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第1页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家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体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秋节的意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多媒体展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一段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如中秋节的起源、习俗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中秋节有哪些习俗呢?”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引出主题。

    (二)中秋节的由来

    1. 讲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

    -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 讲述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 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 吴刚伐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 玉兔捣药:传说有三位神仙,化身为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济老人,但只有兔子没有,后来兔子告诉老人:“你们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进去,神仙们大受感动,于是将兔子送到了广寒宫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三)中秋节的习俗

    1. 赏月

    - 讲解赏月的习俗由来和意义。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早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赏月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在中秋节赏月的情景,描述当时的月亮、环境和心情等。
    2. 吃月饼

    - 介绍月饼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有广式、苏式、京式等多种口味和款式。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不同种类的月饼,并介绍月饼的制作原料和工艺流程。
    - 开展月饼品尝活动。准备一些不同口味的月饼,让学生品尝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可以引导学生从月饼的口感、味道、馅料等方面进行评价。
    3. 猜灯谜

    - 讲解猜灯谜的规则和方法。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通常在灯笼上贴上谜语,让人们猜出谜底。可以介绍猜灯谜的规则和方法,如谜面的构成、谜底的类型等。
    - 组织猜灯谜活动。准备一些灯谜,让学生分组进行猜谜比赛。可以设置奖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4. 玩花灯

    - 介绍玩花灯的习俗和种类。玩花灯也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主要在南方地区盛行。花灯的种类有很多,如兔子灯、莲花灯、龙灯等。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不同种类的花灯,并介绍花灯的制作方法和寓意。
    - 组织学生制作花灯。可以准备一些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让学生分组制作花灯。制作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四)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1. 团圆

    - 讲解中秋节团圆的意义。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同赏月、吃月饼等。可以通过故事、诗歌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中秋节团圆的氛围和意义。
    -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团聚的经历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增进家庭感情。
    2. 感恩

    - 讲解中秋节感恩的内涵。中秋节也是一个感恩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感恩家人的关爱、感恩朋友的陪伴等。可以通过故事、诗歌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中秋节感恩的氛围和意义。
    - 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活动。可以让学生制作感恩卡片,写下自己对家人、老师、朋友的感恩之情,并送给他们。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慰问孤寡老人、帮助贫困家庭等,让学生学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3. 和谐

    - 讲解中秋节和谐的寓意。中秋节是一个和谐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等。可以通过故事、诗歌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中秋节和谐的氛围和意义。
    -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爱护环境、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中秋节的艺术表现

    1. 诗歌朗诵

    - 介绍一些与中秋节有关的诗歌,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白的《静夜思》、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等。可以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意境和情感,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诗意之美。
    -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中秋节诗歌进行朗诵,并评选出优秀作品和优秀朗诵者。
    2. 绘画创作

    - 讲解中秋节的绘画题材和表现方法。中秋节的绘画题材有很多,如月亮、月饼、花灯、嫦娥、玉兔等。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一些优秀的中秋节绘画作品,并介绍绘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创作一幅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创作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3. 手工制作

    - 介绍一些与中秋节有关的手工制作,如月饼盒、花灯、贺卡等。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一些优秀的中秋节手工制作作品,并介绍手工制作的材料和方法。
    - 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手工制作项目,准备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

    (六)总结与拓展

    1. 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

    - 教师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回顾中秋节的由来、传说、习俗、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内容,强调中秋节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弘扬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增强对家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拓展延伸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节,感受中秋节的氛围和意义,并写一篇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或日记。
    - 推荐一些与中秋节有关的书籍、电影、音乐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观看和欣赏,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学生们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热情。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不够积极主动,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可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关教案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1:

    这是一份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1,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班会主题,班会背景,班会目的,班会时间,班会地点,参与人员,班会准备,班会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