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绵羊的长毛与短毛、棉花的细绒与长绒都属于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D. 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答案】C
【分析】相对性状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表型受基因型控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详解】A、绵羊的长毛与短毛符合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属于相对性状,棉花的细绒与长绒属于不同性状,故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中未显现出的性状,B错误;
C、性状分离是指杂种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C正确;
D、表型受基因型控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C。
2. 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在豌豆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B. 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 F1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D. 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阶段
【答案】B
【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A、孟德尔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去雄应在花未成熟时就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A正确;
B、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错误;
C、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因此F1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C正确;
D、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阶段,D正确。
故选B。
3. 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患白化病的女儿,若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该孩子为白化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
A. 1/2B. 1/3C. 1/4D. 2/3
【答案】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说明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基因A和a来表示),这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因此,这对夫妇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两者比例为1:2,因此该孩子为白化基因携带者概率是2/3。
故选D。
4.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B. 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符合分离定律
C. F1产生遗传因子组成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D. F2出现9种基因型,4种表型的个体,表型比例约为9:3:3:1
【答案】C
【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黄色圆粒豌豆实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4种配子YR∶Yr∶yR∶yr=1∶1∶1∶1。
【详解】A、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即YR∶Yr∶yR∶yr=1∶1∶1∶1,A正确;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符合分离定律,说明圆粒和皱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
C、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数量比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少,即雄配子多于雌配子,二者之间不成比例,C错误;
D、 F2出现9种基因型,4种表型的个体,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D正确。
故选C。
5. 白色盘状南瓜(WWDD)和黄色球状南瓜(wwdd)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理论上,F2中基因型WwDd的比例是( )
A. 1/4B. 3/8C. 7/16D. 9/16
【答案】A
【分析】基因分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题干信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白色盘状南瓜(WWDD)和黄色球状南瓜(wwdd)杂交得到F1(WwDd),F1自交得到F2,即W_D_:W_dd:wwD_:wwdd=9:3:3:1,而W_D_含有四种基因型分别为WWDD:WwDD:WWDd:WwDd=1:2:2:4,即F2中WwDd占4份,则F2中基因型WwDd的比例是4/16=1/4,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6.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 选择豌豆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 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C. 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D. 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答案】D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豌花传粉具有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点,这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确;
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这也是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正确;
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C正确;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发生在雌雄配子结合的受精作用过程中,D错误。
故选D。
7. 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型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同样的环境中,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
C. 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 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
【答案】B
【分析】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 DD 或 Dd ,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 dd 。
【详解】A、环境相同,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显性纯合子(AA)和杂合子(Aa)均表现为显性性状,A正确;
B、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型也相同,B错误;
C、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显性纯合子(AA)和杂合子(Aa)均表现为显性性状,C正确;
D、由于生物体的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的,所以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表型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B。
8. 为了模拟性状分离比,某同学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抓取的次数要足够多
B. 每个桶内D、d两种小球的数目要相同
C. 甲、乙两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D. 每次抓取后,取出的小球不能再放回原桶
【答案】D
【分析】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如果抓球次数偏少,存在偶然性,因此抓取的次数要足够多,才能出现相应的分离比,A正确;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D、d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雌雄配子数目一般不等,因此不需要两个小桶内小球总数相等,B正确;
