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11 反应原理综合题(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161004/0-17262860672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11 反应原理综合题(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161004/0-17262860673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11 反应原理综合题(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161004/0-17262860674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
- 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4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8 反应热电化学的综合考查(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9 实验综合题(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10 工艺流程题(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12 有机推断题(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11 反应原理综合题(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11 反应原理综合题(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共7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用于制造农药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11 反应原理综合题(25题)
1.乙醇是一种清洁的替代能源,催化加氢制备乙醇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1)催化加氢制备乙醇的反应为。
①若要计算上述反应的,须查阅的两个数据是的燃烧热和 。
②某金属有机骨架负载的铜基催化剂上,加氢生成的部分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过程中两个均参与反应,画出的结构式(注明电荷) 。
(2)乙酸甲酯催化加氢制备乙醇主要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将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入装有铜基催化剂的反应管,测得转化率、选择性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铜基催化剂须含合适物质的量之比的与的晶胞如图所示(立方体),晶体的密度可表示为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②下均有,其原因是 。
③范围内,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④温度高于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
2.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的关键工序是的催化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在有无催化剂下的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的 (填“>”“”或“”“”“”或“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反应i中NaClO做氧化剂
b.适当提高反应i温度,可显著提高相同时间内的产量
c.采用3.0MPa压强可以增大的溶解度,提高反应ii中的利用率
(3)采用Raschig法制得肼后,可采用分步蒸馏的方法将其从反应混合液中分离出来。
①水合肼(,常温为液态)中与间存在氢键,用“X-H…Y”表示与间存在的氢键: 。
②蒸馏过程中首先馏出的物质是 (填序号)。
a. b. c.NaCl
(4)产品中肼含量的测定方法如下。
取0.50g产品加20mL水稀释,滴入2滴淀粉溶液,用溶液滴定3次,平均每次消耗溶液20.00mL。已知:
①样品中肼(以计)的质量分数为 。
②若滴定过程中操作过于缓慢,则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5)肼除做火箭推进剂外还可用于燃料电池中。某种碱性肼-空气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具有高效、无污染的特点,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区KOH溶液pH基本保持不变,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原因 。
18.烟气脱硝技术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实验室模拟将烟气中的深度氧化为,并进一步将转化获得含氮产品,流程示意图如下。
深度氧化器中发生的反应:
i.
ii.
iii.
(1)被深度氧化,补全热化学方程式:
(2)一定条件下,不同温度时,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 (填“>”或“”、“”、“”“ =
(2) a
(3) 0.1MPa 常压下的平衡转化率已经很高,增大压强时,转化率提升不明显,但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制造的要求均提高
(4)0.8
【详解】(1)历程Ⅱ中的能量比的低,则是吸热反应,其;历程Ⅰ中的焓变为,历程Ⅱ中的焓变为,催化剂不改变焓变,则;
(2)①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温度下,标号为a的催化剂下,的转化率最高,催化性能最佳,故答案为a;
②设晶胞中钾原子个数为N,由晶胞的质量公式可得:,解得N=;
(3)常压下的平衡转化率已经很高,增大压强时,转化率提升不明显,但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制造的要求均提高,所以实际生产中采用的压强为0.1MPa;
(4)由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得:,整理可得:=K,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O2的物质的量为0.2ml,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SO2、SO3的物质的量为0.6ml-(0.3-0.2)ml×2=0.4ml、(0.3-0.2)ml×2=0.2ml,则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4ml⋅L−1、0.2ml⋅L−1、0.2ml⋅L−1,故==0.8。
3.(1) 低温自发
(2)BD
(3)增大
(4) 553 随着温度升高,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且幅度更大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Ⅲ=反应I-反应Ⅱ,;该反应、,根据,在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2)A.根据反应可知,增大H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CO2的转化率,A正确;
B.升高温度,反应Ⅱ和反应I的速率均加快,B错误;
C.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从而提高甲醇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C正确;
