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练习: 生物的进化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练习: 生物的进化,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为此达尔文列举大量的证据来论证其观点。下列有关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 当今许多生物都有能进行生长、代谢和增殖的细胞,也为生物有共同祖先提供支持
C. 成年人没有鳃裂和尾,而成年的鱼有鳃和尾,这一点不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
D. 不同的生物都含有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这也从分子水平上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
2.细胞色素c 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约有104个氨基酸。某些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 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表所示。研究人员分析多种生物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序列发现,有些部位非常恒定,有一些部位是多变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表中信息支持生物有共同的起源这一观点
B. 表中信息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不同生物和人的亲缘关系的远近
C. 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序列的多变部位与细胞色素c 的功能无关
D. 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序列差异是变异在长期自然选择作用下积累的结果
3. 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到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再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下列属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
A. 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B.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C.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4. 枯叶蝶在停息时,它的翅很像一片枯叶,这是枯叶蝶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枯叶蝶一样,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分析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C. 枯叶蝶表现这种性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 适应具有普遍性,且是绝对的、完全适应的
5.由欧洲传入北美的耧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低海拔潮湿地区的甲物种和高海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种耧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 生长环境的不同有利于耧斗菜进化出不同的物种
C. 甲、乙两种耧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若将甲、乙两种耧斗菜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
6.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氰酸HCN 的产生由H 、h 和D 、d 两对等位基因决定,H 和D 同时存在时,个体产HCN ,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如图为某地不同区域白车轴草种群中有毒个体比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
B. 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
C. 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h 的基因频率更高
D. 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H 、D 的基因频率
7.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乙生活在悬崖底的林荫里。在某些山地坡度和缓的地方,甲和乙分别沿着斜坡向下和向上扩展,在斜坡上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能产生子代,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和乙仍然存在生殖隔离
B. 甲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甲发生了进化
C. 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
D. 甲、乙、丙含有的基因共同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
8. 基因流是指生物个体从其发生地分散出去而导致不同种群之间基因交流的过程,可发生在同种或不同种的生物种群之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邻近的种群间基因频率有较大差异,也可能存在基因交流
B. 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不会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
C. 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可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
D. 种群之间的基因流被地理隔离阻断后产生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一种途径
9.某地分布着甲、乙两个人工水潭,甲、乙水潭中都有孔雀鱼。甲中孔雀鱼的天敌是一种花鲻,这种花鲻专以小的和未成熟的孔雀鱼为食;乙中孔雀鱼的天敌是狗鱼,狗鱼喜欢捕食大而成熟的孔雀鱼。研究发现,乙中的孔雀鱼通常比甲中的孔雀鱼成熟早,且成熟时体重较轻。将甲、乙中的孔雀鱼分别饲养在无天敌的实验室内,繁殖多代后,孔雀鱼成熟的早晚仍存在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水潭中所有的孔雀鱼和花鲻,构成了该水潭的生物多样性
B. 甲、乙水潭中花鲻和狗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孔雀鱼的基因多样性
C. 甲、乙水潭中的孔雀鱼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物种
D. 甲、乙水潭中的孔雀鱼,虽然生存环境不同,但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10.小黄蜂可为无花果授粉,小黄蜂的繁殖又依赖无花果,因为它们在花中产卵,幼虫在果中发育,无花果和小黄蜂具有悠久的共同演化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共同演化过程中无花果的基因库是不断变化的
B. 小黄蜂与无花果间的协同进化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 无花果进化的过程仅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D. 无花果与小黄蜂之间的共同演化体现了个体水平上的协同进化
11.为探究不同抗生素对连续传代的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某研究小组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测定了大肠杆菌连续三代的抑菌圈平均直径,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中每种抗生素在每一代的使用剂量必须相等
B. 随传代次数增加,大肠杆菌对三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均下降
C. 不同抗生素可能诱导大肠杆菌产生了不同的抗性基因突变
D. 纸片中抗生素在培养基中的扩散速率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
12.在农业生产上,害虫的防治是夺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人们在害虫防治的过程中发现,一种农药使用若干年后,它对某种害虫的杀伤效果逐年减小,害虫对该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害虫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害虫抗药性产生时间晚于农药使用的时间
B. 农药定向选择害虫,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C. 图中显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D. 抗药性个体的后代全表现为抗药性,不可能出现非抗药性个体
13.人与黑猩猩是从大约7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α 和β 两种肽链组成,但α 链的相同位置上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据此不能得出( )
A. 这种差异是由基因中碱基替换造成的
B. 两者共同祖先的血红蛋白也有α 链
C. 两者的血红蛋白都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
D. 导致差别的变异发生在黑猩猩这一物种形成的过程中
14.峡谷和高山的阻隔都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两个种的羚松鼠分别生活在某大峡谷的两侧,它们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峡谷形成之前;某高山两侧间存在有限的“通道”,陆地蜗牛和很多不能飞行的昆虫可能会在“通道”处形成新物种。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大峡谷分隔形成的两个羚松鼠种群间难以进行基因交流
B. 能轻易飞越大峡谷的鸟类物种一般不会在大峡谷两侧形成为两个物种
C. 高山两侧的陆地蜗牛利用“通道”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
D. 某些不能飞行的昆虫在“通道”处形成的新种与原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15.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
A. 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
B. 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
C.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
16.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
B. 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
C. 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 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
17.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 两者在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
C. 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重组有关
D. 两种不同齿形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
18.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比如铜绿假单胞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的感染。如图为一固定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铜绿假单胞杆菌并测定种群数量的示意图,其中在a 点向培养基中添加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b 点更换了培养液(含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 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后,种群数量下降是因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抑制铜绿假单胞杆菌的DNA复制,导致其不能生长
B. 从图示分析可知,a 之后,该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使该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不断升高
D. 该过程中铜绿假单胞杆菌基因频率虽发生变化,但没有产生生殖隔离,因此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二、非选择题
19.竞争和协同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两种表现行为。大量实验和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和水平上,竞争有利于生物形态、生理特征及生活方式等适应策略的进化;协同能够使生物以最小的代价或成本实现自身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繁殖(最大适合度)。回答下列问题:
(1) 协同进化是指 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协同进化与竞争进化中, 更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有序性和多样性。
(2) 竞争关系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 。
竞争关系可通过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存活率,最终影响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3) 生物在竞争或协同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是一定的,这使其形成了一定的能量投资策略——“生态成本”权衡策略,即投入某一方面的能量多,必然会影响另一方面的投入。一般生物在以下方面需要有能量的投入与消耗:①生长、 ;②抵御不良气候等。
答案
1. C 2. C 3. B 4. A 5. A 6. D 7. D 8. B 9. B 10. A
11. C 12. B 13. D 14. C 15. D 16. B 17. D 18. C
19.(1)不同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两空顺序可调换) 协同进化
(2)相互抑制,有时也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种群密度
(3)发育和繁殖
生物种类
黑猩猩
猕猴
鸡
响尾蛇
果蝇
天蚕蛾
氨基酸序列差异数/个
0
1
13
14
27
31
抗生素类型
大肠杆菌抑菌圈平均直径dcm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青霉素
1.95
1.48
0.88
四环素
2.72
1.55
0
头孢他啶
0.56
0.48
0.38
交配(♀×♂)
①×②
②×①
①×③
③×①
②×③
③×②
交配率(%)
0
8
16
2
46
18
精子传送率(%)
0
0
0
0
100
1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生物一轮分层复习检测案26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25生物的进化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学考复习12生物的进化练习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