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18讲 化学反应速率(练)(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答案】A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压强、催化剂以及接触面积等。A、B两组温度均为50℃,但A组为粉末接触面积大于B组,所以反应速率A>B;同理可得C>D,A、C均为粉末,但A组的反应温度高于C,所以反应速率A>C,故A正确;答案选A。
2.已知的速率方程为(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实验测得,在催化剂X表面反应的变化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min时,
C.相同条件下,增大的浓度或催化剂X的表面积,都能加快反应速率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浓度为0.200 ml·L,当浓度减至一半时共耗时50 min
【答案】D
【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速率始终不变,的消耗是匀速的,说明反应速率与无关,故速率方程中n=0;
【解析】A.由分析可知,n=0,与浓度无关,为匀速反应,每10min一氧化二氮浓度减小0.02,则,A错误;
B.由分析可知,n=0,与浓度无关,为匀速反应,t=10min时瞬时速率等于平均速率==≠,B错误;
C.速率方程中n=0,反应速率与的浓度无关,C错误;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不变,即为,若起始浓度,减至一半时所耗时间为=50min,D正确;
答案选D。
3.2SO2(g)+O2(g)2SO3(g) ∆H=-198kJ•ml-1。在V2O5存在时该反应机理为:①V2O5+SO2→2VO2+SO3(快);②4VO2+O2→2V2O5(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速率主要由第②步基元反应决定
B.由反应机理可知,V2O5和VO2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V2O5的存在提高了该反应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D.逆反应的活化能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198kJ•ml-1
【答案】B
【解析】A.反应①为快反应,反应②为慢反应,总反应速率由最慢的一步决定,该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反应,即第②步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反应机理可知,V2O5是反应的催化剂,而VO2是中间产物,故B错误;
C.根据反应机理可知,V2O5是反应的催化剂,所以提高了该反应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故C正确;
D.∆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198kJ/ml,所以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kJ/ml,故D正确;
故选B。
4.反应2NO(g)+2H2(g)⇌N2(g)+2H2O(g),每生成1mlN2,放出664kJ的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k、m、n待测,k为速率常数,一般只受温度影响),其反应过程包含下列两步:①(慢);②(快)。T℃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步骤①
C.该反应速率表达式中m=n=1
D.向容器中充入2mlNO和2mlH2,充分反应后,放出664kJ的热量
【答案】B
【解析】A.两步反应①(慢);②(快),可得出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故A错误。
B.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慢反应,即步骤①,故B正确。
C.根据序号I、Ⅱ得到,则n=1,根据序号Ⅲ、Ⅳ得到,则m=2,故C错误。
D.每生成7gN2,放出166kJ的热量,则反应生成1ml氮气(质量28g)时放出664kJ的热量,但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充入2mlNO和2mlH2,转化率小于100%,放出的热量小于664kJ。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各组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速率最大的是
【答案】B
【解析】Al和浓硫酸发生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是氢气,选项A错误;Fe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加热也无氢气生成,选项C错误;而B和D相比较,反应温度相同,均为活泼性相同的金属,但B中盐酸为强酸,氢离子浓度较大,则B反应速率最大;
答案选B。
6.下列有关碰撞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数目越多,反应速率越快B.反应速率与有效碰撞次数成正比
C.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就是活化能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D
【解析】A.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越多,反应速率越快,A错误;
B.反应速率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成正比,B错误;
C.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C错误;
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
故选D。
7.在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g)A(g)+2B(s) ΔH>0,若0~10 s内c(C)由0.1 ml·L-1降到0.08 m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 s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B)=0.002 ml·L-1·s-1
B.c(C)由0.1 ml·L-1降到0.04 ml·L-1所需的反应时间小于5 s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D.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D
【解析】A.B为固体,不能用固体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A错误;
B.c(C)由0.1 ml·L-1降到0.08 ml·L-1,所需的反应时间为10s,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所以c(C)由0.1 ml·L-1降到0.04 ml·L-1所需的反应时间一定大于5 s,B错误;
C.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碰撞的次数增多,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C错误;
D.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各气体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
故选D。
8.一定条件下,酸性溶液与发生反应,(Ⅱ)起催化作用,过程中不同价态含粒子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Ⅲ)不能氧化
B.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C.该条件下,(Ⅱ)和(Ⅶ)不能大量共存
D.总反应为:
【答案】C
【分析】开始一段时间(大约13min前)随着时间的推移Mn(Ⅶ)浓度减小直至为0,Mn(Ⅲ)浓度增大直至达到最大值,结合图像,此时间段主要生成Mn(Ⅲ),同时先生成少量Mn(Ⅳ)后Mn(Ⅳ)被消耗;后来(大约13min后)随着时间的推移Mn(Ⅲ)浓度减少,Mn(Ⅱ)的浓度增大;据此作答。