D.体系平衡后,反应i是体积减小的反应,若压缩体积,反应i向着体积减小的方向及正向移动,反应ii是等体积反应,由于加压反应i的H2O含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动,D错误;
选BD。
(3)平衡时,,即k正c(CO2)c(H2)-k逆c(CO)c(H2O)=0,K==,反应Ⅱ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即k正与k逆之比增大,则k正-k逆增大;
(4)①根据图示数据,甲醇的选择性与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乘积最大时甲醇的产量最高,经计算,温度为553K达平衡时,甲醇选择性最低,二氧化碳转化率最大,甲醇产量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加,但甲醇的选择率降低,可能的原因:随着温度升高,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且幅度更大,所以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加,但甲醇的选择率降低;
②反应初始,513K平衡转化率为15%,根据甲醇选择率可知,生成甲醇物质的量:,生成一氧化碳物质的量:,,,即此时、、、、;平衡体系压强为p0MPa,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3.76ml,各气体分压:、、、,。
4.(1)相同条件下,和相比,与的吸附量均很小,这说明DLU-1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
(2) CD <
(3)
(4)
【详解】(1)由图可知,相同条件下,和相比,与的吸附量均很小,这说明DLU-1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
(2)①A.假设初始时充入的CO2和H2均为6ml, CO2初始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为50%,假设反应生成二甲醚物质的量为aml,则消耗二氧化碳、氢气物质的量依次为2aml、6aml,生成水蒸气物质的量为3am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即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不随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其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
B.体系中物质均为气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体系为恒容体系,V不变,因此密度不随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密度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
C.体系中物质均为气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总物质的量会发生变化,因此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也会随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D.体系中只有CO2中含有π键,1mlCO2中含有2mlπ键,断裂1mlπ键即有0.5mlCO2被消耗,体系中只有H2O有O-H键,1ml水中含有2mlO-H键,断裂1.5mlO−H键即有0.75ml水被消耗,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符合题意;
故选CD。
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CO2的平衡转化率越低,由图知投料比相同时,T2的二氧化碳平衡转化率更低,即T2温度更高;
③和充入2L的容器中,此时n(H2)∶n(CO2)=3∶1,如图,当投料比为3∶1时,T1温度下,二氧化碳平衡转化率为70%,生成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为:,0~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3)a.①
②
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其,正反应的活化能为,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kJ/ml;
b.初始时加入和,总物质的量为4ml,起始压强为,240℃平衡时,由图可知CO2的平衡转化率为10%,甲醇的选择性为80%
即平衡时,n(CO2)=0.9ml、n(H2)=3ml-0.24ml-0.02ml=2.74ml,n(CH3OH)=0.08ml,n(H2O)=0.08ml+0.02ml=0.1ml, 反应③的;
(4)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得到电子,生成乙烯,其电极反应式为:。
5.(1) +329 >
(2) 放热 低温 B T1 由于该反应放热,所以温度越高反应物转化率越低,所以T1>T2>T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速率最快的是T1 3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I+2×反应Ⅱ可得反应的247+2×41=+329,由(正)- (逆)>0,则(正)>(逆);
(2)①由表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b。曲线c和b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只是前者先达到平衡,c反应速率较大,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反应,故c改变条件是加入催化剂,或加入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②同温同容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kPa,。
11.(1)CH3CH(OH)CH3(g)=HOCH2CH2CH3(g)△H=+(b-a)kJ/ml
(2)<
(3)>
(4)AB
(5) M 60% 变大
【详解】(1)已知反应Ⅰ:
Ⅱ: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Ⅰ-反应Ⅱ,整理可得CH3CH(OH)CH3(g)转化为HOCH2CH2CH3(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CH(OH)CH3(g)=HOCH2CH2CH3(g)△H=+(b-a)kJ/ml;
(2)反应Ⅲ的气体分子数减小量大于反应Ⅱ气体分子数的减小量,故反应Ⅲ熵值减小的绝对值大于反应Ⅱ的熵值减小值,故熵变关系为:△S(Ⅲ)<△S(Ⅱ);
(3)根据图1可知:降低温度,两个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都增大,说明两个反应的正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Ⅱ斜率大于反应Ⅰ,说明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的程度更大,反应放出的热量更多,反应放出热量越多,则反应热越小,所以△H1>△H2;
(4)A.反应Ⅰ、Ⅱ都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在绝热恒容容器中发生,若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
B.反应过程中有热量变化,反应在绝热恒容容器中发生,若容器内温度不变,则什么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在恒容容器中发生,气体的体积不变,则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
