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国宝会说话-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
课程标准:了解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合纵与连横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一、战国七雄(P33-35)
二、商鞅变法(P35-36)
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P36-37)
①三家分晋:赵、魏、韩(公元前403年)
②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
③春秋原有国家:楚、秦、燕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上 中 下)
填一填:战国七雄的位置
规模大、兵力多、区域广、时间长,残酷!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材料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
想一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想想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
战国时期铜戈(河南省新郑县出土)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
靴形铜钺[yu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银山岭出土)
秦国青铜长剑(骑兵使用 最长达三米)
长杆三戈铜戟[jǐ](湖北省随县出土)
用锻造法生产的战国环柄铁刀
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铁兵器开始应用。
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铁矛
战国时期铁兜鍪[móu](湖北铜绿山出土)
战国时期的车兵、骑兵和步兵,步兵和骑兵逐渐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讲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下列成语故事!!
各国君主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战国时期出现了魏国李悝[kuī]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齐国邹忌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燕国乐毅变法、赵国胡服骑射、秦国商鞅变法。
在魏国推行变法,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
在楚国实行变法,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同时发展经济,增强军力。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利于法律推行、社会稳定
利于发展生产和商品流通
利于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军功途径参政,壮大秦国军事力量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利于富国
一场比较彻底的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冶铁技术迅速提高,铁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多,铁器使用日趋普遍;牛耕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煮盐、竹木器、漆器等手工业发展可观。
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涌现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分水堤(鱼嘴)、进水口(宝瓶口)、飞沙堰
]综合性水利工程,它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进水口(宝瓶口)
“鱼嘴” 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在“鱼嘴”的下游,人们凿开玉垒山,打开内江通路,即是 “宝瓶口”,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渠道,用来灌溉广阔的川西平原。
“飞沙堰” 是都江堰的泄洪排沙设施。夏季水大时,内江的水可以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证内江灌溉渠免受水灾。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显著特点:
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
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根据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争霸战争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秦朝统一 D.三国鼎立
【答案】B 【详解】根据图示中“燕、赵、齐、魏、韩、秦、楚”等信息及其区域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出现了各诸侯国相互兼并、吞并的战乱局面,形成了战国七雄,即图中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故选B;春秋时期,三家分晋尚未发生,晋国还存在,故排除A;秦灭掉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结束了战国战乱的局面,故排除C;三国鼎立指的是东汉之后的魏、蜀、吴三个政权相互对峙,故排除D。
2.孙膑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军事家,下列有关孙膑的叙述与史实有出入的是( )A.典故“田忌赛马”反映了孙膑卓越的军事才能B.用“减灶计”制造了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C.指挥的“围魏救赵”成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D.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军四十万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军四十万的是白起,不是孙膑,D项符合题意;典故“田忌赛马”反映了孙膑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孙膑用“减灶计”制造了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孙膑指挥的“围魏救赵”成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达到50年来最低水平。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892万亩,有497万人因旱饮水困难。追溯历史,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B.大运河C.灵渠D.郑国渠
【答案】A【详解】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A项正确;隋朝时期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沟通,排除B项;秦朝时期开通灵渠,位于广西,排除C项;郑国渠不是位于成都平原,排除D项。故选A项。
4.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辛勤劳作,努力耕织 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据此可知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符合题意。故选C项;商鞅变法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不鼓励创办手工作坊和从事工商业活动,②错误;商鞅变法是依据法家思想开展的,而“四书五经”属于儒家思想,且当时还没有完全形成所谓的“四书五经”,④错误,排除包含②④的ABD项。故选C项。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7课 百家争鸣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6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7课 百家争鸣教课内容ppt课件</a>,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概念阐释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知识结构,老子P38,一老子,个人简介,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6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课ppt课件</a>,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朝代顺序我知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知识结构,夏朝建立,夏朝的统治,出土文物的印证,夏朝灭亡,二商朝的统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6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集体备课ppt课件</a>,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知识结构,商鞅变法,战国七雄,核心素养,起止时间,局面形成,七雄形势,东周都城,诸侯国国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