【解析】A.由图像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Mn(Ⅲ)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开始反应生成Mn(Ⅲ),后Mn(Ⅲ)被消耗生成Mn(Ⅱ),Mn(Ⅲ)能氧化H2C2O4,A项错误;
B.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到大约13min时开始生成Mn(Ⅱ),Mn(Ⅱ)对反应起催化作用,13min后反应速率会增大,B项错误;
C.由图像可知,Mn(Ⅶ)的浓度为0后才开始生成Mn(Ⅱ),该条件下Mn(Ⅱ)和Mn(Ⅶ)不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
D.H2C2O4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以化学式保留,总反应为2+5H2C2O4+6H+=2Mn2++10CO2↑+8H2O,D项错误;答案选C。
9.某研究小组以反应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溶液和酸性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C.配制溶液时可用硫酸酸化
D.利用实验②③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B
【解析】A.实验②和③只是温度不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除温度外,其它条件应相同,则水的体积需要保持一致,因此x=2,故A正确;
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①和实验②只是浓度不同,则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且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可知t1<8,实验②和③只是温度不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t2<8,故B错误;
C.高锰酸钾能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配制KMnO4溶液时不能用盐酸酸化,应该用稀硫酸,故C正确;
D.实验①③中温度和草酸的浓度均是变量,不能利用实验①③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用实验②和③,故D正确;故选B。
10.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l·L-1·s-1
B.反应开始到10 s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l·L-1
C.反应到达10 s时,c(Y)=0.105 ml·L-1·s-1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2Z(g)
【答案】D
【分析】各物质相关物理量的变化如表所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
【解析】A.由图可知,10s内Z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1.58ml,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Z)=0.079mL/(L·s),故A错误;
B.由图可知,10s内X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79ml,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c==0.395ml·L-1,故B错误;
C.10s内,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Y)==0.0395mL/(L·s),故C错误;
D.由图像可以看出,由图表可知,随反应进行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X、Y是反应物,Z是生产物,l0s后X、Y、Z的物质的量为定值,不为0,反应是可逆反应,且△n(X):△n(Y):△n(Z)=(1.20-0.41)ml:(1.00-0.21)ml:1.58ml=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故D正确;故选D。
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答案】D
【解析】A.阴离子不同,无法比较Cu2+和Fe3+的催化效率,A错误;
B.两组实验中草酸均不足量,高锰酸钾均无法褪色,B错误;
C.18ml·L-1的硫酸为浓硫酸,浓硫酸锌粒反应生成物为SO2,无H2产生,无法比较产生H2的速率,C错误;
D.反应物浓度和压强均相同,只有温度不同,可以用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12.采取下列措施对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有明显效果的是
A.N2和H2合成NH3时,不断分离出产物NH3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
C.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时,将块状大理石改为粉末状大理石
【答案】D
【解析】A.N2和H2合成NH3时,不断分离出NH3,生成物的浓度降低,且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也降低,化学反应速率降低,A错误;
B.常温下Fe遇浓硫酸发生钝化,无法增大反应速率,B错误;
C.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两者都是溶液,反应速率不受压强的影响,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
D.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备CO2,将块状大理石换成粉末状大理石,大理石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D正确;
故选D。
13.实验室中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氢气生成速率的是
A.用98%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B.用锌粉代替锌粒
C.用镁粒代替锌粒D.升高温度
【答案】A
【解析】A.锌和浓硫酸反应不生成氢气,用98%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不能增大氢气生成速率,故A选;
B.用锌粉代替锌粒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故B不选;
C.镁的活泼性比锌强,用镁粒代替锌粒,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C不选;
D.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D不选;
故选A。
14.我国某科研团队开发催化剂用于光热催化加氢制。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选择性等于的物质的量与转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历程中能垒最大为
B.该反应历程中,的选择性为100%
C.催化剂表面上、CO脱附都会放出能量
D.反应历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在历程中能垒最大的是的能垒为0.77eV,故A错误;
B.CO2加氢生成了副产物CO、CH3OH、CH4的选择性小于100%,B项错误;
C.由图可知,是脱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C项错误;
D.反应历程中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过程中有极性键的生成,故D正确;故选D。
1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 H2O(g),前10s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则10s末,容器中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4ml·L-1B.0.8ml·L-1C.1.2 ml·L-1D.1.8 ml·L-1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前10s内,H2消耗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因体积不变,反应的浓度之比等于系数之比,设生成的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则有,解x=,故选A。
