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课时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同步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同步训练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横线上,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组是,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按要求,写句子,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读句子,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山上落(là luò) 下的石头正砸中王伯伯腿,使他落(là luò) 下了残疾。
(2)这次人员调(dià tiá) 整,组织上又把李叔叔调(dià tiá) 回了教研室。
(3)暑假(jiǎ jià) 里,我和表哥一起看了《真假(jiǎ jià) 美猴王》这部电影。
(4)大(dà dài) 火烧着了窗帘,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大(dà dài) 夫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2.为“扬”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扬:①高举,往上升②在空中飘动③往上撒④传播出去
飘扬
扬起双臂
表扬
3.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拟声词填在括号里。(填字母)
A.呜呜 B.簌簌 C.呼呼
(1)大树被风刮得痛苦地摇着头, 地哭着。
(2)冷月高挂,寒风 地刮过光秃秃的树梢。
(3)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 地响。
4.把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平静 安静 清静 冷静
(1)窗外十分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2)我要强大到没有任何事能打扰到我内心的 。
(3)遇到危险时,我们要 ,千万不要慌张。
(4)爷爷退休后,回到乡下过着 的生活。
5.下列诗句中,描绘林中牧童天真快乐画面的是( )。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D.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6.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组是( )。
A.他自言自语地说:“今天,灰雀怎么没来呢?”
B.下课了,校园里变得鸦雀无声。
C.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D.看到警察来了,小偷夺门而逃。
7.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及时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错误。
B.通过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使我受到了历史文化的熏陶。
C.人们生活水平能否稳步提升,关键在于我们各级政府是否重视经济改革。
D.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峰顶。
8.“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你有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B.你应该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C.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D.我看见了你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9.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用“是”写一个比喻句)
(2)青蛙在挖洞,准备冬眠。(改写成拟人句)
(3)门前有一条河。(把句子写具体)
(4)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飘。(缩句)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改成反问句)
(6)昙花在晚上九点开放。(改为比喻句)
(7)那些鲜艳的黄菊花把秋天的花园打扮得五彩缤纷。(修改病句)
(8)你用心去听。你会听到春天的声音。(用两组不同的关联词语将这两句话合成两个不同的句子)
10.阅读理解
上学一路歌
傅永健
春天上学,走一路,看一路野花。黄的是蒲公英,紫的是二月兰。一边走,一边看,弄得满身香。
夏天上学,走一路,蹚(tāng táng) 一路溪水。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我们随着它跳过山石。我们唱着歌,伴随着叮咚叮咚的水声到了学校。结果,教室的地上满是湿鞋印。
秋天上学,走一路,吃一路野果。我们吃落在地上的青皮核桃,砸核桃弄得手指像黑炭条,洗也洗不掉。我们摘酸枣吃,哪棵树上的红,就摘哪棵树上的。今天不红,明天就红了。
冬天上学,走一路,滑一路冰。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我们或者站,或者坐,往冰上一冲,要么让小伙伴帮忙一推(tuī duī) ,便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一路嗒(dā tà) 嗒嗒!嗒嗒嗒!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到了!到了!”伙伴们互相提醒着,以免坐过“站”。跑进校门,大伙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
(选自《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 散文卷》未来出版社)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哪些花? (多选)
A.牵牛花
B.蒲公英
C.野菊花
D.二月兰
(3)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4)文中写了孩子们秋天上学,吃了哪些野果?
