进口商品。
    (2)读图可知拟建的沿海铁路几乎与海岸线平行,沟通了沿海两大港口和原有的两条铁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判断及简要描述气候特点的能力,以及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根据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判断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有利于蚊虫繁殖,病菌滋生,野生动物数量多,体型较大,因而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中暑、晒伤、受潮、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4)与铁路建设相关的工业部门主要有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制造等。
    46.(2014大纲全国,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12分)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6分)
    (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6分)
    (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12分)
    答案 (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6分)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6分)
    (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6分)
    (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6分)
    (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4分)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4分)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4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美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水运条件及运输工程建设条件。
    (1)注意本区域为沿海地区,则水运包括陆地上的河运,以及沿海的海洋运输两方面;结合图中河流走向,以及材料中的文字材料来分析即可。
    (2)沿海开凿运河的工程量大小取决于沿海的地形与水域分布。
    (3)图中显示该运河与多条河流、多个海湾相通,则具有通陆达海的优势;另外,该海域多热带气旋活动而不利航行,运河在陆地上,可避免海浪与海风影响。
    (4)图中显示H港位于M河入海口处,且连接沿海运河,具有优越的位置优势;材料中又提及M河纵贯南北,是该国重要航道,结合港口区位条件中的经济腹地因素,则又具有腹地广的优势。
    信息解读 从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多飓风而风浪大;据图示等高线数值显示,该地沿海为平原地形;沿海有沼泽则河流入海口水深较浅,易淤积;图示河流众多且与海岸线基本垂直,即多南北向的河流;沿海运河穿过了沼泽地和海湾,以及河流的下游入海口附近。
    47.(2014海南单科,2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巴拿马运河受宽度和水深的限制,目前仅可通航7.6万吨级以下轮船,更大型轮船的货物则需分装、转运。轮船通过运河的时间约9小时。近期,哥伦比亚拟修建一条铁路,长约220千米,预计通过时间为3小时。下图示意巴拿马和哥伦比亚拟建铁路的位置。
    说明与巴拿马运河相比,哥伦比亚拟建铁路在运输方面的优缺点。
    答案 优点:适宜大宗货物运输,速度快,耗时少,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6分)
    缺点:运费贵,运距长,(运输连续性较差)对小宗货物运输缺乏吸引力。(4分)
    解析 依据交通运输方式优缺点回答。铁路的优点从运量大、速度快、耗时短、受天气影响较小等方面叙述;缺点主要从运费高、运距长、运输连续性较差等方面说明。
    考点二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由中国承建运营的蒙内(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是肯尼亚在近100年间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 (2023海南,9,3分)从铁路布局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农矿产品输出
    B.加速区域城市化
    C.加强人员对外交流
    D.完善区域铁路网
    图示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位于热带而多热带作物,结合非洲经济落后可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是其对外贸易的重要途径;同时图示铁路连接内陆与沿海,且多与矿产地相连;据此可判断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农矿产品输出,故A正确。
    2. (2023海南, 10,3分)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对肯尼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促进人口向外流动
    B.缩小南北地区差距
    C.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D.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材料显示“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说明直接促进了就业,即带动了社会发展;“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说明直接带动了经济发展;故D正确。铁路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才会对肯尼亚的人口流动、地区发展差异产生影响。铁路建设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
    (2023广东,1—2,6分)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 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 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 年 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下图示意这三个 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 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 化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距北岸,
    (km)
    3.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
    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
    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 )
    A.大幅增加 B.保持不变
    C.略有增加 D.有所减少
    D 由图可知,2000—2008 年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
    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均约2小时,大幅减 少;2008—2016年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 江耗时的缩减时间均不足0.5小时,因此与2000—2008 年相比,2008—2016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