16.一定温度下,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固体催化剂作用下的A的分解反应:。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0~150min,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
B.其他条件不变,420min时向刚性容器中再充入少量A,反应速率比原420min时大
C.推测x为18.1
D.升高体系温度,不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A.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压强变化和生成C的量成正比,同时A的变化为变化量的,用压强代表浓度,则100~150min体系压强变化=13.9kPa-13.3kPa=0.06kPa,消耗A的平均速率==0.006kPa⋅min-1,故A正确;
B.其他条件不变,420min时向刚性容器中再充入少量A,相当于增大压强,反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固体表面积一定,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
C.0~100min,压强变化为1.2kPa,150min~250min,压强变化1.2kPa,则100kPa~500kPa,体系压强变化1.2×4kPa=4.8kPa,则500min时,体系压强=13.3kPa+4.8kPa=18.1kPa,故C正确;
D.反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升高体系温度,催化剂活性减小时,反应速率减小,不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B。
17.反应C(s) +H2O(g) CO(g) +H2(g) Δ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碳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时,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时,向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O(g),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C
【解析】A.碳是固体,浓度为定值,只增大碳的量时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B.温度升高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B错误;
C.其他条件不变时,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各物质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时,向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O(g),等效为加压,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相对原来的也增大,故D错误;故选C。
18.反应在一容积可调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保持体积不变,冲入氮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增加水蒸气的量
D.保持压强不变。冲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变大
【答案】A
【解析】A.保持体积不变,冲入氮气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A符合;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
C.增加水蒸气的量,容器容积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C不符合;
D.保持压强不变,冲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变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不符合;
答案选A。
19.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及记录】
(1)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 。
(2)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 (填实验编号)。
(3)根据上表中实验①、③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趋势如图2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②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t的大小范围是 。
(5)某研究小组同学要测定市售草酸晶体样品的纯度,先称取5.0g样品配成100mL溶液,分别量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2ml/L 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若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mL,则该草酸样品的纯度为 。
【答案】(1)4.0
(2)①②
(3)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慢)
(4) 生成物中的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t<1.4min
(5) 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90.0%
【解析】(1)实验①②浓度不同,探究的是草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保持溶液总体积相同,由于所加硫酸的体积相同,则5.0+3.0-4.0=4.0;
(2)实验①②浓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则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①②;
(3)实验①、③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根据溶液褪色时间,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慢);
(4)①根据锰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生成物中的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②若锰离子为反应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溶液褪色时间变短,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t<1.4min;
(5)标准溶液为紫红色,滴定到达终点时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根据,若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mL,则该草酸样品的纯度为×100%=90.0%。
20.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或海波,在碱性条件下稳定,遇酸易分解。将通入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和的混合溶液中,便可得到,同时生成。
Ⅰ.制备
(1)仪器A的名称为 ,装置D的作用是 ,B中的试剂最好选用 (填序号)。
A.稀 B.NaOH溶液
C.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
(2)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写出一种可以提高装置C中吸收效率的方法 。
(4)为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产生的不能过量,原因是 ;
Ⅱ.探究的部分化学性质
(5)从S的化合价推测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请设计实验验证具有还原性 。
