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2025届浙考研学馆高三上学期开学诊断模拟考试(解析版)

    [生物]2025届浙考研学馆高三上学期开学诊断模拟考试(解析版)第1页
    [生物]2025届浙考研学馆高三上学期开学诊断模拟考试(解析版)第2页
    [生物]2025届浙考研学馆高三上学期开学诊断模拟考试(解析版)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2025届浙考研学馆高三上学期开学诊断模拟考试(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2025届浙考研学馆高三上学期开学诊断模拟考试(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在电子显微镜下,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
    A. 细胞核B. 核糖体C. 叶绿体D. 内质网
    【答案】B
    【分析】蓝藻是原核生物,水绵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
    【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B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C错误;
    D、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内质网,D错误。
    故选B。
    2. 淡水中生活的草履虫,能通过伸缩泡排出细胞内过多的水,以防细胞涨破。如果将草履虫放入蒸馏水或海水中,与常态相比,其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分别将会( )
    A. 增加、增加B. 增加、减少
    C. 减少、增加D. 减少、减少
    【答案】B
    【分析】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如草履虫就是单细胞的动物,由这个细胞就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详解】淡水中生活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能通过伸缩泡排出细胞内过多的水,以防止细胞涨破,所以将草履虫放在蒸馏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频率会增加,以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将草履虫放在海水中,草履虫会失水,伸缩泡的收缩频率会减小。
    故选B。
    3. 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的教材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中,可利用70%酒精杀死并保存体型较小的动物
    B.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中将制作好的生态瓶放置于温度适宜、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C. “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中若估算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主要原因是已标记与未标记的黄豆没有混匀
    D. “探究果蝇种群的增长”中果蝇数量的增长与其起始数量、培养空间大小、香蕉食物的量等条件有关
    【答案】B
    【分析】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在制作生态缸的最后,需要封上生态缸盖子,置于通风、光线良好但要避免阳光直射的环境中,以观察生态缸的稳定性。在生态缸中添加小动物,则应注意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高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应该少些。
    【详解】A、“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中,可利用70%酒精杀死并保存体型较小的动物,用70%的酒精是为了固定标本,A正确;
    B、“设计并制作生态瓶”中将制作好的生态瓶放置于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防止温度过高,造成生物死亡,B错误;
    C、“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中若估算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主要原因是已标记与未标记的黄豆没有混匀,C正确;
    D、“探究果蝇种群的增长”中果蝇数量的增长与其起始数量、培养空间大小、香蕉食物的量等条件有关,D正确。
    故选B。
    4.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可通过服用少量维生素D达到治疗的目的
    B. 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婴儿和儿童中存在较高的发病风险,可通过产前诊断进行筛查
    C. 进食高苯丙氨酸食物易引发苯丙酮尿症,因而苯丙酮尿症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D. 先天性愚型是由于21号染色体异常导致,近亲结婚是造成其高发的主要因素
    【答案】B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A、人群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其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该病属于遗传病,不能通过服用少量维生素D达到治疗的目的,A错误;
    B、先天性心脏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能与染色体的异常和多基因突变有关系,可通过产前诊断进行筛查,B正确;
    C、苯丙酮尿症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
    D、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3条造成的,孕妇年龄偏高是造成其高发的主要因素,D错误。
    故选B。
    5. 森林砍伐、修路和农业活动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被分割,使野生大熊猫面临着栖息地碎片化的局面。现有大熊猫被分割为33个孤立种群,其中24个种群具有较高的生存风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于栖息地碎片化,造成33个孤立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
    B. 对于小种群区域,可引入新个体增加种群数量和改善基因多样性
    C. 可修建栖息地走廊加强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有利于物种的延续
    D. 恢复竹林并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最有效措施
    【答案】A
    【分析】一、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二、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
    三、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
    【详解】A、人类活动导致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形成大小不等的区域,造成33个孤立种群,即野生大熊猫之间因地理隔离导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但未必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
    B、对于小种群区域,可通过引入新个体增加种群数量并通过与原来种群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改善基因多样性,B正确;
    C、可修建栖息地走廊缓解地理隔离,从而加强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进而改善种群的基因多样性,有利于物种的延续,C正确;
    D、恢复竹林并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增加其食物资源,减少天敌,进一步改善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增加环境容纳量,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最有效措施,D正确。
