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文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可通用)
专题二4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默写背诵-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二4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默写背诵-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共6页。
(一)《桃花源记》陶渊明
1.《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
3.《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4.《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5.《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最能表明桃花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刚从山口进入桃花源的景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9.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通过写鸡狗等来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0.《桃花源记》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1.《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
1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3.《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寄寓了对天伦和乐的向往。寄寓了对天伦和乐的向往。
15.《桃花源记》一文中吸引鱼人渔人“欲穷其林”的句子是“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6.《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7.《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8.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体现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不愿外界人来打扰的句子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9.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以“及郡下,诣太守”两句,表明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向外人透露了桃花源的事,并没有信守承诺。
20.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1.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有两句诗: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在《桃花源记》中与这两句诗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2.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无人问津”,其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
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
2.《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
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伐竹取道”前后呼应的句子:①隔篁竹 ②四面竹树环合。
6.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形容两岸弯曲、岸势峭拔多姿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
8.《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忽然间游来游去,轻快敏捷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0.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边周围树木优美姿态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神秘莫测的句子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间接(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 。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小石潭的全貌是: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1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中小鱼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6.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运用比喻,描写溪身、溪水蜿蜒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作者发现小石潭经过的句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18.《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0.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久坐潭边游人的感受,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点睛之笔)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1.《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2.《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兔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了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表现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叙述,如:水尤清冽。又有侧面描写,如: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8.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游历小石潭后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三)《北冥有鱼》
1.庄子《北冥有鱼》“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
2.《庄子·北冥有鱼》中以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北冥有鱼》中,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的诗句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4.《北冥有鱼》中描绘鲲鹏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5.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写道“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来表达自己追求精神绝对自由的理想;
6.《北冥有鱼》一文想象奇特,其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7. 《北冥有鱼》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8.成语“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这个典故出自《北冥有鱼》,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的句子是: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9. 《北冥有鱼》中以奇异的想像、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画面的语句是: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0.《北冥有鱼》中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1. 《北冥有鱼》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四)《虽有佳肴》
1.《虽有佳肴》中,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教学相长也。
2.《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虽有佳肴》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正确的句子是: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 《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道理的句子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5.教学相长,指教和学互相促进。语出自《礼记·学记·虽有佳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五)《大道之行也》(《礼记》)
1.《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了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关系的句子是:讲信修睦。
2.《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了“大同”社会的关爱的句子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大道之行也》中说明了政权财富都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任何个人的句子是:天下为公。
4.写出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思相近的句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5.《大道之行也》中表明我国古代政治上最高的理想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六)《马说》韩愈
1.《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2.《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马说》中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马说》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马说》中描写食马者愚昧无知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8.《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的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11.韩愈《马说》中“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体现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
发出强烈谴责的愤懑之情。
12.由于不被赏识、得不到重用,《马说》中的千里马最终“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走完自己悲惨的一生*。
13.《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马说》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5.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6.《马说》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0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默写背诵-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面对鲁肃的赞扬,吕蒙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诗词默写背诵-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共5页。
这是一份专题08 《木兰诗》默写强化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经典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默写填空,用课文原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根据课文内容默写,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