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3:文言虚词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3:文言虚词 学案01
    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3:文言虚词 学案02
    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3:文言虚词 学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3:文言虚词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3:文言虚词 学案,共8页。

    例句:死而不亡者寿
    A.人而不仁,如礼何
    B.任重而道远
    C.知止而后有定
    D.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及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人之有是四端也
    A.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B.必知乱之所自起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为之于未有
    B.就有道而正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人之有四端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人而不仁 死而不亡者寿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圣人之所以为圣 羡长江之无穷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其可怪也欤 其皆出于此乎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知不可乎骤得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D.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挟飞仙以遨游 作《师说》以贻之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如惠语以让单于 凿户牖以为室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屈平不与
    C.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虽放流,眷顾楚国
    D.死而不亡者寿 常于几成而败之
    6.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B.作《师说》以贻之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至于泰安
    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皆出于此乎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师不必贤于弟子 而青于蓝
    B.蚓无爪牙之利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其皆出于此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蟹六跪而二螯 则群聚而笑之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见贤思齐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不知乱之所自起/人之有是四端也
    C.因谗之曰/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D.见犯乃死,重负国/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聚族而谋之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不求闻达于诸侯
    C.剖之以为瓢 作《师说》以贻之
    D.风乎舞雩 以吾一日长乎尔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娘以指叩门扉曰 圣朝以孝治天下
    B.其“恕”乎 当其无,有器之用
    C.屈平之作《离骚》 报养刘之日短也
    D.不拘于时 治之于未乱
    模拟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30分)
    材料一: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材料二: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也。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雠法则可也。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节选自《韩非子·有度》)
    11.解释文中画横线的词语。(10分)
    (1)奢以法治之以:
    (2)君于赵为贵公子为:
    (3)国弱则诸侯加兵 加兵:
    (4)岂轻于天下邪轻:
    (5)王用之治国赋治:
    (6)则臣离上而下比周离上:
    (7)释公行释:
    (8)群臣废法而行私重私重:
    (9)不自度也度:
    (10)法不阿贵阿:
    12.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故eq \x(A)当今之时eq \x(B)能去私eq \x(C)曲就公法者eq \x(D)民安eq \x(E)而国治eq \x(F)能去私行eq \x(G)行公法者
    1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田部吏,是指古时候征收田赋的官吏。战国时赵国设置,掌收租税。
    B.因,指趁机,与贾谊《过秦论》“因遗策”中的“因”词义相同。
    C.比周,指结党营私,又指集结、聚合。在文中的意思是结党营私。
    D.弊,指被埋没,与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中的“举”用法相同。
    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奢在收取租税的过程中,秉公执法,处决了平原君家里的九个管理者,这种行为符合韩非子“奉法者强”的标准。
    B.赵奢和韩非子都认识到法治强弱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但两人侧重点不同,赵奢侧重于制度执行,而韩非子强调君主奉法治国的重要性。
    C.君主要以法治国,制定法律条文明确衡量标准,以此治理群臣;群臣权贵亦不能徇私枉法,损害国家利益。
    D.忠臣没有罪过却遭难而死,他们就会设伏反抗;奸臣没有功劳却安然得利,他们就会争求进用。这就是国家衰亡的根源。
    15.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
    译文:

    (2)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也。译文:

    16.材料二中,韩非子认为以法治国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其具体举措是什么?(3分)
    答:

