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试卷说明:试卷分值 100 ,考试时间 90分钟, I卷为选择题,共22个小题,II卷为主观题,包括第23至第27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Cu 64
I卷
一.选择题(共22个小题,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机读卡相应的题号处)
1. 下列变化过程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 碘升华B. 金刚石熔化C. 金属钠熔融D. 氯化钠溶于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碘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A错误;
B.金刚石中碳碳之间是共价键,融化的时候,需要破坏共价键,B正确;
C.金属钠属于金属晶体,融化的时候破坏的是金属键,C错误;
D.氯化钠中存在着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溶于水时破坏的是离子键,D错误;
故选B。
2. 某粗苯甲酸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用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中加热溶解,便于分离泥沙,故A正确;
B.冷却结晶可析出苯甲酸晶体,故B正确;
C.重结晶实验中不涉及萃取、分液,故C错误;
D.苯甲酸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需要趁热过滤,防止损失,故D正确;
故选:C。
3. 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A. 醛类—CHOB. 羧酸 —COOH
C. 酚类 —OHD. CH3OCH3 酮类 —O—
【答案】B
【解析】
【详解】A.属于酯类,官能团为-COO-,A错误;
B.属于羧酸,官能团为-COOH,B正确;
C.属于醇类,官能团为-OH,C错误;
D.CH3OCH3属于醚类,官能团为醚键:-O-(与氧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为碳原子),D错误;
故选B。
4. 下列物质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是
A. 乙烷B. 丙烷C. 邻二甲苯D. 对二甲苯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烷只有一种位置的H原子,因此其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A符合题意;
B.丙烷有2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其一氯取代产物有2种,B不符合题意;
C.邻二甲苯有3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3种不同结构,C不符合题意;
D.对二甲苯有2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2种不同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5. 下列分子为手性分子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根据手性碳原子指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手性碳原子判断注意:
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
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然后根据手性分子是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
【详解】A.中,碳原子所连接的2个基团都有一样的,没有手性碳原子,不属于手性分子,故A错误;
B.中两个碳原子均连有两个氢原子,不是手性碳原子,该分子不是手性分子,故B错误;
C.中三个碳原子均连有相同的氢原子,不是手性碳原子,该分子不是手性分子,故C错误;
D.中间的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取代基,该碳原子具有手性,属于手性分子,故D正确;
答案选D。
6. 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的电负性:Cl>S>Na
B. 卤素单质的熔点:
C. 羧酸的酸性:
D. 相同条件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因此元素的电负性:Cl>S>Na,故A正确;
B.卤素单质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因此卤素单质的熔点:,故B正确;
C.Cl原子为吸引电子的基团,能使-OH上的氢活泼性增强,则CCl3COOH更易电离出氢离子,酸性:CH2ClCOOH
故选:C。
7.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l-的结构示意图:
B. 水的电子式:
C. Cu2+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9
D.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其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水为共价化合物,水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正确电子式为:,故B错误;
C.Cu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当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时,失电子的顺序则从最外层开始,故Cu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故C正确;
D.聚丙烯是有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8.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 和B. 和
C. HOCH2CH2OH和CH3CH2OHD. 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
【答案】A
【解析】
【详解】A.和结构相似,且分子式上相差2个“CH2”,二者互为同系物,A选;
B.甲烷是正四面体的结构,且二氯代物只有1种,和是同一物质,不互为同系物,B不选;
C.HOCH2CH2OH和CH3CH2OH官能团的个数不同,不互为同系物,C不选;
D.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不互为同系物,D不选;
故选A。
9. 有3种烃的碳骨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为2-甲基丙烷
B. b分子中的碳原子有sp2和sp3两种杂化方式
C. b、c化学式均为C4 H10
D. 一定条件下,a、b、c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a为烷烃,根据烷烃的系统命名法,a的名称为2-甲基丙烷,故A正确;
B.b分子中的2个饱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2个连接碳碳双键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故B正确;
C.b、c分子中均有4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所以分子式均为C4H8,故C错误;
D.a、b、c中均有饱和碳原子,均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10. 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IVA~VIIA族中的某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情况。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A. H2SB. HClC. PH3D. SiH4
【答案】D
【解析】
【分析】除N、O、F三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从而使其沸点为同主族中最高或较高外,其余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的简单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图中a点所在曲线简单氢化物沸点呈上升趋势,故为第ⅣA族元素;
【详解】A.S属于第ⅥA族元素,其简单氢化物沸点小于H2O,故A错误;
B.Cl属于第ⅦA族元素,其简单氢化物HCl沸点小于HF,故B错误;
C.P属于第VA族元素,其简单氢化物PH3沸点小于NH3,故C错误;
D.Si属于第ⅣA族元素,该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简单氢化物沸点升高,故D正确;
答案选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和冰都是由分子密堆积形成的晶体
B. H+能与H2O以配位键形成H3O+
C.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D. CO2和SiO2晶体类型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采用密堆积形成的晶体,冰是由水分子采用非密堆积形成的晶体,A不正确;
B.水分子中O原子存在孤对电子,H+能与H2O以配位键形成H3O+,B正确;
C.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不能影响分子的稳定性,一般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C不正确;
D.二氧化硅是共价晶体,CO2是分子晶体,D不正确;
故选B。
12. 下列分子中,不可能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苯中12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内,故A不符合题意;
B.是正四面体结构,只有其中三个原子共平面,故B符合题意;
C.联想苯中12个原子共平面,乙烯中6个原子共平面,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因此苯乙烯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不符合题意;
D.是“V”形结构,三个原子共平面,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3. 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CH2=CH2 + H2OCH3CH2OH
B.
