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TOC \ "1-3" \p " " \h \z \u \l "_Tc18593" PAGEREF _Tc18593 \h 2
\l "_Tc21424" PAGEREF _Tc21424 \h 3
\l "_Tc24670" 考点一 仪器的使用与基本操作 PAGEREF _Tc24670 \h 3
\l "_Tc1654"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PAGEREF _Tc1654 \h 3
\l "_Tc28341"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PAGEREF _Tc28341 \h 6
\l "_Tc5528"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PAGEREF _Tc5528 \h 6
\l "_Tc26311" 题型一 化学仪器的使用 PAGEREF _Tc26311 \h 6
\l "_Tc23895" 题型二 化学基本操作 PAGEREF _Tc23895 \h 8
\l "_Tc16447" 考点二 物质的实验室制备及模拟制备 PAGEREF _Tc16447 \h 11
\l "_Tc29928"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PAGEREF _Tc29928 \h 11
\l "_Tc27452"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PAGEREF _Tc27452 \h 15
\l "_Tc1540" 1.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的选择 PAGEREF _Tc1540 \h 15
\l "_Tc19538" 2.固液(固)加热制气装置的选择 PAGEREF _Tc19538 \h 16
\l "_Tc17829"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PAGEREF _Tc17829 \h 16
\l "_Tc1127" 题型一 无机物的制备 PAGEREF _Tc1127 \h 16
\l "_Tc22950" 题型二 有机物的制备 PAGEREF _Tc22950 \h 19
\l "_Tc12359" 考点三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PAGEREF _Tc12359 \h 20
\l "_Tc18554"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PAGEREF _Tc18554 \h 20
\l "_Tc3599"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PAGEREF _Tc3599 \h 22
\l "_Tc11124" 1.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选择恰当的分离(提纯)方法 PAGEREF _Tc11124 \h 22
\l "_Tc32456" 2.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PAGEREF _Tc32456 \h 22
\l "_Tc24694"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PAGEREF _Tc24694 \h 23
\l "_Tc19933" 题型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物理方法 PAGEREF _Tc19933 \h 23
\l "_Tc7687" 题型二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化学方法 PAGEREF _Tc7687 \h 24
\l "_Tc13659" 题型三 物质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分析 PAGEREF _Tc13659 \h 25
\l "_Tc9498" 考点四 制备工艺流程分析 PAGEREF _Tc9498 \h 27
\l "_Tc3355"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PAGEREF _Tc3355 \h 27
\l "_Tc26126" PAGEREF _Tc26126 \h 30
\l "_Tc17473" 制备工艺类选择题解题流程 PAGEREF _Tc17473 \h 30
\l "_Tc23216"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PAGEREF _Tc23216 \h 30
\l "_Tc32699" 制备工艺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PAGEREF _Tc32699 \h 30
\l "_Tc9540"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PAGEREF _Tc9540 \h 31
\l "_Tc19870" 考点五 操作—现象—结论一致性判断 PAGEREF _Tc19870 \h 36
\l "_Tc17631"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PAGEREF _Tc17631 \h 36
\l "_Tc7323" PAGEREF _Tc7323 \h 41
\l "_Tc29087" 操作、现象与结论一致性判断表格类实验题解题程序 PAGEREF _Tc29087 \h 41
\l "_Tc24539"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PAGEREF _Tc24539 \h 42
\l "_Tc1917" 1.物质(或离子)检验类方案判断 PAGEREF _Tc1917 \h 42
\l "_Tc19207" 2.微型原理验证类实验方案的设计 PAGEREF _Tc19207 \h 43
\l "_Tc23754"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PAGEREF _Tc23754 \h 43
考点一 仪器的使用与基本操作
1.(2023•山东卷,4)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
B.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的硼酸溶液冲洗
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毛(石棉布)灭火
2.(2023•湖南卷,3)下列玻璃仪器在相应实验中选用不合理的是( )
A.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①②③B.蒸馏法分离CH2Cl2和CCl4:③⑤⑥
C.浓硫酸催化乙醇制备乙烯:③⑤D.酸碱滴定法测定NaOH溶液浓度:④⑥
3.(2023•全国乙卷,9)下列装置可以用于相应实验的是( )
4.(2021·河北卷,3)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 (2023•浙江省6月选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装置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
B.图②操作可排出盛有KMnO4溶液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C.图③操作俯视刻度线定容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D.图④装置盐桥中阳离子向ZnSO4溶液中迁移
6.(2022•山东卷,2)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B.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C.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D.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7.(2022•海南省选择性考试,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8.(2022•湖北省选择性考试,6)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或现象错误的是( )
9.(2021•天津卷,6)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选用仪器正确的是( )
10.(2021•山东卷,3)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④不可加热B.②、④不可用作反应容器
C.③、⑤可用于物质分离D.②、④、⑤使用前需检漏
11.(2021•山东卷,11)(双选)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 )
1.基本仪器使用与安全
(1)蒸发皿不能用来加热固体。
(2)NaOH具有吸水性和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滤纸上。
(3)容量瓶在使用之前不需烘干。
2.药品的保存
(1)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易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所以不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 NaOH 溶液。
(2)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所以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应该保存在塑料瓶中。
3.pH试纸的使用
(1)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漂白试纸,不可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
(2)广泛pH试纸只能精确到整数。
4.分离与提纯
(1)萃取分液过程中放出液体时,需要打开玻璃塞,保证与外界连通,确保液体顺利流出。
(2)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题型一 化学仪器的使用
1.(2024·山东普通高中高三联合质量测评大联考)某化学研究小组,用杂铜(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途径制取胆矾,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以下仪器用不到的是( )
A.B.C.D.
