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水利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验收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单选题(每题2分,30分)
1.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及光合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 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离出4种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黄色的是叶黄素
C.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D. 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其主要功能是固定二氧化碳
【答案】C
【详解】A、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光反应产生ATP,同时产生氧气,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都能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才需要氧气,A错误;
B、叶绿体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其中叶黄素是黄色的,胡萝卜素是橙黄色,B错误;
C、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其功能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C正确;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和氧气,暗反应阶段固定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D错误。
故选C。
2. 下列关于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性状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相同
B. 性状不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一定不同
C. 人的金发和直发是一对相对性状
D. 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性状不一定相同
【答案】D
【分析】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对的不同表现。
【详解】ABD、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性状不一定相同,AB错误,D正确;
C、金发和直发不属于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故选D。
3.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需要做预实验
B. 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需用酒精对根尖进行解离
C. 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中需要用到差速离心法
D. 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豌豆杂交实验去雄后不需要套袋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中,豌豆杂交实验的实验原理。
【详解】A、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需要做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A正确;
B、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需用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1∶1)进行解离,B错误;
C、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中,需要用到密度梯度离心法,而不是差速离心法,C错误;
D、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为:去雄→套袋→授粉→套袋,D错误。
故选A。
4. 下列关于人的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一定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 同源染色体一定形态、大小相同
C. 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答案】B
【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详解】A、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A正确;
B、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也有不同的,如X和Y染色体,B错误;
C、有丝分裂各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只是同源染色体没有配对等行为,C正确;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5. 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都是将药物直接送入人体液的治疗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B. 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送到组织液中
C. 静脉注射常使用9%NaCl溶液以维持正常渗透压
D. 两种方法注射的药物都不会出现在淋巴中
【答案】B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血浆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也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血浆,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详解】A、人体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A错误;
B、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送到组织液中,B正确;
C、静脉注射常使用0.9%NaCl溶液是为了维持机体渗透压的稳态,进而使内环境维持稳态,C错误;
D、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浆,肌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因此两种方法注射的药物都会出现在淋巴中,D错误。
故选B。
6. 图1和图2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AC段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加倍
B. 图2中b对应图1中的CD段,细胞中可观察到赤道板
C. 图1中CD段细胞中核膜消失、核仁解体,有纺锤体形成
D 图2中c细胞中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1
【答案】C
【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之比,其中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
【详解】A、图1中AC段对应的细胞内核DNA数目加倍,A错误;
B、赤道板是假想的平面,B错误;
C、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有纺锤体形成,C正确;
D、图2 c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0,D错误。
故选C。
7. 下列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B. 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碱基对
C. 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有关
D. 双链DNA分子中氢键数越多,该DNA分子越稳定
【答案】C
【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
【详解】A、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A正确;
B、DNA分子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B正确;
C、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是DNA分子结构稳定的基础,C错误;
D、DNA分子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双链DNA分子中氢键数越多,该DNA分子越稳定,D正确。
故选C。
8. 生物科学发展史既包括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研究过程,又包括科学家研究生命现象时持有的观点和态度。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萨顿利用蝗虫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艾弗里利用“加法原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它不是遗传物质
C. 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D. 富兰克林获得高质量的DNA图谱,沃森和克里克构建出DNA呈双螺旋结构
【答案】D
【详解】A.萨顿根据蝗虫体细胞形成生殖细胞这一过程,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