    跨江耗时表现为有所减少。故选 D。
    4.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
    岸市县 ( )
    A.公路网更完善 B.车流量更大
    C.人口更为稠密 D.河网更密集
    A ] 由图可知,长江下游南岸2000 年、2008 年及 2016年距江岸相同距离的平均跨江时间均比北岸略短。
    公路网的完善有利于车辆的快速通行,从而缩短跨江通 行时间,A 正确;车道情况相同的条件下,车流量越大, 通行速度越慢,B错误;人口分布越稠密,通行需求越 大,车流量越大,跨江通行时间应越慢,C 错误;河网密 集会导致陆路交通更复杂,从而增加通行时间,D错误。
    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 (2022广东,1,3分)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 ( )
    A.最大的是甲模式 B.最大的是乙模式
    C.最大的是丙模式 D.三种模式一样大
    B 乙模式为区域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要素流动较多,对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甲模式为一般城市之间要素流动较多;丙模式为区域中心城市之间要素流动较多。
    6. (2022广东, 2,3分)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 ( )
    A.职能一致性 B.区域均衡性
    C.空间封闭性 D.等级差异性
    D 由图示可以看出,丙模式图中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主要交通流具有单向性特点,反映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有明显的等级性差异,故选D。
    疑难突破 各区域之间具有均衡性特点时,其相互联系较少,交通流动性较弱;差异性比较明显的区域之间联系密切,交通流动性较强,且流动往往呈现单向性特征。
    我国某都市西南轨道交通市郊线(从街道1到街道7)周边用地开发较晚,目前主要以居住用地和部分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下图为该轨道交通运行初期和运行五年后沿线街道人口规模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7. (2022浙江6月选考,17,2分)该轨道交通市郊线辐射的街道中( )
    A.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B.边缘区沿线街道人口分布差异性增大
    C.边缘区各街道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
    D.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扩大
    C 读图可知,核心区沿线街道1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A错误;边缘区沿线街道2—7人口分布差异性的趋势是减小的,B错误;边缘区各街道人口变化显著,主要向市郊线沿线街道1、街道2处集聚,C正确;接近市郊线终点区域街道7人口略有下降,D错误。
    8. (2022浙江6月选考, 18,2分)该轨道交通市郊线开通对边缘区整体的影响是( )
    A.就业空间集中现象减弱
    B.行政服务功能变化显著
    C.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增强
    D.居住用地空间更加集中
    A 该轨道交通市郊线的运营,对于行政服务功能无明显影响,B错误;运行五年后,图中街道2至街道7区域的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与运行初期相比,大部分街道人口都有减少,意味着边缘区人口分布集中现象减弱,则居住、购物空间等集中现象减弱,C、D错误;伴随着边缘区人口的减少,边缘区走向衰退,就业空间集中现象减弱,故A正确。
    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2021全国乙,4,4分)建设陆港使海港( )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1全国乙,5,4分)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腹地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
    11.(2021全国乙,6,4分)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ACC命题意图本题组以陆港建设为载体,考查交通运输点(海港)布局的相关知识,注重对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突出了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审题指导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陆港的含义和功能(海港功能在内陆地区的延伸)。
    解题思路陆港是海港功能如报关、报检等在内陆地区的延伸,建设陆港可以扩大海港的承载规模,①正确;陆港建设缓解了海港地区的用地紧张状况,②正确,A项正确。陆港的建设降低了海港的用地成本,③错误;陆港建设与提高海港设备水平无关,④错误,B、C、D项错误。
    易错警示 本题易错选③,陆港是海港功能在内陆地区的延伸,陆港位于内陆,地价一般低于沿海的海港。
    审题指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的优势。
    解题思路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离海港更远,更能为离海港较远地区的企业服务,更有利于拓展海港的经济腹地范围,C项正确;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对缓解海港交通拥堵、提高通关效率、减少海港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相差不大,A、B、D项错误。
    解题思路资源加工产业一般离海港较远且产品体积、重量比较大,装卸需要较高的成本,远海陆港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的物流成本和时间,C项正确;服务外包产业一般通过网络实现沟通,对海港依赖性小,A项错误;高科技产业的产品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运输量小的特点,一般采用航空运输,B项错误;前瞻性产业一般指市场前景更好、科技含量更高的产业,对海港依赖性小,D项错误。
    下表为某市地铁S线和T线开通前后距地铁线不同距离的住宅平均价格及其增幅。S线横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T线连接城市边缘区和外围区,两条线路开通时间几乎相同,所经之地公共交通密度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2021湖南,9,3分)地铁开通后,S线和T线距地铁线0.2千米范围内住宅平均价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治安环境较差 B.运营期间交通较拥堵
    C.大气质量较差 D.运营期间噪音和震动感较大
    13.(2021湖南,10,3分)仅从距地铁线远近对住宅价格影响角度看,S线和T线开通后对住宅平均价格有效影响的距离分别不超过( )
    A.2.5千米、1千米 B.1千米、1千米
    C.3千米、3千米 D.2.5千米、3千米
    14.(2021湖南,11,3分)地铁开通后,T线附近的住宅平均价格增幅总体高于S线,主要因为T线附近( )
    ①配套设施更完善 ②环境质量更好
    ③公共交通密度较小 ④房价基数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AD命题意图本题组以某城市两条地铁线开通前后的住宅平均价格变化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交通(地铁线)带来的影响,突出了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素养,体现了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审题指导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仔细阅读题目信息,区分地铁S线和T线的区域差异,对照表格中的房价数据变化,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正确判断。
