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一轮】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解题方法专题课件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0 古诗词鉴赏(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0 古诗词鉴赏(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古诗词鉴赏,考点1,分析意象意境,考点2,品析语言特色,考点3,理解诗歌内容,考点4,赏析艺术手法,考点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常考设问】1.诗(词)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诗(词)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023·福建)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遥碧亭杨 杰幽鸟①无心去又还,迢迢②湖水出东关③。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④。【注释】①幽鸟:鸣声幽雅的鸟。②迢迢:水流绵长的样子。③东关:关隘名。④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日暮云还,恋山不动,远望如山外又添一山。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2.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从三、四两句中体会到的情境。
1.结合全诗内容可知,全诗写了幽鸟、湖水、暮云、重山等景物。这首诗的大意是:从幽深林中无心飞去的鸟儿,不知为什么又飞了回来。但见茫茫碧绿湖水,远远地流出东关之外。日暮云还,恋山不动,远望如山外又添一山。幽鸟去又还,暮云飞不动,这些景物都富有人情,从侧面烘托了诗人沉醉山水的愉悦和闲适自得之情。2.夕阳落山,暮色渐重。天边的云彩好象留恋这美丽的晚景似的纹丝不动,在那远山之外似乎又增加了一层山峦一般。诗句描状暮色中的白云。暮云本无情,诗人却想象其有情,不然为何不飞动呢?正因其不动,才会有后句,使人错认是一层远山。从后句又可看出云在天边地平线上不高之处悠游、徘徊、停驻,其形状起伏不平,仪态万千,像一重新的山一样。
1.景物:幽鸟、湖水、暮云、重山等。情感:表达了诗人沉醉山水的愉悦和闲适自得之情。2.示例:比我更喜欢这湖光山色的,是暮云,它悠游、低回、停驻,在山的后面呆呆地依偎成了一重温柔的新山。
描述意境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常用的词语: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新明丽、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宁静恬淡、凄清冷落、清新自然、凄苦悲凉、清幽宁静。
【常考设问】1.诗(词)中加点的“×”字用得好,请加以赏析。2.诗(词)中的“××”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直接鉴赏关键词)3.诗(词)中“×”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字)4.诗(词)中的“诗(词)眼”/“关键词”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字或 词并鉴赏)5.××词与××词相比,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词)句。7.这两句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8.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023·恩施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晚 春韩 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①,惟解②漫天作雪飞。【注释】①才思:才气,才情。②解:懂得,知道。诗中“知”“斗”二字用得极妙,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用“知”和“斗”,赋予了草木和鲜花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晚春的景色,使无情的花草树木变得有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此处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草树”人格化,使无情的花草树木变得极为有情,生动活泼。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2023·泸州)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秋 夜[唐]方干度鸿惊睡醒,欹【注】枕已三更。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注释】欹(qī):依靠,倚靠。请简要赏析诗句“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的妙处。
“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意思是:透过空窗子看着高悬寂寥的月亮,虫儿靠着墙壁悉悉索索地叫着。联系“度鸿惊睡醒,欹枕已三更”可知,这时候是半夜三更,深夜本就寂静,能够清楚地听到虫鸣声,运用以声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夜之寂寥;联系“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可知,诗人离家很久,漂泊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孤苦,以及诗人的思乡念亲的情感。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窗外明月高悬,听着虫叫声,表现了诗人的孤苦,触发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行香子[北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李白诗歌洒脱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请举例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这首词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句式整齐,语调轻快流畅。词的上片中“树绕村庄,水满陂塘”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如同口语;“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在简单的色彩景物与色彩列举中,鲜明地写出农家景物的本色。这体现了本词语言通俗生动、朴素清新、质朴自然的特色。 “倚东风,豪兴徜徉”,意思是沐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豪兴”说明游兴正浓,“徜徉”则显示词人只是信步闲游。“豪兴”“徜徉”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词人怡然自得的神态。“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中的“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通过动物的活动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这些词语体现本词用词准确的特点。 这首词上下片形式完全相同,句式整齐。句子全都是三字或四字的短句,节奏分明,语调轻快,流畅自然,也是一大特色。