    故选A。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人体的甲状腺细胞以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碘,碘进入人体后约70%~80%都聚集到甲状腺中。目前,甲状腺癌常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部分患者术后需辅以131I放射治疗。131I衰变过程中发出的β射线作用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肿瘤病灶,直接破坏残留甲状腺和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131I治疗后需隔离观察一周以上,两周内避免接触儿童及孕妇。
    6. 下列关于甲状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状腺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
    B. 甲状腺细胞能直接表现出全能性
    C. 甲状腺细胞衰老后,吸收碘的能力下降
    D.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细胞的衰老死亡受基因调控
    7. 下列关于131I放射治疗甲状腺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增加,容易在组织间转移
    B. 131I与甲状腺细胞膜上通道蛋白结合后转运进细胞
    C. 甲状腺癌细胞被131I放疗杀死,属于细胞凋亡
    D. 131I对儿童和胚胎存在致癌致畸风险
    【答案】6. B 7. D
    【分析】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是甲状腺细胞合成的,其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
    【6题详解】A、甲状腺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能担负特定功能,A正确;
    B、甲状腺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不能直接表现出全能性,B错误;
    C、甲状腺细胞衰老后,代谢活动减弱,其吸收碘的能力下降,C正确;
    D、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细胞的衰老死亡是受基因调控的,因为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D正确。
    故选B。
    【7题详解】A、癌细胞的增殖不受控制,癌细胞膜中含有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转移,A错误;
    B、人体的甲状腺细胞以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碘,131I与甲状腺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结合后转运至细胞,B错误;
    C、甲状腺癌细胞被131I放疗杀死,属于细胞坏死,C错误;
    D、131I具有放射性,会诱发基因突变,因而对儿童和胚胎存在致癌致畸风险,D正确。
    故选D。
    8. 向已空腹12h的健康人静脉输注葡萄糖,一段时间内,使血糖含量迅速升高到超过基础水平,并持续输注以保持高糖状态,此过程中的血浆胰岛素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糖含量可以调节胰岛B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
    B. 0~5分钟,胰岛B细胞内已经合成的胰岛素会迅速分泌
    C. 5~15分钟,胰岛素含量下降的原因是胰岛素进入靶细胞
    D. 15分钟之后,胰岛B细胞在不断合成与分泌新的胰岛素
    【答案】C
    【分析】一、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
    二、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详解】A、血糖含量水平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调节胰岛B细胞对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以维持血糖平衡,A正确;
    B、0~5分钟,血糖含量突然升高,胰岛B细胞活动增强,储存于细胞中的胰岛素会迅速分泌到内环境中,B正确;
    C、胰岛素需要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而胰岛素的受体在细胞膜上,胰岛素不会进入靶细胞,C错误;
    D、由图可知,15分钟之后,血糖仍维持较高水平,胰岛素的含量不断上升,说明15分钟之后,胰岛B细胞不断合成与分泌新的胰岛素,D正确。
    故选C。
    9. 角膜移植手术是对角膜病治疗的主要手段。角膜本身不含血管,处于“免疫赦免”地位,使角膜移植的成功率高于其他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角膜的“免疫赦免”说明人体免疫防卫功能存在缺陷
    B. 由于移植的角膜不含有抗原类物质所以不存在免疫反应
    C. 使用免疫抑制剂可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
    D. 用药物抑制B细胞增殖可获得“免疫赦免”
    【答案】C
    【分析】外来组织被移植到体内某些特定部位(如眼、睾丸、脑)后不被排斥而可长期存活,并把这种现象称为免疫赦免;早期学者认为免疫赦免就是“免疫耐受”,免疫赦免部位具有某些特征,如血-组织屏障,缺乏淋巴回流,可使这些部位的抗原物质被封闭在局部而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
    【详解】A、"免疫赦免"现象不能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
    B、被移植的角膜属于外来物质含有抗原类物质,会存在免疫反应,B错误;
    C、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免疫系统的敏感性,C正确;
    D、“免疫赦免”需抑制B细胞、T细胞的功能,D错误。
    故选C。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真核细胞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是不连续的,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外显子,外显子之间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1称为内含子。外显子和内含子均会被转录成初级RNA,然后由一种酶-RNA复合物(SnRNP)辨认出相应的短核苷酸序列后与蛋白质形成一个剪接体。剪接体能将初级RNA切断,去除内含子对应序列并把外显子产对应的序列连接,形成成熟mRNA,直接用于翻译。真核生物中的起始密码子一般是AUG,编码甲硫氧酸,而成熟蛋白质的首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
    10. 关于snRNP和剪接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nRNP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B. 剪接体中的RNA和蛋白质在细胞核内合成并组装
    C. 剪接体具有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和形成的作用
    D. SmRNP辨认相应短核苷酸序列时有A-U、T-A的碱基配对方式
    11.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含子中的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均能引起基因突变
    B. 初级RNA形成过程中RNA聚合酶移动方向为模板链的3’端到5’端
    C. 若将成熟mRNA与模板DNA进行杂交,会出现不能配对的区段
    D. 成熟蛋白质中的首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是RNA的剪切加工过程导致的
    【答案】10. C 11. D
    【分析】真核细胞中的基因在转录时形成的mRNA要经过加工以后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
    【10题详解】A、SnRNP是一种酶-RNA复合物,即蛋白质-RNA复合物,因此水解产物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A错误;