2.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用前必须干燥处理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立即吸出多余液体
3.关于实验操作或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要盐酸和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以减小误差
B.分液漏斗、容量瓶、滴定管在使用前都要检查是否漏水
C.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 时,加几滴 CuSO4 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D.海带提碘实验中可用 CCl4 溶解海带灰,增强碘的浸出率
4.化学实验要始终注意安全防护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2,作用是防止环境污染
B.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C.剩余药品必须放回原试剂瓶,如切割钠块剩余的部分要放回原试剂瓶煤油中
D.验证小苏打热稳定性实验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5.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仪器和试剂任选)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一组是( )
6.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仪器和试剂任选)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一组是( )
7.(2024·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保存试剂的容器) ( )
8.(2023·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联考)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步完成:灼烧灰化→6ml•L⁻¹硝酸溶解→过滤→检测滤液中的铁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灼烧灰化”选用的玻璃仪器有①②③
B.④用于配制6ml•L⁻¹硝酸时需洗净并烘干
C.“过滤”时需沿②向⑤中转移液体并小心搅拌
D.检测铁元素时,⑥悬垂于⑦的上方滴加KSCN溶液
题型二 化学基本操作
9.(2024·湖北省六校新高考联盟学校高三联考)下列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分液用装置④,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B.分离乙二醇(沸点为)和乙酸(沸点为)选择装置③
C.提纯含不溶性杂质的粗苯甲酸要用装置①②
D.用装置①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沉淀物
10.(2024·广东部分学校高三联考)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1.(2024·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完成下述实验,装置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12.(2024·浙江强基联盟高三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甲中光照时,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说明甲烷和氯气发生了反应
B.装置乙在滴定过程中应挤压玻璃珠下半部分(部位)
C.装置丙可用于实验室配制银氨溶液
D.装置丁中若将溶液替换成CuSO4溶液,将无法形成原电池
13.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14.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5.(2023·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实验安全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氰化钠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该工艺不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B.液溴沾到皮肤上,立即用苯洗涤,然后用水冲净,涂上甘油
C.使用三颈烧瓶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占其容积的~
D.硝酸铵、三硝基甲苯均属于易爆物质,使用时防止剧烈受震
16.(2023·天津市一模)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17.根据下列装置和表内的物质,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考点二 物质的实验室制备及模拟制备
1.(2023•北京卷,8)完成下述实验,装置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Cl2 B.实验室收集C2H4
C.验证NH3易溶于水且溶液呈碱性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2.(2023•广东卷,9)按图装置进行实验。将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试管,关闭活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中试管内的反应,体现H+的氧化性
B.Ⅱ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在Ⅰ和Ⅲ的试管中,都出现了浑浊现象
D.撤掉水浴,重做实验,Ⅳ中红色更快褪去
3.(2023•广东卷,4)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NH3喷泉实验。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图1:喷泉实验B.图2:干燥NH3C.图3:收集NH3D.图4:制备NH3
4.(2022•江苏卷,4)实验室制取少量SO2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SO2气体B.用装置乙制取SO2水溶液
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SO2D.用干燥pH试纸检验SO2水溶液的酸性
5.(2022•山东卷,8)实验室制备KMnO4过程为:①高温下在熔融强碱性介质中用KClO3氧化MnO2制备K2MnO4;②水溶后冷却,调溶液至弱碱性,K2MnO4歧化生成KMnO4和MnO2;③减压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减压过滤得KMn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用瓷坩埚作反应器
B.①中用NaOH作强碱性介质
C.②中K2MnO4只体现氧化性
D.MnO2转化为KMnO4的理论转化率约为66.7%
6.(2022•北京卷,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不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 )
7.(双选)(2021·湖南卷)1丁醇、溴化钠和70%的硫酸共热反应,经过回流、蒸馏、萃取分液制得1溴丁烷粗产品,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H3(CH2)3OH+NaBr+H2SO4eq \(――→,\s\up7(△))CH3(CH2)3Br+NaHSO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Ⅰ中回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物质的挥发,提高产率
B.装置Ⅱ中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
C.用装置Ⅲ萃取分液时,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
D.经装置Ⅲ得到的粗产品干燥后,使用装置Ⅱ再次蒸馏,可得到更纯的产品
8.(2021•全国甲卷,9)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 )
9.(2021•全国乙卷,8)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
10.(2021•海南选择性考试,3)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a、b表示加入的试剂),能实现的是( )
11.(2021•北京卷,5)下列气体制备的试剂和装置正确的是( )
12.(2017·全国卷Ⅰ,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的选择
2.固液(固)加热制气装置的选择
题型一 无机物的制备
1.(2024·浙江省义乌五校高三联考)下列装置按制备、收集、验证漂白性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表示气流方向),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2.(2024·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大联考)利用转化制取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向阀的作用是防倒吸
B.先通入SO2至悬浊液变澄清,再打开滴液漏斗旋塞
C.NaOH溶液不宜加入过多的原因是防止Na2S2O4水解
D.上述反应液经过滤,在冷却搅拌下加入一定量NaCl的作用是提高产率
3.(2024·山东济南高三期中)实验室可利用NO与Cl2反应制备亚硝酰氯(NOCl),装置如图。已知亚硝酰氯的沸点为-5.5℃,遇水生成一种氯化物和两种氮的常见氧化物,其中一种呈红棕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为浓盐酸和KMnO4 反应,制备所需的Cl2
B.装置②中的试剂可以更换为浓硫酸
C.装置③中的冰盐水便于产物冷凝和收集
D.实验时,先通入NO,再通入Cl2
4.利用如图装置可制取二水亚硫酸铜(Ⅰ,Ⅱ)(Cu2SO3·CuSO3·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浓硫酸前需先打开止水夹K
B.装置①中Na2SO3可换成铜屑
C.装置②加热时宜采用热水浴
D.装置③中的NaOH溶液可防止尾气污染
5.实验室用Na与H2反应制备氢化钠(NaH)。下列实验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甲制取H2B.装置乙净化干燥H2
C.装置丙制备NaHD.装置丁吸收尾气
6.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Ca(NO2)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2NO+CaO2===Ca(NO2)2: 2NO2+CaO2===Ca(N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入N2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B.装置B、D中的试剂可分别为水和浓硫酸,F装置中的试剂也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
C.若将铜片换成木炭,则不可以制备纯净的亚硝酸钙
D.借助装置A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可以分离CO2和CO
7.在一定条件下,向Al2O3和过量C粉的混合物中通入纯净的氯气,可制得易水解的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Cl2+3Ceq \(=====,\s\up7(高温))2AlCl3+3C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
B.装置b、c中盛装的分别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C.装置d、e之间应添加一个干燥装置
D.此实验的尾气,除氯气外都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题型二 有机物的制备
8.(2024·湖北宜荆荆恩高三联考)实验室利用环己酮和乙二醇反应可以制备环己酮缩乙二醇,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管口A是冷凝水的进水口
B.当观察到分水器中苯层液面高于支管口时,必须打开旋塞B将水放出
C.苯的作用是:作反应溶剂,同时与水形成共沸物便于蒸出水
D.若将反应物环己酮改为苯乙酮( ),则得到的有机产物为
9.实验室制备氯苯的反应原理和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
已知: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A中(内有少量FeCl3),加热维持反应温度在40~60℃为宜,温度过高会生成二氯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Cl3在此反应中作催化剂
B.装置A应选择酒精灯加热
C.冷凝管中冷水应从a口流入b口流出
D.B出口气体中含有HCl、苯蒸气、氯气
10.苯胺为无色油状液体,沸点184 ℃,易被氧化。实验室以硝基苯为原料通过反应
+3H2eq \(――→,\s\up7(140 ℃))+2H2O制备苯胺,实验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颈漏斗内的药品最好是盐酸
B.蒸馏时,冷凝水应该a进b出
C.为防止苯胺被氧化,加热前应先通一段时间H2
D.为除去反应生成的水,蒸馏前需关闭K并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浓硫酸
考点三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2023•全国甲卷,9)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 )
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
A.①②④⑥B.①④⑤⑥C.②③⑦⑧D.①⑤⑥⑧
2.(2023•湖北省选择性考试,8)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夹持和水浴加热装置略)制备乙酸异戊酯(沸点142℃),实验中利用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沸点69℃)带出水分。已知体系中沸点最低的有机物是环己烷(沸点81℃),其反应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共沸体系带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 B.反应时水浴温度需严格控制在69℃
C.接收瓶中会出现分层现象 D.根据带出水的体积可估算反应进度
3.(2022•山东卷,11)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欲使瓶中少量固体粉末最终消失并得到澄清溶液。下列物质组合不符合要求的是( )
4.(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8)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2022•重庆卷,7)下列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及操作正确的是( )
A.装置甲气体干燥 B.装置乙固液分离 C.装置丙Cl2制备 D.装置丁pH测试
6.(2022•海南省选择性考试,2)《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
A.洗涤 B.粉碎 C.萃取 D.蒸发
7.(2021•浙江6月选考,4)下列图示表示灼烧操作的是( )