B.艾弗里利用“减法原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它不是遗传物质,B错误;
C.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沃森和克里克依据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提出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D正确。
故选D
9.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A、C、E的子细胞中均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 由图C即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动物
C. 细胞F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1∶1
D. 细胞D前一时期染色体的某些行为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
【答案】D
【分析】识图分析可知,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F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详解】A、细胞A为减数分裂I后期,C为减数分裂Ⅱ后期,A、C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均不存在同源染色体,E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E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
B、C为减数分裂Ⅱ后期,且细胞质为均等分裂,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仅由图C不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由图A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动物,B错误;
C、细胞F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还未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1∶2,C错误;
D、D细胞前一时期为减数分裂I前期,染色体发生联会,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D正确。
故选D。
10.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基本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
B. 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
C. 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先分离后组合,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D. 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分离比约为9∶3∶3∶1的条件之一是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答案】C
【详解】A、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但不能由此说明假说成立,还需要通过测交实验验证,A正确;
B、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用了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B正确;
C、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并且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同时进行的,C错误;
D、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9:3:3:1比例,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出现该比例的条件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D正确。
故选C。
11. 已知某地区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Xb)的基因频率约为7%,不考虑自然选择、突变、迁入和迁出等因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基因B与b的根本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B. 女性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约为0.49%
C. 人群中女性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概率约为6.51%
D. 人群中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7倍
【答案】D
【分析】某地区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Xb)的基因频率约为7%,Xb在男女中出现的概率相同,但男女患色盲的概率不同,女性色盲的基因型为XbXb,男性色盲的基因型为XbY。可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
【详解】A、基因b是基因B经基因突变产生的,两者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
B、已知人群中Xb=7%,则XB=93%。女性中红绿色盲患病率XbXb=(Xb)2=0.49%,B正确;
C、女性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概率=2×XB×Xb=2×93%×7%=13.02%,考虑到人群中男女人数大约相等,则人群中女性色盲携带者的概率约为6.51%,C正确;
D、人群中男性色盲患者约为3.5%(=7%÷2),人群中女性红绿色盲患者约为0.24%(0.49%÷2),因此人群中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14.6倍,D错误。
故选D。
12. 生物体存在表观遗传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表观遗传现象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B. 表观遗传中,由于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故不能将性状遗传给下一代
C. 表观遗传现象可能是由于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乙酰化修饰,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D. 表观遗传现象可能是由于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
【答案】B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A、表观遗传是指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这种遗传现象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表观遗传能使生物体的基因序列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发生可遗传的性状改变,B错误;
C、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乙酰化修饰,会影响染色体上的DNA双链解旋,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C正确;
D、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会影响RNA聚合酶的结合影响基因的转录,可能会抑制该基因的表达,D正确。
故选B。
13. IRTI基因被称为长寿基因,SIRT1蛋白对于延缓内皮细胞衰老,改善因衰老而引起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研究白藜芦醇对人内皮细胞衰老凋亡、SIRTI基因的影响的部分实验结果如下图,其中P1~P35是指体外培养的人内皮细胞的传代次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内皮细胞传代培养时,需使用胃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内皮细胞
B. 随着传代次数增加,人内皮细胞内端粒变短,SIRT1表达水平降低
C. 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人内皮细胞,温度等与实验组保持一致
D. 适宜浓度的白藜芦醇可以提高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的凋亡率
【答案】B
【分析】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进而细胞逐渐衰老。
题图分析,图1表示随着细胞传代次数增加,细胞凋亡百分率增加。图2表示随着细胞传代次数增加,SIRT1基因的表达水平表现为降低的趋势。图3表示在白藜芦醇的干预下,人内皮细胞中SIRT1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据此可推测白藜芦醇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详解】A、人内皮细胞传代培养时,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内皮细胞,使其分散,胃蛋白酶需要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而该条件下会导致细胞死亡,因而不能用胃蛋白酶分散细胞,A错误;
B、细胞衰老的假说之一是端粒学说,随传代次数增加,人内皮细胞内染色体的端粒变短,SIRT1表达水平降低,B正确;
C、对照组应使用等量生理盐水处理人内皮细胞,温度等无关变量与实验组保持一致,C错误;
