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的NaClO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物质及反应的分类、化学计量及其应用、钠氯及其化合物。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 5 K-39 Ca-40 Fe-56 Ni-59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医大辞典》中关于传统石碱的释义为“从蒿、蓼等草灰中提取之碱汁,和以面粉,经加工而成的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酸式盐
B. 小苏打的化学式为
C. “碱汁”的溶质主要为
D. 可通过焰色试验判断“碱汁”中是否含有Na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钾由钾离子和碳酸氢根构成,属于酸式盐,故A正确;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B错误;
C.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则“碱汁”的溶质主要为K2CO3,故C正确;
D.钠元素的焰色试验呈现黄色,可通过焰色试验判断“碱汁”中是否含有Na元素,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 由食用盐和浓硫酸制取HCl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结构示意图:
B. 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
C. 该反应能进行的原因:熔沸点高、难挥发
D. 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A.Cl为17号元素,核电荷数为17,故A错误;
B.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质量数=11+12=23:,故B错误;
C.为高沸点、难挥发酸,利用该性质可用浓硫酸与NaCl反应制取低沸点的HCl,故C错误;
D.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故D正确;
故选:C。
3. 和田玉是世界软玉中极品,其主要成分是透闪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非电解质
B. CaO属于酸性氧化物
C. 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D. 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能发生微弱的电离,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A错误;
B.CaO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B错误;
C.只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能和碱反应,不属于两性氢氧化物,C错误;
D.硅酸盐写成氧化物形式时,低价金属氧化物在前,高价在后,若化合价相同,金属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接着是二氧化硅和水,则透闪石的化学式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D正确;
故选D。
4. 无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于制备
B. 用于除去自来水中的余氯()
C. 热溶液用于清洗餐具上残留的油污
D. 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及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热分解制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消耗氢离子,促进氯气与水反应,用于除去自来水中的余氯(),B不符合题意;
C.用热碱水清除餐具上残留的油污,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水解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
D.具有强氧化性,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及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C.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液封
D. 将含有少量HCl的依次通过浓、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干燥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属钠着火后有生成物过氧化钠,而泡沫灭火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会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氧气是助燃剂,会使火势更大,A项不正确;
B.玻璃塞成分含有二氧化硅,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硅酸钠会使塞子粘住而无法打开,同时消耗了氢氧化钠,B项不正确;
C.溴易挥发,实验室通常采用加水液封,是基于溴和水反应的程度很小,C项正确;
D.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应该先通过饱和食盐水来溶解氯化氢,后通过浓硫酸来吸收水蒸气,才能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D项不正确;
故选C。
6.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饱和氯水:、、、
B.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
C. 0.1的NaClO溶液:、、、
D. 0.1的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饱和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饱和氯水中、、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均能大量共存,B正确;
C.、、会反应生成氯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B。
7.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和,光照分解成和,故A符合题意;
B.电解溶液生成NaOH、H2和Cl2,电解熔融氯化钠才能生成钠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而不是常温,故C不符合题意;
D.氯气的氧化性很强,铁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在黄铁矿()表面去除重金属机理如图所示,相关反应中,氧元素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为
