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诊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诊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诊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诊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诊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诊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按要求填空, 按要求选择, 能够根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6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 积累应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2)不获世之滋垢,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3)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4)贾谊《过秦论》中体现陈涉起义影响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③.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④. 天下云集响应 ⑤. 赢粮而景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指”“皭然”“滓”“隳”“赢”“景”等。
    2.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为什么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知性? 。 。 。这就是批判精神。
    ①超越理性的勇气首先体现为怀疑精神,即像笛卡尔那样,对一切既定的规范原则加以摧毁
    ②因为知性作为一种被“运用”的工具性的能力,本身不具备超越自身的能动性,它只是逻辑理性,而非超越理性
    ③理性在康德那里不仅仅包括知性,而且还包括超越的“勇气”
    ④它只有作为超越理性的利器才能发挥其无坚不摧的作用
    A. ②①③④B. ②③④①C. ③②①④D. ③②④①
    (2)小阳同学课堂习作在杂志公开发表,高兴了许多天,同学们准备送他一句话,下列句子不适合的一项是( )
    A. 器满则溢,人满则丧。
    B.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D.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答案】(1)D (2)B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根据已知句子“为什么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知性?”可提炼出关键词“勇气”“知性”,按照逻辑原则该句话的前一句应有这两个关键词,因此应以③开头,在CD中选;
    ②提到“知性”“只是逻辑理性,而非超越理性”,而只有“作为超越理性的利器”才能具有真正的意义价值,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②应与④衔接;
    整段话以“这就是批判精神”结尾,其中“这”应指代某种精神,即①的“怀疑精神”,因此①放最后。
    故选D。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语境是小阳的习作在杂志上公开发表,他高兴了许多天,作为同学在送他一句话时,可对他表示祝贺,勉励,也可进行告诫,表达期望等。
    A. 意思是当容器装满水时就会溢出,人如果自满就会遭受损失或不幸。旨在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自满,而应保持适度和谦虚的态度。此句适合规劝告诫小阳,不要沾沾自喜。
    B. 意思是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小阳作品发表并没有体现克服自身缺点,与语境不符。
    C. 意思是用文字的力量担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此句可用来表达对小阳的期望与勉励。
    D. 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词句可用来勉励小阳再接再厉。
    故选B。
    二 阅读 70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在我看来,“抽象”的出现,形式美的来由或根源仅仅从现代艺术品出发,归结为某种观念意识、精神特征是本末倒置了。抽象和形式美的来由和根源仍然在远古的人类劳动操作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在这种活动所主动造成的各种形式结构(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活动的结构、人群协同组织的结构等等)和各种因果系列中,从而不同于动物,并在动物世界的生存竞争中居于优越地位。另一方面,外在自然世界的杂多、变换、混乱、无秩序,通过这种活动,获得了整理、澄清和安顿,使自然界的规律性和秩序性日益呈现出来,而且能成为人的意识(认识)对象。例如,节奏便是使生产、生活和不同对象,从其具体形态中抽离出来而均等化、同质化,从而建立秩序的基本形式。比例、均衡、对称是人用以处理(实践)从而理解(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规范。总之,各种形式结构,各样比例、均衡、节奏、秩序,亦即形成规律和所谓形式美,首先是通过人的劳动操作和技术活动(使用—制造工具的活动)去把握、发现、展开和理解的。它并非精神、观念的产物。它乃是人类历史实践所形成所建立的感性中的结构,感性中的理性。它们是“有意味的形式”。
    ②人也正是通过这种种形式结构、规律的发现和把握,获得了巨大的物质力量,于是人不再是自然生物界的简单成员,而成了它的主宰。人在这形式结构和规律中,获得了生存和延续,这就正是人在形式美中获有安全感、家园感的真正根源。它们实际上也正是现代艺术的形式主义者所特别着重却又无法正确解释的普遍性的审美感受的真正根源。对形式的把握,形式美的出现,标志着 与 相统一,是人类生存、发展史中(不仅是艺术史中)的最大事件。
    ③形式美的出现,是以使用—制造工具从事生产的技术活动为根源、基础。因之,这种形式的力量(亦即人类“造形”的力量),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工艺中,便当然呈现得最为光辉灿烂、炫人心目了。形式美在这里呈现为技术美,呈现为庞大的物质生产和产品中的美。如果以前这种美还只能有限度地呈现在某些建筑艺术作品(古代最为巨大的物质产品)上的话,那么现在却已是随处可见的人类的普遍性的造型力量了。
    ④科技工艺已经构成当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即是说,由现代科技工艺所构成的生产力,是今天人类作为本体存在的基础。它自然成为人类学本体论即主体论实践哲学所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⑤但迄今为止的美学却极少涉及这问题,很少提及技术美。按照我的观点,技术美正是美的本质的直接披露。美之所以是自由的形式,不也正在于通过技术来消除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对峙,以达到从心所欲,恢恢乎游刃有余吗?庖丁解牛是古代的个人故事,现代科技工艺不正使整个人类将要处在或正在追求去达到这种自由的王国吗?
