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听听,秋的声音(提高练习)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69088/0-1726630074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 听听,秋的声音(提高练习)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69088/0-17266300749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 听听,秋的声音(提高练习)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69088/0-17266300749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课时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当堂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当堂检测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圈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读句子,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仿写词语,在横线上填上带有“阔”字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圈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读句子,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那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2)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3)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新鲜 清新
(1)雨过天晴, 的空气迎面扑来。
(2)小丽生病了,同学们给她买了许多 的水果。
辽阔 宽阔
(3)我们走在 平坦的大路上。
(4)在祖国 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着勤劳勇敢的人民。
4.仿写词语。
5.找出每组加点字中读音不同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A.调动 B.调整 C.调离
(2)A.回答 B.答应 C.答案
(3)A.参加 B.参观 C.海参
(4)A.到处 B.相处 C.住处
6.在横线上填上带有“阔”字的词语。
(1)听听,走进秋,/走进这 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2)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有四百多千米的路程,
火车在这个 的高原上奔驰。
(3)轮船在 的大海上航行。
(4) 平坦的林荫大道上走来了一群欢乐的孩子。
7.下列诗句中都有什么声音,请将序号写在对应的括号内。
A 猿猴的哀叫声 B 寺庙里的钟声 C 秋风吹枫叶的声音
D 秋虫的叫声 E秋雨打在枯萎的荷叶上发出的声音 F 马叫的声音
秋壁暗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8.与“这个机会这么好,我为什么不去试试呢?”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个机会这么好,我可以不去试试。
B.这个机会这么好,我应该去试试。
C.这个机会这么好,我怎么能去试试呢?
D.这个机会这么好,我才不要去试试。
9.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去听—秋的声音。
B.候鸟排着队,踏上了南飞的旅途。
C.蟋蟀振动翅膀,“曜曜”,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D.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10.作者听到秋天 、 、 和 的声音,写出了秋天的 。( )
A.黄叶的唰唰声、蟋蟀的叫声、大雁的叮咛、秋风的歌吟;美好
B.黄叶的唰唰声、蟋蟀的叮咛、大雁的叫声、秋风的歌吟;美好
C.黄叶的唰唰声、蟋蟀的叫声、大雁的歌吟、秋风的叮咛;美丽
11.连一连,组成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2.我会听,我会说。
我听到了落叶的声音……“刷刷”。
我听到了蟋蟀的声音……“蛐蛐”。
我听到了 的声音……“ ”。
我听到了 的声音……“ ”。
13.按要求写句子。
(1)浪花跳跃。(扩句,至少扩两处)
(2)用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①暴雨一来,河水猛涨,他们便上不成学了。
②电子小狗发出的旺旺旺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爱迪生经过努力,发现了电灯。
②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14.
秋天的味道
①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户户储存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摊满了菜店的棚子。有着特殊香味的秦艽(jiā)花,街上仍有人在卖。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乡下田野里那好闻的气味。红薯地都翻过了,玉米秸已砍倒,摘完棉花的花棵立在地里。经过秋霜的红薯秧,叶黑黑的,一团团堆在地头,发出一种甘甜的味道。村庄周围弥漫着煮新粮而生成的炊烟,使你不禁产生一种亲切、幸福的感觉。
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谷粟瓜果,都以成熟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秋与冬,正暗暗地交接。
③我想把院子里的葡萄架收拾一下以便过冬。忽然,我在一堆半枯黄的藤叶片后面发现了一小串葡萄!中秋节前一个月,葡萄便成熟了,节日吃的几串还是特意保护下来的呢!不知怎么竟遗漏了一小串在这里。这串葡萄只有五粒,每粒都硕大无比,闪着鲜艳的紫红色。我小心地摘下,在手上细细品玩了一番。那色、香、态引你馋涎欲滴。皮薄得仿佛一碰就破,表面一层白霜,任何翡翠玛瑙都不及这大自然的结晶真实鲜活!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粒送入口中,顿时,一股甘甜清香使我醉倒了!我尝过那么多的果品,却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纯正、浓烈的滋味!那香、那甜久久不去,令人脑清目明,为之一振……这时,我自然想到了“满足”这个词。
④这一小串葡萄吸收了整个秋天的精华,当然就蕴含着浓浓的秋香。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①馋得口水要流下来,形容十分贪吃。
②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2)短文第②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3)第①段中,“我”从 里闻到的秋天的味道,是甘甜的;第③段中,“我”品尝 ,感受到的秋天的味道,是 的。总之,秋天的味道随处都在,带给“我”的是快乐和幸福。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5)除了葡萄外,你还知道哪些在秋天成熟的水果?写出四种。
(中等生篇)2024-2025学年上学期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7* 听听,秋的声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4小题)
1.圈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考点】汉字读音.