A. B. C. D.
8.(2021•湖北选择性考试,7)某兴趣小组为制备1-氯-2-甲基丙烷(沸点69 ℃),将2-甲基-1-丙醇和POCl3溶于CH2Cl2中,加热回流(伴有HCl气体产生)。反应完全后倒入冰水中分解残余的POCl3,分液收集CH2Cl2层,MgSO4无水干燥,过滤、蒸馏后得到目标产物。上述过程中涉及的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
1.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选择恰当的分离(提纯)方法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4)“气+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洗气法:例如①除去CO中的CO2,通过NaOH溶液;②除去Cl2中的HCl,通过饱和食盐水
2.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题型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物理方法
1.《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2.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3.(2024·四川绵阳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模)实验室用化学沉淀法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获得精制盐。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
A.杂质离子除去顺序可确定为:SO42-、Mg2+、Ca2+
B.加入试剂顺序可依次为:NaOH、Na2CO3、BaCl2、盐酸四种溶液
C.杂质离子沉淀完后,采取的分离操作用到的仪器是a、b、c、d
D.沉淀分离完成后,调整溶液pH时用到的全部仪器为a、c、e、f
4.工业上常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蒸馏装置如图)从植物组织中获取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的混合物统称精油,大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从柠檬、橙子和柚子等水果的果皮中提取的精油90%以上是柠檬烯(柠檬烯
)。提取柠檬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1~2个橙子皮剪成细碎的碎片,投入乙装置中,加入约30 mL水;
②松开活塞K,加热水蒸气发生器至水沸腾,活塞K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时旋紧,打开冷凝水,水蒸气蒸馏即开始进行,可观察到在馏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油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馏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馏完成
B.蒸馏结束后,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
C.为完成实验目的,应将甲中的长导管换成温度计
D.要得到纯精油,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方法:分液、蒸馏
题型二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化学方法
5.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B.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6.下列关于物质分离、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入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B.乙烷中混有乙烯,将其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C.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D.分离乙醇和乙酸:加入足量烧碱,蒸出乙醇;再加入硫酸,蒸出乙酸
7. 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8.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
A.除去酸性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加入足量的Mg(OH)2并过滤
B.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加入AgCl后再过滤
C.除去石英中的少量碳酸钙:用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D.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纯碱:加入足量氯化钙,过滤、蒸发、结晶
题型三 物质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分析
10.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11.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
12.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13.物质制备过程中离不开物质的提纯。以下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
14.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与分离方法均能达到目的的是( )
16.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
考点四 制备工艺流程分析
1.(2023•湖北省选择性考试,3)工业制备高纯硅的主要过程如下:
石英砂粗硅高纯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SiO2+2CSi+2CO↑
B.1mlSi含Si-Si键的数目约为4×16.02×10-23
C.原料气HCl和H2应充分去除水和氧气
D.生成SiHCl3的反应为熵减过程
2.(2023•湖南卷,9)处理某铜冶金污水(含Cu2+、Fe3+、Zn2+、Al3+)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①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如下表所示:
②Ksp(CuS)= 6.4×10-36,Ksp(ZnS)= 1.6×10-2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沉渣Ⅰ”中含有Fe (OH)3和Al(OH)3
B.Na2S溶液呈碱性,其主要原因是S2-+H2OHS-+OH-
C.“沉淀池Ⅱ”中,当Cu2+和Zn2+完全沉淀时,溶液中
D.“出水”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后,可用作工业冷却循环用水
3.(2023•辽宁省选择性考试,10)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Cr(OH)3,已知焙烧后Cr元素以价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焙烧”中产生CO2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2
C.滤液①中C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rO42-D.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还原作用
4.(2023•浙江省6月选考,12)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I中依据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操作Ⅲ缓慢冷却结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
D.操作IV可用冷水洗涤晶体
5.(2022•山东卷,9)已知苯胺(液体)、苯甲酸(固体)微溶于水,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实验室初步分离甲苯、苯胺、苯甲酸混合溶液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胺既可与盐酸也可与溶液反应
B.由①、③分别获取相应粗品时可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
C.苯胺、甲苯、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②、③获得
D.①、②、③均为两相混合体系
6.(2022•福建卷,6)用铬铁合金(含少量Ni、C单质)生产硫酸铬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出”产生的气体含有H2B.“除杂”的目的是除去Ni、C元素
C.流程中未产生六价铬化合物D.“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Fe2(C2O4)3
7.(2022•河北省选择性考试,4)溶液可作为替代氟利昂的绿色制冷剂。合成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原工序逸出的Br2用NaOH溶液吸收,吸收液直接返回还原工序
B.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
C.中和工序中的化学反应为Li2CO3+2HBr=CO2↑ +2LiBr +H2O
D.参与反应的n(Br2):n(BaS):n(H2SO4)为1:1:1
8.(2022•山东卷,12)高压氢还原法可直接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粉。以硫化铜精矿(含Zn、Fe元素的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Cu粉的工艺流程如下,可能用到的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X主要成分是Fe(OH)3和S;金属M为Zn
B.浸取时,增大O2压强可促进金属离子浸出
C.中和调pH的范围为3.2~4.2
D.还原时,增大溶液酸度有利于Cu的生成
9.(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6)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
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制备金属镁
C.“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MgO+C+Cl2MgCl2+CO
D.“煅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MgCl2
10.(2021•河北选择性考试,6)BiOCl是一种具有珠光泽的材料,利用金属Bi制备BiOCl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浸工序中分次加入稀HNO3可降低反应剧烈程度
B.转化工序中加入稀HCl可抑制生成BiONO3
C.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CH3COONa(s)可提高Bi3+水解程度
D.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NH4NO3(s)有利于BiOCl的生成
制备工艺类选择题解题流程
制备工艺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1.(2024·重庆市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亚磷酸钠(Na2HPO3)是一种强还原剂,也是一种性能较高的催化剂。亚磷酸受热易分解,碱性条件下更易发生。以含有微量的NaH2PO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氢磺酸和亚磷酸钠Na2HPO的工业流程如下。
已知:减压蒸馏过程中,I-的回收率超过9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PO2-+I2+H2O=H3PO3+2I-+H+
B.分离滤渣所用玻璃仪器为玻璃棒、分液漏斗、烧杯
C.“减压蒸馏”过程后剩余固体的主要成分为NaI、H3PO3,且物质的量比接近
D.“吸附”过程中得到的滤渣2主要成分为 Fe( OH)3
2.(2024·安徽省百校大联考高三联考)用含铬不锈钢废渣(含SiO2、Cr2O3、Fe2O3、Al2O3等)制取Cr2O3(铬绿)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1)Cr(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2)当溶液中离子浓度≤1×10-5ml·L-1时,视为沉淀完全。
A.“碱熔”时,Cr2O3被氧化,SiO2、Al2O3转化为可溶性盐,Fe2O3转化为Fe(OH)3滤渣
B.“酸化”时,产生的滤渣为H2SiO3、A1(OH)3,加热近沸有利于形成沉淀
C.“沉铬”时,为了确保Cr3+完全沉淀,应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D.若室温下,沉铬恰好完全时,溶液的pH=8,则Cr(OH)3的溶度积常数Ksp= 1.0×10-29