D、结合图1和2可知,SIRT1基因表达水平高时,细胞凋亡率低,由图3可知,干预组的细胞内SIRT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说明适当浓度的白藜芦醇可以降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的凋亡率,D正确。
故选B。
14.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位于 DNA 上
B. 细胞中以 DNA 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 RNA 均能编码多肽
C. 大肠杆菌在细胞核内转录出的 mRNA 需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
D. 一个含 n 个碱基的 DNA 分子,转录的 mRNA 分子的碱基数为 n/2 个
【答案】A
【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基因的表达过程,有两个阶段:转录和翻译:
(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利用细胞内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以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在核糖体上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DNA聚合酶作用于DNA复制过程,以DNA两条链作为模板,RNA聚合酶作用于转录过程,以DNA一条链作为模板,故两种酶的结合位点都位于DNA上,A正确;
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包括mRNA、tRNA和rRNA,其中只有mRNA能编码多肽,B错误;
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细胞核,C错误;
D、由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且其中存在启动子、终止子等不转录的片段,因此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小于n/2个,D错误。
故选A。
15. 某真核生物控制酶Ⅰ合成的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后表达产物为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Ⅰ与产物X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B. 酶Ⅰ与产物X均能催化同一化学反应
C. 碱基替换后的基因一定能遗传给下一代
D. 碱基替换后的基因中(A+C)/(T+G)不变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某真核生物控制酶Ⅰ合成的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后表达产物为X,若碱基对的替换没有引起mRNA相应位置对应的氨基酸的种类发生变化,则形成的X与原基因表达产物相同,功能也相同,若碱基对的替换引起mRNA上相应位置对应的氨基酸变为其它种类的氨基酸或提前变为终止密码子,则翻译形成的X会变为与酶Ⅰ不同的蛋白质,功能也会发生改变。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酶Ⅰ与产物X可能为相同的蛋白质,也可能为不同的蛋白质,故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A错误;
B、若产物X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则酶Ⅰ与产物X不能催化同一化学反应,B错误;
C、碱基替换后的基因若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C错误;
D、由于DNA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所以DNA分子中A=T、G=C,即碱基替换后的基因中(A+C)/(T+G)不变,D正确。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选对得3分,选不全得1分,选错不得分)
16. 酶抑制剂能降低酶的活性,主要有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两大类。图1表示两种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图2为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Km表示最大反应速率(Vmax)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形成过程中脱去水分子
B. 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解除
C. 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会使Vmax降低,Km值升高
D. Km值越小,酶与底物亲和力越高
【答案】BD
【分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结合,从而降低反应物与酶结合的机会,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非活性部位结合,反应物不能能与活性部位结合,竞争性抑制剂的化学结结构与底物的结构相似,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分子子结构与底物的不相似。
【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蛋白质类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形成过程中脱去水分子,而RNA酶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A错误;
B、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解除,增大了底物与酶的接触概率,B正确;
C、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反应物不能与活性部位结合,故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会使 Vmax 降低;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会使 Vmax 降低不是由于底物浓度引起的,因此Km值不会升高,C错误;
D、Km值越小,说明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就达到了1/2Vmax,说明酶与底物亲和力高,D正确。
故选BD。
17. 为有效控制夏玉米田中马唐、牛筋草和反枝苋三种恶性优势杂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做了一项试验:研究了绿豆分别与3种优势杂草在不同种植比例条件下,对杂草株高、干重的影响,试验检测结果如下图。该项研究有助于揭示玉米绿豆间作模式的生态控草机理,为玉米田杂草的绿色防控技术研发提供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1可知,绿豆对3种杂草的株高均有抑制作用,且在四组混种比例下,杂草株高随绿豆与杂草混种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B. 据图2可知,在四组混种比例下,随着绿豆混种比例的增加,杂草干重逐渐减少,表明绿豆对杂草的竞争力随其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C. 与间作模式控草相比,使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的最大缺点是除草剂会诱发杂草产生抗药性且污染环境
D. 杂草与作物间的地上竞争主要是对光的竞争,其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它们对地上空间的优先占有能力及株高和叶面积等
【答案】AC
【分析】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用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的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详解】A、图1中的混种比例为0:4的组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可知,绿豆对3种杂草的株高均有抑制作用,且在四组混种比例下,杂草株高随绿豆与杂草混种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减小,A错误;
B、绿豆和杂草之间为竞争关系,据图2可知,在四组混种比例下,随着绿豆混种比例的增加,杂草干重逐渐减少,说明绿豆对杂草的竞争力随其比例的增加而增大,B正确;
C、抗药性本身就存在,不是除草剂诱发的,除草剂只是起着选择作用,C错误;
D、杂草与作物间的地上竞争主要是对光的竞争,杂草与作物间对光的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它们对地上空间的优先占有能力、株高、叶面积以及叶片的着生方式等,D正确。
故选AC
18.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信息储存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B. 遗传信息可以由DNA传递给RNA
C. RNA中一定没有遗传信息
D. 只有DNA能做遗传物质
【答案】AB
【详解】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就储存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A项正确;DNA分子中蕴藏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转录过程由DNA传递给RNA,B项正确;对于少数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而言,遗传信息就蕴藏在组成RNA分子的碱基的排列顺序中,C项错误;烟草花叶病毒不含DNA,其遗传物质是RNA,D项错误。