    B、剪接体中的RNA是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的,B错误;
    C、剪接体能将初级RNA切断,去除内含子对应序列并把外显子产对应的序列连接,因此推测剪接体具有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和形成的作用,C正确;
    D、SmRNP辨认相应短核苷酸序列时利用的是RNA和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不存在T-A配对,D错误;
    故选C。
    【11题详解】A、内含子也是属于基因的一部分,因此内含子中的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均能引起基因突变,A正确;
    B、转录时mRNA自身的延申方向是从5'到3'端,因此初级RNA形成过程中RNA聚合酶移动方向为模板链的3'端到5'端,B正确;
    C、由于成熟mRNA出去了内含子区域转录出来的片段,因此若将成熟mRNA与模板DNA进行杂交,会出现不能配对的区段,C正确;
    D、 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可能是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可能进行加工修饰,甲硫氨酸被去掉。转录生成的mRNA行剪切和拼接,但不能将起始密码子剪切,否则不能转录,D错误;
    故选D。
    12. 研究表明,持续的肺部炎症会导致休眠癌细胞的周围出现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它们能将肺部组织中的层黏连蛋白切割,暴露出一个名为“表位”的新表面,附近的休眠癌细胞能识别“表位”并被唤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休眠癌细胞能通过特异性受体蛋白识别“表位”
    B. 被唤醒的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失控,自由水含量会增加
    C. 为防止癌症复发,应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及时根治肺部炎症
    D. 抑制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的药物可降低中性粒细胞中NE和MMP9的合成与分泌
    【答案】C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休眠癌细胞被唤醒与持续的肺部炎症有关,持续的肺部炎症会导致其周围出现两种蛋白酶,即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它们能将肺部组织中的层粘连蛋白切割,暴露出一个名为“表位”的新表面,并被休眠癌细胞识别而将休眠癌细胞唤醒,说明休眠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有与“表位"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蛋白。
    【详解】A、休眠癌细胞能识别“表位”并被唤醒,说明休眠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有与“表位"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蛋白,A正确;
    B、被唤醒的癌细胞不断分裂,细胞周期会缩短,其代谢旺盛,自由水的含量会增加,B正确;
    C、癌细胞需要免疫系统的清除,已经癌变的细胞通过使用抗生素消除炎症已经没有作用,C错误;
    D、NE和MMP9都属于分泌蛋白,抑制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的药物可降低中性粒细胞中NE和MMP9的合成与分泌,其可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D正确。
    故选C。
    13. 动物细胞培养流程:①对新鲜取材的动物组织进行处理→②用培养液将细胞制成细胞悬液→③将细胞悬液置于培养皿或培养瓶,置于适宜环境中培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只能用酶解法,所用的酶是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等
    B. 步骤②中所用培养液中除加入营养物质外,还需加入琼脂
    C. 步骤③中适宜的气体条件是90%的空气+10%的CO2
    D. 步骤③中的大部分细胞贴附于某些基质表面才能生长增殖
    【答案】D
    【分析】一、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并将它们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二、动物细胞培养时细胞往往贴附在培养瓶的瓶壁上,这种现象称为细胞贴壁。悬浮培养的细胞会因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和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而分裂受阻。贴壁细胞在生长增殖时,除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即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通常会停止分裂增殖。
    【详解】A、步骤①对新鲜取材的动物组织进行处理时,可以用机械的方法或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等处理的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A错误;
    B、步骤②用培养液将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时,不需要加琼脂,B错误;
    C、步骤③中适宜的气体条件是在含有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错误;
    D、动物细胞具有贴壁生长的特点,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大多数都需要贴附于某些基质表面才能生长增殖,D正确。
    故选D。
    14. 大多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过休眠才能萌发,从休眠到萌发阶段种子内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某些突变体的种子未脱离母体就发芽的现象称为胎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GA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
    B. 种子萌发过程中GA含量的变化与ABA的相反
    C. 在种子休眠与萌发中,ABA与GA的作用相抗衡
    D. 外施ABA可抑制ABA受体缺失突变体胎萌
    【答案】D
    【分析】ABA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等。GA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等。由图可知 ABA 含量逐渐下降,GA含量逐渐上升,种子逐渐由休眠转向萌发。
    【详解】A、赤霉素( GA )在植物体内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A正确;
    B、据图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GA含量增加,ABA的含量减少,两者的变化是相反的,B正确;
    C、ABA可抑制种子萌发,GA可促进种子萌发,ABA和GA相互拮抗,共同调节种子的休眠与萌发,C正确;
    D、ABA 受体缺失突变体无法接受 ABA 信号,因此外施ABA,ABA受体缺失突变体不能接收到信号,不能产生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D。
    15.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又被称为“青春痘”。雄性激素与皮脂腺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引起脂质分泌。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由于毛囊内的厌氧微生物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疮通常会伴随炎症的发生。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大,是痤疮的常发人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痤疮丙酸杆菌繁殖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溶胶