3.(2024·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铬和钒具有广泛用途。铬钒渣中铬和钒以低价态含氧酸盐形式存在,主要杂质为铁、铝、硅等的氧化物,从铬钒渣中分离提取铬和钒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煅烧后的含铬化合物是Na2Cr2O7
B.水浸渣中含有Fe2O3和SiO2
C.“沉钒”时(NH4)2SO4固体可增大NH4+的浓度,有利于沉淀的生成
D.“还原”工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4.(2023·河北省邢台市高三联考)钪(Sc)可用于制备铝钪合金、燃料电池、钪钠卤灯、示踪剂、激光晶体等产品。以钛白酸性废水(主要含Ti4+、Fe2+、Sc3+)为原料制备氧化钪(Sc2O3)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洗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还原为
B.“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
C.“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Ti(OH)4、Fe(OH)3
D.草酸钪焙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c2(C2O4)3+3O22Sc2O3+12CO2
5.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为CO和C2O3,含少量Al2O3和ZnO)为原料制备CCO3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浸时可采用高温提高酸浸速率
B.除铝时加入Na2CO3溶液过滤后所得滤渣是Al2(CO3)3
C.萃取时萃取剂总量一定,分多次加入萃取比一次加入萃取效果更好
D.沉钴时将含C2+的溶液缓慢滴加到Na2CO3溶液中,可提高CCO3的产率
6.MnCO3可用作脱硫的催化剂以及生产金属锰的原料,由含Mn2+的废液(有少量的Fe2+、Fe3+)制备MnCO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沉锰”时加过量NH4H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 HCO3-=MnCO3↓+H+
B.“氧化”时加入酸化的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
C.“纯化”过程中发生了水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
D.工艺流程中“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干燥
7.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少量酸浸后的溶液,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未变红色,说明废铁屑中不含+3价铁元素
B.人体血红素是亚铁离子配合物,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C.过滤步骤说明硫酸亚铁晶体难溶于水
D.实验过程不直接蒸发结晶的原因是防止FeSO4水解生成Fe(OH)2
8.下图是实验室中制取KMnO4的流程图,已知K2MnO4显墨绿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第①步在铁坩埚中进行,第⑥步中加热浓缩在蒸发皿中进行
B.第②步加入的MnO2作还原剂,第④步通CO2发生反应:3 MnO42-+2CO2=2 MnO4-+MnO2↓+2CO32-,MnO2是氧化产物
C.第③步分批浸取可提高浸取率
D.第⑤步加热趁热过滤,说明KMn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
9.洋葱所含的微量元素硒(34Se)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能消除体内的自由基,增强细胞的活力和代谢能力,具有防癌抗衰老的功效。工业上用精炼铜的阳极泥(硒主要以CuSe存在,含有少量Ag、Au)为原料与浓硫酸混合焙烧,将产生的SO2、SeO2混合气体用水吸收即可得Se固体,其工艺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中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烧杯、普通漏斗
B.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还原性比SO2强
C.“焙烧”时的主要反应为:CuSe+4H2SO4(浓) CuSO4+SeO2↑+3SO2↑+4H2O
D.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SeO2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10.绿原酸具有抗病毒、降血压、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利用乙醚、95%乙醇浸泡杜仲干叶,得到提取液,进一步提取绿原酸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提取液”获取“有机层”的操作为分液
B.绿原酸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绿原酸变质
D.绿原酸粗产品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11.重铬酸钠在工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用途。一种以铬铁矿(含FeCr2O4及少量Al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Na2Cr2O7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滤渣1为Fe2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
B.滤渣2的成分是Al(OH)3和H2SiO3
C.“调pH”是向溶液中加NaOH使pH增大,促进氧化还原反应进行
D.“高温焙烧"发生的主要反应为4FeCr2O4+7O2+8Na2CO32Fe2O3+8Na2CrO4+CO2
12.工业利用含镍废料(以镍铁钙合金为主)制取NiC2O4(草酸镍),再经高温煅烧NiC2O4制取Ni2O3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iC2O4、CaC2O4均难溶于水;Fe3+完全沉淀的pH约为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时,可加入大量硫酸来提高“酸溶”效率
B.调pH时,加入Na2CO3溶液,目的是使Fe3+转化为Fe2(CO3)3沉淀
C.沉镍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i2++C2O42-=NiC2O4↓
D.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iC2O4Ni2O3+3CO↑+CO2↑
13.四氧化三锰(Mn3O4)广泛应用于生产软磁材料、催化材料。一种以低品位锰矿(含MnCO3、Mn2O3、MnOOH及少量Fe2O3、Al2O3、SiO2)为原料生产Mn3O4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浸”过程Mn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2O3+H2O2+4H+=2Mn2++O2↑+3H2O
B.“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Al(OH)3
C.由“母液”可获得(NH4)2SO4
D.“氧化”反应后,溶液的pH增大
14.某矿石的成分为:CS、CuFeS2、CaS、SiO2,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设计的回收其中钴和铜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C的金属性大于Cu、小于F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浸出”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可以提高浸出率
B.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
C.分液时,应将上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至另一烧杯中
D.用KSCN溶液和新制氯水可以检验“水相”中的Fe2+
15.钡盐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iO3、BaSO3、Ba(FeO2)2等],由该钡泥制取硝酸钡[Ba(NO3)2]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废渣中含有Fe(O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溶”时的不溶物成分主要为硅酸和硫酸钡
B.为了加快反应速率,“酸溶”时,可采取搅拌、高温等措施
C.“中和Ⅰ”加入的X可选用BaCO3
D.废渣经过加工可用来生产油漆或涂料
16.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氧化,常用于媒染剂。以废铜渣(主要成分为Cu,含少量Ni、Al2O3等)为原料制备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溶”时发生了Al和NaOH的反应
B.“洗涤”时使用乙醇防止CuCl被氧化
C.“还原”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大量存在Cu2+、H+、SOeq \\al(2-,3)、Cl-
D.工艺流程中不包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考点五 操作—现象—结论一致性判断
1.(2023•全国新课标卷,11)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2.(2023•浙江省1月选考,16)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3.(2023•辽宁省选择性考试,13)某小组进行实验,向10mL蒸馏水中加入0.4gI2,充分振荡,溶液呈浅棕色,再加入0.2g锌粒,溶液颜色加深;最终紫黑色晶体消失,溶液褪色。已知I3-(aq)为棕色,下列关于颜色变化的解释错误的是( )
4.(2022•辽宁省选择性考试,1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5.(2022•海南省选择性考试,6)依据下列实验,预测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6.(2022•全国甲卷,13)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
7.(2022•全国乙卷,10)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
8.(2022•重庆,9)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对应结论不匹配的是( )
9.(2022•江苏卷,11)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10.(2022·浙江省1月选考,25)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不正确的是( )
11.(2022·浙江省6月选考,25)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其外观、口感与食盐相似,人若误服会中毒。现将适量某样品(成分为亚硝酸钠或氯化钠)溶于水配成溶液,分别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实验。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12.(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13)为探究FeCl3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FeCl3和Na2SO3溶液浓度均为)。
依据上述实验现象,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实验①说明加热促进Fe3+水解反应
B.实验②说明Fe3+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
C.实验③说明Fe3+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没有发生还原反应
D.整个实验说明SO32-对Fe3+的水解反应无影响,但对还原反应有影响
13.(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4.(2021•湖北选择性考试,5)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15.(2021•海南选择性考试,11)依据下列实验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16.(2021•浙江1月选考,25)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17.(2021•浙江6月选考,25)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操作、现象与结论一致性判断表格类实验题解题程序