    解题思路10.地铁运行时有一定的震动,沿线住宅楼房的居住舒适性较差,距离地铁口较近,会受到噪音影响,因此距地铁线0.2千米范围内住宅平均价格相对较低,故选D。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沿线的治安环境相对较好,远离主干道的偏僻地带治安较差,A错;地铁运营之后,会缓解沿线的交通拥堵状况,B错;地铁主要靠电力驱动,对大气环境影响微弱,C错。
    11. 仔细阅读表格中的住房涨价数值,尤其是增幅的变化,S线沿线住房价格随地铁的开通普遍上涨,但增幅在2 km附近突然下降,故此处应是地铁对房价影响的边界;同理,T线沿线住房价格在1 km附近增幅明显下降,故此处应是地铁对房价影响的边界。综合分析,A项正确。
    12.T线连接城市边缘区和外围区,地铁开通前交通线路少,公共交通密度较小,开通前6年的平均价格(房价基数)普遍更低,地铁开通运营后,交通便捷性显著提高,因此房价涨幅也更大,综上分析,故选D。T线主要位于城市外围郊区,沿线基础设施比S线沿线差,①错;环境质量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T线开通之前,其基础设施较差,人文环境不优越,②错。
    关键点拨 解题关键是获取和解读信息,文字材料中提到两条线路所经之地公共交通密度差异明显,表格中数据显示地铁开通前,T线周边房价基数较小。
    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两题。
    15.(2020浙江7月选考,14,2分)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
    A.修建在地上 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 D.站点间距离小
    答案 A 相对于市内,市郊建筑物密度小,故市郊铁路修建在地上对其他运输方式及居民生活干扰较少,且修建成本较低,因而宜布局在地上,A项正确。市内地铁的日客运总量更大、发车频次更高、站点间距离更小。
    16.(2020浙江7月选考,15,2分)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
    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答案 D 由题干“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可知,市郊铁路扩大了核心城市辐射范围,也有利于高等级商业范围的扩大,D项正确;由于市郊铁路加强了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推动功能、产业、人口的布局优化,经济分工强化,A项错误;缩短了与外围城镇之间的通行时间,空间距离不变,B项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有利于疏解核心城市的部分职能,使核心城市由以集聚为主转向以扩散为主,C项错误。
    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包装,并在网上大量销售。完成下面两题。
    17.(2019浙江4月选考,1,2分)电商企业在中、东部地区加工、包装、销售的主要优势是( )
    A.距离市场较近 B.土地成本较低
    C.人才资源丰富 D.运输距离较短
    答案 A 我国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环节销售到中、东部地区,即中、东部地区是这些农产品的消费市场,在市场地进行加工、包装,有利于节省加工产品的运费,A项正确;中、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土地成本高,B项错误;加工、包装环节对技术要求不高,C项错误;原料运输到中、东部地区,运输距离较远,D项错误。
    答题关键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明确“市场地”。从西北地区运出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加工、包装后,还在中、东部地区销售。
    18.(2019浙江4月选考,2,2分)依托电商销售农产品,可提高西北地区农业( )
    ①规模化水平 ②自给率水平
    ③商品化水平 ④专业化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依托电商销售农产品,旨在拓宽西部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地域范围,利于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生产的规模扩大,提升专业化生产水平,大量产品外销利于商品化水平提高,降低了自给率,故C项正确。
    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9.(2017江苏单科,17,2分)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答案 D 依据图例可知,港口迁移由1时期向6时期不断变化:图示1时期港口位于黄浦江的支流苏州河上,属于支流港;2、3时期港口位于黄浦江干流上,属于干流港;4时期港口位于黄浦江干流上和海岸线处,属于干流港和门户港;5时期港口位于海岸线处,属于门户港;6时期港口是位于海洋中的洋山港,属于深海港。故D正确。
    20.(2017江苏单科,18,2分)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答案 C 洋山港位于海洋中小岛处,海水较门户港处要深,利于大吨位船只停靠,可大大提升上海的航运能力,从而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故C正确。
    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9.(2014江苏单科,11,2分)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图中河流呈一定程度的弯曲,整体上老城区和原有码头都位于河流的凹岸,不易淤积,利于码头修建,故B正确。
    20.(2014江苏单科,12,2分)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的意义。图中显示待建码头位于多条交通线交会处,则该待建码头起到了区域水运与陆运交通衔接的作用,故A正确。另外,也可从题干中“区域交通格局改变”这一信息来得出答案。
    易错警示 码头的建设可以带动港口周边地区仓储物流企业乃至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城区向西扩展的作用。但港口建设首要的功能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输网,提高运输能力。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21.(2012广东文综,10,4分)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答案 C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读图可知,甲模式高速公路穿越城市建成区,乙模式高速公路不通过城市建成区,故A、B两项错误;甲模式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直接联系,乙模式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通过连接线联系,高速公路对城市的影响甲比乙大,故C项正确、D项错误。
    22.(2012广东文综,11,4分)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答案 B 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乙模式,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乙模式会消失;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可能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23. (2021山东,16,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图1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园(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园区(图2),是长江南岸三峡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图1