    B. 雄性激素通过调节脂质合成代谢影响脂质的分泌
    C. 痤疮患者体内通常能检测到抗痤疮丙酸杆菌抗体的存在
    D. 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是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大量增殖的
    【答案】D
    【分析】一、雄性激素具有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细胞的生成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
    二、细胞增殖的方式有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详解】A、痤疮丙酸杆菌是原核生物且为厌氧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所以痤疮丙酸杆菌繁殖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A正确;
    B、雄性激素与皮脂腺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调节基因的表达,促进脂质合成,使脂质分泌增多,B正确;
    C、痤疮形成后,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所以痤疮通常会伴随炎症的发生,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通过体液免疫,痤疮患者会产生抗痤疮丙酸杆菌抗体,所以痤疮患者体内通常能检测到抗痤疮丙酸杆菌抗体的存在,C正确;
    D、痤疮丙酸杆菌是原核生物,是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D错误。
    故选D。
    16. 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植物、微生物或残体分解产生的化学物质对该种植物或周围植物、微生物等产生间接或直接的有害或有利的作用。香豆素是植物产生的一种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质,具有抗有害微生物、抑制杂草的效应。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产生的香豆素属于物理信息
    B. 香豆素作为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 香豆素的释放不利于植物在种间竞争中占据优势
    D. 对植物产生调节作用的信息源只能来自植物自身
    【答案】B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信息传递的作用:个体层次:有利于保证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种群层次:有利于种群的繁衍;群落层次:有利于调整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A、结合题干“香豆素是植物产生的一种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质”可知香豆素属于化学信息,A错误;
    B、结合题干“具有抗有害微生物、抑制杂草的效应”可知香豆素作为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植物、微生物、杂草)关系,B正确;
    C、香豆素具有抗有害微生物、抑制杂草的效应,香豆素的释放有利于植物在种间竞争中占据优势,C错误;
    D、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对植物产生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可来自植物、微生物或残体的分解,因此信息源不仅是来自植物自身,D错误。
    故选B。
    17. EdU是一种胸腺嘧啶核苷酸类似物,能与A配对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将某连续分裂的细胞放入含EdU的培养液中,假设该细胞中原有的DNA链为P链,随着细胞的连续增殖,含EdU的DNA单链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等均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时,每条染色体均含有EdU
    B. 第二个细胞周期结束时,可能出现某个细胞中所有DNA单链都含有EdU
    C. 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所有细胞中含P链的染色单体数占染色单体总数的1/2
    D. 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所有细胞中含EdU的DNA单链数占总链数的7/8
    【答案】C
    【分析】 半保留复制:亲代DNA双链分离后的两条单链均可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复制完成后的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
    【详解】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只进行了一次DNA复制,所以每条DNA均有一条单链含有EdU,因此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时,每条染色体均含有EdU,A正确;
    B、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时,每条染色体均含有EdU,此时每条DNA有一条单链含有EdU。经过第二个细胞周期间期的复制,前期每条染色体上均含有两条DNA,其中一条DNA中两条单链均含有EdU,另一条DNA中有一条单链含有EdU,在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若两条单链都含有EdU的DNA所在染色单体均分到细胞的同一极,则子细胞中可能出现某个细胞中所有DNA单链都含有EdU,B正确;
    C、假设原本细胞中含有的DNA数为X条,则在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已经经过3次DNA复制,含有的DNA数为8X条,单体数为8X条,根据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可知,含有含P链的染色单体数为2X,所以所有细胞中含P链的染色单体数占染色单体总数的2X÷8X=1/4,C错误;
    D、假设原本细胞中含有的DNA数为X条,则在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已经经过3次DNA复制,含有的DNA数为8X条,含有的单链总数为16X条,含有含P链的DNA单链数为2X条,含EdU的DNA单链数为14X,所有细胞中含EdU的DNA单链数占总链数的14X÷16X=7/8,D正确。
    故选C。
    18. 阈电位是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用同种强度的阈下(低于阈电位)刺激分别以单次和连续的方式刺激上一神经元,测得下一神经元的膜电位(突触后膜)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静息电位一定的情况下,阈电位的绝对值高的神经元更不容易兴奋
    B. 上一神经元受到刺激后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C. 连续多个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并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D. 两种不同方式的刺激均使突触前膜处发生了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答案】A
    【分析】题图分析,单次刺激时,膜电位发生了变化,静息电位差值变小,但没有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说明刺激强度在阈值之下;连续刺激时,形成了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说明连续的阀下刺激可在突触后膜叠加。
    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与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电位的距离(差值)成反比关系。两者的距离愈大,细胞的兴奋性愈低;距离愈小,细胞的兴奋性越高。
    【详解】A、由图可知,神经元的兴奋性与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电位的差值成反比关系,差值越大,细胞越不容易兴奋,可见,在静息电位一定的情况下,阈电位的绝对值高的神经元,与静息电位的差值越小,因而更容易兴奋,A错误;