1.物质(或离子)检验类方案判断
(1)气体检验
(2)离子检验[取样品、操作、现象、结论(注意语言描述的规范性)]
2.微型原理验证类实验方案的设计
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不相匹配的是( )
3.下列实验操作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7.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8.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9.下列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10.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化)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11.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12.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
13.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中有不正确的是
14.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15.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16.(2023·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17.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18.(2023·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二模)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
1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仪器的使用与基本操作
2023•山东卷4题,2分;2023•湖南卷3题,3分;2023•全国乙卷9题,6分;2021·河北卷3题,3分;2023•浙江省6月选考5题,3分;2022•山东卷2题,2分;2022•海南省选择性考试3题,2分;2022•湖北省选择性考试6题,3分;2021•天津卷6题,3分;2021•山东卷3题,2分;2021•山东卷11题,4分
【命题规律】
化学实验基础操作是高考试题中的必考题目,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实验安全常识、试剂的存放和使用、仪器的使用、溶液的配制、试纸的使用、装置气密性检查以及沉淀、仪器的洗涤等。题中既有常见仪器(如量筒、托盘天平等)规格和使用方法的认识,又有正误操作(如溶液的配制)的辨析或处理,还有具体实验操作(如气密性检查、溶解、过滤等)方法的叙述等。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和检验是高考化学实验部分的重点和热点。此类问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也能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能力。此类题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渗透到综合实验中;可以以课本中实验为素材进行考查,也可以以生活、生产、科技和环境问题为素材进行考查。
【命题预测】
预计在2024年高考中,还会以图表的形式呈现,重点考查实验操作、目的、现象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为主,要求考生在掌握常见仪器使用及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结合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的内容对有关结论做出正确判断。化学实验室制备及化学物质回收工艺,属于高考新题型,此题型符合核心素养下学科考查,属于“大题小做”型题目,也符合新课改下的考查衔接。
物质的实验室制备及模拟制备
2023•广东卷9题,2分;2023•广东卷4题,2分;2022•江苏卷4题,3分;2022•山东卷8题,2分;2022•北京卷10题,3分;2021·湖南卷13题,4分;题,3分;2021•全国甲卷9题,6分;2021•全国乙卷8题,6分;2021•海南选择性考试3题,2分;2021•北京卷5题,3分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2022海南卷2题,2分;2022广东卷4题,2分;2021湖北卷7题,3分
制备工艺流程分析
2023•湖北省选择性考试3题,3分;2023•湖南卷9题,3分;2023•辽宁省选择性考试1题,3分;2023•浙江省6月选考12题,3分;2022•山东卷9题,3分;2022•福建卷6题,3分;2022•河北省选择性考试题,3分;2022•山东卷12题,3分;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6题,3分;2021•河北选择性考试6题,3分
操作—现象—结论一致性判断
2023浙江1月选考16题,3分;2023全国甲卷11题,6分;2023浙江6月选考16题,3分;2023辽宁卷13题,3分;2022辽宁卷13题,3分;2022海南卷6题,2分;2022全国甲卷13题,6分;2023全国乙卷10题,6分;2022重庆卷9题,3分;2022江苏卷11题,3分;2022浙江1月选考25题,2分;2022浙江6月选考25题,2分;2022湖南卷13题,4分;2021湖南卷3题,3分;2021湖北卷5题,3分;2021海南卷11题,4分;2021浙江1月选考25题,2分;2021浙江6月选考25题,2分;
A
B
C
D
制备CO2
分离乙醇和乙酸
验证SO2酸性
测量O2体积
A.过滤
B.排空气法收集CO2
C.混合浓硫酸和乙醇
D.溶液的转移
A.滴入酚酞溶液
B.吸氧腐蚀
C.钠的燃烧
D.石蜡油的热分解
提取碘水中的碘
量取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
熔化NaOH固体
浓缩NaCl溶液
A
B
C
D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
蒸馏水、NaCl固体
B
制备Fe(OH)3胶体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蒸馏水、饱和FeCl3溶液
C
测定NaOH溶液浓度
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
待测NaOH溶液、已知浓度的盐酸、甲基橙试剂
D
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量筒、导管、酒精灯
冰醋酸、无水乙醇、饱和Na2CO3溶液
选项
实验目的
仪器
A
制取乙酸乙酯
试管、酒精灯
B
用浓硫酸配制250mL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
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C
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
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
D
用盐酸除去BaSO4中混有的少量BaCO3
漏斗、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选项
实验目的
仪器
A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NaI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B
配制100 mL 1.0 ml·L-1的NaOH溶液
药匙、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 mL的容量瓶
C
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
酒精灯、玻璃棒、坩埚、泥三角
D
用盐酸除去BaSO4中混有的少量BaCO3
漏斗、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
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
蒸馏水、浓盐酸
B
食盐精制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漏斗
粗食盐水、稀盐酸、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C
检验补铁药片(琥珀酸亚铁)是否变质
胶头滴管、试管
补铁药片、稀盐酸、KSCN溶液
D
Fe(OH)3胶体的制备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饱和FeCl3溶液、NaOH溶液
A.分离乙醇和乙酸
B.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C.制备并收集氨气
D.测量O2体积
A.实验室制氯气
B.验证氨气易溶于水且溶液呈碱性
C.溶液的转移
D.实验室制乙炔除去H2S杂质
A
B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制氧气
验证锌与硫酸铜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C
D
收集SO2气体
实验室制备氨气
A
B
用此装置提纯I2
用标准KMnO4溶液测定待测液Na2C2O4物质的量浓度
C
D
观察气泡鉴别乙醇与甲醚CH3OCH3)
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验证牺牲阳极法保护铁
制备并收集氨气
验证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关闭a、打开b,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除去SO2中少量HCl
B.浓硝酸与铜粉制取NO2
C.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D.制备NaHCO3
a中反应
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
A
浓HNO3分解生成NO2
淀粉溶液变蓝
B
Cu与浓H2SO4生成SO2
品红溶液褪色
C
浓NaOH与NH4Cl溶液生成NH3
酚酞溶液变红
D
CH3CH BrCH3与NaOH乙醇溶液生成丙烯
溴水褪色
气体
方法
A
氨气
加热氯化铵固体
B
二氧化氮
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
C
硫化氢
向硫化钠固体滴加浓硫酸
D
氧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化学试剂
制备的气体
A
Ca(OH)2+NH4Cl
NH3
B
MnO2+HCl(浓)
Cl2
C
MnO2+KClO3
O2
D
NaCl+H2SO4(浓)
HCl
选项
气体
a
b
A
H2S
稀H2SO4
FeS
B
O2
H2O2溶液
MnO2
C
NO2
浓HNO3
铁片
D
NH3
浓氨水
CaO
选项
A
B
C
D
气体
O2
H2
NO
CO2
试剂
KMnO4
Zn、H2SO4
Cu、稀HNO3
CaCO3、稀硫酸
装置
a、d
b、e
b、c
b、c
制备气体
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
实验装置
H2
Zn+H2SO4(稀)===H2↑+ZnSO4
CO2
CaCO3+2HCl===CO2↑+CaCl2+H2O
NO2
Cu+4HNO3(浓)===2NO2↑+Cu(NO3)2+2H2O
NO
3Cu+8HNO3(稀)===2NO↑+3Cu(NO3)2+4H2O
NH3
浓氨水与碱石灰(或生石灰)反应
SO2
Na2SO3+H2SO4(浓)===SO2↑+Na2SO4+H2O
制备气体
反应物状态或条件
实验装置
Cl2
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
SO2
Cu+2H2SO4(浓)eq \(=====,\s\up7(△))CuSO4+SO2↑+2H2O
HCl
NaCl+H2SO4(浓)eq \(=====,\s\up7(△))NaHSO4+HCl↑
NH3
2NH4Cl+Ca(OH)2eq \(=====,\s\up7(△))CaCl2+2NH3↑+2H2O
O2
2KClO3eq \(=====,\s\up7(MnO2),\s\d5(△))2KCl+3O2↑
气体
液体
固体粉末
A
CO2
饱和Na2CO3溶液
CaCO3
B
Cl2
FeCl2溶液
Fe
C
HCl
Cu (NO3)2溶液
Cu
D
NH3
H2O
AgCl
方法
原理
举例
洗气法
将气体混合物通过洗气装置而除去杂质气体
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沉淀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
Cl-、SOeq \\al(2-,4)、COeq \\al(2-,3)及能形成弱碱的金属阳离子
气化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
COeq \\al(2-,3)、HCOeq \\al(-,3)、SOeq \\al(2-,3)、HSOeq \\al(-,3)、NHeq \\al(+,4)等
热分解法
用加热法除去固体混合物中易分解的物质
除去NaCl中的NH4Cl
酸碱溶解法
利用酸或碱将杂质溶解除去
用盐酸除去SiO2中的CaCO3
氧化还原法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除去杂质
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SO2
水解法
利用水解反应除去杂质
可用CuO、Cu(OH)2等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3