C. 2CH3CH2OH C2H5—O—C2H5 + H2O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不属于取代反应,A符合题意;
B.苯和溴在催化剂作用下,溴取代苯环上的H原子,B不合题意;
C.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40℃生成乙醚,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不合题意;
D.苯与硝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不合题意;
故选A。
14. 下列构建碳骨架的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成反应将不饱和键变为单键,醛基发生了加成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中有3个不饱和度,生成物中有2个不饱和度,属于加成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中有4个不饱和度,生成物中有5个不饱和度,不属于加成,应该为氧化反应,故C符合题意;
D.反应物中的醛基经过加成反应生成羟基,属于加成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5. 氯乙烷()可以用于人体局部冷冻麻醉。下列制取氯乙烷方法中,最适宜的是
A. 乙烷跟氯气发生取代反应B. 乙烯跟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C. 乙炔跟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D. 乙烯跟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会得到几种氯代物,产物不纯,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跟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得到较纯的氯乙烷,故B符合题意;
C.乙炔跟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产物生成或ClCH2CH2Cl,故C不符合题意;
D.乙烯跟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lCH2CH2Cl,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6. 氯吡格雷(C16H16ClNO2S)可用于防治动脉硬化。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烃类B. 分子中含有3个苯环
C. 可发生加成反应D. 有酸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烃为只含C、H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氯吡格雷除含C、H两种元素外,还含N、S、Cl和O元素,则不属于烃类,故A错误;
B.由图示可知该分子中只含有1个苯环,故B错误;
C.由结构图示可知,该物质含碳碳双键和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由结构图示可知,分子中不含有羧基,不具有酸性,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7. 有机化合物X(HOCH2CH=CHCH2OH)是合成维生素B6的中间体。下列关于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4H8O2
B. 与HOCH2CH2OH互为同系物
C.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可发生加成、取代、加聚、氧化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有4个C、8个H、2个O,分子式为C4H8O2,故A正确;
B.含有碳碳双键,与HOCH2CH2OH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
C.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正确;
D.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18. 已知苯可以进行如下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蒸馏水可鉴别苯和化合物
B. 化合物和互为同系物
C. 反应发生的条件均为光照
D. 化合物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化合物K为溴苯,溴苯密度比水大,苯的密度比水小,且都不溶于水,与水分层现象不同,所以可以用蒸馏水可鉴别苯和溴苯,A正确;
B.化合物M的分子式为C6H12与L的分子式为C6H10,不满足同系物的定义,两者不是同系物,B错误;
C.反应①为苯制溴苯的取代反应,反应条件为溴、铁或溴化铁作催化剂,C错误;
D.化合物L中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几个“CH2”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19. 烷烃是由某单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考虑烯烃的顺反异构,则这种单烯烃的结构可能有
A. 4种B. 5种C. 7种D. 9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加成反应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加成原理采取逆推法还原C=C双键,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还原双键时注意: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双键。
【详解】根据烯烃与氢气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5号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与5号碳相连接碳原子间不能形成碳碳双键,能形成双键位置有:1和2之间;2和3之间(存在顺反异构);3和4之间(存在顺反异构);3和6之间,4和7之间;故该烃共有7种;
答案选C。
20.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苯和甲苯,故A正确;
B.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取上层清液用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生成浅黄色沉淀,说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故B正确;
C.甲醇、正丙醇、正戊醇沸点不同,将混合溶液放入蒸馏烧瓶进行加热,分别收集相应的馏分,可以分离甲醇、正丙醇、正戊醇,故C正确;
D.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乙烷中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一般用溴水除乙烷中的乙烯,故D错误;
选D。
