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六资源与国家安全练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六资源与国家安全练习含答案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六资源与国家安全练习含答案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六资源与国家安全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六资源与国家安全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六资源与国家安全练习含答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位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下游的是,定日镜工作期间,镜面朝向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资源、资源安全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023 浙江6月选考,5—6,4分)战略性矿产资源 的安全稳定是国内经济循环畅通的保障,也是国 内国际相互融合的关键。我国钨矿资源丰富,却 将其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下图为某企业钨全产
    业链内涵框架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 )
    A. 防止钨矿供应链发生中断
    B.主导钨矿上游产业链发展
    C.推进钨矿产业链绿色发展
    D.实现钨资源领域安全可控
    D] 根据材料可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稳定可以 保障国内经济循环畅通。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有 利于增强我国钨矿资源领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D 正 确。我国拥有丰富的钨资源和完整的产业链,A、B 错 误。钨矿产业链的绿色发展不是将其设为战略性矿产
    资源的主要原因,C 错误。
    2.位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下游的是 ( )
    A.钨制品的回收 B.钨矿石的贸易
    C.钨矿勘探采掘 D.钨矿冶炼加工
    A 钨制品的回收位于钨全产业链的下游,A 正确。 钨矿石的采掘和贸易位于产业链上游,B、C 错误。钨矿
    冶炼加工位于产业链的中上游,D 错误。
    (2023浙江6月选考,15—16,4分)塔式光热发电 是利用成千上万个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将 阳光聚集到镜场中心的集热塔,通过能量转换 来发电。下图1 为青海某地塔式光热发电场 景观图,图2为定日镜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
    下面两题。
    图1
    图2
    3.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
    区位因素有 ( )
    A]塔式光热发电场安装大量的定日镜需要占用大 量的土地,浙江省经济发达,土地价格高,而青海省人口 密度小,地广人稀,地价低,①正确;青海省位于青藏高 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晴天多,且海拔较 高,太阳辐射强,②正确;塔式光热发电对劳动力要求不 高,且浙江省劳动力资源更丰富且素质更高,③错误;浙 江省电力需求量更大,电网分布更密集,④错误。故 选A。
    4.定日镜工作期间,镜面朝向(图2所示)的
    水平和垂直转动方向分别是 ( )
    A]塔式光热发电是利用定日镜将阳光聚集到镜场 中心的集热塔,通过能量转换来发电。通过定日镜将太 阳光反射到集热塔,在水平方向上,定日镜镜面应大致 朝向太阳与集热塔的角平分线,青海省全年太阳大致都 是偏东方向日出,偏西方向日落,正午太阳在正南,则定 日镜镜面先朝向偏东,正午转至正南,再转向偏西,即顺 时针转动,C、D 错误。 一天中太阳高度先增大,到正午 时最大,正午后逐渐变小,则定日镜镜面与地平面的夹 角则先减小后增大,即先逆时针后顺时针,B 错误、A 正确。
    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20课标Ⅰ,7,4分)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依题意该岛地下淡水区主要来源于降水形成的径流下渗补给。“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首先要有数量较多且稳定的淡水补给,即降水量大且季节分布均匀,则①正确。由图示地下淡/咸水分界线位置可知,海岛海岸线向内一定范围内为咸水区;若海岛较窄,即宽度较小,可能使海岛地下容易被咸水渗透,而不能保持地下淡水区的稳定存在,则④正确,故B正确。降水充沛且集中,则在降水少的季节,因不能有充足的淡水补给而不能保证地下淡水区的稳定存在,即②错误。
    6.(2020课标Ⅰ,8,4分)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
    A.取水难度大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D.储量较少
    答案 D 人工岛的地下淡水储量较少,如果过度采用,容易引发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为保护地下淡水,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D正确。
    下表为2017年我国上海、浙江、陕西和新疆四省(市、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表(单位:%)。完成下面两题。
    5.(2019浙江4月选考,3,2分)甲是( )
    A.新疆B.上海C.浙江D.陕西
    答案 A 从表中数据可知,甲地区的未利用土地及其他比重最高,农业用地以草地为主,符合西北内陆地区荒漠广布,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的区域特点,因此甲为新疆。乙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且建设用地比例较大,应为浙江;丙农业用地类型多样,建设用地比例低,应为陕西;丁建设用地比例最高,应为上海。
    7.(2019浙江4月选考,4,2分)乙、丙两省(市、区)建设用地比重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人口密度差异②矿产资源开发程度
    ③经济发展水平④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为浙江省,丙为陕西省。浙江省建设用地比例高于陕西省,是因为浙江省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占用土地较多;而陕西省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人口比重高,因此建设用地比重低。
    下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完成下面两题。
    8.(2018浙江4月选考,11,2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答案 D 结合图例可知,薪柴、太阳能和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图中东北地区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