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分离和提纯物质
电解精炼铜,将含杂质的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
KNO3溶液
KOH
加入适量FeCl3溶液,并过滤
②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
H2
CO2
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
NaNO3
CaCO3
溶解、过滤、蒸发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溴化钠溶液(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B
氯化铵溶液(FeCl3)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C
二氧化碳(CO)
氧化铜粉末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CO(g)
CO2(g)
NaOH 溶液、浓 H2SO4
洗气
B
NH4Cl(aq)
Fe3+(aq)
NaOH溶液
过滤
C
Cl2(g)
HCl(g)
饱和食盐水、浓H2SO4
洗气
D
Na2CO3(s)
NaHCO3(s)
—
灼烧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溴化钠溶液(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B
氯化铵溶液(FeCl3)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C
二氧化碳(CO)
氧化铜粉末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选项
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
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
B
除去NaCl中少量KNO3
将混合物制成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C
除去CO2中的气体
通过饱和NaHCO3溶液,然后干燥
D
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通过饱和食盐水,然后干燥
选项
物质(杂质)
方法
A
HCl(Cl2)
通过NaI溶液
B
NH4Cl溶液(AlCl3)
加入适量氨水,过滤
C
Mg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锌粉,过滤
D
CO2(SO2)
通过浓的碳酸钠溶液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aCl(aq)(I2)
CCl4
分液
B
C2H5OH(CH3COOH)
NaOH(aq)
蒸馏
C
HCl(Cl2)
饱和食盐水
洗气
D
CaSO4(CaCO3)
稀硫酸
过滤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酸乙酯(乙醇)
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
B
Mg(OH)2[Al(OH)3]
氨水
过滤
C
C2H6(C2H4)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D
FeCl3(Na2CO3)
水
重结晶
物质
Fe (OH)3
Cu(OH)2
Zn(OH)2
Al(OH)3
开始沉淀
1.9
4.2
6.2
3.5
完全沉淀
3.2
6.7
8.2
4.6
开始沉淀pH
1.9
4.2
6.2
沉淀完全pH
3.2
6.7
8.2
方法
使用范围
结晶
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蒸发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浓缩)
过滤
固、液分离
蒸馏
液、液分离
分液
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
萃取
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升华
将可直接汽化的固体分离出来
盐析
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
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B
取一定量Na2SO3样品,溶解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浓HNO3,仍有沉淀
此样品中含有SO42-
C
将银和AgNO3溶液与铜和Na2SO4溶液组成原电池。连通后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
Cu的金属性比Ag强
D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荡后静置,水层颜色变浅
溴与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往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
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
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弱
B
往Fe2(SO4)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K2SO4固体
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
Fe3+与SCN-的反应不可逆
C
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
溶液呈浅绿色
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3价铁
D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持续煮沸
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
Fe3+先水解得Fe(OH)3再聚集成Fe(OH)3沉淀
选项
颜色变化
解释
A
溶液呈浅棕色
I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B
溶液颜色加深
发生了反应:I-+I2I3-
C
紫黑色晶体消失
I2(aq))的消耗使溶解平衡I2(s)I2(aq)右移
D
溶液褪色
Zn与有色物质发生了置换反应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
B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量取同体积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2SO3溶液,对比现象
C
判断反应后是否沉淀完全
将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再加1滴Na2CO3溶液
D
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
选项
实验内容
预测的实验现象
A
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B
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C
AgI悬浊液中滴加NaCl溶液至过量
黄色沉淀全部转化为白色沉淀
D
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乙醇至过量
溶液紫红色褪去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比较CH3COO-和HCO3-的水解常数
分别测浓度均为0.1 ml·L-1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
Kh(CH3COO-)<Kh(HCO3-)
B
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KMnO4溶液,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CrO42-、Cr2O72-相互转化的影响
向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黄色变为橙红色
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Cr2O72-的方向移动
D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
乙醇中含有水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B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
无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发生水解
C
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
溶液红棕色变无色
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
D
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
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Na2S2O3溶液和稀H2SO4混合,得到沉淀,且生成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Na2S2O3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氧化性
B
将Zn(OH)2固体粉末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Zn(OH)2既体现碱性又体现酸性
C
将TiCl4液体和FeCl3固体分别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只有前者会冒“白烟”
水解性:TiCl4>FeCl3
D
将红色固体CrO3加热,得到绿色固体Cr2O3,且生成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热稳定性:CrO3<Cr2O3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Fe2+具有还原性
B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SO2具有漂白性
C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
CH3COOH是弱电解质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硫酸厂周边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
用注射器多次抽取空气,慢慢注入盛有酸性KMnO4稀溶液的同一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硫
B
鉴定某涂改液中是否存在含氯化合物
取涂改液与KOH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取上层清液,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涂改液中存在含氯化合物
C
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甘油
将适量牙膏样品与蒸馏水混合,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加入新制的Cu(OH)2,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出现绛蓝色,说明牙膏中含有甘油
D
鉴别食盐与亚硝酸钠
各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分别滴加含淀粉的KI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变蓝色的为亚硝酸钠;溶液不变蓝的为食盐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先加入少量KClO3 溶液,再加AgNO3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振荡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B
加到少量KMnO4溶液中,再加硫酸酸化,振荡
若溶液褪色,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C
先加到少量FeCl2溶液中,再加入稀盐酸酸化,振荡
若溶液变黄色,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D
先加入少量Na2SO3溶液,再加入 BaCl2溶液和稀硝酸,振荡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实验
操作与现象
①
在5mL水中滴加2滴FeCl3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
②
在5mL FeCl3溶液中滴加2滴Na2SO3溶液,变红褐色;
再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③
在5mL Na2SO3溶液中滴加2滴FeCl3溶液,变红褐色;
将上述混合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K3[Fe(CN)6]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