21. 硫酸盐(含、)气溶胶是的成分之一、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的O为杂化
B. 的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
C. 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
D. 反应过程中涉及氧氢键断裂和硫氧键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的价层电子对= 4,O为sp3杂化,选项A正确;
B.价层电子对= 3+1,孤电子对数为1,V S EPR模型为四面体形,选项B错误;
C.HNO2只存在极性键,分子的正负中心电荷不重合,形成的是极性分子,选项C正确;
D.根据图示, 有氢氧键断裂,转化为的过程中有硫氧键形成,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2. 化学小组研究的性质,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
B. 溶液a中加入浓氨水时不可能出现蓝色沉淀
C. 溶液a、b中铁片的颜色不同证明
D. 溶液b中加入足量乙醇时可以析出深蓝色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 CuSO4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四水合铜离子会和氯离子反应生成四氯合铜离子,A正确;
B.溶液a中加入少量浓氨水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B错误;
C.从颜色上可以看出,四氨合铜离子浓度大于四氯合铜离子,故K稳[Cu(NH3)4]2+>K稳(),C正确;
D.溶液b中加入足量乙醇时硫酸四氨合铜的溶解度减小而析出,D正确;
故选B。
II卷
本部分共5题,共5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23. I.如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1)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b的作用是_______。
(3)c中溶液褪色,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4)d中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5)若在空气中点燃乙炔,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II.某有机化合物只含、、三种元素,取该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测得只生成和水,其质谱图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
(6)该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是_______
(7)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
(8)分子式为,且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考虑顺反异构)。
【答案】(1)
(2)除去影响后续实验的杂质气体
(3)或
(4)还原性 (5)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6)
(7),二甲基己烷
(8)6
【解析】
【分析】石和饱和食盐水中的水反应生成乙炔,电石中含有硫、磷等杂质,导致乙炔中混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硫酸铜溶液能除去杂质,乙炔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炔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小问1详解】
电石的主要成分是CaC2,能和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 → Ca(OH)2+CH ≡ CH↑。
【小问2详解】
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影响后续实验的杂质气体。
【小问3详解】
乙炔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若溴足量,则生成CHBr2-CHBr2,若溴不足量,生成CHBr=CHBr。
【小问4详解】
乙炔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小问5详解】
乙炔含碳量高,在空气中点燃乙炔,可观察到明亮的火焰和浓烈的黑烟。
【小问6详解】
9.2g该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测得只生成17.6gCO2和10.8g水,,故n(H)=1.2ml,n(C)=0.4ml,m(H)+m(C)=1.2+0.4×12=6g<9.2g,则有机物中含有氧,,n(C):n(H):n(O)=2:6:1,根据质谱图可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种H,故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
【小问7详解】
该有机物的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2、4号碳上有甲基,故名称为2,4−二甲基己烷。
【小问8详解】
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CH2═C(CH3)CH2CH3、CH3C(CH3)═CHCH3、CH3CH(CH3)CH═CH2,其中CH3-CH═CH-CH2-CH3有2种顺反异构,即共6种。
【点睛】
24. 分子式为C3H7Br的有机物A,已知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发生如下一系列转化:
(1)写出A的同系物中分子量最小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B中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
(2)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A→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5)D→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6)已知E的结构中酮羰基,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H3Br ②. 碳碳双键
(2)
(3)
(4)nCH2=CHCH3
(5)消去反应 (6)
【解析】
【分析】A的分子式为C3H7Br,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为2-溴丙烷,在NaOH醇溶液作用下发消去反应生成的B为丙烯(CH3CH=CH2),加聚成C为聚丙烯。A在NaOH水溶液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D为2-丙醇,D在浓硫酸环境受热可消去水分子生成B丙烯,D在铜催化下被氧气氧化为酮,所以E为。
【小问1详解】