【答案】shuài yùn lüè
yín kuò dǒu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
【解答】故答案为:
shuài yùn lüè
yín kuò dǒu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读句子,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那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告别
(2)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叮嘱
(3)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广阔
【考点】近义词.
【答案】(1)告别;
(2)叮嘱;
(3)广阔。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要了解给出词语的意思,也要明白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
【解答】(1)道别:离别。近义词是“告别”。
(2)叮咛:指再三嘱咐。近义词是“叮嘱”。
(3)辽阔:广阔;宽广。近义词是“广阔”。
故答案为:
(1)告别;
(2)叮嘱;
(3)广阔。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新鲜 清新
(1)雨过天晴, 清新 的空气迎面扑来。
(2)小丽生病了,同学们给她买了许多 新鲜 的水果。
辽阔 宽阔
(3)我们走在 宽阔 平坦的大路上。
(4)在祖国 辽阔 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着勤劳勇敢的人民。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1)清新;
(2)新鲜;
(3)宽阔;
(4)辽阔。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新鲜:指没有变质,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没有枯萎的。清新:指清爽而新鲜。
(1)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清新”。
(2)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新鲜”。
辽阔:指广阔;宽广。宽阔:指面积大;范围广;广阔。
(3)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宽阔”。
(4)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辽阔”。
故答案为:
(1)清新;
(2)新鲜;
(3)宽阔;
(4)辽阔。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4.仿写词语。
【考点】词语仿写.
【答案】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万物复苏
骄阳似火 绿树成荫 烈日炎炎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秋高气爽
冰天雪地 寒风刺骨 天寒地冻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词语的积累与应用,如“百花齐放”是描写春天的词语,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题目。
【解答】故答案为: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万物复苏
骄阳似火 绿树成荫 烈日炎炎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秋高气爽
冰天雪地 寒风刺骨 天寒地冻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积累。
5.找出每组加点字中读音不同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A.调动 B.调整 C.调离 B
(2)A.回答 B.答应 C.答案 B
(3)A.参加 B.参观 C.海参 C
(4)A.到处 B.相处 C.住处 B
【考点】汉字读音.
【答案】(1)B;
(2)B;
(3)C;
(4)B。
【分析】考查了多音字的辨析,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解答】(1)“调”读[dià]时调动之意。读[tiá]时有使搭配均匀,使协调之意。故“调动”“调离”的“调”应读“dià”;“调整”的“调”应读“tiá”。
(2)“答”读[dá]时有回答之意。读[dā]时 义同“答”(dá),专用于“答应、答理”等。故“回答”“答案”的“答”应读“dá”;“答应”的“答”应读“dā”。
(3)“参”读[cān]时有加入在内的意思。读[shēn]时是中药名。故“参加”“参观”的“参”应读“cān”;“海参”的“参”应读“shēn”。
(4)“处”读[chǔ]时有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之意。读[chù]时有地方的意思。故“到处”“住处”的“处”应读“chù”;“相处”的“处”应读“chǔ”。
故答案为:
(1)B;
(2)B;
(3)C;
(4)B。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6.在横线上填上带有“阔”字的词语。
(1)听听,走进秋,/走进这 辽阔 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2)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有四百多千米的路程,
火车在这个 广阔 的高原上奔驰。
(3)轮船在 辽阔 的大海上航行。
(4) 宽阔 平坦的林荫大道上走来了一群欢乐的孩子。
【考点】组词.