    9.(2018浙江4月选考,12,2分)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
    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
    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
    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图中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说明对植被砍伐较少,因此①正确;我国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但煤炭资源并不缺乏,因此②错误;我国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但是工业化水平较低,③错误;东北地区煤炭、石油、薪柴等常规能源丰富,因此新能源使用比例低,④正确。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2018海南单科,1,3分)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
    A.市场B.原料C.交通D.劳动力
    答案 B 材料显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
    10.(2018海南单科,2,3分)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
    答案 A 地表水匮乏地区一般水资源短缺,而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故企业长期用水适宜采用循环用水方式。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地表水匮乏地区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
    9.(2018海南单科,3,3分)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答案 C 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煤炭变成油后使用,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也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故C正确。煤制油并没有增加我国能源总量,则不能解决能源不足问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都是常规能源,煤制油没有增加新能源数量,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 000万吨/年,则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0.(2015课标Ⅰ,7,4分)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B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海冰的形成条件。由材料知,海冰的形成条件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冬季气温低于甲,且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
    知识拓展 海冰厚度受气温和海水深浅影响。一般气温越低且低温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图中乙海域更接近陆地,冬季气温要低于甲海域。另外海水越深且体积越巨大,热容量越大,降温越慢,在气温差异不大时越不易结冰,海冰越薄。
    11.(2015课标Ⅰ,8,4分)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资源分布的因素。一般而言,年平均气温≤-4℃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4℃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
    知识拓展 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与海冰厚度及冻结时间长短有关。因为海冰是可再生的,海冰开采后,海水可以再次冻结形成海冰。这两个因素都受气温影响,气温越低且持续时间越长,海冰厚度越大且再次冻结时间越短。
    12.(2015课标Ⅰ,9,4分)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D.市场需求不足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4℃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题。
    13.(2014大纲全国,9,4分)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B.水资源
    C.生物资源D.太阳能资源
    答案 B 本题考查区域资源状况。依据图中经纬度、时令河及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等信息,可判断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面两题。
    14.(2014浙江文综,5,4分)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答案 C 人均GDP最高的浙江,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为0.83,远小于河南的7.74,排除A选项。城市化水平低的河南,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为1.07,大于青海和黑龙江,排除B选项;河南的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为7.74,最高,排除D选项。故选C项。
    15.(2014浙江文综,6,4分)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答案 D 青海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相对落后、人才缺乏,不利于发展高科技产业。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为7.74,说明水资源缺乏,不利于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为2.56,说明人均耕地少,不适合发展用耕地较多的产业,而黑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为0.29,说明人均耕地面积大,有利于发展商品农业。故选D项。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6.(2014四川文综,5,4分)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答案 A 本题考查我国季风环流。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大。冬季时,南海位于亚洲高压南侧,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以东北风为主,因此选择A项。