A为,同系物中分子量最小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CH3Br。B中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
【小问2详解】
A→B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3详解】
A→D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4详解】
B→C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CH3。
【小问5详解】
根据分析,D→B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小问6详解】
E的结构中酮羰基,E的结构简式是。
25. 氟他胺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实验室由芳香烃制备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芳香烃的名称是_______。
(2)反应③所需的无机试剂及反应条件是_______。
(3)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①、③、⑥均属于取代反应
b.化合物可以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中有三种官能团
(6)已知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直接连在苯环上;
②结构中含有酯基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答案】(1)甲苯 (2)浓硝酸、浓硫酸、加热
(3)碳氟键、氨基 (4)
(5)ac (6)
【解析】
【分析】(A)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在SbF3、DMSO作用下转化为(C),在浓硝酸、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在铁/20%的盐酸作用下还原为(E),与在吡啶作用下反应生成(F),转化为(G)。
【小问1详解】
B的分子式为C7H5Cl3,C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7H5F3,对比B、C的分子式,结合C的结构简式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A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为,其名称为甲苯;
【小问2详解】
反应③是转化为(D),即在苯环引入硝基,所需的无机试剂浓硝酸、浓硫酸,反应条件是加热;
【小问3详解】
的结构简式为,其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碳氟键、氨基;
【小问4详解】
与在吡啶作用下反应生成F,F 转化为(G),对比、和的结构简式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所以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5详解】
a. 反应①为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反应③为在浓硝酸、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反应⑥为转化为,对比和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为硝基取代苯环上H原子,即为取代反应,所以均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
b.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可以在液溴、Fe做催化剂条件下,Br原子取代苯环上H原子,或者Cl2、光照条件下,Br原子取代苯环侧链上H原子,与溴水不反应,故b错误;
c.的结构简式为,其中有碳氟键、硝基、酰胺基三种官能团,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小问6详解】
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则的结构简式为,符合条件①直接连在苯环上、②结构中含有酯基、③核磁共振氢谱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26. 利用“杯酚”从和的混合物中纯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杯酚”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
(2)“杯酚”分子内官能团之间通过_________(填“共价键”、“配位键” 或“氢键” )形成“杯底”。
(3)(对叔丁基苯酚)与HCH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杯酚”和一种无机物。
①该无机物是_____________。
②关于对叔丁基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分子式为C10H14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为sp2杂化
c.分子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
d.对叔丁基苯酚属于芳香烃
(4)C60不溶于氯仿(化学式为CHCl3), “杯酚”溶于氯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C60晶胞结构如下所示。
①若C60的晶胞边长为anm(1nm=10-9m)则,C60的晶胞密度为 ____________g/cm3
②每个C60分子周围最多可以有 ___________ 个紧邻的C60分子。
【答案】(1)羟基 (2)氢键
(3) ①. H2O ②. ac
(4)C60为非极性分子,杯酚、氯仿为极性分子
(5) ①. ②. 12
【解析】
【小问1详解】
“杯酚”的官能团是羟基;
【小问2详解】
杯酚分子上都有羟基,通过氢键形成杯底,形成超分子;
【小问3详解】
①根据质量守恒,该无机物是H2O;
②a.的分子式为C10H14O,a正确;
b.分子中苯环上的碳原子是sp2杂化,烷基上有碳原子均为sp3杂化,b错误;
c.苯环上有2种类型的氢原子,烷基上有1种类型的氢原子,加上-OH上的氢原子,总共有4种类型的氢原子,所以分子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c正确;
d.对叔丁基苯酚含C、H、O元素,不属于烃,d错误;
故选ac。
【小问4详解】
C60是非极性分子,杯酚是极性分子,氯仿也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则,C60不溶于氯仿,杯酚溶于氯仿;
【小问5详解】
①C60是面心立方晶胞,顶角的分子属于晶胞只有,面心原子属于晶胞只有,晶胞中含有C60分子=8×+6×=4个,anm(1nm=10-9m)则,C60的晶胞密度为g/cm3;
②面心立方中与C60分子最近的C60分子有12个。
27. 我校某同学为探究不同金属阳离子与碘离子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取2ml0.1硫酸铜,氯化铁,硝酸银溶液于试管,各试管中分别滴加2ml0.1碘化钾溶液。
观察到现象如下:
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黄色沉淀,硫酸铜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溶液呈现棕黄色,氯化铁溶液中无沉淀生成,溶液呈棕红色。
为进一步探究产物,继续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1ml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止,
实验现象如下:
原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分层,下层为无色,原硫酸铜试管中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原氯化铁溶液试管中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1)请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依次写出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碘化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资料显示,I2可以将Cu氧化为Cu2+。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u被I2氧化的产物及铜元素的价态。已知:I2易溶于KI溶液,发生反应I2+I-(红棕色);I2和氧化性几乎相同。
将等体积的KI溶液加入到m ml铜粉和nml I2(n>m)的固体混合物中,振荡。实验记录如下:
①初始阶段,Cu被氧化的反应速率:实验I______实验Ⅱ(填“>”、“<”或“=”)。
②实验Ⅲ所得溶液中,被氧化的铜元素的可能存在形式有[Cu(H2O)4]2+(蓝色)或[CuI2]-(无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步骤a.取实验Ⅲ的深红棕色溶液,加入CCl4,多次萃取、分液。
步骤b.取分液后的无色水溶液,滴入浓氨水,溶液颜色变浅蓝色,并逐渐变深。
i.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Cu(NH3)2]+(无色)容易被空气氧化。
结合资料和前面同学所做实验中硫酸铜和碘化钾的反应方程式,用离子方程式释步骤b的溶液中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
③结合实验Ⅲ,推测实验I和Ⅱ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CuI,实验I中铜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分别取实验I和Ⅱ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洗涤后得到白色沉淀,加入浓KI溶液,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观察到少量红色的铜。分析铜未完全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果,I2仅将Cu氧化为+1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实验,证实了I2能将Cu氧化为Cu2+。装置如图所示,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Ag++I-=AgI↓ ②. 2Cu2++4I-=2CuI↓+I2 ③. 2Fe3++2I-=2Fe2++I2或2Fe3++3I-=2Fe2++ ④. < ⑤. 排除的颜色对判断铜氧化产物的干扰 ⑥. [CuI2]-+2NH3=[Cu(NH3)2]++2I- ⑦. 4[Cu(NH3)2]++O2+8NH3+2H2O=4[Cu(NH3)4]2++4OH-、2Cu+KI3=2CuI+KI ⑧. 白色沉淀溶解 ⑨. I-浓度小,CuI覆盖在Cu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2)铜片、I2和KI的混合溶液
【解析】
【小问1详解】
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黄色沉淀为AgI,硫酸铜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为CuI,溶液呈现棕黄色(则生成碘),氯化铁溶液中无沉淀生成,溶液呈棕红色,则生成碘,故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碘化钾离子反应方程式:Ag++I-=AgI↓、2Cu2++4I-=2CuI↓+I2、2Fe3++2I-=2Fe2++I2或2Fe3++3I-=2Fe2++。
①结合实验现象,实验Ⅱ生成反应较快,初始阶段,Cu被氧化的反应速率:实验I<实验Ⅱ。
②i.步骤a的目的是排除的颜色对判断铜氧化产物的干扰。
ii.步骤b氨和铜离子反应生成了络合物,溶液中发生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uI2]-+2NH3=[Cu(NH3)2]++2I-。
③结合实验Ⅲ,推测实验I和Ⅱ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CuI,实验I中铜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4[Cu(NH3)2]++O2+8NH3+2H2O=4[Cu(NH3)4]2++4OH-、2Cu+KI3=2CuI+KI。分别取实验I和Ⅱ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洗涤后得到白色沉淀,加入浓KI溶液白色沉淀溶解,观察到少量红色的铜。铜未完全反应的原因是I-浓度小,CuI覆盖在Cu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小问2详解】
I2能将Cu氧化为Cu2+,反应中Cu失去电子被氧化,Cu为负极,故a为铜片,则石墨为正极,正极碘得到电子,被还原,故b为I2和KI的混合溶液。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苯和甲苯
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钾酸性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取上层清液用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C
分离甲醇(沸点65℃、)正丙醇(沸点97℃)、正戊醇(沸点138℃)
将混合溶液放入蒸馏烧瓶进行加热,分别收集相应的馏分
D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气体
将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
c(KI)
实验现象
实验I
0.01
极少量I2溶解,溶液为淡红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淡红色。
实验Ⅱ
0.1
部分I2溶解,溶液为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棕色。
实验Ⅲ
4
I2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诊断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诊断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