    B、由图可知,在连续刺激上一神经元情况下,下一神经元产生了兴奋,说明上一神经元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钠离子内流,B正确;
    C、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连续多个阈下刺激能够叠加使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
    D、由图可知,在单次刺激和多次刺激下,都导致下一神经元电位发生变化,说明两种情况下突触前膜都释放了不同量的神经递质,即突触前膜发生了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D正确。
    故选A。
    19. 匍匐鸡是一种矮型鸡,匍匐性状基因(A)对野生性状基因(a)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某鸡群中野生型个体占20%,匍匐型个体占80%,随机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F1中匍匐型个体的比例为12/25B. 与F1相比,F2中A基因频率较低
    C. F2中野生型个体的比例为25/49D. F2中A基因频率为7/9
    【答案】B
    【分析】匍匐鸡是一种矮型鸡,匍匐性状基因(A)对野生性状基因(a)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因此种群中只存在Aa和aa两种基因型的个体。
    【详解】A、根据题意,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因此匍匐型个体Aa占80%,野生型个体aa占20%,则A基因频率=80%×1/2=40%,a=60%,子一代中AA=40%×40%=16%,Aa=2×40%×60%=48%,aa=60%×60%=36%,由于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所以子一代中Aa占(48%)÷(48%+36%)=4/7,A错误;
    B、由于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因此每一代都会使A的基因频率减小,故与F1相比,F2中A基因频率较低,B正确;
    C、子一代Aa占4/7,aa占3/7,产生的配子为A=4/7×1/2=2/7,a=5/7,子二代中aa=5/7×5/7=25/49,由于AA=2/7×2/7=4/49致死,因此子二代aa占25/49÷(1-4/49)=5/9,C错误;
    D、子二代aa占5/9,Aa占4/9,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4/9×1/2=2/9,D错误。
    故选B。
    20. 水稻等作物在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穗上的种子就容易解除休眠而萌发。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同等条件下,种子对脱落酸越敏感,越容易休眠。研究发现,XM基因表达的蛋白发生变化会影响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XM基因上不同位置的突变影响其蛋白表达的情况和产生的种子休眠效应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位点1突变会使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降低
    B. 位点2突变可以是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
    C. 可判断位点3突变使XM基因的转录过程提前终止
    D. 位点4突变的植株较少发生雨后穗上发芽的现象
    【答案】C
    【分析】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二、分析图表可知,XM蛋白可使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增强。
    【详解】A、种子正常休眠,主要由脱落酸起作用,而位点1突变则无XM蛋白产生,休眠减少,可推测脱落酸作用减弱,即敏感性降低,A正确;
    B、比较表中位点2突变和无突变表达的蛋白质图示,蛋白质长度相同,只是中间有一小段氨基酸序列不同,可推测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B正确;
    C、比较表中位点3突变和无突变表达的蛋白质图示,蛋白质长度变短,可推测模板mRNA上的终止密码提前,翻译提前终止,C错误;
    D、位点4突变是XM蛋白的表达倍增,使得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增强,雨后穗上的种子不易解除休眠而萌发,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 冠心病是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前区疼痛,导致心率加快,可通过受体阻断药来治疗。

    回答下列问题:
    (1)心肌既接受交感神经的支配,也接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形成__________支配,它们对心肌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
    (2)研究发现,高血脂沉积在损伤内皮下形成斑块,斑块长大甚至破裂,使血管完全堵塞导致心梗,产生胸痛感甚至心搏骤停,产生胸痛感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产生胸痛感的过程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射。
    (3)据图分析NE是__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心率活动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调节过程。
    (4)通过实验证实神经—心肌突触是通过__________传递方式完成传递的:取蛙保持活性的心脏A和B,并切除心脏B的副交感神经,将二者置于相同的营养液中;刺激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后,其心率变化是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取适量心脏A的营养液注入心脏B的营养液中,推测心脏B心率变化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答案】(1)①. 双重神经 ②. 拮抗
    (2)①. 大脑皮层 ②. 不是
    (3)①. 兴奋性 ②. 神经-体液调节
    (4)①. 化学 ②. 减慢 ③. 减慢
    【分析】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
    【小问1详解】心肌既接受交感神经的支配,也接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形成双重神经支配。‌这种双重神经支配是自主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重要特征,它使得内脏器官能够根据机体的需要,灵活地调整其功能状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肌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它们之间是拮抗作用;
    【小问2详解】感觉均在大脑皮层产生,所以胸痛感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胸痛感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
    【小问3详解】由图示可知,神经调节过程中的NE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加强,所以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通过Ach、NE这些神经递质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而肾上腺素(Adr)促进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加强属于体液调节,所以心率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
    【小问4详解】为证实神经—心肌突触传递的是化学传递方式完成传递的,进行如下实验:取蛙保持活性的心脏A和B,并切除心脏B的副交感神经,将二者置于相同的营养液中;据图可知:刺激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后,会产生Ach,经N1、M3受体依次识别,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减弱;取适量心脏A的营养液(含有Ach)注入心脏B的营养液中,心脏B心率也会减慢。