    17.(2014四川文综,6,4分)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答案 B 本题考查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②地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能源需求量大,风力资源丰富,利用最方便,B项正确。
    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18.(2013重庆文综,4,4分)两国相比( )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答案 A 本题考查世界重要国家的资源问题,以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不大,正确读图分析比较是判断的依据。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巴西淡水产出效益高于美国,因此A项正确。能源产出效益美国高于巴西。
    19.(2013重庆文综,5,4分)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
    答案 D 本题考查世界重要国家的资源问题,以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中等,读图比较是前提。从图中可以判断,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远远高于巴西,主要是美国科技发展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导致的,故D项正确。
    20.(2023湖南,20,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下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
    (1)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并说明理由。(4分)
    (2)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请作出合理解释。(6分)
    (3)根据材料,简述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4分)
    (1)丙地。丙地是太古宙侵入岩,属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有锆砂矿;位于河流上游,含锆的矿石被风化侵蚀后,矿砂被河流挟带入海,并在海岸带沉积。
    (2)图示区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3月河流径流量大,挟带的锆矿砂多;1—3月,受东南信风影响大,在迎岸风的作用下,海水潮汐规模大,海水与河流相互作用强烈,海水的顶托作用使河流流速减慢,大量锆矿砂沉积。
    (3)中国锆矿资源储量少,对外依存度高;锆矿供应量小,消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供应商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锆矿资源供给风险较高,锆矿资源安全难以保障;等。
    解析 (1)由材料可知,该地锆砂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读图可知,丙地是太古宙侵入岩,属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有锆砂矿;丙地位于某中资企业采矿区河流上游,河流可以将被风化侵蚀后的锆矿砂挟带至沿海地区,并在潮汐等海水作用下在海岸带沉积。甲地虽然也是太古宙侵入岩,但不靠近河流;乙地是中生代变质岩、丁地是中生代沉积岩,不含锆砂矿。(2)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1月—次年4月为湿季,1—3月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挟带的锆矿砂多;1—3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此地盛行东南信风,信风吹拂海水涌向陆地,增大潮差;海水与河流相互作用强烈,海水顶托作用使河流流速减慢,大量锆矿砂沉积。(3)据材料可知,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中国锆矿资源储量少,对外依存度高;锆的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说明中国锆砂矿消费量大,供应量小,供需矛盾突出;锆资源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供应商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我国锆砂矿资源供给风险较高,锆砂矿资源安全难以保障;等。
    21.(2023海南,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要将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战略增量纳入国家水网统一调配,适度超前布局,充分发挥海水淡化水作为沿海缺水地区市政补充水源、工业新增供水和重要应急备用水源的作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利用,完善多元供水体系,维护区域水平衡和水安全。”(摘自《全国政协“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调研综述》)
    结合我国水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特征,从资源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上述论断的合理之处。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水资源较为贫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供求总量不平衡,需求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了很大压力;海水淡化在供水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低,提升空间较大;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海水淡化的成本呈降低趋势,使得大规模淡化海水的市场化成为可能;加快推进淡化海水的规模化利用,有利于提升淡化海水在供水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促进我国供水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保障水资源安全。