    图2
    (1)从航运角度分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扩大的原因。(4分)
    (2)说明与候闸过坝运输相比,三峡翻坝物流系统的优势。(6分)
    23.答案(1)水域面积扩大,水深增加,通航里程增加,通航能力增强(航道条件改善);港口规模扩大,数量增多,港口腹地扩大。
    (2)通过与公路、铁路、管道等的连接,实现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联运,运输方式灵活;缩短物流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通过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园,实现对货物的仓储、加工和贸易,延长物流产业链。
    命题意图本题以三峡水利枢纽的货物运输体系这一真实情境为载体,考查交通运输的区位条件和方式特点等相关知识,注重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描述与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考查,体现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突出了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1)审题指导设问强调从航运角度分析,解题时应从航运条件改善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题思路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蓄水,其上游河段的水位上升,进而水深增加,水面拓宽,流速减缓,通航里程增加,通航能力增强,促进了物流量的扩大;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上游地区港口规模的扩大,港口数量的增多,扩大了港口的经济腹地,促进了物流量的扩大。
    (2)审题指导结合材料,准确理解翻坝的含义及目的,对比分析优势。
    解题思路通过材料可知,翻坝可以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节约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结合图文信息可知,翻坝可以实现水运与陆运的联运,运输方式灵活;结合图中信息,物流园区可以实现对货物的仓储、加工和贸易,延长物流产业链,提升了物流的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效益。
    24.(2015安徽文综,34,22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10分)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解析 (1)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网的变化。交通运输网由交通运输的线和点组成,共同形成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结合图中图例和图中信息不难作出描述。
    (2)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城市化特点主要从城市数目、城市等级、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数量及所占比重等方面考虑。而交通运输加强了区域联系,促进了人口迁移,把两者结合起来回答即可。
    25. (2013海南文综,2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与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10分)
    答案 M市为主要客源地;(2分)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的更多食客;(2分)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2分)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2分)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2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由图文资料可知,M市是主要客源地,修建高速公路之前,甲地位于通向M市的公路沿线,生意兴隆;但修了高速公路之后,交通方式和线路发生变化,因此甲地衰落而乙地兴盛起来。仔细读图,联系交通运输的影响,是答题关键。
    38
    参考答案
    区域
    城市
    岸线总长度
    (km)
    深水岸线长度
    (km)
    单位岸线货运量
    (万吨/km)
    地区生产总值
    (百亿元)
    东岸地区
    广州
    99.2
    62.0
    264.3
    228.6
    东莞
    37.5
    33.9
    88.2
    82.8
    深圳
    60.1
    49.4
    73.0
    242.2
    惠州
    86.5
    60.5
    95.3
    41.0
    西岸地区
    珠海
    75.0
    42.9
    23.9
    29.1
    中山
    15.0
    15.0
    43.8
    36.3
    江门
    82.3
    68.8
    0.3
    29.0
    1
    A
    2
    D
    项目
    距离(千米)
    S线
    T线
    开通前6年的
    平均价格
    (元/m2)
    开通后6年的
    平均价格
    (元/m2)
    增幅
    (%)
    开通前6年的
    平均价格
    (元/m2)
    开通后6年的
    平均价格
    (元/m2)
    增幅
    (%)
    0.2
    8 116.0
    13 160.0
    62.15
    2 868.3
    9 085.4
    216.75
    0.2~0.3
    8 125.0
    28 900.0
    255.69
    2 893.3
    10 325.0
    256.86
    0.3~0.5
    9 173.3
    25 493.7
    177.91
    3 827.3
    10 289.0
    168.83
    0.5~0.75
    9 356.0
    23 383.3
    149.93
    3 160.0
    10 162.5
    221.60
    0.75~1
    7 854.3
    18 760.6
    138.86
    3 810.0
    9 548.6
    150.62
    1~1.5
    7 188.7
    17 066.7
    137.41
    3 768.7
    10 000.0
    165.35
    1.5~2
    6 413.0
    12 941.6
    101.80
    3 418.0
    9 251.6
    170.68
    2~2.5
    6 373.1
    10 008.3
    57.04
    3 281.4
    9 682.3
    195.07
    2.5 ~3
    6 518.1
    12 115.0
    85.87
    3 957.1
    9 389.0
    137.27

    相关试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练习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一0四 区域经济发展—2025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专题一0四 区域经济发展—2025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