    22. 草原的退化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对草原资源和生态的保护成为人类的重大挑战。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草原中植物的种群密度常见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法,若样方中的个体数量较少,则应该__________。
    (2)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主要生活着长爪沙鼠和大仓鼠两种鼠类。长期观测发现,长爪沙鼠与大仓鼠会在该草原的不同区域呈现集中分布的现象,这是该草原具有__________结构的具体体现。从种间关系的角度来看,该草原上的这两种鼠类长期处于__________关系,从而导致两个种群在分布上产生了区域分化。
    (3)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当其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能够维持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草原生态系统具备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
    (4)对某地草原的研究表明,在连续多年的高强度放牧压力下,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可退化演替为冷蒿群落。若继续重牧或过牧,冷蒿草原将难以维系,最终退化或趋同于星毛委陵菜草原群落,星毛委陵菜将成为草原荒漠化或沙化的阻击者。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羊草草原中的3种禾本科植物(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幼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在过度放牧的条件下,冷蒿可能通过____________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成为优势物种:___________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对羊草等幼苗根的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A. 浸提液浓度≥0.075g·mL-1时,对羊草幼苗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 浸提液浓度≤0.050g·mL-1时,对羊草幼苗根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C. 浸提液浓度≥0.075g·mL-1时,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影响最大
    D. 浸提液浓度为0.025g·mL-1时,对克氏针茅和羊草生长的作用效果不同
    【答案】(1)①. 五点取样 ②. 等距取样(顺序可换) ③. 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2)①. 水平 ②. 竞争
    (3)负反馈
    (4)①. 向环境分泌释放化学物质 ②. 糙隐子草 ③. ABD
    【分析】题中图表示不同浓度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幼苗根生长的抑制率,随着浸提液浓度升高,对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在较低浓度下,对羊草和糙隐子草有促进作用,浓度升高有一定抑制作用。常用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标记重捕法、样方法、逐个计数法,样方法一般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取样方法取样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小问1详解】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若样方中个体数量少,为使数据更准确,应该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小问2详解】长爪沙鼠和大仓鼠在草原的不同区域呈现集中分布的现象,是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是该草原具有水平结构的体现。这两种鼠类有相同的生活空间及资源,种间关系为竞争。
    【小问3详解】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时,能维持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小问4详解】由图分析可知,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3种禾本科植物幼苗,浓度越大,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因此在过度放牧的条件下,冷蒿可能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成为优势种,3种植物相比较,冷蒿对糙隐子草的抑制作用最弱,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浸提液浓度≤0.05时,对羊草和糙隐子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浸提液浓度≥0.075时,对3种植物都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不同,对羊草的抑制作用最大,浸提液浓度为0.025时,对羊草有一定促进作用,对克氏针茅有抑制作用,因此A、B、D正确。
    23. 莲藕是被广泛用于观赏和食用的植物。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莲藕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图1表示在25°C时不同光照强度下突变体和普通莲藕的净光合速率。图2中A、B表示某光照强度下突变体与普通莲藕的气孔导度(可表示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和胞间CO2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因此藕主要进行__________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有利于__________,从而提高藕的产量。
    (2)光照强度大于a点时,突变体却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推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外界的____弥补了内部某些缺陷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能突变体的__________较高。
    (3)据图2分析,__________(填“普通”或“突变体”)莲藕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若突然进行遮光处理,则图2中B图的柱形图会______(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4)提取普通莲藕叶绿体中的色素,用__________法分离色素,其装置及分离结果如图3所示,①~④表示色素带。突变体的色素带中与普通莲藕具有较大差异的是____________(用图3B中编号表示),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光。
    【答案】(1)①. 有氧 ②. 减少氧气流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损耗
    (2)①. 较强(充足)的光照 ②. 碳反应效率
    (3)①. 突变体 ②. 叶绿体基质 ③. 升高
    (4)①. 纸层析法 ②. ③④ ③. 蓝紫光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包括: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等。据图分析:图1中,光照强度大于a时,突变体莲藕的净光合速率大于普通莲藕。图2中突变体莲藕的气孔导度大于普通莲藕,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两者相当,说明突变体莲藕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高于普通莲藕。