    解析 资源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消费需求。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大致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的特征。从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的角度: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的生产与供给能力提升的潜力较小,海水淡化的成本仍然较高,海水淡化在供水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从资源消费需求的角度:我国水资源消费需求增长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对水资源的生产与供给产生较大压力,“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时无备”“适度超前布局”体现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水资源需求的变化,充分考虑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水平等的变化对水资源需求的影响;海水淡化是增加水资源供给的有效手段,加快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有利于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实现规模化利用,提升淡化海水在供水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完善多元供水体系,保障水资源安全。
    19.(2023 河北,19,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锂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盐湖锂 矿对保障我国锂资源安全意义重大。为探 究盐湖锂矿成因与可持续开发问题,苏扬老 师组织学生搜集了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流 域 富 锂 盐 湖 相 关 资 料 ( 下 图 ) 。 资 料 表明:(1)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 藏高原隆升和柴达木盆地内部凹陷,为该地 盐湖锂矿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2)锂矿 物质主要源自沿昆仑断裂带和第四纪火山 活动区分布的热泉,被那棱格勒河与地下水搬运至终端湖;(3)受蒸发和补给等因素影响, 一方面湖区萎缩,分裂成三个盐湖,另一 方面含锂湖水蒸发浓缩,形成多成分共生锂 矿;(4)为开发东、西台吉乃尔盐湖锂矿,修 筑了人工堤坝,使河水不再注入东、西台吉乃尔盐湖而改入鸭湖。
    (1)经纬和丹霞两位同学分别从内、外力作 用角度探究了该地盐湖锂矿的成矿条件。 下面是他们各自的观点,请任选其一并加以分析。
    经纬:板块构造运动是盐湖锂矿形成的先决条件。
    丹霞:流水搬运是盐湖中锂富集的主要途径。
    (2)试述鸭湖可作为后备锂资源库的条件。
    (3)若未来东、西台吉乃尔盐湖锂矿资源枯 竭,请基于“绿色低碳”理念,提出开发鸭湖
    锂矿的工程和技术措施。
    19 答 案 (1)经纬观点:板块构造运动产生含锂热泉, 提供锂源;形成凹陷(洼地),提供锂富集空间;导致青藏 高原隆升,引发干旱气候,利于蒸发浓缩,形成盐湖
    锂矿。
    或丹霞观点:含锂热泉水补给河流,将锂搬运至盐 湖;(由泉水、河水等转变的)地下水流经破碎的岩石、洪积扇,溶解锂物质,出露地表后汇入盐湖;含锂地下水直接补给盐湖。
    (2)鸭湖具有与东、西台吉乃尔盐湖相似的锂物质历史积累过程;含锂矿物质仍持续补给,鸭湖中锂不断富集;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具备锂浓缩成矿条件。
    (3)完善能源供给设施,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修筑堤 坝,阻断鸭湖的河流补给,提升锂浓缩效率;创新资源综 合开发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污染物防控技术,妥 善处理“三废”,降低环境污染。
    解析 (1)若选经纬同学的观点,就需要深入分析印度 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为该地盐湖锂矿的形成提供了 什么先决条件。由文字材料可知,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 块碰撞导致柴达木盆地内部凹陷,为锂矿物质提供了富 集空间;两大板块碰撞引发的“昆仑断裂带和第四纪火 山活动”产生了大量富锂热泉,为锂矿的形成提供了主 要物质来源;“含锂湖水蒸发浓缩”也是盐湖锂矿的成矿 条件,两大板块碰撞驱动青藏高原隆升,导致柴达木盆 地内部干旱,为锂浓缩富集成矿创造了有利的气候
    条件。
    若选丹霞同学的观点,就需要进一步阐释流水中锂矿物 质补给源、流水搬运途径和搬运目的地(锂富集区)。从 图文材料可知,富锂热泉流至终端湖,成为锂富集区。 流水搬运锂矿物质的途径主要有:①通过那棱格勒河将 锂搬运至盐湖;②地下水流经破碎岩石、洪积扇,溶解锂 物质,出露地表(扇缘)后汇入盐湖;③含锂地下水直接 补给盐湖。富含锂矿物质的盐湖经蒸发浓缩,最后富集
    成矿。
    (2)由图文材料可知,鸭湖与东、西台吉乃尔盐湖原属于 同一终端盐湖,但由于受蒸发和补给等因素影响而分 离,故鸭湖具有与东、西台吉乃尔盐湖相似的锂资源积 累条件。在开发东、西台吉乃尔盐湖锂矿时修筑堤坝, 使含锂河水只注入鸭湖,鸭湖锂资源储量增大,同时在 干旱气候环境下,持续汇集的含锂湖水强烈蒸发、浓缩, 必将形成储量丰富的锂矿资源,具备作为后备锂资源库
    的条件。
    (3)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充分利用当地丰富 的清洁能源;②借鉴前期盐湖锂矿的开发经验;③矿产 资源综合利用;④污染物科学处理。据此,首先基于“绿 色低碳”理念,建立或完善能源供给设施,以减少开发过 程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
    能);其次,要借鉴东、西台吉乃尔盐湖开发的经验,修筑堤坝,以阻断鸭湖的河流补给,提升锂浓缩速度、提高锂 矿品位,进而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第三,推广 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和排放。第四,盐湖锂矿属于多成分共生矿产,应创新
    资源综合开发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知 识 拓 展 盐湖锂矿属蒸发盐类矿产,其成矿主要条件 为:①丰富的锂矿物质来源;②溶解、搬运锂物质的水文 条件;③含矿水体汇聚、锂矿物质积累的洼地;④含锂水体蒸发、浓缩的干旱气候条件。
    23.[2019课标Ⅱ,37(1)(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下图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6分)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4分)
    答案 (1)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南方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多为体验型滑雪者,就近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
    (2)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
    解析 (1)人工滑雪场因建设条件的特殊性、目标市场的区域性和限制性,在空间分布上应接近山区、分散建设,满足南方居民的滑雪需求和就近体验的要求。
    (2)根据材料“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可知,可依托景区已有的知名度、基础设施等。