C、盛球的两个小桶模拟的是雌性和雄性的生殖器官,即甲、乙两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C正确;
D、每次抓完小球后必须放回并摇匀才能进行再次抓取,保证每次抓取每种小球的概率均为1/2,D错误。
故选D。
9. 如图为某二倍体(2N=4)生物的一个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①~④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含有4个四分体
B. 该细胞分裂时①和②交换对应片段,可导致基因重组
C. 该细胞分裂时,E与F或F'可自由组合移向同一极
D. 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只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E和E'、F和F'属于同源染色体,①和②、③和④属于姐妹染色单体。
【详解】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含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A错误;
B、①和②属于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如②和③,B错误;
C、该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E与F或F'可自由组合移向同一极,C正确;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10. 如图表示某生物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B段进行 DNA 的复制
B. BC段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 CD段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D. 形成的精细胞中核 DNA 数是精原细胞的一半
【答案】C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是染色体的复制即DNA复制,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含有两个DNA分子,A正确;
B、BC段每条染色体的DNA数目是2,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正确;
C、CD段发生了着丝粒(着丝点)的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
D、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但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故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核DNA是精原细胞的一半,D正确。
故选C。
11. 与精子的形成相比,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 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B. 一个卵原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C. 初级卵母细胞进行不均等的细胞质分裂
D. 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需再经变形才能形成卵细胞
【答案】D
【分析】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详解】A、卵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卵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A不符合题意;B、一个卵原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四个精子,B不符合题意;
C、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进行不均等的细胞质分裂,C不符合题意;
D、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变形,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显著的特征是( )
A. 染色体进行复制
B. 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C. 有纺锤丝的牵引
D. 着丝点分裂
【答案】B
【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
【详解】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间期都要进行染色体复制,A错误;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B正确;
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前期都形成纺锤体,C错误;
D、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D错误。
故选B。
13. 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
B. 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然后精卵细胞核相融合
C. 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产生的子代具有多样性,这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D.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答案】A
【分析】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详解】A、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A错误;
B、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而尾部留在外面,然后精卵细胞核相融合,B正确;
C、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产生的子代具有多样性,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这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C正确;
D、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只有体细胞的一半,但经过受精作用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D正确。
故选A
14. 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C. 摩尔根认为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D. 中红眼雌果蝇全为纯合子
【答案】D
【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
【详解】A、由题中遗传系谱图可知,F2性状分离比为3:1,判断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且果蝇的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研究果蝇的白眼和红眼的遗传,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遵循基因的遗传规律,并且证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正确;
C、F2红眼有雌性和雄性,白眼只有雄性,说明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摩尔根认为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C正确;
D、已知果蝇的眼色受W/w控制,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且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F2性状分离比为3:1,判断F1的基因型为XWXw、XWY,因此F2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WXW和XWXw两种,D错误。
15.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 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 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 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 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答案】D
【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其特点:(1)世代相传;(2)男患者少于女患者;(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女性正常个体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
【详解】A、男患者(XDY)与女患者(XDX-)结婚,其女儿基因型为XDX-,都是患者,A错误;
B、男患者(XDY)与正常女子(XdXd)结婚,其儿子(XdY)都正常,但女儿(XDXd)都患病,B错误;