    ⑥所以,我不赞赏现代浪漫派对科技工艺的感伤、否定的虚无主义,无论是海德格尔或马尔库塞,无论是章太炎或梁漱溟,把现代生活的苦难和罪恶,把人的各种异化,归咎于科技工艺,是没有道理的。实质上,现代科技不但带来了群众的高额消费,而且也带来了群众的审美时代,它消灭着千百年来审美上的贵族格局和阶级特权,百万富翁和穷小子基本上(当然不是全部)使用大体同样的日常用品,进同样的博物馆、展览厅,看同样的电影,听同样的音乐磁带……。当然,肯定现代科技工艺,并不能像本世纪早期的先锋艺术那样简单浮浅,而是恰恰要注意到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所带来的人性丧失,人的非理性的个体生存价值的遗忘、失落和沦落,作为感性个体的人被吞食、被同化、被搁置在无处不在的科技理性的形式结构中而不再存在。从当年希特勒的法西斯杀人机器到今天大公司的职工大军,从广告消费的奴役到人际关系的安排,一切都同质化、秩序化、结构化、均衡化……,于是人不见了。人做了由自己所发现、掌握、扩大的形式力量和理性结构的奴隶。
    ⑦那么,如何克服这可怕的异化呢?彻底否定和摧毁科技工艺吗?那只有回到动物状态的原始时代去,二千多年前的庄子早就反对过任何机械,认为有机械必有“机心”。那些反现代科技的理论如果有彻底性,就应该像庄子那样,主张人回到无知无识浑浑噩噩的动物世界里去。但这并非人类的理想,倒退从来不会是出路。于是,只有从“人的自然化”和寻找“工具本体”本身的诗意来向前行进了。
    (有删改)
    3. 本文选自一部美学论著,其中有以下四节:“第一节 美是什么”“第二节 美的本质”“第三节 社会美”“第四节 自然美”。根据内容推断,本文选自第_____节,关于克服科技工艺对人的异化的论述可能出现在第______节。
    4. 根据上下文,在第②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5. 能够根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从现代艺术品中归结出的观念不能解释形式美的来由或根源。
    B. 胡夫金字塔虽然具备形式美,但工艺落后,故不具备技术美。
    C. 庖丁因为刀法娴熟、效率超高而进入了从心所欲的自由境界。
    D. 奥斯维辛的悲剧是法西斯主义造成的,不能归咎于科技工艺。
    6. 下面是这部美学论著的摘要,指出画线处中错误的一处加以改正,并简述理由。
    美意味着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然而,美的对象还必须有客观性质。A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B所谓“自然的人化”就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即自由的形式)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示,具有历史尺度,C形式美来源于人的自由意志。D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带来人性丧失,这种异化是自然美要解决的课题。
    7. 小虹同学不完全赞同本文的观点,准备写一段批驳本文个别观点的文字。请你从下列材料中选择合适的一项作为开头,替小虹同学续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阐述理由,答案中不要抄写材料内容。
    【甲】 朗吉弩斯说:“艺术作品不仅打动听觉,而且打动心灵,能把人的禀赋和修养中那些文词、思想、行动以及美的意象都鼓动起来,把作者的情感传到听众的心里,引起听众和作者共鸣。就是这样通过由文词建筑起来的巨构,作者把我们的心灵完全控制住,使我们受到作品中的崇高、庄严、雄伟等品质的熏陶,潜移默化。”
    【乙】 马尔库塞说:“我们社会的突出之处是,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这双重的基础上,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以前是革命,现在是技术。”
    【丙】 布迪厄说:“趣味是分等级的,它会区分出不同的级别群体。被分成不同等级的社会主体,通过自身制造的区阂,会在美与丑、杰出与庸俗之间区分自己。”
    【答案】3. ①. 第三节 ②. 第四节
    4. 目的性/规律性 5. A
    6. C 形式美来源于人的劳动操作和技术活动。文中说“总之,各种形式结构,各样比例、均衡、节奏、秩序,亦即形成规律和所谓形式美,首先是通过人的劳动操作和技术活动(使用一制造工具的活动)去把握、发现、展开和理解的。它并非精神、观念的产物”。
    7. 甲:朗吉弩斯认为艺术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但艺术并不只是形式美的展现,更是精神内涵的体现。本文过分强调形式美的技术根源,忽视了艺术的精神价值,这是片面的。
    乙:马尔库塞指出技术对社会力量的压服作用,与本文批判科技工艺异化的观点相似,但本文未看到科技工艺带来的积极改变,如提升生活水准和效率,这同样值得肯定。
    丙:布迪厄认为审美趣味具有社会等级性,这与本文讨论的形式美、技术美无直接关联。但本文忽略了审美趣味的社会属性,认为形式美普遍适用于所有人,这也是不全面的。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本文选自第三节。结合“形式美的来由或根源仅仅从现代艺术品出发,归结为某种观念意识、精神特征是本末倒置了。抽象和形式美的来由和根源仍然在远古的人类劳动操作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可知,本节探讨的依然属于社会美的范畴。
    而关于克服科技工艺对人的异化的论述可能出现在第四节,本节强调了科技工艺带来的异化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克服这种异化的思考。在探讨克服科技工艺对人的异化的问题时,‌我们可以从自然美的角度出发,‌寻找解决之道。‌自然美与科技工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当科技的发展与自然美的保护和恢复相结合时,‌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对科技异化现象的反思和克服的途径。‌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上文“人也正是通过这种种形式结构、规律的发现和把握,获得了巨大的物质力量,于是人不再是自然生物界的简单成员,而成了它的主宰。人在这形式结构和规律中,获得了生存和延续”,可见人对于形式美的把握具有为生存而战的目的性;而所谓“形式美”,即“形式结构和规律”,又具有规律性。由此第②段方框处应填入“目的性”和“规律性”两个词语。只有同时具备了目的性和规律性,人类才能在实践中获得物质力量,并实现对自然界的掌控和主宰。因此,这两个词语的填入,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从文中第①段“在我看来,‘抽象’的出现,形式美的来由或根源仅仅从现代艺术品出发,归结为某种观念意识、精神特征是本末倒置了”可推断出A项正确。