    24.(2017课标Ⅱ,36,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分)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6分)答案 (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解析 (1)焦化企业以煤炭为原料,其产品焦炭是钢铁厂的能源,其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条件可以从山西煤炭资源分布、市场需求角度考虑;同时企业规模小说明其建设门槛相对较低,社会效益明显可获得政府支持。
    (2)结合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3)分析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即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及带来的扬尘污染、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
    (4)针对前两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生产过程中的措施主要从减少排放(如提高利用率、达标再排放、清洁生产等)、加大回收(工程、技术和生物措施)两个角度分析。运输过程中的措施主要从提高运输速度(减少尾气排放)、减少散落(封闭运输)两个方面分析。
    25.(2016课标Ⅲ,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6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8分)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3分)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3分)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3分)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分)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2分)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4分)
    解析 (1)注意要“分别”比较,指出优势。风能的优势要针对煤炭和水能开发的不足来分析;煤炭是污染较高的非可再生能源;水能开发一般要修建水库,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风能开发的自然条件首先表现在风能资源上(注意材料中的“世界风库”、年大风日数等信息);其次,风能开发要占用土地,而图示该地土地面积大、多戈壁。
    (3)开发的不利区位条件可从市场需求、资金等方面分析。该地地处我国西部,沙漠、戈壁广布,人口、城市少,经济落后,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故在市场需求、电力传输等方面具有劣势;另外,据材料可知,风电建设成本高,对资金有较高要求,而该地明显不具有资金优势。
    (4)注意关键信息“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的含义,说明风力发电具有不稳定性,而配建热电站等可保证电网电力供应的平稳。
    26.(2013重庆文综,13,30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6分)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6分)
    (2)某公司拟在上图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6分)
    (3)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8分)并就不同负面影响分别提出一条防治措施。(12分)
    答案 (1)特点: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
    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长地表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2)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或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劳动力成本低。
    (3)负面影响:削弱了土层的涵养水源能力,对地下水水源补给能力降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解析 (1)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可读图分析判断。该特点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进而影响补给量。(2)本题考查工业区位的优势条件。甲地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而乙地位于东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土地价格、劳动力、水源污染状况等方面作答。(3)注意本题要求分析大量发展种植业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其防治措施要有针对性。
    27.(2011课标文综,36,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甲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乙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图甲
    图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
    (2)图丙为图甲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分)
    图丙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水坝修建以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解析 第(1)题,由图乙可知,该国月均温均大于15℃,各月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故该国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第(2)题,由题意不难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原因,回答时注意分开回答。第(3)题,本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很多种,但要注意说出一种且说清理由。
    失分警示 第(1)题,本题要求回答气候特征,易因审题不清导致回答成气候类型而失分;回答淡水资源不足的原因时只注意了自然原因(供应),忽视了社会经济原因(需求)。第(2)题,回答问题没条理,没有分清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状况及原因而导致失分。第(3)题,审题不清,写了多种方法,但没有写清理由。
    考点二 能源与国家安全
    (2023浙江6月选考,19 — 20,4分)一天内电力网 络 的 供 电 量 应 与 实 际 需 求 相 匹 配 。 下 图 为 美 国东部时间(西五区) 一 周每日不同时刻,平均 发电量按来源划分的统计图,其中①②③表示 三 种 不 同 类 型 的 可 再 生 能 源 发 电 量 。完 成 下 面两题。