另一份煮沸,产生红褐色沉淀。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溶液中FeSO4是否被氧化
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净化实验室制备的Cl2
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Cl溶液、浓H2SO4的洗气瓶
C
测定NaOH溶液的pH
将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
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液体
在与不束垂直的方向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B
向盛有少量Mg(OH)2沉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饱和NH4Cl溶液,振荡
白色沉淀溶解
C
向盛有3.0 mL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
有气泡产生
D
向盛有2.0 mL甲苯的试管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用力振荡
紫色不变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点燃无色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
为
B
25℃时,向无色的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
溶液仍为无色
溶液的pH<7
C
在淀粉和I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已知:(SCN)2、SCN-分别与卤素单质、卤素离子性质相似]
溶液仍为蓝色
氧化性:(SCN)2<I2
D
在稀H2SO4中加入少量Cu2O(s)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有红色固体生成
反应中Cu2O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NO2-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FeCl2溶液
若溶液变黄色且试管上部产生红棕色气体,则该溶液中含有NO2-
B
探究KI与FeCl3反应的限度
取5 mL 0.1 ml·L-1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 mL 0.1 ml·L-1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 KSCN溶液
若溶液变血红色,则KI与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C
判断某卤代烃中的卤素
取2 mL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加入5 mL 20% KOH水溶液混合后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
若产生的沉淀为白色,则该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
D
探究蔗糖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取2mL20%的蔗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 H2SO4后水浴加热5 min;再加入适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若没有生成砖红色沉淀 ,则蔗糖在酸性水溶液中稳定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
取4 mL乙醇,加入12 mL浓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4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2 mL溴水中
若溴水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B
探究乙酰水杨酸样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
取少量样品,加入蒸馏水和少量乙醇,振荡,再加入1-2滴FeCl3溶液
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则该产品中含有水杨酸
C
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 mL蒸馏水
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Na2O;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Na2O2
D
探究Na2SO3固体样品是否变质
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已经变质
基本原则
原则阐述
科学性原则
设计实验的科学性是指设计实验的原理正确、程序合理、方法得当。如鉴别BaSO3和BaSO4沉淀是否溶解于酸时,如果选用HNO3等具有氧化性的酸就不符合科学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设计实验时应尽量避免选择有毒、有害的药品;尽量避免设计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并且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可燃性气体的检验、蒸馏操作中在蒸馏的液体中放入沸石等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具备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所选用的化学药品、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等在中学实验室中能够进行
气体
检验方法
现象
注意
Cl2
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待检气体
试纸变蓝
气体为黄绿色,O3、NO2也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SO2
通入品红溶液,然后加热
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NH3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试纸变蓝
在中学阶段,遇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
离子
试剂
现象或注意事项
SOeq \\al(2-,4)
稀盐酸、BaCl2溶液
①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②不能用稀硝酸酸化,不能用Ba(NO3)2
NHeq \\al(+,4)
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①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如果是用稀NaOH溶液应加热。
Fe2+
酸性KMnO4溶液
①有Fe3+时,确定Fe2+②不用盐酸酸化
KSCN溶液、氯水
应先加KSCN溶液后无颜色变化,再滴加氯水变成红色
Na+、K+
铂丝、稀盐酸
火焰呈黄色,溶液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溶液含有K+
目的
实验设计
盐酸、碳酸、硅酸酸性强弱的比较
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探究:盐酸与碳酸钠在气体发生装置中反应制备CO2气体,气体净化后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硅酸沉淀
Cl2、Fe3+、I2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将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氯气将Fe2+氧化成Fe3+,将FeCl3溶液滴入淀粉KI溶液中,Fe3+将I-氧化成I2
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可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相互之间的置换、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等方法来比较
Ksp大小的比较(以AgCl、AgI为例)
①向少量的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②向浓度均为0.1 ml·L-1的NaCl、NaI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l·L-1 AgNO3溶液先产生黄色沉淀
COeq \\al(2-,3)、SOeq \\al(2-,3)结合H+能力强弱的比较
用pH试纸(pH计)分别测定同浓度的Na2CO3、Na2SO3溶液的pH,碱性强者结合H+的能力强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过量铁粉加入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将铜粉加入1.0 ml·L-1的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Fe比Cu活泼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产生白色胶状物质
非金属性:C>Si
D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证明该溶液一定为钠盐溶液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并用激光笔照射
溶液变红褐色,出现丁达尔效应
产生了
Fe(OH)3胶体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氧化性:Fe3+>I2
C
向NaOH溶液中滴加足量的AlCl3溶液
无白色沉淀生成
氢氧化铝可以溶解于强碱水溶液
D
向含有酚酞的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HCl溶液
溶液红色逐渐变浅,溶液变成胶状
生成硅酸凝胶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配制0.1 ml/L的碳酸钠溶液
称取5.3 g碳酸钠晶体,溶解冷却后转移至500 mL容量瓶中定容
B
证明酸性:硫酸>碳酸>硅酸
将硫酸与NaHCO3混合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C
制备纯净的氯气
将浓盐酸与MnO2加热反应,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分别盛有5 mL 0.1 ml/L和0.5 ml/L高锰酸钾溶液中的试管中同时滴加5滴0.1ml/LH2C2O4溶液,观察溶液褪色的快慢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往稀硫酸溶液中滴加BaCl2
出现白色沉淀
酸性:H2SO4>HCl
B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KMnO4溶液
溶液中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
室温碱性条件下,在淀粉与碘水的混合溶液中滴加FeCl2溶液
混合液的蓝色迅速褪去,并产生棕褐色沉淀
氧化性(碱性条件下):Fe(OH)3>I2
D
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
溶液红棕色变无色
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盛有饱和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溶液变浑浊且有气体生成
说明生成了S和H2S
B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均为0.1mL/L的NaClO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
NaClO溶液的pH较大
酸性:HClO
向1mL0.1m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L/LMgCl2溶液,再滴入2滴0.1mL/LCuSO4溶液
沉淀颜色变化:白色—蓝色
Ksp:Cu(OH)2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5%H2O2溶液,再分别滴入FeCl3和CuCl2溶液,摇匀
两支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滴入FeCl3溶液产生的气泡更快些
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强于Cu2+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判断K2S的化学键类型
将K2S固体溶于水,进行导电性实验,K2S溶液可导电
K2S中含有离子键
B
证明SO2水溶液的酸性与漂白性
分别在石蕊溶液与品红溶液中通入适量SO2气体
石蕊溶液变红后没有褪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水溶液呈酸性,有漂白性
C
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加热浓硫酸、NaCl固体与MnO2固体的混合物