C、女患者(XDX-)与正常男子(XdY)结婚,女儿基因型为XDXd、X-Xd;儿子基因型为XDY、X-Y,儿子女儿均有可能正常或患病,C错误;
D、患者的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XdY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为XdXd,故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其父母传递的致病基因(XD),D正确。
故选D。
16. 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模型是物理模型
B.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观点
C. 赫尔希和蔡斯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 孟德尔和摩尔根在各自研究过程中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答案】B
【分析】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模型是物理模型,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实验证明了其观点,赫尔希和蔡斯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孟德尔的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详解】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模型是物理模型,A正确;
B、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其观点,B错误;
C、赫尔希和蔡斯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
D、孟德尔和摩尔根各自研究过程中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D正确。
故选B。
17. 如图表示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 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C. ①②③④中既含有R型细菌,也含有S型细菌,⑤中只含有R型细菌
D. 该实验过程中,在控制自变量时应用了加法原理
【答案】D
【分析】(1)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将加热致死的S型菌破碎后,首先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然后作用于R型细菌,观察它们的作用,才能确定DNA是不是遗传物质。
(2)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
【详解】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A正确;
B、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对照原则(分别加入不同的酶构成相互对照等)和单一变量原则,B正确;
C、①②③④中S型细菌的DNA均未被破坏,仍具有转化活性,因此,①②③④中既含有R型细菌,也含有S型细菌,⑤中S型细菌的DNA被DNA酶水解,不具有转化活性,因此,⑤中只含有R型细菌,C正确;
D、该实验过程中,每个实验组均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在控制自变量时应用了减法原理,D错误。
故选D。
18.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B. 搅拌的目的是使细菌内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 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越长实验效果越好
D.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D
【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解A、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数具有放射性,A错误;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未侵入细菌)与细菌分离,B错误;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过长会导致子代噬菌体释放,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19. 某种烟草花叶病毒(TMV)能够侵染烟草,使烟草患花叶病。从TMV中提取出物质X和物质W,再将这两种物质分别感染烟草,结果发现,只有物质X能使烟草感染病毒患花叶病。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物质X和物质W可能是( )
A. DNA、蛋白质B. DNA、多糖
C. RNA、蛋白质D. RNA、多糖
【答案】C
【分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就是其所含的核酸。
【详解】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RNA是遗传物质,根据题意,只有物质X能使烟草感染病毒患花叶病,因此物质X为RNA,物质W为蛋白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 大肠杆菌、烟草叶肉细胞、烟草花叶病毒所含有的核酸中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数依次是( )
A. 5、5、4和4、8、4B. 5、5、4和8、8、4
C. 5、4、4和8、8、4D. 5、8、4和8、8、4
【答案】B
【分析】核酸分为两种,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五碳糖分别为脱氧核糖和核糖,其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T,核糖核苷酸的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U。
【详解】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烟草是植物,所以都既有DNA也有RNA,碱基有A、G、C、T、U5种;核苷酸就有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和核糖核苷酸4种,共8种。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只含有RNA,故碱基只有A、U、C、G4种,核苷酸有4种,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 如图为DNA分子片段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子的两条链呈反向平行B. 配对的碱基间以氢键连接
C. ④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 RNA分子中不存在②
【答案】C
【分析】据图可知,①是磷酸基团,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碱基鸟嘌呤,④虽然包括磷酸、含氮碱基(胞嘧啶)和脱氧核糖,但不是一个脱氧核苷酸单位,⑤是碱基G,⑥是碱基G。
【详解】A、DNA分子的两条链呈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A正确;
B、DNA分子的两条链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碱基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
C、④虽然包括磷酸、含氮碱基(胞嘧啶)和脱氧核糖,但不是一个脱氧核苷酸单位,C错误;
D、②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而非脱氧核糖,D正确。
故选C。
22. 一定条件下,15N标记的某双链DNA分子在含14N的原料中连续复制两次,利用离心技术对提取的DNA进行离心,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详解】15N标记的某双链DNA分子在含14N的原料中连续复制两次后,一共有4个DNA分子,其中两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是14N,为14N/14N-DNA,离心后在离心管的最上方,有两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为14N,一条链为15N,为15N/14N-DNA,离心后位于离心管的中间,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3. 下列有关DNA复制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顺序是( )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②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合成
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 ①③④⑤②B. ③①⑤④②
C. ①④②⑤③D. ③①④②⑤
【答案】D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DNA复制时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详解】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形成,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故选D。