    1.该国为平衡日内供电量与需求量,采取的主
    要措施是 ( )
    A.增加原子能发电量
    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C.拓宽电能进口渠道
    D.调节燃气火力发电
    1. D根据一天内电力网络的供电量可知,核能发电量 最稳定,即原子能发电量稳定,无需增加,故 A 项错误; 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是其资源特点决定的,与调整能 源消费结构无关,故B 项错误;拓宽电能进口渠道能缓 解能源供应不足、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与平衡电网日内 供需无关,故C 项错误;发电来源类型①②③在一天内 的发电量波动较大,燃气火力发电量较大、较稳定、可控 性强,调节燃气火力发电能有效的平衡日内供电量与需
    求量,故 D项正确。
    2.当太阳能发电量在7日达到最大值时,北京
    时间约为 ( )
    A.7日1—2时左右 B.7 日7—8时左右
    C.8 日3—4时左右 D.8 日8—9时左右
    2.C 太阳能发电量在7日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应是7 日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即正午前后(12时左右);当西 五区为7日12时时,北京时间应是8日1时,故北京时
    间约为8日3—4时左右最符合题意,故C 项正确。
    解题指导太阳能、风能发电受其资源特点的影响,稳定性较差,而电力需求量一天内在不同的时段各不相同,因 此为保证供需平衡和电网安全, 一天中需要根据电网的 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张家口地区的东南部为山间盆地,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丰富。该地区利用充沛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建设了绿氢生产基地。下图为氢能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22辽宁,10,3分)“绿氢”相对于“灰氢”和“蓝氢”( )
    A.产业链条复杂 B.制备过程无污染
    C.储存运输安全 D.终端应用零排放
    4.(2022辽宁,11,3分)张家口地区发展绿氢产业,原因是“绿氢”( )
    A.生产布局更加均衡 B.距离消费市场更近
    C.生产成本更加低廉 D.可捉高能源利用率
    3.B 三种制氢方式的产业链条大致相同,包括制氢、储存运输、终端应用三个环节,A错;由材料可知,“绿氢”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力,再电解水,制备过程无污染,B正确;三种制氢方式生产的氢在储存运输和终端应用环节并无区别,C、D错。
    4.D 发展绿氢产业与生产布局之间没有直接关系,A错;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与制氢方式并无关联,B错;“绿氢”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成本较高,因此“绿氢”的生产成本并不低廉,C错;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不稳定,当其与用电需求在时间上不匹配,且储能技术没有突破的背景下,可能会导致“弃风”“弃电”现象,造成能源浪费,而用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的电来发展“绿氢”产业,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D正确。
    名师点睛 风能发电受风向、风速的影响,太阳能发电受日照时数、太阳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不稳定。
    下图为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完成下面两题。
    5.(2021浙江6月选考,15,2分)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
    A.净进口量逐年攀升 B.生产量大幅提升
    C.净进口量逐年下降 D.生产量大幅减少
    6.(2021浙江6月选考,16,2分)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 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6.AC
    5.解题思路由图可知,图示期间我国石油消耗总量不断上升,且对外依存度也不断上升,可推断我国净进口量逐年攀升,A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都在小幅上升,因此石油生产量不会大幅提升,也不会大量减少,B、D项错误。
    6.加强石油综合利用会丰富终端产品,不会减少石油需求,也不会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①不符合题意;通过发展水能、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能源,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石油的需求,有效降低对外依存度,②符合题意;只要进口石油,就是依赖国外的石油,故寻求新的进口通道不会降低依存度,③不符合题意;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增加本国供给,能够降低对外依存度,④符合题意。故选C。
    知识拓展 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二是努力使用多种能源,有效开发替代能源;三是尽快建立石油安全储备战略体系,增加安全系数;四是充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建立多元化海外石油供应体系。
    7.(2022浙江6月选考,29,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方电网由广东等五省区电网构成,并与港澳电网相连,大规模的西电东送是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广东电网的调峰任务主要由西部送电承担,省内的火电、燃机采取昼启夜停的方式参与调峰,其承担的调峰量在电力负荷高峰季节较为明显。从调峰、调频、电网安全稳定性及经济运行要求来看,广东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是必要的。
    材料二 下图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分布略图。下表为广东电网主要机组各类特性指标表。
    (1)说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东西互补性强的主要原因。(3分)
    (2)根据表中信息,指出广东电网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性。(4分)
    (3)分析广东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对“西电东送”输电效益的有利影响。(6分)
    7.答案 (1)西部常规能源丰富,东部能源需求量大;东西部电力负荷季节差异明显。
    (2)抽水蓄能调峰能力强、速度较快,谷电转为峰电,提升价值;水电占比低,调节作用有限;火电、燃机调节速率慢。
