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六年级语文上册 大单元整体教学同步备课系列(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学习任务单)2024统编版
- 六上语文 第三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教案 0 次下载
- 六上语文 第三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教案 0 次下载
- 六上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大单元教学 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试卷 0 次下载
- 六上语文 第三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学案 0 次下载
- 六上语文 第三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学案 0 次下载
六上语文 第三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六上语文 第三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共6页。
第3课 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参考答案:第二课时作业内容分层要求【阅读与鉴赏】1.一词多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遮:①阻挡,拦阻;②掩蔽;③掩护;防护;④代词,这。(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妈妈的爱像一片天空,我们在它的遮庇下无忧无虑的成长。(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细读诗句,完成练习。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从诗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可知,这首诗是诗人在 醉酒的时候所写的。(2)第一句诗把乌云比作 ,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天气 ,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雨的_ 和 。第三句的“ ”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 ,显示了 。(3)诗中“黑云、 、 、 _”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雨下得大,“未遮山、忽吹散”等词语写出了雨 。(4)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请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两名字,并挑一幅画写写 自已“看”到的画面。第一句:黑云遮天图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必做题【课外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潋滟: 相宜: 4.对比《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表格:古诗描写景物诗句写作方法抒发感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对比阅读《宿建德江》《商山早行》。商山早行(节选)[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5.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我们彷佛能够看到_ 的秋江暮色,感受到作者 的感情(2)读“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 的早行场景,感受到作者 的感情。6.这两首诗在内容和表达上都独具特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宿建德江》起句中“移舟”即划动小船,“泊”指停船靠岸。B.《商山早行》(节选)中晨起、鸡声、月、霜等词体现出是早行。C.两首诗都提到了月,但是表达的情感完全不同。D.两首诗都选用典型的景物来描绘画面,融情于景。必做题【表达与交流】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我最喜欢的画面图是 试着写一写你看到的景象: 。【梳理与探究】阅读策略方法引导从诗人的心情想开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从诗人忧愁的心情,我想到了 从壮观的画面想开去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两句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 图。从这幅图中,我似乎看到了 从词人的想象想开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闻到稻花香,词人想象到了“ ”;从“ ”,我想象到了秋天到来, 8.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9.这三首古诗词均运用了寓情于景、以景衬情的写法。再读一读这三首古诗词边读边想象画面.并根据提示填一填。远景(填诗句); (1)《宿建德江) 近景(填诗句):_ 生情(填诗句): (2)(六月二十七日望潮楼醉书》通过四个方面表现出了 的景色。①黑云翻墨 ③卷地狂风)②白雨跳珠I ④湖水如天)(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描写乡村夏夜的月明风清、 蛙声蝉呜,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在望的 之情,表达了词人对 的热爱。选做题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作业内容分层要求【阅读与鉴赏】1.一词多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遮:①阻挡,拦阻;②掩蔽;③掩护;防护;④代词,这。(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 )(2)妈妈的爱像一片天空,我们在它的遮庇下无忧无虑的成长。( ③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① )2.细读诗句,完成练习。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从诗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可知,这首诗是诗人在望湖楼_ 醉酒的时候所写的。(2)第一句诗把乌云比作_ 翻墨 ,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天气变化之快.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雨的_大和_急。第三句的“忽”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威力巨大。(3)诗中“黑云、_白雨、_跳珠、_乱人船_”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雨下得大,“未遮山、忽吹散”等词语写出了雨来得快,去得也快。(4)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请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两名字,并挑一幅画写写 自已“看”到的画面。(言之有理即可)第一句:黑云遮天图 第二句:_白雨入船图第三句:风卷雨走图 第四句:水天 -色图必做题【课外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潋滟: 形容水波流动 。 相宜: 适宜 4.对比《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表格:古诗描写西湖景色诗句特点抒发感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西湖晴雨天奇异的美。对比阅读《宿建德江》《商山早行》,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 商山早行(节选)[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5.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我们彷佛能够看到_烟雾迷蒙 的秋江暮色,感受到作者 羁旅思乡 的感情(2)读“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 车马叮当 的早行场景,感受到作者 羁旅思乡的感情。6.这两首诗在内容和表达上都独具特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宿建德江》起句中“移舟”即划动小船,“泊”指停船靠岸。B.《商山早行》(节选)中晨起、鸡声、月、霜等词体现出是早行。C.两首诗都提到了月,但是表达的情感完全不同。D.两首诗都选用典型的景物来描绘画面,融情于景。必做题【表达与交流】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我最喜欢的画面图是 试着写一写你看到的景象: 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黑压压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 【梳理与探究】阅读策略方法引导从诗人的心情想开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从诗人忧愁的心情,我想到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想到诗人身居异乡,孤苦愁闷的心情。 从壮观的画面想开去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两句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 白雨入船 图。从这幅图中,我似乎看到了 大雨倾盆而下,打在船舱上犹如颗颗珍珠洒落 。 从词人的想象想开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闻到稻花香,词人想象到了“ 稻花香 ”;从“丰年 ”,我想象到了秋天到来, 稻谷成熟 堆满粮仓,农民伯伯们笑容满面的谈论着生活的憧憬。 8.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9.这三首古诗词均运用了寓情于景、以景衬情的写法。再读一读这三首古诗词边读边想象画面.并根据提示填一填。远景(填诗句); 野旷天低树 《宿建德江) 近景(填诗句): 江清月近人 生情(填诗句): 日暮客愁新 动态(2)(六月二十七日望潮楼醉书》通过四个方面表现出了 夏雨来去匆匆 的景色。静态①黑云翻墨 ③卷地狂风②白雨跳珠I ④湖水如天(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描写乡村夏夜的月明风清、 稻花飘香 蛙声蝉鸣,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在望的 喜悦 之情,表达了词人对 乡村生活 的热爱。选做题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