19. 报春花的花色有黄色和白色,受A/a控制,花形有大花和小花,受B/b控制。现选用纯合黄色小花植株与纯合白色大花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黄色大花,再让F1自交,F2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小花:黄色大花:白色大花=1:2:1。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控制报春花的花色和花形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若只研究花色性状的遗传,则F1黄色花植株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3:1
C. 若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其他异常情况,则报春花种群中不存在纯合黄色大花植株
D. F1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小花:白色大花=2:1
【答案】ABC
【分析】由“纯合黄色小花植株与纯合白色大花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黄色大花,可知黄色、大花为显性性状,再让F1自交,F2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小花∶黄色大花∶白色大花=1∶2∶1,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A、根据纯合黄色小花植株与纯合白色大花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黄色大花,可知黄色、大花为显性性状,则亲本为AA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子一代自交,F2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小花∶黄色大花∶白色大花=1∶2∶1,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和b连锁,a和B连锁,因此控制报春花的花色和花形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若只研究花色性状的遗传,A/a遵循分离定律,则F1黄色花植株(Aa)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A-∶aa)接近3∶1,B正确;
C、由于A和b连锁,a和B连锁,若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其他异常情况,亲本不能产生AB的雌雄配子,因此报春花种群中不存在纯合黄色大花(AABB)植株,C正确;
D、F1基因型为AaBb,产生Ab和aB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测交后代为Aabb∶aaBb=1∶1,表现为黄色小花∶白色大花=1∶1,D错误。
故选ABC。
20. 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甲病和乙病分别受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对Ⅱ-1和Ⅱ-4进行检测时发现,二者都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变异和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和乙病分别是常染色体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Ⅲ-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4
C. Ⅲ-3的b基因来自Ⅱ-3,Ⅱ-3的b基因可能来自I-2
D. Ⅱ-3和Ⅱ-4再生育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男孩的概率为1/16
【答案】AD
【分析】依据Ⅱ-3号、Ⅱ-4号正常,Ⅲ-3既患甲病,又患乙病,说明甲病和乙病都属于隐性遗传病;由于①Ⅱ-4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②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
【详解】A、Ⅱ-3号、Ⅱ-4号正常,Ⅲ-3既患甲病,又患乙病,说明甲病和乙病都属于隐性遗传病,Ⅱ-4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依据题干信息,控制甲病和乙病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
B、依据A项结论可推知,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的基因型为AaXBY,Ⅲ-2的基因型为A-XBX-,则Ⅲ-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为=1/3,B错误;
C、依据伴性遗传的特点,可以推知,Ⅲ-3的b基因来自Ⅱ-3,Ⅱ-3的b基因可能来自I-1,C错误;
D、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的基因型为AaXBY,则再生育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男孩的概率为=1/16,D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55分)
21. 如图中 A、B 、C 表示三种体液,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A、B、C中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填字母);C与A相比,成分中明显少的物质是____。
(2)在进食条件下,从图中可看出淀粉在小肠中被消化水解成②葡萄糖,并被吸收。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此时____激素(填两种)分泌量会升高,引起了③与②之间的转换,则③表示____。
(3)正常人A液的pH通常维持在 7.35~7.45。肺气肿出现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的pH变____,此时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填一种即可)等离子。
(4)人体表皮生发层细胞直接从哪儿获得O2 。
A. 组织液B. 血浆
C. 周围空气D. 周围的水
(5)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A. 小腿抽搐B.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 尿毒症D. 组织水肿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神经递质B. 呼吸酶C. 血浆蛋白
D. 血红蛋白E. 载体
【答案】(1)①. A、C ②. 蛋白质
(2)①.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②. 肝糖原
(3)①. 小 ②. HCO3-或 HPO42- (4)A (5)ACD (6)BDE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为细胞内液;C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①→②→③、③→②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小问1详解】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据图分析可知,图中A为血浆、B为细胞内液、C为组织液,其中A和C属于内环境;组织液与血浆相比,蛋白质含量很少。
【小问2详解】
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相对较低,此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③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小问3详解】
肺气肿出现呼吸不畅,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血浆pH有所下降;此时通过HCO3- 、HPO42-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以维持pH的相对稳定。
【小问4详解】
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人体表皮生发层细胞属于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因此其从组织液中直接获得O2。
故选A。
【小问5详解】
A、小腿抽筋是由于内环境中钙离子浓度低造成的,A符合题意;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细胞形态的变化,属于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
C、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病变,导致内环境成分如尿素等超标,C符合题意;
D、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的大量增加导致的,D符合题意。
故选ACD。
【小问6详解】
A、神经递质存在于组织液等,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A符合题意;
B、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催化细胞呼吸过程,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B符合题意;
C、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C不符合题意;
D、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符合题意;
E、载体在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E符合题意。
故选BDE。
22. 图中a、b、c表示生物体内三种生理过程,1和8代表某种物质的编号。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过程需要的原料为四种________,c过程搬运物质1和8的“工具”是________。
(3)a、b、c生理过程都能发生的细胞是( )
A .浆细胞 B.受精卵细胞 C. 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