    (3)改善电源的运行环境,提高火电运行效率和水能利用率;增加西电东送电量,提高综合效益;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降低输电成本;促进节能环保,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
    解析 (1)由材料可知,南方电网由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五省区电网构成,并与港澳电网相连;西部的云南、贵州、广西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其发电能力夏季较强,且贵州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西部的省区由于海拔高,夏季凉爽用电少,而冬季用电稍多;东部的广东、海南常规能源少,广东、港澳地区人口多,电力需求量大,且用电高峰主要在夏季,因此南方电网东、西部地区在用电量、用电时间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2)表中信息表明:广东电网装机容量中,火电占比较大(59%),而火电调节负荷的速度慢;调节负荷速度比较快的水电则装机容量太小,只占10%,因此水电的调节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调峰能力强、调节负荷的速度快,能有效完成谷电、峰电之间的转换。建抽水蓄能电站能减轻火电昼启夜停的调峰压力且效果明显。
    (3)抽水蓄能电站能在用电低谷时抽水,消耗多余的电力,在用电高峰时发电。这样一方面有效调控了负荷,保障了供电,另一方面还能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稳定,同时还能提高火电的运行效率、降低输电成本、促进节能环保。
    疑难突破
    抽水蓄能电站又称蓄能式水电站,一般设有上、下两个水库,用电低谷时(如夜间),抽水蓄能电站会利用电力系统的剩余电力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内,以重力势能的方式蓄能。到了用电高峰时(如白天),电站便会把上水库的水放出来发电,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所得电能只有抽水所用电能的75%左右,也就是说抽水蓄能电站实际上耗费了低谷时储存的电量的25%,但相比增建煤电发电设备来满足高峰用电,同时在低谷时压荷、停机来减少发电这种做法,修建抽水蓄能电站明显是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考点三 耕地与国家安全
    1.(2023山东,19,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浆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层以下存在白浆层的棕壤,白浆层底部常见坚硬的铁锰结核层。白浆化棕壤分布区地下水位较低,年降水量800~950 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浆化棕壤大部分被辟为农田,以种植花生、地瓜、冬小麦为主,是低产土壤之一。图1示意白浆化棕壤的剖面构型及各土层主要理化性质。
    (1)分析白浆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构型在不同季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6分)
    (2)针对白浆化棕壤低产的原因,江苏北部某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浆化棕壤的农田工程措施——丰产沟(图2)。说明丰产沟如何克服白浆化棕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1)土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构型影响土壤中水分的迁移;雨季时,水分下渗速度较慢,使表层土壤含水量过多;旱季时,蒸发过快,使表层土壤含水量过少。
    (2)挖沟起垄有利于利用雨水,排灌结合,克服降水季节不均、地下水位低等不利因素;垄背种植耐旱的花生、地瓜,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增强土壤肥力,克服土壤黏重;深翻30 cm 以上,可破坏坚硬的铁锰结核层,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挖沟起垄可以混和其他土壤,改善“上砂下黏”的土壤特性,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作物根系延伸;丰产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农业产出,克服了白浆化土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解析(1)白浆化棕壤土壤黏重,透水性差,根据材料可知,当地降水多且集中,“上砂下黏”的剖面构型会影响土壤中水分的迁移。(2)根据材料可知,当地白浆化棕壤的特性是有坚硬的铁锰结核层、土壤黏重、有机质含量少,这种土壤贫瘠且透水、透气性差,不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当地的气候特点是降水多且集中,土壤的结构特性会加剧旱涝灾害多发;因此,丰产沟克服白浆化土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可从以上几方面回答。
    2.(2022海南,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建成不到一年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正在加快精准设计育种中心等12个科研平台,已建成投入使用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正在成为世界种业的科研高地。
    耕地安全与种子安全同等重要,2022年5月颁发的《海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海南要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监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切实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
    (1)从政策和技术的角度,说出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建设的优势。(6分)
    (2)列举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的主要措施。(9分)
    2.答案 (1)政策: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需优先实现中国种子安全,国家大力支持种子实验室建设。
    技术: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提供的多个科研平台,建成生物育种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科技实力强,正在成为种业科研高地。
    (2)加强耕地保护监督,严守耕地红线,落实监管责任人;建立耕地“非粮化”的管理制度;严肃查处、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清晰划分粮食和非粮基本农田范围并进行专门保护;严格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证种粮积极性。