(5)冬天,孩子们把小溪当成了
A.溜冰场
B.游泳池
C.滑梯
(6)我们一起感受了孩子们一年四季上学的欢乐。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11.课外阅读。
早晨,鲜亮鲜亮
最后一颗晨星掉进荷塘,
山村的早晨鲜亮鲜亮。
大路从梦中醒来了,
撒出鸟叫撒出脚印撒出喧嚷。
我背着书包,好沉好沉哟,
背着爷爷的希望爸爸的梦想;
爷爷和爸爸的童年,
背着粪箕背着文盲背着惆怅。
路边,水牛叫水磨转水车摇晃,
路边,电子琴流行曲立体音响,
不协调的音韵组成和谐的晨曲,
啊!美丽的山村我的故乡。
我的脚步像架子鼓,
踢踏踢踏响在上学路上,
把昨夜的梦折叠起来,
去追寻金色的辉煌。
(1)这首诗歌一共有 小节。写天亮了,山村变得热闹起来的是第 小节;写山村在朝现代化发展的是第 小节。
(2)“我”的童年是背着书包去上学,而爷爷和爸爸的童年是背着农具去地里干活。“我”觉得书包“好沉好沉”是因为 。
(3)“踢踏踢踏”的脚步声写出了“我”上学路上 的心情。
(4)“去追寻金色的辉煌”表明了“我”有一个美好的梦想。结合诗歌内容想一想,“我”的梦想是什么?
(尖子生篇)2024-2025学年上学期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 花的学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1小题)
1.读句子,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山上落(là luò) luò 下的石头正砸中王伯伯腿,使他落(là luò) là 下了残疾。
(2)这次人员调(dià tiá) tiá 整,组织上又把李叔叔调(dià tiá) dià 回了教研室。
(3)暑假(jiǎ jià) jià 里,我和表哥一起看了《真假(jiǎ jià) jiǎ 美猴王》这部电影。
(4)大(dà dài) dà 火烧着了窗帘,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大(dà dài) dài 夫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考点】汉字读音.
【答案】(1)luò là;
(2)tiá dià;
(3)jià jiǎ;
(4)dà dài。
【分析】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
【解答】(1)落:luò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落下。là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枕”、“落炕”等。故分别选:luò、là。
(2)调:tiá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整。dià调动:岗位~动。故分别选:tiá、dià。
(3)假:jiǎ 虚伪的,不真实的:真假。jià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假期。故分别选:jià、jiǎ。
(4)大:dà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人。dài医生:大夫。故分别选:dà、dài。
故答案为:
(1)luò là;
(2)tiá dià;
(3)jià jiǎ;
(4)dà dài。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2.为“扬”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扬:①高举,往上升②在空中飘动③往上撒④传播出去
飘扬 ②
扬起双臂 ①
表扬 ④
【考点】多义字.
【答案】②
①
④
【分析】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解答】飘扬:在空中随风摆动或飞扬。故“扬”指在空中飘动。
扬起双臂:高举两个手臂。故“扬”指高举,往上升。
表扬:针对好人或好事进行公开的赞美和认可。故“扬”指传播出去。
故答案为:
②
①
④
【点评】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3.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拟声词填在括号里。(填字母)
A.呜呜 B.簌簌 C.呼呼
(1)大树被风刮得痛苦地摇着头, A 地哭着。
(2)冷月高挂,寒风 C 地刮过光秃秃的树梢。
(3)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 B 地响。
【考点】拟声词;选字词填空.
【答案】(1)A;
(2)C;
(3)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A.呜呜:是象声词,多形容低沉的声响。B.簌簌: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C.呼呼:是象声词,形容风声。
(1)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呜呜”,故填序号A。
(2)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呼呼”,故填序号C。
(3)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簌簌”,故填序号B。
故答案为:
(1)A;
(2)C;
(3)B。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4.把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平静 安静 清静 冷静
(1)窗外十分 安静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2)我要强大到没有任何事能打扰到我内心的 平静 。
(3)遇到危险时,我们要 冷静 ,千万不要慌张。
(4)爷爷退休后,回到乡下过着 清静 的生活。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1)安静;
(2)平静;
(3)冷静;
(4)清静。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平静:指(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清静:指(环境)安静;不嘈杂。冷静:指人少而寂静。
(1)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安静”。
(2)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平静”。
(3)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冷静”。
(4)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清静”。
故答案为:
(1)安静;
(2)平静;
(3)冷静;
(4)清静。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5.下列诗句中,描绘林中牧童天真快乐画面的是( )。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D.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考点】诗歌翻译.