①通俗生动,朴素清新,质朴自然。“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如同口语,生动自然。写景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香”,色彩简单鲜明又显出农家本色。②用词准确。“倚东风,豪兴徜徉”中“豪兴”点明心情,“倚”“徜徉”则写出诗人怡然自得的神态。“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啼”“舞”“忙”与三个动物的活动特点相对应,写出了春天的生命活力。③句式整齐,格调轻快。本词句式都是三、四字句式,轻快流畅。
(一)炼字类1.解释该字(词)在诗(词)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词)的特殊用法或 运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化静为动等。2.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去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 术效果等。4.思考该字(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答题模板】解释含义+描绘景象+点明作用(考虑主旨、思考结构)。
(二)诗句赏析类1.明确诗句的表达技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或其他的表达技巧)。2.解释该句的含意。用具体的语言,展开联想或想象,描绘诗意。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抒发了作 者怎样的志向。 【答题模板】表达技巧+诗句含意+意境、主旨、情感。(三)语言特色类1.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诗(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阐述诗(词)中用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题模板】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如……,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 了作者……的情感。
描述语言风格常用的词语:清新自然、平淡质朴(朴实无华)、华丽绚烂、简洁明快、精练含蓄、明白晓畅、委婉含蓄、生动形象、雄浑豪放、沉郁顿挫
【常考设问】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诗歌中,为什么说……?3.请结合诗歌分析,为什么……?
(2023·绥化)赏析杜甫的《石壕吏》,按要求回答问题。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吏呼一何怒”,从“呼”“怒”中可见差役凶横残暴的形象。C.诗人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不满那场平叛战争。D.这首古体诗主要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比较强的抒情色彩。2.从整首诗看,你觉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人物“泣”的原因是 什么?从“如闻”二字中你感受到了杜甫怎样的形象呢?
1.《石壕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不满那场平叛战争”有误。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意思是: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联系“老翁逾墙走”可知,公公不在家;根据“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可知,丈夫死了,孩子尚年幼;“出入无完裙”,表现了生活的贫困;根据“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可知,婆婆被拉走,苦不堪言。据此可总结“泣”的原因。“如闻”指隐隐约约听到,诗人难以入眠听着动静,展现了诗人关切人民痛苦的形象。 1.C2.原因:婆婆被拉走,公公不在家,丈夫又死了,孩子尚年幼,生活很贫困,苦不堪言,所以“泣”。形象:关切人民痛苦的形象。
(一)选择题 常见的设误角度:形象特点概括不准、语言赏析不当、表达技巧确认不准、效果分析不当和情感分析不当。1.读懂诗歌,疏通诗意,把握、理解诗歌中的“景”和“情”。2.熟知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3.找易错点,抓三个关注: (1)关注术语——技巧术语、情感术语、诗歌专门术语(如送别诗、律诗等)。 (2)关注修饰词——对景物特点、人物特点等进行概括的形容词,对语言特 色进行概括的修饰词等。 (3)关注命题语——如范围、程度词(只、都、全、一些)、是非词(无、没 有)、关联词、术语连接词(和、或、还有)等;“表现出”“表达了”“描 绘了”“营造了”“运用了”……。
(二)简答题1.看标题,抓题眼。看标题是否显示事件、情感,是否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 背景;是否点明诗歌中心。2.看注释,抓暗示信息。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词)句;介绍写 作背景,暗示本诗(词)的思想主旨;介绍相关诗(词)句,暗示本诗(词)的 用典或寓意;提供与“此诗(词)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释,与诗 (词)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深层 原因有关。3.看作者,知人论世。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与经历,以更好地把握其作品的写 作角度、写作风格。4.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对正确理解分析诗 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5.看意象,把握特定含义。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 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6.看尾句,卒章显志。尾句往往蕴含诗歌的主旨。
【常考设问】1.这首诗(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请分析这首诗(词)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3.诗人(词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这首诗(这句诗)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上有什么特点?