    解析 (1)结合文字材料可知,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种子安全,国家大力支持种子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依托多个科研平台,科技实力强,促进种业创新高地的形成。(2)耕地“非粮化”在于严格管控耕地,因此主要措施为建立并落实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严格保护粮食耕地等。
    3.(2022湖南,1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
    (1)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种植结构“非粮化”率差异大,请从自然条件方面作出解释。(4分)
    (2)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3)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合理建议。(6分)
    2.答案 (1)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相比,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或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相比,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
    (2)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
    (3)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解析 (1)题目要求从自然条件方面作出解释,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结合图文材料,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相比,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类型多样,水、热、土壤垂直差异显著,组合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而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水、热、土壤组合相对单一,适合发展单一农业规模化经营。
    (2)“非粮化”类型的转变主要从市场、效益、农业技术等方面分析。从题干来看,“非粮化”地区为山东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的需求量增加,导致出现“非粮化”现象;与种植粮食相比,种植蔬菜、瓜果等经济效益更高;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而言,发展农业的技术、经济条件好,“非粮化”类型更易发生转变。
    (3)“非粮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种植粮食经济效益比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因此要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最根本还是要从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着手,包括提高粮食种植补贴力度、发展农业科技,保障粮食稳产高产;其次,针对我国当前农村地区实际情况(人均耕地少),鼓励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种植,提升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从政策层面看,需出台相关政策,严格管制耕地用途,确保粮食播种面积。
    知识拓展
    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保证粮食耕地面积(强调耕地面积);
    提升耕地质量、培育优质种子、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农田管理,提高粮食单产(强调提高单产);
    提高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强调机械化水平);
    加强农业水利建设,防范水旱灾害,防范病虫害,减少粮食损失(强调防范灾害);
    制定保证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粮食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强调政策);
    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做好粮食储备工作(强调粮食储备)。
    ①土地
    ②太阳辐射
    ③劳 动 力
    ④电网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顺时针 B. 顺时针 C.逆时针
    D.逆时针
    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省(市、区)
    农业用地
    建设
    用地
    未利用土
    地及其他
    耕地
    林地
    草地
    其他农用地

    3.1
    6.5
    21.4
    0
    1.0
    68.0

    18.8
    62.7
    0
    0
    12.5
    6.0

    19.4
    59.7
    10.5
    0.6
    4.7
    5.1

    23.3
    9.4
    0
    5.3
    37.5
    24.5
    人均GDP与全
    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
    平(%)
    人口对水资
    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
    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20
    参考答案
    本题以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的形成、分布、开发为材料,涉及地质作用、大气环流与气候、海水运动及我国战略矿产资源安全等知识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17
    参考答案
    电源类别
    占本网装
    机比例(%)
    调节容量
    比例(%)
    调节负荷
    升降速度
    火电
    59
    40~100

    水电
    10
    0~100
    较快
    抽水蓄能
    5
    -100~100
    较快
    液化天然气燃机
    15
    60~100
    较慢
    1
    参考答案
    土壤的“墒”是指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几个指标的综合配置,低产土壤主要是水、肥、气、热配置不合理,所以对土壤的改良主要是针对不合理的土壤要素着手。

    相关试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练习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练习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练习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