【答案】C
【分析】考查了诗歌的翻译,诗歌翻译,要做到字字有着落。要把原诗的每个字词完整地翻译出来,不可存在漏译的现象。必须准确无误,简洁精练。
【解答】A.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翻译: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没有写牧童天真快乐。
B.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翻译: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写的是儿童追逐蝴蝶的快乐。
C.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
D.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田家元日》,翻译: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写了牧童劳作的场面。
故选:C。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6.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组是( )。
A.他自言自语地说:“今天,灰雀怎么没来呢?”
B.下课了,校园里变得鸦雀无声。
C.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D.看到警察来了,小偷夺门而逃。
【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不符合“下课了”的语境。
故选: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7.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及时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错误。
B.通过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使我受到了历史文化的熏陶。
C.人们生活水平能否稳步提升,关键在于我们各级政府是否重视经济改革。
D.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峰顶。
【考点】修改病句.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的内容结构等,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解答】A.逻辑错误,应先发现,再克服。
B.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C.正确。
D.关联词用错,将“不管”改为“虽然”。
故选:C。
【点评】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8.“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你有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B.你应该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C.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D.我看见了你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考点】句义.
【答案】B
【分析】考查了句义,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
【解答】“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这是反问句,意思是:你应该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故选:B。
【点评】理解句子,要领会句子中的内容要点,概括出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注意辨析句子的含义,做此题,要多揣摩。仔细思考,加以分析。
9.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用“是”写一个比喻句)
春天的风是妈妈温热的手掌。
(2)青蛙在挖洞,准备冬眠。(改写成拟人句)
青蛙在挖洞,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
(3)门前有一条河。(把句子写具体)
我家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
(4)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飘。(缩句)
风筝在飘。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改成反问句)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难道不美吗?
(6)昙花在晚上九点开放。(改为比喻句)
昙花像闹钟一样在晚上九点开放。
(7)那些鲜艳的黄菊花把秋天的花园打扮得五彩缤纷。(修改病句)
那些鲜艳的菊花把秋天的花园打扮得五彩缤纷。
(8)你用心去听。你会听到春天的声音。(用两组不同的关联词语将这两句话合成两个不同的句子)
只要你用心去听,就会听到春天的声音。
如果你用心去听,就会听到春天的声音。
【考点】改写句子;扩句和缩句;修改病句;关联词.
【答案】(1)春天的风是妈妈温热的手掌。
(2)青蛙在挖洞,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
(3)我家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
(4)风筝在飘。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难道不美吗?
(6)昙花像闹钟一样在晚上九点开放。
(7)那些鲜艳的菊花把秋天的花园打扮得五彩缤纷。
(8)只要你用心去听,就会听到春天的声音。
如果你用心去听,就会听到春天的声音。
【分析】考查了改写句子、关联词、缩句和扩句、修改病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1)考查用“是”写比喻句。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用“是”仿写一个比喻句即可,注意语句通顺。
(2)考查写拟人句。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把“冬眠”改为“美美地睡上一觉”,就可以将青蛙人格化。
(3)考查扩句。把句子写具体就是在简短的句子中加入表示时间、地点的短语以及形容词,将句子意思表达的更完整。
(4)考查缩句。缩句就是去掉修饰词语,将长句变成简洁的短句,意思不变。题干中,去掉“五颜六色的”“瓦蓝瓦蓝的天空中自由地”这些修饰词。
(5)考查陈述句变反问句。句式转换中,要注意转换要求,并保持句意不变。在原句中加入“难道”“吗”,“真美”改成“不美”,句号变问号,即: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难道不美吗?