    B.文中第③段“如果以前这种美还只能有限度地呈现在某些建筑艺术作品(古代最为巨大的物质产品)上的话”,可看出胡夫金字塔具备技术美。
    C.“庖丁因为刀法娴熟、效率超高”错,文中第⑤段“美之所以是自由的形式,不也正在于通过技术来消除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对峙,以达到从心所欲,恢恢乎游刃有余吗?庖丁解牛是古代的个人故事”,可知庖丁因为技术高超而进入自由境界。
    D.“奥斯维辛的悲剧是法西斯主义造成的,不能归咎于科技工艺”错,文中第⑥段“当然,肯定现代科技工艺,并不能像本世纪早期的先锋艺术那样简单浮浅,而是恰恰要注意到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所带来的人性丧失,人的非理性的个体生存价值的遗忘、失落和沦落”,说明法西斯主义利用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犯下罪行,但并非说不能归咎于科技工艺。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C.“形式美来源于人的自由意志”表述错误,从文中第①段“总之,各种形式结构,各样比例、均衡、节奏、秩序,亦即形成规律和所谓形式美,首先是通过人的劳动操作和技术活动(使用一制造工具的活动)去把握、发现,展开和理解的。它并非精神、观念的产物”可知,形式美来源于人的劳动操作和技术活动。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观点,把握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甲:结合“朗吉弩斯说:‘艺术作品不仅打动听觉,而且打动心灵……作者把我们的心灵完全控制住,使我们受到作品中的崇高、庄严、雄伟等品质的熏陶,潜移默化’”可知,朗吉驽斯认为艺术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但艺术并不只是形式美的展现,更是精神内涵的体现。本文认为“抽象和形式美的来由和根源仍然在远古的人类劳动操作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中”,过分强调形式美的技术根源,忽视了艺术的精神价值,这是片面的。
    乙:结合“马尔库塞说:‘我们社会的突出之处是,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这双重的基础上,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以前是革命,现在是技术’”可知,马尔库塞指出技术对社会力量的压服作用,与本文批判科技工艺异化的观点相似。但本文“而是恰恰要注意到现代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所带来的人性丧失,人的非理性的个体生存价值的遗忘、失落和沦落,作为感性个体的人被吞食、被同化、被搁置在无处不在的科技理性的形式结构中而不再存在”,只关注技术带来的负面内容,而未看到科技工艺带来的积极改变如提升生活水准和效率,这些积极内容同样值得肯定。
    丙:结合“布迪厄说:‘趣味是分等级的,它会区分出不同的级别群体。被分成不同等级的社会主体,通过自身制造的区阂,会在美与丑、杰出与庸俗之间区分自己’”可知,布迪厄认为审美趣味具有社会等级性,这与本文讨论的形式美、技术美无直接关联。本文忽略了审美趣味的社会属性,而且把“人”当作一个整体来看,认为形式美普遍适用于所有人,没有对“人”的层次加以分类,这也是不全面的。
    (二)(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岂止水仙,更有腊梅
    谢冕
    ①冯友兰先生居住燕南园的时候,女儿宗璞夫妇陪侍。素琰与宗璞有文字之交,每年春节前,她总会给冯先生府上送去她亲自培育的水仙花。此是惯例,延续多年,宗璞也是欢喜。素琰送花,我有时也随同探望。有一次宗璞兴致甚高,说冯府有松三株,堂号三松堂。当日松荫下玉簪盛开,我说,若松是家树,玉簪则是家花,众人喜乐!冯友兰先生仙逝后,宗璞移居别宅,花事于是不继。但是每年冬天总有好心的朋友没忘了寄送家乡的水仙花来。寄来的水仙,有的是原始的球茎,有的则是雕刻后的花苞。这样,我家始终如一的年宵花,就是水仙。我是福建人,素琰也来自长江边,从大处讲,我们都是来自江南。我们爱花,尤其爱水仙。
    ②家乡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湿,终年少见冰雪。闽南厦门、泉州一带,更是四季如春。福州还好,我年幼时过冬只靠一件羊毛衫御寒。有时偶见雪花如飞絮飘舞,幼年的我等,欢喜若狂。一阵欢呼声中,大家齐奔院外,或撑伞,或以衣裳,兜住那零星的雪花,使之滚成小珠,把玩良久而不释手。此乃南国冬日少有的欢愉。古人云,幼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辈则是把罕见的雪花当成了稀世珠宝!
    ③在家乡,冬日也有冰点上下的寒冷时分,玩雪是罕有的快乐。围着火炉御寒则是日常风景。每当此时,屋外雪花纷扬,案上一盘鲜红的橘子(福州方言,橘音吉,是民间普遍认同的吉祥物),室内则是水仙花静静伫立一旁,散发着幽香。想起家乡年景,总脱不了可爱而美丽的水仙。水仙是解语花,她终岁不声不响,只是在沉默中酝酿她的花苞。在百花盛开的季节,看不到她的身影。她只在冬寒时节,当众花开过、繁华散尽,她才悄然出现。她知道冬日萧索,百卉凋零,她是仙女下凡,生来专为慰藉人间之寂寥的。
    ④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水仙,水中仙子!不知是谁如此多才,居然给此花以如此多情的名字!水仙的确没有辜负人们对她的厚爱,她远离污垢,只需一勺清水,她卓然自立,冰清玉洁。简洁而端庄的花瓣,不疏不密,排列成一朵朵让人喜欢的笑嫣,宁静而淡远。这花开在挺立的花茎的顶端,花心金黄,花瓣洁白如玉。而衬托她的,则是碧绿发亮形同河滨的菖蒲的叶片,从那里吐出早春时节带着水雾的清香!