    参考答案
    1.D [例句中“而”,连词,表转折。A项,连词,表假设;B项,连词,表并列;C项,连词,表承接;D项,连词,表转折。]
    2.B [例句中“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项,“之”,助词,调节音节,不译。B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之”,结构助词,的。D项,“之”,代词,代“小物件”。]
    3.C [A项,“为”,介词,因为/动词,做。B项,“焉”,语气助词,无实义,加重语气/疑问代词,哪里。C项,“之”,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而”,假设连词,如果/转折连词,但是。]
    4.A [A项,都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代词,它,指自然万物;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难道;语气助词,表揣测语气,大概。C项,介词,相当于“于”,比;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项,介词,在;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来。]
    5.D [A项,“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B项,“与”,介词,和/动词,给。C项,“虽”,连词,表假设,即使/连词,表转折,虽然。D项,“而”,均为连词,表转折,但是。]
    6.D [A项,“于”,介词,从/介词,比。两者用法相同,意义不同。B项,“以”,连词,来/介词,在。两者用法和意义都不同。C项,“其”,代词,那些/副词,大概。两者用法和意义都不同。D项,“之”,均为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两者用法和意义都相同。]
    7.A [A项,“于”,均为介词,比。B项,“之”,定语后置标志,助词,不译/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其”,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人称代词,他。D项,“而”,并列连词,译为“和”或不译;修饰连词,不译。]
    8.B [A项,“焉”,兼词,于之,向他/兼词,于此,在这里。B项,“之”,均为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因”,连词,于是/介词,趁机。D项,“乃”,副词,才/连词,于是。]
    9.B [A项,而:连词,表承接(一说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却。B项,于:均为介词,在。C项,以: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D项,乎:介词,在/介词,比。
    10.A [A项,“以”,均为介词,拿,用。B项,“其”,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代词,代器皿。C项,“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D项,“于”,介词,被/介词,在。
    11.(1)用,依照 (2)是 (3)发动战争,以武力进攻 (4)被……轻视 (5)管理 (6)背离君王 (7)舍弃 (8)私权 (9)揣测,估量 (10)偏袒
    12.BDF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与“能去私行行公法者”结构一致,各自独立成句,且“民安而国治”与后文“兵强而敌弱”结构也一致,故可在B、D、F三处断句。]
    13.B [B项,“因遗策”中的“因”是“沿袭、承袭”的意思,与文中加点的“因”词义不同。]
    14.D [D项,“他们就会设伏反抗”错误。材料二“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中的“伏”意为隐退,而非设伏反抗。]
    15.(1)诸侯出兵侵犯,这样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
    (2)忘却君主而在朝廷外私下结交,来进用他们的朋党,那么这些官吏用来为君主出力的地方就少了。
    16.解析 材料二论述“有度”(以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开头第三句提出论点“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其中包含着以法治国的效果:民安而国治。接着文章通过一系列对比,论述了以法治国和不以法治国的不同做法和后果,最后得出结论“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这个结论中包含以法治国的具体举措:以法择人,以法量功。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答案 ①效果:民安而国治。②具体措施:以法择人,以法量功。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奢,是赵国征收田赋的官吏。去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里九个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如果放纵您家里而不奉公行事,那么法令会被削弱,法令被削弱了国家就会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会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这样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这样尊贵的身份,能奉公守法国家上下就会公平,上下公平了国家就会强盛,国家强盛了赵国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赵奢很有才干,向赵王推荐了他。赵王任用他管理国家的赋税,国家的赋税从此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而国库充实。
    材料二:
    国家没有永恒的强盛,也没有永恒的衰弱。奉行法度的人强势,国家就强盛;奉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衰弱。所以在现在这个时代,能够去除偏私的邪道而追求国法的国家,百姓安定且国家太平;能够去除谋私的行为而施行国法的国家,兵力就强盛而敌人会变得弱小。所以审察是非得失时掌握了法度的规定的君主凌驾在群臣之上,他就不会被臣下用狡诈虚伪的手段欺骗;审察是非得失时心里有权衡轻重的一杆秤的君主以此来听取远方的事,他就不会被臣下用天下的轻重来欺骗。现在如果根据声誉选用人才,臣下就会背离君主而在下面结党营私;如果根据朋党关系任用官吏,臣民就会致力于互相勾结而不在法令的规定内寻求任用。所以不以才能为标准任用官吏国家就会混乱。凭借赞美的话来行赏、依据诋毁的话来处罚,那么喜欢奖赏厌恶惩罚的人,就会舍弃国法,玩弄邪术,结党营私来相互包庇利用。忘却君主而在朝廷外私下结交,来进用他们的朋党,那么这些官吏用来为君主出力的地方就少了。这些人结交广泛、党羽众多,内外结成朋党,即使犯了大罪,为他们掩饰的人也很多。所以忠臣在无罪的情况下遭难而死,奸邪之臣在无功的情况下安然得利。忠臣遭难而死并不因为他们有罪,那么忠良之臣就会隐退;奸邪之臣安然得利并不凭借功劳,那么奸臣就会争求进用。这是国家衰亡的根源。像这样下去,大臣们就会废弃法制而玩弄私权、轻视国法了。所以明君用法令来选择人才,不凭自己的心意来任用;使用法令来衡量功劳,不凭自己的心意来估量。有才能的人不可能被埋没,败坏事情的人不可能被包庇,徒有虚名的人不可能被进用,徒遭毁谤的人不可能被斥退,那么君臣双方都能够明确地辨别是非功过而国家也就容易治理了,所以君主运用法令就可以了。所以用法令来治理国家,就是推行合法的弃置不合法的罢了。法令不偏袒权贵,墨线不屈从弯曲的木料。法令所制裁的,有才智的人不能用言辞来辩解,有勇力的人不敢用武力来抗争。
    相关学案

    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5:文言语句断句 学案: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5:文言语句断句 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4:文言句式 学案: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4:文言句式 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2:理解活用实词 学案: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2:理解活用实词 学案,共8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3:文言虚词 学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