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练习(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04(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04(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04解析版docx、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04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A. 向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2Fe2++2H++H2O2=2Fe3++2H2O
B. 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H2O=4Na++4OH-+O2↑
C. 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Ca2++2HCOeq \\al(-,3)+2OH-=CaCO3↓+2H2O+COeq \\al(2-,3)
D. 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NOeq \\al(-,3)+8H++6I-=3I2 +2NO↑+4H2O
2.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后制得的一种碘化银溶胶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碘化银胶体粒子能吸附阳离子,从而使碘化银胶体带正电荷
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碘化银胶体中的硝酸钾溶液
C. 碘化银溶胶中,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
D. 碘化银固体与水混合形成的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第一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
B. 第一次氧化后“吸附、过滤”的目的是富集溴
C. 不考虑其他副反应,该工艺理论上每提取1mlBr2需要消耗71gCl2
D. 该工艺利用了Cl2的氧化性强于Br2的性质
4.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相符的是
A.漂白粉溶液吸收CO2后产生白色沉淀:Ca2++CO2+H2O =CaCO3↓+2H+
B.明矾净水:Al3++3H2OAl(OH)3+3H+
C.红热的Fe粉和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2Fe+3H2Oeq \(=====,\s\up7(高温))Fe2O3+3H2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后变浑浊:2+H2O+CO2——→2+Na2CO3
5.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饮用水中加入K2FeO4消毒 B.NaOH和铝粉的混合物疏通管道
C.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 D.硫粉除去温度计破碎时洒落的汞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FeS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H2O2+2Fe2+=2Fe3++2H++O2↑
B.向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2Na2O2=4Na++4OH-+18O2 ↑
C.向CuSO4溶液通入H2S:Cu2++S2-=CuS↓
D.用醋酸溶解石灰石: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
7.建筑承载着文明。下列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8.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X可以选用CaO
B.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C.第①步中,蒸发结晶、高温烘干可以得到干燥的MgCl2·6H2O固体
D.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SOeq \\al(2-,4)+2Br-+4H+
9.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g++NH3·H2O=AgOH↓+NHeq \\al(\s\up0(+),\s\d0(4))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O2+Ca2++2ClO-+H2O=CaSO3↓+2HClO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H++SOeq \\al(2-,4)+Ba2++OH-=BaSO4↓+H2O
D.向甲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 +6MnOeq \\al(-,4)+18H+→5+6Mn2++14H2O
10.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酸性溶液中:K+、Fe2+、Cl-、NOeq \\al(-,3)
B.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eq \\al(\s\up0(+),\s\d0(4))、Na+、Cl-、SCN-
C.在pH=13的溶液中:NHeq \\al(\s\up0(+),\s\d0(4))、Al3+、NOeq \\al(-,3)、SOeq \\al(2-,3)
D.与铝反应能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a+、K+、ClOeq \\al(-,4)、SOeq \\al(2-,4)
11.以银锰精矿(主要含Ag2S、MnS、FeS2)和氧化锰矿(主要含MnO2)为原料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酸性条件下,MnO2的氧化性强于Fe3+。
(1) “浸锰”过程是在H2SO4溶液中使矿石中的锰元素浸出,同时去除FeS2,有利于后续银的浸出:矿石中的银以Ag2S的形式残留于浸锰渣中。
①“浸锰”过程中,发生反应MnS+2H+=Mn2++H2S↑,则可推断:Ksp(MnS) __________(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25(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25解析版docx、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25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22(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22解析版docx、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22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21(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21解析版docx、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21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