    【小问1详解】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因此藕有充足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即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要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这有利于减少氧气供应,降低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提高藕的品质。
    【小问2详解】影响光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内因是光合色素的含量,光照强度大于a点时,突变体却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推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外界的较强(充足)的光照,弥补了内部某些缺陷带来的不利影响;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莲藕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可知突变体的光反应阶段低于普通莲藕,因此另一方面可能突变体的碳反应效率较高。
    【小问3详解】图2显示:突变体莲藕的气孔导度较普通莲藕的大,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普通莲藕相近,说明突变体莲藕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所以突变体莲藕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 多,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突然进行遮光处理,光照强度降低,则CO2的消耗减少,进入胞间的CO2不变,因此胞间CO2浓度增加,图2中B图柱状图会升高。
    【小问4详解】根据不同色素的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用纸层析法法分离色素,由于突变体莲藕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在光合色素的分离实验中,①~④表示色素带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所以突变体的色素带中与普通莲藕具有较大差异的是③④。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
    24. 请回答下列I、II小题:
    I.某研究小组尝试用多种实验材料探究酶解法制备植物原生质体以及不同浓度PEG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

    (1)酶解法制各植物原生质体过程中,研究小组配制酶解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酶,此过程需严格控制酶的__________(写出两点),以获得存活质量较高的原生质体。实验过程中需定时取样,采用__________法统计完整的原生质体数量,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2)研究小组最终选用小白菜和紫甘蓝为材料,用不同浓度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实验结果如图2。请结合图1和图2判断实现二者原生质体的融合需要的最佳操作条件是__________。
    (3)实验选用紫甘蓝为材料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II.心肌长期负荷过重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等过程称为心脏重塑,与基因Snhg5相关。Snhg5转录出的RNA并不翻译产生蛋白质,而是以RNA的形式发挥调节作用。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建立了心肌细胞特异性Snhg5转基因小鼠。

    (4)研究人员利用PCR技术获得了Snhg5基因,有关该过程正确的是_______。
    A. 需要了解Sngh5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
    B. 新链的合成只能从3′→5′
    C. 反应体系加入的酶需要具有热稳定性
    D. 需要构建两种不同的引物
    (5)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Snhg5时,设计PCR过程所需引物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复性时温度的设定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有关,长度相同但__________碱基对含量多的引物需要设定更高的复性温度。通过PCR获得的目的基因Snhg5和质粒能用相应的酶切割、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图1)。研究人员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得到6株可能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分别提取各菌株中的质粒,使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Sall和HindⅢ切割后,经DNA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得到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含有重组质粒的菌株编号是______。
    (6)根据图1,为获得α-MHC-Snhg5-hGH转基因片段,研究人员应使用限制性酶KpnI和_____切割Snhg5重组质粒。将α-MHC-Snhg5-hGH片段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可以构建α-MHC-Snhg5-hGH转基因小鼠。结合题干信息,以下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可以使用激素使雌鼠超数排卵
    B.可以用显微注射法将α-MHC-Snhg5-hGH片段导入小鼠受精卵中
    C.导入α-MHC-Snhg5-hGH片段的小鼠均能成功表达出Snhg5蛋白
    D.一般需要多次杂交才可以获得纯合的转基因小鼠
    【答案】(1)①. 纤维素酶、果胶酶 ②. 使用浓度、温度、pH、处理时间 ③. 显微镜计数法
    (2)酶解4h后,使用30%PEG诱导15min
    (3)具有独特的颜色便于观察融合情况
    (4)CD
    (5)①. 目的基因或Snhg5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②. GC ③. 1、3、4、6
    (6)①. Sacll ②. ABD
    【分析】一、由图1可知:酶解4小时,获得原生质体数量最多,但所需时间最短;由图2可知:20%PEG诱导15min原生质体几乎没有融合, 30%PEG诱导 15min原生质体两两融合比列较大, 40%PEG诱导15min原生质体融合出现比例较大的多细胞融合现象。紫甘蓝具有紫色,便于实验中进行观察融合情况。
    二、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产物是RNA,所以所需的原料为4种核糖核苷酸。
    三、PCR技术的原理是模拟生物体内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利用DNA分子热变形原理,通过控制温度控制DNA分子的解聚和结合,DNA分子体内复制过程DNA的解旋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实现的;PCR扩增DNA片段过程最高经过n次扩增,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个,其中只有2条单链不含有引物。
    四、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要用到限制酶、DNA连接酶两种工具酶。如果目的基因要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时要将目的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标记基因和终止子等组件重组在一起,标记基因具有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并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小问1详解】植物原生质体不包括植物细胞壁,因此制备植物原生质体需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将细胞壁分解;这个过程需严格控制酶的浓度、整个制备体系需提供适宜酶活性的温度和pH,并且注意制备时长,时间过短酶解程度不足,过长则可能导致原生质体数量减少。统计培养液中细胞数量可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统计,即是用显微计数法统计完整的原生质体数量。