(6)考查改写为比喻句。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原句表现了昙花开花准时的特点,所以可以将昙花比作成闹钟,即:昙花像闹钟一样在晚上九点开放。
(7)考查修改病句。“黄”与“五彩缤纷”矛盾,故删去“黄”。
(8)考查关联词的使用。关联词可以将两个及以上的单句,组合成一个长的复句。不同的关联词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本题中,可以用“只要……就……”和“如果……就……”两个关联词,将题干中的句子连接。
故答案为:
(1)春天的风是妈妈温热的手掌。
(2)青蛙在挖洞,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
(3)我家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
(4)风筝在飘。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难道不美吗?
(6)昙花像闹钟一样在晚上九点开放。
(7)那些鲜艳的菊花把秋天的花园打扮得五彩缤纷。
(8)只要你用心去听,就会听到春天的声音。
如果你用心去听,就会听到春天的声音。
【点评】明确做题方法和步骤后,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10.阅读理解
上学一路歌
傅永健
春天上学,走一路,看一路野花。黄的是蒲公英,紫的是二月兰。一边走,一边看,弄得满身香。
夏天上学,走一路,蹚(tāng táng) tāng 一路溪水。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我们随着它跳过山石。我们唱着歌,伴随着叮咚叮咚的水声到了学校。结果,教室的地上满是湿鞋印。
秋天上学,走一路,吃一路野果。我们吃落在地上的青皮核桃,砸核桃弄得手指像黑炭条,洗也洗不掉。我们摘酸枣吃,哪棵树上的红,就摘哪棵树上的。今天不红,明天就红了。
冬天上学,走一路,滑一路冰。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我们或者站,或者坐,往冰上一冲,要么让小伙伴帮忙一推(tuī duī) tuī ,便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一路嗒(dā tà) dā 嗒嗒!嗒嗒嗒!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到了!到了!”伙伴们互相提醒着,以免坐过“站”。跑进校门,大伙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
(选自《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 散文卷》未来出版社)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哪些花? B D (多选)
A.牵牛花
B.蒲公英
C.野菊花
D.二月兰
(3)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4)文中写了孩子们秋天上学,吃了哪些野果?
核桃和酸枣
(5)冬天,孩子们把小溪当成了 C
A.溜冰场
B.游泳池
C.滑梯
(6)我们一起感受了孩子们一年四季上学的欢乐。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是春天,因为春天百花盛开,鸟语花香。上学路上可以采野花,闻花香;可以听鸟语,和鸟儿一起歌唱……
【考点】散文.
【答案】(1)tāng tuī dā;
(2)B D;
(3)春天——看野花
夏天——蹚溪水
秋天——吃野果
冬天——来滑冰
(4)核桃和酸枣;
(5)C;
(6)我最喜欢的是春天,因为春天百花盛开,鸟语花香。上学路上可以采野花,闻花香;可以听鸟语,和鸟儿一起歌唱……
【分析】本文通过孩子们在春夏秋冬季节的上学路上,春天看野花,夏天蹚溪水,秋天吃野果,冬天来滑冰,写出了四季的美丽和上学路上的欢歌,体现了生活的无限美好,表达了孩子们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解答】(1)考查了字音。“蹚”的读音是“tāng”,指从浅水里走过去。“一推”的“推”读音是“tuī”,指用力使物体移动。“嗒嗒嗒”的“嗒”读音是“dā”,拟声词,本文指做“滑梯”的声音;读“tà”时形容懊丧的心情。
(2)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的内容“春天上学,走一路,看一路野花。黄的是蒲公英,紫的是二月兰。”孩子们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蒲公英和二月兰。故选B和D。
(3)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可知,同学们在春夏秋冬季节的上学路上,春天看野花,夏天蹚溪水,秋天吃野果,冬天来滑冰,真是一路欢歌,生活是多么美好。