    ⑤因为生在南方,长在南方,北上求学前我没有经历过、也不识冬日的严寒,不知北风的刺骨之痛,更不知戈壁冰峰的凄厉。年幼时学习作文,有一次我别出心裁,“为赋新词强说愁”,居然写了一篇文字:我爱冬天。后来真的到了北方,知道冬天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可爱”。但说实话,冬天的严酷最能勉励人的意志。南方温柔,却也易使人耽于安乐。北方的寒冽最能磨人筋骨,促人坚定。北方的冬天漫长,人的生命处于漫长的期待与忍受之中,向往逆向而立的境界,这就是冬天的“可爱”之处。
    ⑥善解人意的水仙就是这样出现了,出现在众芳退后的寂静,出现在人们的渴望之中。她是温柔,她是爱意,她是苦厄中的暖心之物。令人欣慰的是,水仙并不孤单,她有她的“蜜友”陪伴,这蜜友,就是同样不畏风寒、同样以她的爱心在寒冷中抚慰人心灵的腊梅。旧时在福州老家,乡间木屋背倚一座梅花山,每当冬深时节,梅花迎寒吐蕾,甚是迷人。梅是凌寒仙子,品格与水仙同,她们情同姐妹,同样在严寒萧瑟的时节出现。
    ⑦梅种类繁多,此中极品是腊梅。腊梅生性矜持,不多见。却是我的最爱。那年在家乡母校遇见一位画家,他深知我之所爱,画了一幅腊梅送我,此画珍藏至今。壬寅凶狠,流年索居避祸,劫后重聚,一友人从远方携来一束腊梅见赠,欣喜莫名。腊梅开在寒冻时节,色泽暗黄,似是染了一层浅浅的蜡,端庄典雅,静若处子。这束来自秀美兰溪的腊梅,伫立案头,唤我幽思,贻我温情,伴我度过灾难过后的感伤。她同样静静地伫立我的案头,成了水仙的亲密伴侣。她们深情地抚慰我。水仙欣悦迎人,而腊梅显得低调,她色彩潜暗,不显眼。开着花,却是半闭半张,睡眼惺忪,只是幽幽地吐着暗香,惹人怜爱。腊梅寒瘦,冷艳,枝干斑驳如铁,温容中显着坚定与沉着。疏影横斜,冷月清风,有着深藏不露的高贵与典雅。先前在我居住的城市,有人画梅有“专攻”,求者盈门。其画不论梅的品类,满目皆是“繁花似锦”。满纸的富贵相,彻骨的媚俗,深恶之!
    ⑧古称,松竹梅岁寒三友,遥想冯友兰先生的雅舍,三松“家树”可在,玉簪“家花”可在?先生远行久矣,宗璞也是阔别多年,思念深深。唯有水仙和腊梅慰我寂寥。多年前我在闽南某校短期任教,曾为文曰:“花的使命是创造春天。”友人不忘旧谊,去岁曾以此为名为我祝福。花的使命是创造春天,我们在春天里面对似锦的繁花,感谢百花的多情。而在冬天的严寒中,更感激亲爱的水仙和腊梅,为我们驱走周遭的寒意。
    ⑨前些年我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一位诗人的。我用的题目是她笔下的花的意象:岂止橡树,更有三角梅。我喜欢这种叠加趋进的句式,敝帚自珍,这次来了个“自我抄袭”:岂止水仙,更有腊梅!
    8. 分析第②段和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9. 请以第④段为例,赏析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
    10. 本文多处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加以评析。
    11. 有人认为,本文除了表现对水仙、腊梅的情感,还掺杂了其他一些情感,这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你认同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8. 第②段:介绍了家乡的气候特点,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冬季的水仙;也突出了小孩子们的天真活泼;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第⑤段:写出了北方冬日的特点,将南、北方的冬天作对比,写出了北方冬天的“可爱”之处,引出下文水仙的“蜜友”腊梅。
    9. ①比喻。将花瓣比喻成玉,突出了水仙花的洁白、优雅。
    ②语言典丽。“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宁静而淡远”等词语富有诗意,增强文章诗味。
    ③长短句结合,多用短句。“水仙,水中仙子!”“她,卓然自立,冰清玉洁”等短句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有韵律美,朗朗上口。
    10. ①用冯友兰先生的雅舍,三松“家树”,玉簪“家花”,衬托出冯友兰先生及其女儿宗璞高尚的人格与高洁的情操;
    ②用不畏风寒、抚慰人心的腊梅衬托其“蜜友”水仙,更突出水仙的卓然自立,冰清玉洁;
    ③以“我”对腊梅的深爱以及对“繁花似锦”“满纸的富贵相”的梅花像的深恶痛绝衬托出“我”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11. 不认同。本文除了表现对水仙、腊梅的喜爱与赞美,还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思念,对媚俗风气的批判,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这非但没有削弱文章的表现力,还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意蕴更加深刻,深化了主题,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分析段落作用,可从内容、结构、情感、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②段:从结构上看,该段介绍了作者家乡的气候特点,“气候温湿,终年少见冰雪”,这既承接了上文“从大处讲,我们都是来自江南”,又为下文“玩雪是罕有的快乐”“想起家乡年景,总脱不了可爱而美丽的水仙”做铺垫,引出下文冬季的水仙;
    从内容上看,对玩雪场景的描写也凸显出了小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大家齐奔院外,或撑伞,或以衣裳,兜住那零星的雪花,使之滚成小珠,把玩良久而不释手”,写出了我们的欢喜;
    从情感上看,童年时光已成过去,无拘无束、没有烦恼的玩闹场景只能在回忆中缅怀,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第⑤段:从内容上看,写了真实的北方冬天与我想象中的差距,更突显出了北方冬日的严寒,“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可爱’”;
    从手法上看,运用对比手法,“南方温柔,却也易使人耽于安乐”“北方的寒冽最能磨人筋骨,促人坚定”,在对比中北方冬天的“可爱”之处——向往逆向而立的境界;
    从结构上看,本段写北方寒冷的冬天,引出下文同样不畏风寒、在寒冷中抚慰人心灵的腊梅,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特点的能力。
    语言特点包括语言风格、句式、用词、手法等方面。
    在手法上,第④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花心金黄,花瓣洁白如玉”,将水仙花瓣比喻成洁白无瑕的美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仙花的洁白、端庄与优雅。
    在语言风格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卓然自立,冰清玉洁”“简洁而端庄”“宁静而淡远”等富有诗意的词语使语段更有诗情画意,语言端庄典丽,有文学气息。
    在句式上,本段长短句结合,以短句为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水仙,水中仙子”“她远离污垢,只需一勺清水”“她卓然自立,冰清玉洁”等句子短促有力,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碧绿发亮形同河滨的菖蒲的叶片,从那里吐出早春时节带着水雾的清香”则为长句,句式繁复,富有美感。长短结合,句式更加灵活。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首先,衬托分为正衬与反衬。