A. ②B. ③C. ①②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反应①中,氧元素化合价下降,体现氧化性,反应②中转化时氧元素化合价既上升体现还原性又降低体现氧化性,反应③中过氧化氢转化为水,体现氧化性;
故选A。
9. 下列有关实验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FeO加入足量醋酸溶液中:
B. 将少量加入溶液中:
C. 将少量NaOH溶液加入溶液中:
D. 常温下,将通入NaOH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将FeO加入足量醋酸溶液中:,A错误;
B.碘离子还原性比亚铁离子强,将少量加入溶液中发生:,B错误;
C.将少量NaOH溶液加入溶液中生成水:,C正确;
D.常温下,将通入NaOH溶液中:,D错误;
故选C。
10. 将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实验现象和结论均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I、淀粉混合溶液通入氯气,能将氧化为,溶液变为蓝色,A正确;
B.品红溶液通入氯气,品红褪色,加热后不能恢复红色,氯水中的次氯酸因为具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与不同,B错误;
C.溶液通入氯气,与水反应有生成,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澄清溶液变浑浊,C正确;
D.、KSCN混合溶液通入氯气,能将氧化为,溶液变为红色,D正确;
故选B。
11.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7g 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8
B. 22.4L 中含原子核的总数目为3
C. 0.2ml 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0.4
D. 1L 0.1 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1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中有10个电子,17g 即1ml含有电子的数目为10,A错误;
B.没有给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B错误;
C.晶体含有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0.2ml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0.4,C正确;
D.水分子中也存在H,1L 0.1 溶液中含H的数目大于0.1,D错误;
故选C。
12. 以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反应1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Y”中溶质只有两种
B. “反应1”中每生成1ml 转移2ml
C. “反应2”中的离子反应之一为
D. “反应2”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答案】D
【解析】
【分析】反应1的方程式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向反应后的体系中加入浓盐酸,Na2FeO4与浓盐酸发生:2Na2FeO4+16HCl=4NaCl+2FeCl3+8H2O+3Cl2↑,据此分析;
【详解】A.反应1的方程式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向反应后的体系中加入浓盐酸,发生Na2O+2HCl=2NaCl+H2O、2Na2FeO4+16HCl=4NaCl+2FeCl3+8H2O+3Cl2↑,因此溶液Y中的溶质为NaCl、FeCl3、Na2SO4、HCl,故A错误;
B.反应1的方程式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Fe、O,因此生成1ml氧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1+2×4)ml=10ml,故B错误;
C.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氧化物不能拆写成离子,根据A选项分析之一,“反应2”中离子反应之一是Na2O+2H+=2Na++H2O,故C错误;
D.“反应2”中2Na2FeO4+16HCl=4NaCl+2FeCl3+8H2O+3Cl2↑,2mlNa2FeO4作氧化剂,16ml盐酸中有6mlHCl作还原剂,因此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为6∶2=3∶1,故D正确;
答案为D。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并回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Ⅰ.的制备(实验装置如图甲)
ⅰ.向气体吸收反应器中加入11.7g NaCl、5mL浓氨水、10mL蒸馏水及2滴酚酞;
ⅱ.向气体吸收反应器中通入气体,待溶液变为无色后,再加入10mL浓氨水,继续通入;
ⅲ.再加入10mL浓氨水,充分振荡,使NaCl完全溶解,继续通入过量至生成大量晶体(溶液的体积为35mL);
ⅳ.将气体吸收反应器冷却,然后抽滤,回收母液。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收集晶体。
实验Ⅱ.的制备
将实验Ⅰ制得的晶体转移到已称重的坩埚中,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并称量。
实验Ⅲ.的回收
加热母液使分解,滴加氨水至溶液呈碱性,操作b,抽滤,洗涤,置于干燥器中干燥,称重。
阅读上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操作b”为蒸发结晶
B. 步骤ⅲ中通入过量生成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C. 回收时加入氨水的目的之一是与反应避免析出
D. 仪器b中的液体可以为浓NaOH溶液,既能防倒吸又能吸收
14. 已知0℃时饱和溶液的浓度是0.8,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及对溶解度的影响,若该实验中11.7g NaCl全部转化成,则在0℃时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保留一位小数)
A. 13.4gB. 14.4gC. 12.4gD. 16.8g
【答案】13. C 14. B
【解析】
【分析】利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通入装有浓氨水和氯化钠的气体吸收装置,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析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碳酸氢铵滴加氨水至碱性,提高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利于氯化铵析出;
【13题详解】
A.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由图乙可看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为温度越高,氯化铵溶解度越高,故操作b为:蒸发浓缩溶液,当液面上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错误;