D.两个反应中n(CH2=CHCH3):n(H2O)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1,加入的n(CH2=CHCH3):n(H2O)的比也是1:1,则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n(CH2=CHCH3):n(H2O)的比值始终不变,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B;
(5)①根据图1变化趋势看,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对反应Ⅱ影响更大,所以曲线变化程度大的曲线M表示的反应Ⅱ的生成物CH3CH(OH)CH3(g)的分压变化;曲线N表示表示HOCH2CH2CH3(g)分压变化;
②加入的n(CH2=CHCH3):n(H2O)的比是1:1,n(CH2=CHCH3):n(H2O)反应时物质的量的比也是1:1,开始时总压强为p0=400 kPa,则p(H2O)开始=p(CH2=CHCH3)开始=200kPa;反应Ⅰ和反应Ⅱ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气体系数比均为2:1,则两个反应生成物总压强为120kPa,所以反应的CH2=CHCH3的压强为120kPa,反应的水的压强为120kPa,平衡时,p(H2O)平衡=p(CH2=CHCH3)平衡=200kPa-120kPa=80kPa,p[CH3CH(OH)CH3]平衡=100 kPa,p[HOCH2CH2CH3]平衡=20 kPa,则CH2=CHCH3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根据②计算可知:在T1温度下,反应Ⅱ达到平衡后,p(H2O)平衡=p(CH2=CHCH3)平衡=80kPa,p[CH3CH(OH)CH3]平衡=100 kPa,,则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Kp=kPa-1;
④若其它条件不变,T1℃的恒容绝热条件改为恒压条件,由于两个反应均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气体压强比开始小。若改为恒压,相当于对恒容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体系压强,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在反应达到新平衡时,CH3CH(OH)CH3(g)的平衡产率将变大。
12.(1)低温
(2) a 放热 ab c 介于3.92%~7.70%之间均可给分
(3)CO2+6H2O+8e-=CH4+ 8OH-
(4)3.5
【详解】(1)反应 是熵减焓减的反应,若该反应自发进行,则,故反应适宜条件是低温;
(2)①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增大,故曲线a代表下的;故曲线b代表在下的,升高温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方向吸热,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a.单位时间内断裂2个碳氧双键同时断裂3个氢氧键时正逆反应速率才相等,才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a符合;
b.反应在恒容容器中进行且反应物均为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故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故b符合;
c.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变量,根据“变量不变达平衡”可知,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平衡,故c不符合;
d.不变时各组分保持不变,反应达平衡,故d不符合;
答案选ab;
③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减小,故a不符合;
b.分离出水蒸气,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增大,故b不符合;
c.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增大,故c符合;
d.增大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减小,故d不符合;
答案选c;
④曲线a代表下的,在250℃,下达平衡后,=0.02,设的转化率为x,根据三段式可得:
,解得x=7.7%;
(3)据文献报道,可以在碱性水溶液中电解生成甲烷,C由+4价得电子降为-4价转移8电子,故生成甲烷的电极反应式是CO2+6H2O+8e-=CH4+ 8OH-;
(4)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已知常温下的,,,则此时溶液的3.5。
13.(1)-118
(2)614.7
(3) 恒压时通入稀有气体Ar,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提高的转化率 50 反应速率加快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4)B
(5)+O2--2e-=+H2O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则;
(2)反应① ,设C=C的键能是x,根据△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可得,解得x=614.7;
(3)①反应①正向气体分子数增加,恒压环境下通入稀有气体Ar,导致容器体积增大,原体系内各物质的分压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②由图可知起始时压强为100kPa,平衡时压强为150kPa。设平衡时的消耗量为xml,列三段式得:
根据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得:,解得:x=0.5;
则平衡时各气体均为0.5ml,总气体为1.5ml,;
丙烯产率在425°C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或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425°C之后,丙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催化剂失活,反应速率迅速减小或发生副反应,丙烷分解成其他产物。
(4)以C3H8和18O2为原料,初期产物中没有检测到18O,可知V2O5直接氧化吸附的丙烷,吸附的氧气补充V2O5中反应掉的氧,导致初期产物中没有检测到18O,以含有的C3H8和18O2为原料,反应过程中没有检测到C3H8-nDn(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12 有机推断题(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共88页。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10 工艺流程题(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共6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铬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合物,氮化镓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Ag、是两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题型9 实验综合题(25题)-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题(新高考通用)含解析答案,共6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