    文章开篇写“素琰与宗璞有文字之交,每年春节前,她总会给冯先生府上送去她亲自培育的水仙花”“冯府有松三株,堂号三松堂”“松荫下玉簪盛开,我说,若松是家树,玉簪则是家花,众人喜乐”,结尾又写道“古称,松竹梅岁寒三友,遥想冯友兰先生的雅舍,三松“家树”可在,玉簪“家花”可在”,通过水仙、松树、玉簪花、雅舍等高洁淡雅的植物与雅致的居所衬托出冯友兰先生一家的风骨;
    文中写水仙“她是温柔,她是爱意,她是苦厄中的暖心之物”,又写到它的“蜜友”,同样不畏风寒、同样以她的爱心在寒冷中抚慰人心灵的腊梅。“梅是凌寒仙子,品格与水仙同”,以腊梅衬托水仙,更突出水仙的卓然自立,冰清玉洁;
    “腊梅生性矜持,不多见。却是我的最爱”,腊梅在温容中显着坚定与沉着,有着深藏不露的高贵与典雅,腊梅高洁的品质正是“我”的写照;有人画梅却“不论梅的品类,满目皆是‘繁花似锦’。满纸的富贵相,彻骨的媚俗,深恶之!”作者对“繁花似锦”的梅花画像深恶痛绝,从反面衬托出其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高洁傲岸的品行操守。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首先明确观点:不认同
    本文以“岂止水仙,更有腊梅”为题,全文以写水仙、腊梅为主,写出了水仙、腊梅高贵典雅、卓然自立的品行,饱含了作者对二者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但文章并不止于此,作者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借高洁的水仙与腊梅彰显了自己不同流俗的品性与人格,表达了对媚俗风气的批判,“满目皆是‘繁花似锦’。满纸的富贵相,彻骨的媚俗,深恶之”。同时,文章的开篇与结尾都提到了冯友兰先生一家,开篇写冯友兰先生一家爱花,结尾写“遥想冯友兰先生的雅舍,三松‘家树’可在,玉簪‘家花’可在?先生远行久矣,宗璞也是阔别多年,思念深深”,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与思念之情,情谊深厚。
    因此,本文除了表现对水仙、腊梅的情感,还抒发了其他一些情感,这不仅不能削弱文章的表现力,还能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的意蕴更加深刻,由物及人再推至社会现象,深化了文章主题,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三)(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晚晴
    蔡楠
    山晴欲暮天,山色转苍然。
    泉落云中碓①,溪回树杪②船。
    斜明沙际日,远遍绿芜烟。
    还见凫鸥伴,闲飞秋水前。
    【注释】①碓:舂谷的用具,诗中指被泉水滴穿的石坑。②杪:树枝的末梢。
    12. 下列拟编纂的诗歌选集中,适宜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
    A. 《绝句选粹》B. 《古体诗选编》C. 《咏物诗汇编》D. 《格律诗鉴赏》
    13. 若要为这首诗配乐,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跌宕起伏的乐曲B. 空灵飘逸的音乐
    C. 宁静悠远的旋律D. 深厚凝重的曲调
    14. 本诗写景动静结合,请对此加以赏析。
    【答案】12. D 13. C
    14. ①“山晴欲暮天,山色转苍然”以静态的视角描绘了山色的变化,表现了随着日落,山色由明亮逐渐变得暗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②颈联通过动态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活力,“泉落云中碓”写泉水从高处落下,滴穿石坑,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美感;“溪回树杪船”写溪水在树梢下回旋,船只在其中穿行,展现了一种动态的流动美。③“斜明沙际日”写夕阳的余晖斜射在沙滩上,形成了明暗交错的光影效果,是一种动态的美;“远遍绿芜烟”则描绘了远处的绿意,给人一种静谧和深远的感觉。④“还见凫鸥伴,闲飞秋水前”,写凫鸥在水面上悠闲地飞翔,这种生物的动态与周围的静态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体裁知识的掌握能力。
    “格律诗”指的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押韵和对仗都有严格规定;“古体诗”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格律要求不严格;“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本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第一、二、四、六、七、八句押韵,属于五言律诗,所以应属于格律诗。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的是残阳夕照、暮色苍茫的山村景致:泉流转动的水碓,溪上漂荡的帆船,沙际西沉的落日,以及一望无际的绿草云烟,三两伴飞的凫鸥。这些富有生机的景物,经诗人彩笔的点染,有如一幅优美的秋山晚景图,意境宁静而深远,表现出一种“无我之境”的怡然自得的心情。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联点明此际是日暮时分,诗人落笔于晚秋时节,晴山已处于苍茫暮色之中,西天已开始由明亮转为昏暗,主要为静景。
    颔联中的“泉落云中碓”是说从山上飞流直下的清泉,冲击着那些隐现在云雾中的石坑,把当地的山峰突兀林立、错落有致的特点,形象化地揭示出来了;而“溪回树杪船”接着描绘山间溪水的特点,山溪在群山峰峦中千回百折般地盘行,小舟漂在溪水中,远远望去,船身似位于树梢之上。这两句主要是以山泉倾泻和船行溪水为聚焦点来写当地的山水奇景,由此渲染山水景色的动态场面。
    颈联“斜明沙际日,远遍绿芜烟”则是由高到低,由远及近地转入了对山脚下的另一番静态的场景的描绘,落日的余晖洒在流向山谷的溪河的沙滩上,这静谧的沙滩正与一望无际的绿草云烟连成一片,进一步描述了村野薄暮时分的空寂。
    就在这十分恬静的环境中,忽然增添了凫鸥相伴而飞的活泼气息,使人感觉到晚晴之中尚有动感。水鸟的飞跃,悠闲自在,似乎是为了把秋留到最后一刻。这些充满生机的景象,经由诗人彩色渲染,犹如一幅秋山晚景图,使人欣赏之后久久难以忘怀。
    全诗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刻画了一幅意境新奇的晚晴图,妥帖地反映了诗人欣赏山水时轻松闲适的心情。
    (四)(2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李陵字少卿,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
    ②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汉军南行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③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召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转斗千里,矢尽道穷,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陵游说,下迁腐刑。
    ④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
    ⑤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与单于相直( ) (2)陵且战且引( )
    16. 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骑可三万围陵军( )
    A.可能 B.大约 C.足有 D.可以
    (2)边塞以闻( )
    A.听说 B.报告 C.闻名 D.传播
    17. 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汉军南行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