24.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每个DNA分子上都有一个基因
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答案】B
【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3)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详解】A、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B错误;
C、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
D、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故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D正确。
故选B。
25. 下列物质由大到小的层次关系是( )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答案】A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6. 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B. 产物为RNA
C. 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链
D. 原料为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答案】D
【分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详解】A、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所以需要RNA聚合酶催化,A正确;
B、转录的产物是RNA,包括mRNA、tRNA和rRNA,B正确;
C、转录时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C正确;
D、转录的产物是RNA,原料是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D错误。
故选D。
27.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项生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e是mRNAB. 该图表示的是翻译过程
C. 图中c为细胞核D. 图中d为tRNA
【答案】C
【分析】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该过程在核糖体进行,需要tRNA识别并搬运氨基酸。
【详解】该图表示正在核糖体进行翻译过程,e是mRNA,c是核糖体,d为tRNA,C错误。
故选C。
28. 在遗传学上,把遗传信息沿一定方向的流动叫做信息流。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C
【分析】遗传信息沿一定方向的流动叫做信息流,信息流的方向可以用“中心法则”表示。
【详解】A、DNA→DNA是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A错误;
B、DNA→RNA是DNA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B错误;
C、RNA→DNA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逆转录酶一般存在于某些病毒中,C错误;
D、RNA→RNA是RNA复制过程,需要RNA复制酶,D错误。
故选C。
29. 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B. 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C.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D. 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答案】A
【分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特定的基因控制特定的性状。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详解】A、一般来说,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A错误;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B正确;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囊性纤维病的形成原因是: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功能异常,C正确;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如利用蛋白质的催化功能,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D正确;
故选A。
30. 研究发现,经典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和生物学表型之间还存在另外一层调控因素,即表观遗传。例如,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就与DNA甲基化有关。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DNA甲基化对表型会产生影响
B. 甲基化导致DNA序列改变
C. DNA甲基化会影响基因表达
D. 发生DNA甲基化的基因可遗传给后代
【答案】B
【分析】表观遗传学是指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即环境变化引起的性状改变,影响基因表达,但不改变DNA序列。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染色体失活和非编码RNA调控等方式。表观遗传的3个主要特征:①可遗传性;②可逆性;③DNA的核苷酸序列不变。
【详解】AC、DNA的甲基化是指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AC正确;
B、甲基化不会导致DNA序列发生改变,B错误;
D、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明外,每空1分)
31. 蝴蝶的翅色中紫翅(A)对黄翅(a)为显性,眼色绿眼(B)对白眼(b)为显性。让紫翅绿眼蝴蝶和紫翅白眼蝴蝶杂交,F1中出现4种表现型,其性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蝴蝶的翅色与眼色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 定律。
(2)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紫翅绿眼)、_____(紫翅白眼)。
(3)子代F1中紫翅绿眼基因型是_____或_____。子代F1中黄翅白眼蝴蝶所占的比例是_____。
(4)子代F1中黄翅绿眼蝴蝶的基因型是_____,所占的比例是_____。如果让F1中两只黄翅绿眼蝴蝶交配,得到的F2中表现型有_____种,表现型为_____。
【答案】(1)基因自由组合(或自由组合)
(2)①. AaBb ②. Aabb
(3)①. AABb ②. AaBb ③. 1/8
(4)①. aaBb ②. 1/8 ③. 2##二##两 ④. 黄翅绿眼、黄翅白眼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分析题意可知,让紫翅绿眼蝴蝶和紫翅白眼蝴蝶杂交,F1中出现4种表现型,因此可判断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柱形图,紫翅:黄翅=3:1,因此亲本基因型是Aa×Aa,绿眼:白眼=1:1,因此亲本基因型是Bb×bb,综合2对等位基因亲本紫翅绿眼蝴蝶的基因型是AaBb,紫翅白眼蝴蝶的基因型是Aabb。
(3)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F1中紫翅绿眼基因型是AABb和AaBb;子代F1中黄翅白眼蝴蝶(aabb)所占的比例是1/4×1/2=1/8。
(4)分析题意可知,AaBb×Aabb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翅绿眼:紫翅白眼:黄翅绿眼:黄翅白眼=3:3:1:1,子代中黄翅绿眼蝴蝶的基因型是aaBb,所占比例为1/4×1/2=1/8;如果让F1中两只黄翅绿眼蝴蝶(aaBb)交配,得到的F2中aaB-和aabb,即表现型有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
32. 如图是某种生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
(2)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条。
(3)该生物是_____(填“雌性”或“雄性”),可观察到这些分裂图像的部位是_____,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细胞是_____。
(4)可能发生染色体互换的细胞是_____,B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为_____。
(5)D细胞的名称是_____,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之间的核DNA含量比例为_____。
【答案】(1)ABCE
(2)①. 体细胞 ②. 8##八
(3)①. 雄性 ②. 睾丸 ③. AC
(4)①. E ②.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①. 次级精母细胞 ②. 2∶1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1)据图可知,图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整个过程都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则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C、E。