B.步骤ⅲ中饱和氨盐水通入过量生成溶解度较小的晶体,离子方程式为,错误;
C.回收时加入氨水的目的之一是氨水与反应生成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避免析出,正确;
D.浓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和氨气反应,浓NaOH溶液不能吸收,错误;
故选C;
【14题详解】
由钠元素守恒,该实验中11.7g NaCl全部转化成质量为,溶液的体积为35mL,则溶液中碳酸氢钠质量为0.035L×0.8×84g/ml=2.352g,则析出固体的质量为16.8g-2.352g=14.4g;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主要用于制造酰基氯化物。实验室制备原理为,实验装置(夹持及部分加热装置已省略)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d的名称为_______,橡胶弯管的作用是_______。
(2)制备的化学反应为,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填名称)_______,干燥管中盛放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填名称)。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如用代替漂白粉,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l。
(4)实验过程中发现的流速过快,可以采取的简便措施是_______。
(5)将、混合气体通入蒸馏水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为两种强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
(2) ①. 硫酸铜 ②. 碱石灰
(3) ①. ②. 0.25
(4)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5)
【解析】
【分析】根据实验室合成原理:可知,C装置可用于制备氯气,B中装有浓硫酸干燥氯气,在装置A中发生反应。
【小问1详解】
仪器d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橡胶弯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
【小问2详解】
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硫酸铜为氧化产物;干燥管的作用是吸收氯气和二氧化硫,同时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故可以用碱石灰;
【小问3详解】
装置C中用浓盐酸和漂白粉制取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如用代替漂白粉,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生成3ml氯气时转移5ml电子,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即生成0.15ml时,转移0.25ml电子;
【小问4详解】
实验过程中发现的流速过快,可以采取的简便措施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小问5详解】
将、混合气体通入蒸馏水生成硫酸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
16. 以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为载体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处理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Ⅰ./复合吸收剂可用于烟气的脱硫脱硝。已知:溶液呈弱碱性,一定条件下水解为和;易溶于水;NO、、、都能被还原为。
(1)将通入、的混合液中可制备(全部转化为)。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制备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用于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工作过程中能将NO氧化为。下图吸收液中尿素质量分数为10%,,其对脱除效果的影响(反应温度为55℃,吸收液pH为4,烟气中NO、的浓度分别为360、1000)如下图所示。
①烟气中_______,单独用尿素溶液作吸收液时生成,属于_______(填字母)。
A.正盐 B.酸式盐 C.硫酸盐
②工作过程中发生多个反应,其中与反应生成HCl与,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随增大,NO脱除效率快速增加直至接近于100%,其原因是_______。
Ⅱ.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NO,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OH表示羟基自由基,其中O元素为-1价,·表示未成对电子)。
(3)在_______(填“阴”或“阳”)极生成,在净化器中生成1ml ,消耗·OH的数目为_______(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1) ①. +5 ②.
(2) ①. 0.012 ②. A ③. ④. 随的增大,则能将NO完全氧化成NO2,NO2易溶于水并将尿素氧化为N2而除去,导致的脱除效率快速增加直至几乎接近于100%
(3) ①. 阳 ②. 3
【解析】
【小问1详解】
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制备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①NO的浓度为360,则;属于正盐,故选A;
②与反应生成HCl与,离子方程式为;由题干信息可知,Cl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用ClO2/尿素复合液作吸收液时,随的增大,则能将NO完全氧化成NO2,NO2易溶于水并将尿素氧化为N2而除去,导致的脱除效率快速增加直至几乎接近于100%;
【小问3详解】
O2转化为的反应为,其发生的反应是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故在阳极生成;净化器内NO被·OH氧化为HNO3,发生反应,则生成1ml,消耗·OH的数目为3NA。
17. 发展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是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Ⅰ.粗盐中含有泥沙、、、等杂质,精制步骤如下图所示。
(1)过滤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试剂a、b依次为_______(填字母)。
A.、 B.、 C.、
(2)向“滤液”中缓缓加入盐酸时,开始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以、NaCl为主要原料制备小苏打及物质b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3)反应①能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该流程中理论上无需不断补充的物质为_______(填字母)。
A.NaCl B. C.