(2023·广安)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卜算子·咏梅陆 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词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历经艰辛、屡遭排斥)坚持高洁志行;不媚俗,清真脱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 运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手法。词人借饱受摧残、香气不改、精神犹存的梅花,抒发自己虽历经艰辛,屡遭排斥,仍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情怀。
1.首先,准确指出诗(词)句运用的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角度①比喻: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的特点,表达(表现)了……。②拟人:将……人格化(或赋予……以人的动作或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③对偶: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2)表达方式角度,主要有描写(包括正面、侧面、白描)、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3)表现手法角度,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烘托渲染、双关、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①托物言志:借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志向(追求)。②借景抒情:借……的景,抒发了……的感情。③反衬:用……的……反衬了……,表现了……。④动静结合:……是动,……是静,动静结合,描写了……,表达了……。⑤虚实结合:……是虚写,……是实写,虚实结合,描写了……,表达了……。⑥视听结合:……是从视觉来写的,……是从听觉来写的,视听结合,描写了……,表达了……。
2.结合诗(词)句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必须结合诗(词)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指出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板】这首(句)诗(词)用了……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或心境)。
【常考设问】1.这首诗歌体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歌[或这句诗(词)]表达了诗(词)人怎样的心情?3.这首诗(词)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2023·黄冈)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望岳 【乙】望蓟门① 杜 甫 祖 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燕台一去②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③曙色动危旌④。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少小虽非投笔吏⑤,论功还欲请长缨⑥。【注释】①蓟门:唐朝屯兵之地。②燕台一去:一到燕地。③三边: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④危旌:高扬的旗帜。⑤投笔吏:指东汉人班超。他投笔从戎,后来因功封为定远侯。⑥请长缨:缨,绳子。西汉人终军曾向汉武帝主动请缨,出使南越,后常用来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 两首诗都紧扣“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请结合两诗的最后两句内容,说一说两位作者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甲】诗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本句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表现出诗人对泰山的喜爱;将泰山与众山进行对比,凸显出泰山的巍峨高大,然而作者不惧艰险打算登上泰山之巅,表现了诗人不怕艰难险阻,敢于攀登绝顶,志向远大,具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乙】诗结尾两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意思是: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联系注释“投笔吏”“请长缨”可知,末联诗人连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是“投笔从戎”,第二个是“终军请缨”,表现了自身也能够像班超一样投笔从戎,为国效力,建功立业;也希望像终军一样平定边患,实现抱负。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甲】诗结尾两句既写出了作者对泰山高大雄伟的喜爱,也表达了诗人不怕艰难险阻,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乙】诗结尾两句表现了诗人投笔从戎、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
1.结合背景,把握古诗(词)的情感、主旨。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作者的人生经历。2.分析诗(词)眼,透视古诗(词)的情感、主旨。诗(词)眼是解读诗歌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歌,如果能抓住诗(词)眼,就容易体会作者的情感。3.解读意象,挖掘古诗(词)的情感、主旨。诗(词)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这些意象往往寄托着诗(词)人特定的情感。
4.借助典故,探寻古诗(词)的情感、主旨。运用古籍中的逸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句子来以古比今,借古抒怀。 【答题模板】(1)抒发情感:通过……(内容)+抒发(寄寓)了作者……的情感。(2)概括主旨:这是一首……的诗(词),通过……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描述古诗词情感常用的词语: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寄情山水、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古典诗歌常见的五种情感类型:(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宦海沉浮或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志向,等等。(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等。(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等。(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常考设问】1.请结合全诗(词)简要分析×××形象。2.这首诗歌中的×××有什么特点?3.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一形象?