    【小问2详解】由图1可知,酶解处理四小时获得的原生质体数量最多,图2显示20%PEG诱导15min原生质体几乎没有融合,30%PEG诱导15min原生质体两两融合效果更好,40%PEG诱导 15min原生质体融合出现比例较大的多细胞融合现象,故实现二者原生质体的融合需要的具体操作条件是酶解4h后使用30%PEG诱导15min。
    【小问3详解】紫甘蓝具有紫色,便于实验中进行观察融合情况。
    【小问4详解】 A、只需了解Sngh5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用于合成引物即可,A错误;
    B、新链的合成只能从5′→3′,B错误;
    C、PCR是利用了DNA分子热变形原理,反应体系加入的酶需要具有热稳定性,C正确;
    D、PCR过程需要构建两种不同的引物,使其与DNA的双链分别配对,D正确。
    故选CD。
    【小问5详解】引物是一段短的DNA序列,用于引导目的基因的合成,因此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Snhg5时,设计PCR过程所需引物的主要依据是目的基因或Snhg5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由于GC碱基互补配对时形成三个氢键,而AT形成两个氢键,因此GC碱基对含量多的引物需要设定更高的复性温度。由图1可见,重组质粒中含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SalⅠ和HindⅢ的切点,所以,分别提取各菌株中的质粒,使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SalⅠ和HindⅢ切割后,若含有重组质粒,则会被切成两端,电泳后应含有两个条带,其中含有重组质粒的菌株编号是 1、3、4、6。
    【小问6详解】由图1可见,重组质粒中α-MHC-Snhg5-hGH转基因片段的两端分别为限制性内切核酸酶KpnⅠ和SacⅡ的切点,所以用KpnⅠ和SacⅡ切割Snhg5重组质粒可获得α-MHC-Snhg5-hGH转基因片段。A、为了获得足够数量的受精卵,先利用促性腺激素刺激供体雌性鼠超数排卵,雌鼠经过交配,将受精卵从输卵管中取出,A正确;B、通常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B正确;C、转基因小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出Snhg5蛋白,需要筛选和鉴定,C错误;D、目的基因导入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所以一般需要多次杂交才可以获得纯合的转基因小鼠,D正确。故选ABD。
    25. 水稻的花小且多,两性花去雄难度大,难以通过人工去雄的方法大量生产杂交种,因此袁隆平团队从1964年开始研究三系法杂交水稻。三系法杂交水稻由雄性不育系(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能产生正常雌配子)、雄性不育保持系(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子代仍表现为雄性不育),雄性不育恢复系(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子代能恢复雄性可育)组成,如下图。三系杂交涉及细胞质基因N、S,以及核基因R、r,只有基因型为S(rr)的植株表现为花粉不育,其余基因型的植株的花粉均可育。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细胞中与育性相关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雄性不育保持系的基因型为_____,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科研人员培育出了某种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水稻,其育性受日照时间和温度调控,低温且短日照条件下表现为雄性可育,高温或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
    ①现有温敏雄性不育植株甲、乙,其雄性不育的起点温度分别为21℃、25℃(在环境温度高于起点温度时,植株可表现为雄性不育)。农田中环境温度波动,制备杂交种子时,最好选用植株__________(填“甲”或“乙”)。
    ②若水稻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基因型A1A2B1B2决定,两对基因均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穗性状(A1、A2与B1、B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考虑染色体互换)。现将某雄性不育小穗稻与雄性可育小穗稻杂交,F1全表现为大穗,F1自交,F2中杂种优势衰退率为________,故杂交水稻需年年制种。
    ③科研人员比较水稻温敏雄性不育系(T)与野生型水稻(P),在T中发现Os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为验证Os基因突变是导致T温敏雄性不育的原因,现进行转基因实验,选择的基因和导入植株分别____(选填下列字母),预期出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选填下列字母)。
    a.P水稻来源的Os基因;b.T水稻来源的Os基因;c.P水稻;d.T水稻;e.转基因植株育性不受温度影响;f.转基因植株高温下雄性不育。
    【答案】(1)①. 6 ②. N(rr) ③. N(RR)、S(RR)
    (2)①. 甲 ②. 50% ③. ad ④. e
    【分析】分析题千信息可知:雄性的育性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包括: N(RR)、N(Rr)、N(r)、S(RR)、S(Rr)、S(rr),由于"基因R能够抑制基因S的表达,当细胞质中有基因N时,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因此只有S(rr)表现雄性不育,其它均为可育。
    【小问1详解】只有S (rr)表现雄性不育,其它包括N(RR)、N(Rr)、N(rr)、S(RR)、S(Rr)共5种基因型均表现为雄性可育,S (rr)雌性可育,故水稻细胞中与育性相关的基因型有6种;保持系能保持不育系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其细胞质基因N正常可育,能够自交结实,则保持系的基因型N(rr)。雄性不育株与恢复性杂交,F1代全为雄性可育,图中恢复系的基因型为N(RR)或S(RR)。
    【小问2详解】①甲与乙相比,甲雄性不育的起点温度更低,大田中环境温度有波动,甲受粉时出现雄性可育的情况更少,不易出现自交和杂交种混杂的现象,因此农田中环境温度波动,制备杂交种子时,最好选用植株甲。
    ②由F1全为大穗可知,F1的基因型为A1A2B1B2,又由于A1、A2与B1、B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考虑染色体互换,F1只能产生两种配子,其配子可能是A1B1∶A2B2=1∶1(或A1B2∶A2B1=1∶1),其自交后代可能是1/4A1A1B1B1、1/2A1A2B1B2、1/4A2A2B2B2(或l/4A1A1B2B2、1/2A1A2B1B2、1/4A2A2B1B1),即1/2为纯合子,表现为小穗,1/2为A1A2B1B2,表现为大穗,因此杂种优势衰退率为50%。
    ③P水稻来源的Os基因为显性的正常Os基因,导入T水稻后,会使转基因后的T水稻表现出野生型水稻的性状,即其育性不受温度影响;T水稻来源的Os基因为隐性的突变后的基因,转入P水稻后,不会改变P水稻的性状。综上,应选择将P水稻来源的Os基因(a)转入T水稻(d),所得到的转基因植株育性应不受温度影响(e)。

    相关试卷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丨甘肃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高考备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丨甘肃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高考备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共8页。

    [生物]2024~2025学年高三开学考试生物试卷(浙考研学馆诊断)(原题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2024~2025学年高三开学考试生物试卷(浙考研学馆诊断)(原题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_2025学年高三开学考试生物试卷浙考研学馆诊断解析版pdf、2024_2025学年高三开学考试生物试卷浙考研学馆诊断原题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