Ⅲ.用“母液”(含、、)提取,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5)吸收塔中转化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6)向蒸馏塔中通入水蒸气,控制温度在90℃左右进行蒸馏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引流 ②. B
(2)H++OH-=H2O
(3)溶解度小的NaHCO3从溶液中析出,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4) ①. ②. C
(5) (6)温度过低难以将Br2蒸发出来,但温度过高又会将大量的水蒸馏出来
【解析】
【分析】海水淡化得到淡水,另外蒸发溶剂得到粗盐和母液,粗盐通过精制得到精盐;母液加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用盐酸将其沉淀溶解,HCl氛围中加热制得氯化镁晶体,氯化镁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脱水生成无水氯化镁,最后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金属镁;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杂质, 加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再依次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量NaON溶液、过量Na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再向滤液加入适量盐酸得到NaCl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母液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吹入空气将溴吹出,加入纯碱液吸收溴元素,将转化为、,再加入稀硫酸使、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溴,经过吹出、吸收、酸化来重新获得含Br2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最后经蒸馏得到液溴,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过滤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粗盐提纯时,加入的碳酸钠应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一方面除去原溶液中的Ca2+,另一方面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不能用溶液除去,因为会引入新杂质,故选B;
【小问2详解】
向“滤液”中缓缓加入盐酸时,开始时盐酸与过量NaOH先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小问3详解】
反应①能进行的原因是:溶解度小的NaHCO3从溶液中析出,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和MgCO3为原料,需要补充,NH4Cl为中间产物,不需要补充,故选C;
【小问5详解】
吸收塔中转化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单线桥表示为
【小问6详解】
向蒸馏塔中通入水蒸气,控制温度在90℃左右进行蒸馏的原因是:温度过低难以将Br2蒸发出来,但温度过高又会将大量的水蒸馏出来。
18. 碱式氧化镍(NiOOH)可用作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某实验室以含镍()废液为原料生产NiOOH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中将含废渣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实验室除去固体中少量的的方法是_______(填操作名称)。
(2)加入溶液时,确认已经完全沉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3)不宜加入过多,其原因是_______。
(4)“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若加热不充分,制得的NiOOH中会混有。现称取9.18gNiOOH产品溶于稀硫酸,加入100mL1.000 标准溶液,搅拌至溶液清亮,定容至200mL(未配平)。取出20.00mL上述溶液,用0.010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标准溶液20.00mL(不与反应)。
①用粉末和蒸馏水配制0.010的溶液,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_______(填名称),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填“偏低”“无影响”或“偏高”)。
②通过计算确定样品中+3价镍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 ①. 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②. 加热
(2)取上层清液,加入碳酸钠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证明镍离子已经完全沉淀
(3)过量的会导致后续调pH时,增大碱性物质的用量
(4)
(5) ①. 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 ②. 偏低 ③. 反应后余下物质的量为=0.01ml,与NiOOH反应的为0.09ml,则+3价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7.8%
【解析】
【分析】含镍(Ni2+)废液为原料生产NiOOH,废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得到NiCO3沉淀,沉淀中加入硫酸溶解生成NiSO4,加入试剂调节溶液的pH使镍离子全部沉淀生成,在空气中加热制取NiOOH;
【小问1详解】
生产中将含废渣粉碎目的是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室除去固体中少量的的方法是加热;
【小问2详解】
加入溶液时,确认已经完全沉淀的实验方法是取上层清液,加入碳酸钠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证明镍离子已经完全沉淀;
【小问3详解】
过量的会导致后续调pH时,增大碱性物质的用量,故溶解NiCO3时,加入的不宜过多;
【小问4详解】
在空气中加热制取NiOOH,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①用粉末和蒸馏水配制0.010的溶液,需要用到托盘天平、胶头滴管、容量瓶、量筒、药匙、玻璃棒、烧杯,不需要用到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加水加多,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②根据关系式,,称取9.18gNiOOH产品溶于稀硫酸,加入100mL1.000 标准溶液,由题中标准溶液滴定数据,可知反应后余下物质的量为=0.01ml,与NiOOH反应的为100×10-3L×1.000ml/L-0.01ml=0.09ml,则+3价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7.8%。选项
溶液
现象
结论
A
NaI、淀粉混合溶液
溶液变为蓝色
能将氧化为
B
品红溶液
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氯水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与相同
C
溶液
澄清溶液变浑浊
与水反应有生成
D
、KSCN混合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能将氧化为
化学式
色态
熔点/℃
沸点/℃
主要化学性质
暗红色或淡红色液体
-78
60(分解)
溶于水并剧烈反应
无色或黄色液体
-105
78.8
遇水水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的NaClO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