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D
比较S与Cl的非金属性强弱
用pH试纸测定1ml·L-的Na2S和NaCl溶液的
若前者的试纸颜色比后者深,说明非金属性:S<Cl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乙醇是否发生消去反应
将乙醇和浓H2SO4共热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的KOH溶液、稀酸性KMnO4 溶液
KMnO4 溶液褪色,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B
检验Fe2+与I-的还原性强弱
向含0.1ml FeI2的溶液中通入0.1ml Cl2,再滴加淀粉溶液,观察现象
溶液变蓝色,说明还原性I->Fe2+
C
鉴别同为白色粉末状晶体的尿[CO(NH2)2]和氯化铵
分别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浓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试纸是否变色
若试纸不变蓝色,说明该晶体为尿素,若试纸变蓝色,说明该晶体为氯化铵
D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两支试管各加入2mL0.1ml·L-1酸性KMnO4 溶液和2mL0.01ml·L-1H2C2O4溶液,将其中一支放入冰水中,一支放入80℃热水中
80℃热水中褪色快,说明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加热0.5ml•L-1CuCl2蓝色溶液
加热溶液变为蓝绿色,说明[Cu(H2O)4]2+转化为[CuCl4]2-吸热
B
比较AgBr和AgCl的Ksp大小
向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AgNO3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Ksp(AgBr)<Ksp(AgCl)
C
证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将干燥的氯气通入盛放红色鲜花的集气瓶中
红色鲜花颜色褪去,说明干燥的氯气有漂白性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室温下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稀硫酸和浓硫酸,再加入表面积相等的铁片
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将新制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
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褪去
氯水具有酸性
B
将铜丝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SO2气体具有漂白性
C
将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密闭的注射器,压缩活塞
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D
在2%AgNO3溶液中,逐滴滴入2%的氨水
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结合银离子能力:氨分子氢氧根离子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铁片与铜片用导线相连,放入盛有浓硝酸的烧杯中
铜片不断溶解,而铁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该情况下,铜单质的还原性强于铁单质
B
向铜丝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
溶液变为蓝色
该反应的产物中有CuSO4产生
C
在试管中加入2mL 10% NaOH溶液,再加入5滴5% CuSO4溶液,振荡后加入0.5mL乙醛溶液,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乙醛能将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还原为Cu2O
D
向10mL 0.1ml/L Na2S溶液中滴入2mL 0.1ml/L ZnSO4溶液,再加入2mL 0.1ml/L CuSO4溶液
开始有白色沉淀产生,后产生黑色沉淀
Ksp(CuS)<Ksp(ZnS)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
B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悬浊液
无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发生水解
C
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的溶液
溶液红棕色变无色
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
D
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
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在过硫化钠(Na2S2)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淡黄色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发生歧化反应:
Na2S+2HCl=2NaCl+S↓+H2S↑
B
已知Fe(SO2)63-呈红棕色,将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
溶液先变为红棕色,过一段时间又变成浅绿色。
Fe3+与SO2络合反应速率比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快,但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更大。
C
燃着的镁条插入盛有SO2的集气瓶中。冷却后,往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
剧烈燃烧,集气瓶口有淡黄色固体附着,集气瓶底有白色固体生成。试管中没有产生黑色沉淀
镁能在SO2中燃烧:
D
探究电石与水的反应
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了乙炔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向露置在空气中的Na2O2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中产生气泡
Na2O2固体已经变质
B
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
产生黑、白两种固体
钠的还原性强,与二氧化碳发生了置换反应
C
向2mL 2 m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4稀盐酸
溶液中产生气泡
该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杂质
D
向插有温度计的10mL 0.1 ml·L-1 NH4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温度计示数增大
反应NH4++OH-=NH3↑+H2O为放热反应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加热0.5ml•L-1CuCl2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
CuCl42-+4H2O [Cu(H2O)4]2++4Cl- △H>0
B
向5mL0.1ml•L-1的CuSO4溶液逐滴加入1ml•L-1的氨水,至出现的蓝色沉淀消失,再加入8mL95%的乙醇溶液,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
加入乙醇后析出深蓝色晶体
乙醇是极性较大的溶剂,导致硫酸四氨合铜晶体析出
C
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阳极先出现白色浑浊,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聚焦大量砖红色沉淀
阳极沉淀转化反应:2CuCl+2OH-=Cu2O+2Cl-+H2O
D
在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和4mL2ml•L-1H2SO4溶液并加热,取冷却后的水解液2mL于试管,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某固体化合物样品中是否存在
取少量固体样品完全溶于盐酸,在滴加KSCN溶液
若出现血红色,则该固体化合物中存在
B
探究H2SO3和HClO的酸性强弱
将SO2气体通入Ca(ClO)2溶液中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酸性:H2SO3>HClO
C
探究常温下同浓度的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能力
常温下,分别测0.1ml/L的CH3COONa和NH4Cl溶液的pH
若两者的pH之和等于14,则两者的电离程度相同
D
验证某红棕色气体是否为NO2
将气体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
若溶液变蓝,则说明气体为NO2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往Ba(NO3)2溶液中通入SO2
无明显现象
弱酸不能制强酸
B
向Na2SO3固体中加入较浓硫酸
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
C
将某固体溶于水后,加足量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固体中一定含有HSO4-或SO42-
D
盛有等体积等浓度Na2S2O3溶液的两支试管分别置于冷水和热水浴中,一段时间后,同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
热水浴中产生乳白色浑浊更快
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试管中依次加入3mL乙醇2mL浓硫酸、2mL乙酸及沸石后连接好装置并加热
饱和碳酸钠液面上出现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
有酯类物质生成
B
将SnCl4液体和CuSO4固体分别暴露在潮湿空气中
只有前者会冒“白烟”
相同条件下水解程度:SnCl4>CuSO4
C
室温下,将Na2S2O3溶液和稀H2SO4混合
溶液变浑浊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Na2S2O3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氧化性
D
向2 mL0.1ml·L-1 K2Cr2O7溶液中加入5滴溶液
溶液由橙色变黄色
c(H+)减小,平衡向c(Cr2O72-)减小的方向移动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室温下,向苯酚浊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溶液变澄清
酸性: Ka2(H2CO3)<Ka(苯酚)
B
向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中加入足量氨水
银镜逐渐消失
银能与氨形成溶于水的配离子
C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混合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H3CH2Br发生消去反应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产生淡黄色沉淀,同时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
该溶液中含有S2O32-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练习)(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练习)(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专题15化学实验基础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专题15化学实验基础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测试)(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测试)(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专题15化学实验基础测试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专题15化学实验基础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 专题13 有机化学基础(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 专题13 有机化学基础(讲义)(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专题13有机化学基础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专题13有机化学基础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