    18. 把第④段画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
    19. 第③段中司马迁是如何“为陵游说”的?请加以分析。
    20. 李陵兵败投降,终身未归;苏武拒绝投降,终归祖国。对二人不同的选择,你怎么看?请联系本文及《苏武传》的相关内容加以评析。
    【答案】15. ①. 面对着 ②. 后退
    16. ①. B ②. B
    17. 汉军南行/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
    18. 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匈奴,李陵问汉朝使者:“我为汉朝率领五千人横扫匈奴,因为没有救援而兵败,有什么辜负汉朝的而要杀掉我全家?”
    19. 先盛赞李陵优秀的个人品质,再指出李陵卓越的战斗功绩,然后推测李陵投降匈奴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报效汉朝。‌
    20. 为苏武而赞叹,苏武爱国忠贞、崇尚气节、不辱君命的节操令人赞叹。为李陵而惋惜,李陵陷入绝境、兵败而降、亲人被诛的遭遇令人叹惋。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和单于相遇。
    (2)句意:李陵在战斗中边战边退。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军队。
    故选B。
    (2)句意:边塞守军把这件事上报朝廷。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汉军南下,一天五十万支箭都消耗掉了,立即弃车而退兵,士兵还剩三千多人。
    “汉军南行”为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其后要断开。
    “一日”是状语,修饰“五十万矢皆尽”,中间不能断开;“矢皆尽”是主谓结构,句意完整,之后要断开。
    “士”为主语,领起“尚三千余人”,之前要断开。
    故答案为:“汉军南行/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使使”,派遣使者;“将”,率领;“亡”,通“无”,没有;“负”,辜负。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思路的能力。
    根据文中“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可知,司马迁先盛赞李陵优秀的个人品质,指出其对母亲尽孝道,对士兵讲信义,有国士之风。
    根据文中“陵提步卒不满五千,转斗千里,矢尽道穷,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可知,司马迁再指出李陵卓越的战斗功绩,转战千里,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战绩足以显露天下。
    根据文中“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可知,司马迁最后推测李陵投降匈奴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在适当的机会再报效汉朝。‌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根据《苏武传》“引佩刀自刺”“单于壮其节”;卫律劝降,“武骂律”;李陵劝降,苏武愿“杀身自效”;在北海,“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可知,文章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其高尚节操令人赞叹。
    根据本文,李陵“五千人出居延”,遭遇三万敌军,又被“单于遮其后”,陷入绝境,“以亡救而败”,不得已而投降;李陵因他人言“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而“母弟妻子皆伏诛”,自己也最终病死匈奴,其遭遇令人叹惋。
    参考译文:
    李陵字少卿,年青时担任侍中建章监。他善于骑马射箭,对人有仁爱之心,谦让下士,名声很好。被授为骑都尉,带领五千精兵,在酒泉、张掖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
    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达浚稽山,和单于相遇,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军队。李陵在战斗中边战边退,‌向南行进了数日,‌最终抵达了一个山谷中。‌汉军南下,一天五十万支箭都消耗掉了,立即弃车而退兵,士兵还剩三千多人。单于断了汉军后路,就山势下投垒石,士兵很多死了,不能行进。李陵说:“我没有脸面去见陛下啊!”于是投降了。
    李陵失败的地方距离汉朝边塞只有一百多里,边塞守军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武帝希望李陵拼命战斗,为此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都召来,叫会看相的看看她们的脸色,却不像是沮丧的。后来听说李陵投降,皇帝不禁大怒。群臣都归罪于李陵,皇帝拿这样事问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极力辩解说:“李陵平日对母亲尽孝道,对士兵讲信义,常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的危难。他平常所积结的(作风)是国士的风格。现在做事一旦遭遇不幸,而那些明哲保身只顾妻子儿女的臣子,随即夸大他的短处,我的确在心中为此而痛心。况且李陵率领不满五千步兵,转战千里,箭矢射尽,前路断绝,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深陷重围战败,但他打败敌人的战绩也足以显露天下。他不死,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武帝认为司马迁是替李陵说话辩解,把他下狱施以腐刑。
    李陵在匈奴一年有余,汉武帝派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率军队深入匈奴迎接李陵。公孙敖无功而返,说:“抓捕得到俘虏,说李陵教单于练兵来防备汉军,所以我没有成功。”皇帝听了,诛杀了李陵全家,母亲兄弟妻子儿女都被杀害。后来,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匈奴,李陵问汉朝使者:“我为汉朝率领五千人横扫匈奴,因为没有救援而兵败,有什么辜负汉朝的而要杀掉我全家?”汉朝使者说:“汉朝听说你教匈奴练兵。”李陵说:“是李绪,不是我。”
    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病死。
    (五)(11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小洋
    王思任
    ①由恶溪登括苍,舟行一尺,水皆污也。天为山欺,水求石放,至小洋而眼门一辟。
    ②吴闳仲送我,挈睿孺出船口,席坐引白,黄头郎以棹歌赠之,低头呼卢,俄而惊视,各大叫,始知颜色不在人间也。又不知天上某某名何色,姑以人间所有者仿佛图之。
    ③落日含半规,如胭脂初从火出。溪西一带山,俱似鹦鹉绿,鸦背青,上有猩红云五千尺,开一大洞,逗出缥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
    ④日益曶①,沙滩色如柔蓝懈白,对岸沙□芦花月影,忽忽不可辨识。山俱老瓜皮色。又有七八片碎剪鹅毛霞,俱黄金锦荔,堆出两朵云,居然晶透葡萄紫也。又有夜岚数层斗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金光煜煜不定。盖是际,天地山川,云霞日彩,烘蒸郁衬,不知开此大染局作何制。意者,妒海蜃,凌阿闪②,一漏卿丽之华耶?将亦谓舟中之子,既有荡胸决眦之解,尝试假尔以文章,使观其时变乎?何所遘③之奇也!