【答案】①. DNA复制 ②. 转录 ③. 翻译 ④. 脱氧核糖核苷酸 ⑤. tRNA ⑥. B
【分析】图a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分别合成子链,为DNA复制过程;图b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一条子链,为转录过程;图c表示在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
【详解】(1)DNA分子的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故图a为DNA复制;转录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一条RNA链,故b图为DNA的转录过程;图c表示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利用tRNA为工具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为翻译过程。
(2)图a为DNA复制,DNA复制所需要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物质1和8是氨基酸,翻译时需要tRNA搬运氨基酸。
(3)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故不能进行图a中DNA复制;受精卵细胞可进行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活细胞中蛋白质要不断更新,故几乎所有的活细胞(真核细胞无核的细胞除外,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故受精卵细胞可进行图中a、b、c三种过程;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不能分裂,故不能进行图a中DNA复制,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 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两组杂交实验,两组实验的F1均自交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
已知实验1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回答以下问题:
(1)由杂交实验可知,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遵循______定律。
(2)实验1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白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3)若让实验2的F2中紫花植株再自交一次,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比例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离和)自由组合
(2)①. AAbb ②. aaBB和aaBb ③. 1/2
(3)①. 紫花和白花 ②. 5∶1
【分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由杂交实验1可知,红花×白花→F1紫花→F2中紫花∶白花∶红花=9∶4∶3,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由杂交实验1可知,红花×白花→F1紫花→F2中紫花∶白花∶红花=9∶4∶3,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F1中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实验1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实验1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紫花基因型为A_B_,白花基因型为A_bb和aabb,红花基因型为aaB_,故F2 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白花植株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则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
【小问3详解】
由杂交实验2可知,紫花(A_B_)×白花(A_bb和aabb)→F1紫花→F2中紫花∶白花=3∶1,说明F1紫花基因型一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即:AABb或AaBB,若F1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得到的F2中紫花∶红花=3∶1,与题意不符,故说明F1紫花基因型为AABb,F2中紫花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BB、2/3AABb,若让实验2的 F2 中紫花植株再自交一次,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2/3×1/4)AABB、(2/3×1/2)AABb、(2/3×1/4)AAbb,即1/6AABB、1/3AABb、1/6AAbb,则紫花∶白花=5∶1。
24. 甲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DNA数变化的关系,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甲图A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__条。
(2)在甲图A、B、C、D中,对应丙图BC段的是__________。丙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乙图中代表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实线”或“虚线”)。
(3)就甲图来说,作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____期的细胞,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4)甲图中结构1的名称是__________,结构2的名称是__________。
【答案】(1)①. BCAD ②. 8 ③. 0
(2)①. BC ②.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③. 虚线
(3)①. (分裂)间期 ②.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①. 细胞板 ②. 核膜
【分析】根据题意和甲图分析可知: 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中,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乙图中实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虚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丙图中,AB段表示DNA的复制,BC 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小问1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细胞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表示有丝分裂前期、C表示有丝分裂中期、D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所以有丝分裂顺序是B→C→A→D。甲图A细胞中有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0条。
【小问2详解】
丙图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甲中的B、C细胞;丙图中CD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乙图中实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虚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小问3详解】
图中只有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还少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分裂间期细胞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小问4详解】
据图分析,甲图中结构1是细胞板,结构2是核膜。
25. 果蝇的眼型和体色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在Y染色体上)。让一只灰体正常眼雌果蝇与一只黄体正常眼雄果蝇交配,所得F1全为灰体。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F2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棒眼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基因A与基因B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
(2)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2中雌性无棒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让F2灰体正常眼雌性与灰体棒眼雄性相互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4)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验证亲本雌果蝇基因型,请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______。
【答案】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③. BbXAXA和BbXAXa ④. 含Xa的雄配子致死 ⑤. 灰体正常眼雄性:灰体棒眼雄性:黄体正常眼雄性:黄体棒眼雄性=56:8:7:1 ⑥.