(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文中描写孩子们在秋天上学的路上吃落在地上的青皮核桃,摘红红的酸枣。
(5)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冬天孩子们上学路上,小溪里的水结冰,孩子们就把结了冰的小溪当成了滑梯,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
(6)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拓展。我们一起感受了孩子们一年四季上学的欢乐,对于“我”来说最喜欢的是春天,因为春天百花盛开,鸟语花香。上学路上可以采野花,闻花香;可以听鸟语,和鸟儿一起歌唱……
故答案为:
(1)tāng tuī dā;
(2)B D;
(3)春天——看野花
夏天——蹚溪水
秋天——吃野果
冬天——来滑冰
(4)核桃和酸枣;
(5)C;
(6)我最喜欢的是春天,因为春天百花盛开,鸟语花香。上学路上可以采野花,闻花香;可以听鸟语,和鸟儿一起歌唱……
【点评】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1.课外阅读。
早晨,鲜亮鲜亮
最后一颗晨星掉进荷塘,
山村的早晨鲜亮鲜亮。
大路从梦中醒来了,
撒出鸟叫撒出脚印撒出喧嚷。
我背着书包,好沉好沉哟,
背着爷爷的希望爸爸的梦想;
爷爷和爸爸的童年,
背着粪箕背着文盲背着惆怅。
路边,水牛叫水磨转水车摇晃,
路边,电子琴流行曲立体音响,
不协调的音韵组成和谐的晨曲,
啊!美丽的山村我的故乡。
我的脚步像架子鼓,
踢踏踢踏响在上学路上,
把昨夜的梦折叠起来,
去追寻金色的辉煌。
(1)这首诗歌一共有 三 小节。写天亮了,山村变得热闹起来的是第 一 小节;写山村在朝现代化发展的是第 二 小节。
(2)“我”的童年是背着书包去上学,而爷爷和爸爸的童年是背着农具去地里干活。“我”觉得书包“好沉好沉”是因为 “我”上学这件事寄托着爷爷的希望和爸爸的梦想 。
(3)“踢踏踢踏”的脚步声写出了“我”上学路上 欢快 的心情。
(4)“去追寻金色的辉煌”表明了“我”有一个美好的梦想。结合诗歌内容想一想,“我”的梦想是什么?
不辜负爷爷和爸爸的希望,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能造福社会的人。
【考点】其它类别诗歌.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其它类别的诗歌,这首诗歌写了早晨,我背着书包上学去,路上的景色十分优美,而爷爷和爸爸的童年是背着农具去地里干活。我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长大做一个能造福社会的人。
【解答】(1)考查了诗歌的理解,结合诗句看,共有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写的是早晨,山村变得热闹起来。第二小节,结合句子“路边,水牛叫水磨转水车摇晃,路边,电子琴流行曲立体音响”看出山村的发展。
(2)考查了诗歌的理解,结合句子“我背着书包,好沉好沉哟,背着爷爷的希望爸爸的梦想”看出“我”上学这件事寄托着爷爷的希望和爸爸的梦想。所以“好沉好沉”。
(3)考查了句子的理解,结合句子“我的脚步像架子鼓,踢踏踢踏响在上学路上”,“踢踏踢踏”的脚步声写出了“我”上学路上的欢快心情。
(4)考查了想象写话,注意结合句子“去追寻金色的辉煌”,想象“我”的美好的梦想,比如:长大要做怎样的人等。意思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三 一 二
(2)“我”上学这件事寄托着爷爷的希望和爸爸的梦想。
(3)欢快。
(4)不辜负爷爷和爸爸的希望,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能造福社会的人。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春天
来滑冰
夏天
吃野果
秋天
看野花
冬天
蹚溪水
春天
来滑冰
夏天
吃野果
秋天
看野花
冬天
蹚溪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灰雀测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词语积累运用,下列词语不是一类的一项是,仿写句子,阅读与理解,课外类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复习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我会读,选择恰当的词语,按要求完成练习,总结,照样子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阅读和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