    ⑤夫人间之色仅得其五,五色④互相用,衍至数十而止,焉有不可思议如此其错综幻变者!曩吾称名取类,亦自人间之物而色之耳,心未曾通,目未曾睹,不得不以所睹所通者,达之于口而告之于人;然所谓仿佛图之,又安能仿佛以图其万一也!嗟呼,不观天地之富,岂知人间之贫哉!
    【注释】①曶:天色昏暗。②阿闪:佛名,住在东方妙喜世界。此处指佛的妙境。③遘:遇合。④五色:指青、黄、赤、黑、白。古人以此五色为正色。
    21. 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的词语是( )
    A. 于B. 因C. 则D. 而
    22.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写艰险的水路与高峻的山势,为后文小洋的出现蓄势。
    B. 文章以时间先后和空间视角转换表现小洋夕照的异彩多姿。
    C. 第③段以冷暖色彩的鲜明对比突出了落日之景的奇幻瑰丽。
    D. 第④段中作者认为世间文章足以描绘小洋自然奇异的景象。
    2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24. 联系全文,分析第⑤段的作用。
    【答案】21. C 22. D
    23. 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比喻手法。作者将几片晚霞比作“碎剪鹅毛”,将“夜岚”比作“鱼肚白”,将“天边红色的晚霞”比作“出炉银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晚霞的形状、颜色等,生动形象,表达了对晚霞的喜爱之情;运用诸多色彩词和动词,有动有静,写出晚霞的色彩绚丽,变幻莫测。
    24. (1)第⑤段通过对比人间之色的有限和天地山川、云霞日彩的无限,强调了自然的丰富多彩和变化无穷。(2)与前文对具体景象的描写相结合,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3)同时,通过“不观天地之富,岂知人间之贫”的感叹,强调了天地自然的伟大和人类世界的渺小,引发读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从语境来看,第④段描述的是“沙滩”和“对岸沙”的景色,沙滩能够看到“色如柔蓝懈白”,对岸“忽忽不可辨识”,二者之间有微弱的转折关系。
    “于”常作介词,表方向、时间等,用在此处不合适;“因”为介词,表示凭借或依靠等,不合语境;“则”为连词,可表转折关系,与语境相合;“而”表顺承或转折等,但转折关系语意较重。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世间文章足以描绘小洋自然奇异的景象”错误,原文为“然所谓仿佛图之,又安能仿佛以图其万一也”,意思是“然而所说的‘仿佛’地描画它,又怎么能够‘仿佛’地描画出它的万分之一呢”,所以作者并不认为世间文章能够描绘小洋的景象。
    故选D。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手法、赏析句子的能力。
    第④段画线句“又有七八片碎剪鹅毛霞,俱黄金锦荔,堆出两朵云,居然晶透葡萄紫也。又有夜岚数层斗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金光煜煜不定”,将几片晚霞比作“碎剪鹅毛”,将“夜岚”比作“鱼肚白”,将“天边红色的晚霞”比作“出炉银红”,故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描绘更加生动,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所见景色的美。
    “黄金锦荔”“晶透葡萄紫”“鱼肚白”“金光”这些词语写出了色彩的艳丽夺目;“碎剪”“堆出”“斗起”“煜煜不定”这些词语写出了景物的动态;这一句写景可以说有动有静,色彩艳丽夺目,景物形态各异,生动地写出晚霞之色彩绚丽,变幻莫测的特点。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
    由“夫人间之色仅得其五,五色互相用,衍至数十而止,焉有不可思议如此其错综幻变者”可知,第⑤段通过对比人间之色的有限和天地山川、云霞日彩的无限,强调了自然的丰富多彩和变化无穷。
    由“日益曶,沙滩色如柔蓝懈白……盖是际,天地山川,云霞日彩,烘蒸郁衬,不知开此大染局作何制。意者,妒海蜃,凌阿闪,一漏卿丽之华耶?”可知,前文是对具体景象的描写,故第⑤段与前文景象描写相结合,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同时,由“不观天地之富,岂知人间之贫”可知,这一感叹,强调了天地自然的伟大和人类世界的渺小,引发读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参考译文:
    小洋
    王思任
    ①由恶溪到括苍山一带的水路,实在很不好走,水质也浑浊不堪。只见周围山势陡峭,直逼青天,江中则是乱石林立,水流纡曲前行。这样一直行驶到青田县的小洋,才顿觉视野顿时开朗。
    ②吴闳仲送我到小洋,他领着个聪明孩子走出船口,同大家一起坐下,举杯饮酒,船夫边划船边唱歌,船里不时传出博戏得彩的呼卢声。一会儿,人们抬头一看,不禁惊奇大叫,被美丽的景色惊呆,这才知道美丽颜色在天上,不在人间。这种奇异的景色,不知道天上叫什么颜色,还得用人间所有能叫出名的颜色来描绘。
    ③太阳要落山了,落日像被含着的半个圆,宛如胭脂刚从火中拿出。小洋西岸的一带群山呈现鹦鹉绿、鸦背青之色。山的上空有猩红云一大片,中间开一大洞,露出淡青色的天空,倒映水中,像锦绣上铺着红色玛瑙。
    ④天空越来越昏暗,近处沙滩变成浅蓝、灰白色,对岸沙滩则是芦花月影,一片朦胧,辨识不清。群山也都成了老瓜皮色。而太阳落山的上空,又有七八片像剪碎鹅毛的晚霞,全是黄金锦荔色,逐渐堆出两朵云,竟然是晶透葡萄紫的奇异色彩。山中夜雾层层涌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金光闪闪。此刻,天地山川,云霞日彩,烘蒸郁衬,好像一个大染坊,却不知要染什么。(我)猜想啊,(眼前之美)胜过海市蜃楼和佛的妙境,(是要)露现一点祥云的华美吗?又像是给心胸荡漾,眼眶睁裂的舟中人以心灵的启示,老天赐给的自然文彩,使他们观赏景色随时变化的奇妙。为什么遇到的景象是如此的奇异呢?