【分析】依题意并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让灰体正常眼雌果蝇与黄体正常眼雄果蝇群体随机交配,所得F1全为灰体,F2中出现了棒眼雄果蝇,说明灰体对黄体为显性,正常眼对棒眼为显性。在F2中,就体色而言,无论是雌果蝇还是雄果蝇,灰体∶黄体都约为3∶1,说明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联,因此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均为Bb;就眼型而言,雌性均为正常眼,而雄性中正常眼∶棒状眼=(657+219):(219+73)=3∶1,说明眼型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因此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正常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和XAY。
【详解】(1)从亲本的正常眼与正常眼随机交配,到 F2中出现了棒眼雄果蝇,说明正常眼对棒眼为显性;并且在F2中眼型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因此眼型基因 A/a 位于 X 染色体上,因此棒眼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A、B不同是遗传信息不同,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由分析可知体色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色为显性基因,正常眼为显性基因,眼型A/a位于X染色体上,故亲本雌性果蝇基因型为BBXAXa,雄性基因型为bbXAY;由此可推F1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和BbXaY,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Xa;表格中F2中正常眼雌性:正常眼雄性:棒眼雄性=8:12: 4,而按照上述亲代基因型推算,棒眼雌性存在,可知含Xa的雄配子致死。
(3)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F2灰体雌性与灰体雄性的基因型均为1/3BB、2/3Bb,产生的配子均为2/3B、1/3b,二者相互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2/3B×2/3B)∶(2×2/3B×1/3b)∶(1/3b×1/3b)=4∶4∶1,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黄体=8∶1。F2正常眼雌性的基因型为3/4XAXA、1/4XAXa,产生的配子为7/8XA、1/8Xa;F2棒眼雄性的基因型为XaY,因含Xa的雄配子致死,所以产生的可育配子为Y;F2正常眼雌性与棒眼雄性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眼雄性∶棒眼雄性=(7/8XA×1Y)∶(1/8Xa×1Y)=7∶1。可见,若让F2灰体正常眼雌性与灰体棒眼雄性相互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正常眼雄性∶灰体棒眼雄性∶黄体正常眼雄性∶黄体棒眼雄性=56∶8∶7∶1。
(4)实验思路: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验证亲本雌果蝇基因型,可选择测交实验。让该灰体正常眼雌果蝇与黄体棒眼雄果蝇相互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由于Xa的雄配子致死,预期实验结果:子代为灰体正常眼雄性∶灰体棒眼雄性=1:1。遗传图解如下:实验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
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1
红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红花=9∶4∶3
实验2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3∶1
F2
表现型
灰体正常眼雌性
黄体正常眼雌性
灰体正常眼雄性
灰体棒眼雄性
黄体正常眼雄性
黄体棒眼雄性
数量
474
158
711
237
237
79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大庆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大庆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图1表示某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大庆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大庆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图1表示某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大庆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大庆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大庆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docx、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大庆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