(2023·株洲)古诗鉴赏。遭田父泥饮①美严中丞(节选)[唐]杜甫田翁逼②社日,邀我尝春酒。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③。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④。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月出遮⑤我留,仍嗔问升斗。【注释】①遭:遇。田父:农民。泥饮:痛饮。②逼:近。③卯:上午五点到七点。酉:下午五点七点。④肘:拉住胳膊。⑤遮:拦。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田父形象。
“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意思是清晨出游,偶然来到他家,却从卯时到酉时喝了一天酒。他高声叫人拿取果栗,我几次告辞他又拉住我的臂肘。“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田父意在尽醉,所以当杜甫最后问到今天喝了多少酒时,他还生气。意思是说:“酒有的是,你不用问。”极写田父的真朴慷慨,表现出田父的热情好客和淳朴。 热情好客、淳朴。(言之有理即可)
1.人物形象概括及作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诗(词)中的“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词)人自己。另一种是诗(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第一步,找。找到诗(词)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第二步,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第三步,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分点说明概括,切忌以译代析。 第四步,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就是分析形象中诗(词)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里回答。
2.物象概括及作用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歌中的物象,一般都浸染了作者的感情,经过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从而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即意象。第一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第二步,挖掘物象的内在品质,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结合诗(词)句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第三步,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
【答题模板】1.人物形象概括及作用:找诗(词)句+析性格+联主旨+明目的。2.物象概括及作用:这首诗(词)描绘了物象……的特点,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附录六 诗歌的分类及古诗词鉴赏要点
1.(2023·潍坊)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千里思郑锡①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②闲。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注释】①郑锡:唐朝登宝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②机:原意是弩机,代指武器。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通”和“望”连接四个地方,紧扣诗题“千里思”。“望”是“思” 的具体表现。B.颔联意为:家乡来信被深秋大漠阻断;想写封家书,却战事不断、枕戈 达旦。C.“两乡思”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惟余”极 言思乡之切。D.“一夕度关山”与“关山度若飞”都写出了迅速越过关山、立即奔赴战 场的状态。
【解析】“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的意思是:只剩下两地乡思之情,想一天晚上快速度关山。因此,“一夕度关山”写出了诗人想快速回到家乡的思乡之情,并不是写诗人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2)请简要分析“虫”和“雁”两个意象在表达思乡情感方面的作用。
示例:羁留异乡,好梦难圆,伴随着秋虫的鸣叫,天已经破晓了。“虫”鸣“催晓”,以动衬静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凄苦之情。身在他乡,真希望鸿雁尽快将书信传递给家人。“雁”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2023·烟台)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岳州晚景[唐]张籍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飞。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长沙卑湿地,九月未成衣【注】。【注释】九月未成衣:反用《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意,意思是天冷却没有加衣服。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对“晚景”“秋声”的描写,体现了诗人的心境,为全诗抒情奠 定基调。B.颔联写景,动中有静,虚实结合,由太阳浮在水面联想到天空彩霞飞舞, 江面也如同天空一样。C.颈联中“洲白芦花吐”写芦花开放,使小洲看上去是白的。这种倒着写 的手法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例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D.尾联写天冷未加衣,而古时裁衣、授衣多是家妇所为,由此可知,此句 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解析】“虚实结合”有误。颔联写景,均为实写。“水光”“霞彩”二句,一是由地及天之景,一是由天及地之景,且都是“晚景”的递进。
渲染环境的氛围,寄托人物的愁绪。
(2)请根据下列诗句,探究“鸦”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寄托的情感。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张籍《岳州晚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2023·济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访登子重到故居①(其一)张 岱里②中曾屡到,不忍看荒庐。乔木惊新伐,斋名想旧除。犹思牵幌入,恍忆出门初。牖③下三竿竹,依依尚识余。【注释】①张岱二弟张登子住在富阳,那里有张家田产,张岱常前往探亲。本诗为明亡之后,诗人重游旧地之作。②里:住宅。③牖:窗。
(1)下列诗句与本诗的情感基调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B.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此诗写了作者张岱探望弟弟张登子,重游故居,看到旧日茅屋以及周围荒凉的景象,抒发国破家亡之苦。A.写出了诗人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但诗人“不自哀”,展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B.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C.表达思乡之情。D.抒发友人迟到,诗人等待之中的心烦意乱之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古诗词鉴赏》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诗歌发展,按音律分类,古体诗古风,近体诗,绝句四句,十句以上,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九 古诗词鉴赏 课件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唐李白,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唐杜甫,游山西村,宋陆游,清龚自珍,使至塞上,唐王维,渡荆门送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设计专题课件12古诗词鉴赏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