Ⅲ.的应用
已知:。
某同学探究与稀反应的速率影响因素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6)实验①、②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 ;
(7)实验①、③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 , 。
【答案】(1)圆底烧瓶 安全瓶(或防倒吸) C
(2)
(3)控制二氧化硫的流速、适当增大C中混合液的浓度、适当升高C中溶液温度等
(4)若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分解,产率降低
(5)取适量酸性溶液(或加有淀粉溶液的碘水)于试管中,滴加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说明有还原性(或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或加有淀粉溶液的碘水),若溶液褪色,则说明有还原性)
(6) 温度 10.0
(7) 浓度 10.0 6.0
【分析】利用亚硫酸钠固体与70%的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所得二氧化硫通入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制备,产生的二氧化硫利用装置E吸收;再利用与稀硫酸反应探究浓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解析】(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仪器A为圆底烧瓶;装置D是为了防止装置E中的溶液进入装置D,其作用是安全瓶(或防倒吸),B装置主要为平衡气压、控制气流速度,以及防止倒吸的作用,试剂最好选用饱和溶液,答案选C;
(2)C中硫化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控制二氧化硫的流速、适当增大C中混合液的浓度、适当升高C中溶液温度等都可以提高装置C中吸收效率;
(4)为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产生的不能过量,原因是若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分解,产率降低;
(5)取适量酸性溶液(或加有淀粉溶液的碘水)于试管中,滴加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说明有还原性(或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或加有淀粉溶液的碘水),若溶液褪色,则说明有还原性);
(6)分析实验①、②可知,温度不同,则实验①、②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应相同,故10.0;
(7)分析实验①、③可知,硫酸所用体积不同,故其他条件应该相同,故实验①、③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满足除硫酸的用量不同,但所用溶液的总体积相等,因此10.0,6.0。
组别
A
B
C
D
温度/℃
50
50
30
30
锌的状态
粉末
块状
粉末
块状
t/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0.100
0.080
0.040
0.020
0
序号
c(NO)/(ml·L-1)
c(H2)/(ml·L-1)
速率/(ml·L-1·min-1)
I
0.0060
0.0010
Ⅱ
0.0060
0.0020
Ⅲ
0.0010
0.0060
Ⅳ
0.0020
0.0060
选项
金属
(粉末状)
物质的量
酸的浓度
酸的体积
反应温度
A
Al
0.1 ml
18.4 ml·Lˉ1 浓H2SO4
10 mL
60℃
B
Zn
0.1 ml
3 ml·Lˉ1 HCl
10 mL
30℃
C
Fe
0.1 ml
18.4 ml·Lˉ1 浓 H2SO4
10 mL
60℃
D
Zn
0.1 ml
3 ml·Lˉ1 CH3COOH
10 mL
30℃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酸性溶液
溶液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用时间/s
V/mL
V/mL
V/mL
①
20
2
0.02
4
0.1
0
②
20
2
0.02
2
0.1
2
8
③
45
2
0.02
2
0.1
x
X
Y
Z
物质的量变化/ml
1.20-0.41=0.79
1.00-0.21=0.79
1.58-0=1.58
浓度变化/ml·L-1
=0.395
=0.395
=0.79
反应速率/ml·L-1·s-1
0.039 5
0.039 5
0.079
反应速率之比
1∶1∶2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等浓度的CuSO4和FeCl3溶液,观察气体产生的速度
比较Cu2+和Fe3+的催化效果
B
两支试管,都加入2mL1ml/L的酸性KMnO4溶液,再同时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0.1ml/L的H2C2O4溶液和2mL0.05ml/L的H2C2O4溶液,观察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探究草酸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C
在锥形瓶内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然后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1ml/L和40mL18ml/L的硫酸。比较两者收集10mL氢气所用的时间
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D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t/min
0
100
150
250
420
500
580
p/kPa
12.1
13.3
13.9
15.1
17.14
x
19.06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l/L
溶液
3ml/L
稀溶液
0.05ml/L
溶液
①
25
5.0
3.0
2.0
5.0
1.4
②
25
4.0
2.0
5.0
2.6
③
50
5.0
3.0
2.0
5.0
0.9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再向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l/L
溶液
3ml/L
稀溶液
0.05ml/L 溶液
④
25
5.0
3.0
2.0
5.0
t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溶液
稀
①
20
10.0
0.10
10.0
0.50
0
②
40
10.0
0.10
0.50
0
③
20
0.10
4.0
0.50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08讲 金属材料(讲)(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08讲 金属材料(讲)(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08讲金属材料讲原卷版doc、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08讲金属材料讲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08讲 金属材料(练)(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08讲 金属材料(练)(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08讲金属材料练原卷版doc、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08讲金属材料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06讲 钠及其化合物(练)(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 第06讲 钠及其化合物(练)(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06讲钠及其化合物练原卷版doc、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与练第06讲钠及其化合物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