    ⑤世间的主要颜色不过五种,五种颜色不断组合调配,变至数十种。这数十种颜色,哪有此景的错综变幻不可思议!从前,我称谓名物、取称类别,也是用人世间物品来叫出颜色。还有好多景色是眼睛不曾看见,语言无法表达的。由于惊叹小洋晚景的美妙,不得不把所看见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告诉别人;但是,描绘出来的,也只是实际景色的万分之一!唉,不看到天地富有,怎么能知道人间贫乏呢!
    三 写作 70分
    25. 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一个人真正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寻找自我。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不断寻找自我,方得至味人生
    有人说,一个人真正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寻找自我。诚哉斯言,深以为然!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断寻找自我,活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最能体现生命的分量。向高山攀登,向深海探索,向内在自我进发,纵然关隘险阻在路,世俗眼光在侧,亦坚定内心,勇往直前,终得至味人生。
    认识自我,坚守真我本色,修炼逆风扶摇之羽,引领发展方向。
    王小波曾说:“我希望我的‘自我’永远滋滋作响,翻腾不休,就像火炭上的一滴糖。”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永不磨灭自我的印记,保持个体独特性,方可成为自我。袁枚,从小饱读诗书,是乡邻口中“幼有异禀”的神童,本该前途无量的他却接连在几次科考中名落孙山,而原因很简单,科考的八股文着实让袁枚不喜欢。考取功名,是大多数读书人的终极理想,可是,袁枚却另辟蹊径,用诗文打开人生局面。面对袁枚的“自我放弃”,同窗好友纷纷规劝,但他忠于自我,正视内心的选择,最终赢得赏识,时来运转。在社会角色中保持真实的自我、坚守内心本色才能让每个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追寻自我,勇于调整尝试,化身乘浪击水之楫,追求至味人生。
    赫尔曼曾在书中落笔,“对每个人而言,真正职责只有一个,就是找到自我”。诚然,人的一生是一个持续的探索过程。我们需要探索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探索我们最终的目标和梦想,探索我们自己。这个自我并非只是我们的肉体,而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内心世界。而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我们的认识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寻找”。一如“斜杠青年”们,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在无限可能的世界里,邂逅无限可能的自己。幸福,不是活成别人那样,而是不断地寻找自我,超越自我,成为自我。
    当然,寻找自我并不意味着孤立于社会之外。他人的看法与建议、社会的期待等外部因素往往会影响我们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和发展路径的选择。迷茫的时候,听一听周围人的建议或许能够打开自己的思想禁锢,正所谓“观人亦如镜,可资自我认知”,学会运用他人的智慧,亦能助我们认清自己。因此,在寻求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周围的声音,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如此,方可使寻找自我之路更加通畅。
    “人啊,认识你自己。”阿波罗神殿上镌刻的这句名言在历经岁月的变迁、历史的更迭之后,依然带给我们理性的警醒和思考。“千人一面”的生活并不是真正有意义的存在方式,不断认识自己,不懈寻找自己,方可在追寻中成就人生的意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一个人真正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寻找自我”,这句话触及了人类存在的核心问题——自我认知与个人发展。这体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首先,“寻找自我”意味着探索个体的独特性、价值观、兴趣所在以及内在的动力。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我们的认识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才需要“不断地寻找”。其次,“寻找自我”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千人一面”的生活并不是真正有意义的存在方式;在社会角色中保持真实的自我、坚持独特性的原则才能让每个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当然,“寻找自我”并不意味着孤立于社会之外。“他人的看法”、“社会期待”等外部因素往往会影响我们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和发展路径的选择。因此,在寻求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周围的声音,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材料意在引导考生辩证分析“寻找自我”的真正内涵,思考“人生意义”与“不断寻找自我”的内在关系,启示我们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守真我本色,成就自我的独特价值。
    “认识和思考”意味着本文文体应写成议论文。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寻找自我的内涵与实质,寻找自我的重要性,寻找自我与人生意义的关系,如何寻找自我以实现人生意义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述“如何寻找自我以实现人生意义”时,可以采用分论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如我们应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我们应不断反思自省,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等。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引用赫尔曼的名言“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就是找到自我”,以此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力。
    立意:
    1.不断寻找自我,成就人生价值。
    2.寻找自我,亦不能孤立于社会之外。
    3.追寻本心,探索自我。

    相关试卷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共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月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月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共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