(2)A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其形成的子细胞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由图可知,该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4条, 故最多为8条。
(3)图中B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是雄性;图中细胞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可观察到这些分裂图像的部位是雄性生殖器官睾丸内;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细胞是A(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和C(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含有同源染色体)。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互换,即E细胞可能发生染色体互换;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该动物是雄性,故此时D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其核DNA数与体细胞中DNA数相同,即4个DNA分子,精子中的核DNA数为体细胞的一半,即2个DNA分子,故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之间的核DNA含量比例为2∶1。
33. 请结合探究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思 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得出 DNA 是促进 R 型细菌转化成 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2)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法进一步证明 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请用数字填写该实验的正确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
①噬菌体与未被标记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②用35S 和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4)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 RNA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证明_____是遗传物质。
(5)后来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说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如人的遗传物质 是 ____
【答案】①. 没有 ②. 同位素标记 ③. ②①④③ ④. RNA ⑤. DNA
【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思没有得出 DNA 是促进 R 型细菌转化成 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只是提出了在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可以使R 型细菌转化成 S型细菌,但并不清楚具体是哪种物质。
(2)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进一步证明 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包括4个步骤,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①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④离心分离 →③放射性检测。
(4)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 RNA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5)后来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说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为DNA,如人的遗传物质是 DNA。
34.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图所示。图Ⅱ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图Ⅲ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Ⅰ为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所示过程对应图Ⅲ中的_____过程。图中有两个核糖体参与,当图示的过程完全完成后,两个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
(2)图Ⅱ中的过程需要_____种RNA参与,该过程中b的移动方向是_____( 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图Ⅱ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绝大多数氨基酸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_____。
(3)人体中能增殖且没有感染病毒的细胞只能发生图Ⅲ中的_____(填字母)过程,其中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是图Ⅲ中的_____(填字母)过程,如果感染了HIV则还会发生_____(填数字)过程。
【答案】(1)①. b、e ②. 相同 ③. 模板mRNA相同
(2)①. 3##三 ②. 从左向右 ③. GCA ④. 密码子的简并性
(3)①. abe ②. ab ③. c
【分析】题图分析,图1表示边转录边翻译过程,为原核细胞特有的方式;图2表示翻译过程,其中a为多肽链,b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c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d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图3中a为DNA分子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c为逆转录过程,d为RNA分子复制过程,e为翻译过程。
(1)图Ⅰ表示边转录边翻译过程,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可对应图III的b和e;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而翻译的模板是mRNA,图中两个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相同,原因是翻译所用的模板mRNA相同。
(2)图Ⅱ为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3种RNA参与,其中mRNA是翻译的模板,tRNA可转运氨基酸,而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据图中tRNA方向及多肽长度可知,该过程中b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进行;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与tRNA的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图示可知,图Ⅱ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A;绝大多数氨基酸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子的简并性,即不同的密码子决定不同的氨基酸。
(3)人体中能增殖且没有感染病毒的细胞只能发生图Ⅲ中的abe,分别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是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即图中的ab;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当人体细胞感染了HIV后才会发生的过程是c逆转录,即RNA→DNA的过程。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
卵巢
过 程
变形期
无变形期
性细胞数
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
细胞质的分配
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
相同点
成熟期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选项
信息流方向
生理过程
酶的种类
A
DNA→DNA
DNA复制
RNA聚合酶
B
DNA→RNA
转录
DNA聚合酶
C
RNA→DNA
逆转录
逆转录酶
D
RNA→RNA
RNA复制
解旋酶
[生物][期末]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四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有3种,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