【答案】(1)辽阔;
(2)广阔;
(3)辽阔;
(4)宽阔。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结合不同的语境用同一个字组词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语境的基础上组词填空。
【解答】(1)结合语境,“阔”可组词“辽阔”,意思是广阔;宽广。
(2)结合语境,“阔”可组词“广阔”,意思是广大宽阔。
(3)结合语境,“阔”可组词“辽阔”,意思是广阔;宽广。
(4)结合语境,“阔”可组词“宽阔”,意思是面积大;范围广;广阔。
故答案为:
(1)辽阔;
(2)广阔;
(3)辽阔;
(4)宽阔。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加强词语的积累与理解,做到厚积薄发。
7.下列诗句中都有什么声音,请将序号写在对应的括号内。
A 猿猴的哀叫声 B 寺庙里的钟声 C 秋风吹枫叶的声音
D 秋虫的叫声 E秋雨打在枯萎的荷叶上发出的声音 F 马叫的声音
秋壁暗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 D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A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E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F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C
【考点】诗歌翻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把握所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
【解答】第1句:唐朝张仲素的《秋夜曲》,暗处的秋虫一整夜都在鸣叫着,突然想起还没有给出征作战的丈夫准备寒衣,此时千万不要下霜。结合意思看出选“D”。
第2句:唐朝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结合意思看出选“A”。
第3句:唐朝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结合意思看出选“E”。
第4句: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结合意思看出选“B”。
第5句:唐朝高适的《送魏八》,写马似解人之离别痛苦而鸣声含愁,马尚且如此,更衬托出诗人不堪忍受离情别绪。结合意思看出选“F”。
第6句:唐朝戴叔伦的《过三闾庙》,暮色茫茫,秋风骤起江面,吹进枫林,听的满耳萧萧。结合意思看出选“C”。
故答案为:
D A E B F C
【点评】古诗的翻译注意:熟悉古代诗词,多背诵常用诗词,弄懂诗词的中文意思;背诵已经被翻译过的诗词,总结翻译技巧;根据所总结的翻译技巧自己尝试翻译诗词。
8.与“这个机会这么好,我为什么不去试试呢?”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个机会这么好,我可以不去试试。
B.这个机会这么好,我应该去试试。
C.这个机会这么好,我怎么能去试试呢?
D.这个机会这么好,我才不要去试试。
【考点】句义.
【答案】B
【分析】考查了句义,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
【解答】“这个机会这么好,我为什么不去试试呢?”这句话意思是“这个机会这么好,我应该去试试”。
故选:B。
【点评】理解句子,要领会句子中的内容要点,概括出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注意辨析句子的含义,做此题,要多揣摩。仔细思考,加以分析。
9.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去听—秋的声音。
B.候鸟排着队,踏上了南飞的旅途。
C.蟋蟀振动翅膀,“曜曜”,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D.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考点】修辞手法.
【答案】A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修辞的辨析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A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反复。B、C、D句修辞方法都是拟人。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0.作者听到秋天 、 、 和 的声音,写出了秋天的 。( )
A.黄叶的唰唰声、蟋蟀的叫声、大雁的叮咛、秋风的歌吟;美好
B.黄叶的唰唰声、蟋蟀的叮咛、大雁的叫声、秋风的歌吟;美好
C.黄叶的唰唰声、蟋蟀的叫声、大雁的歌吟、秋风的叮咛;美丽
【考点】课文理解.
【答案】A
【分析】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作者听到秋天黄叶的唰唰声、蟋蟀的叫声、大雁的叮咛、秋风的歌吟的声音,写出了秋天的美好。
故选:A。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课文的内容。
11.连一连,组成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刷 翅 暖 咛 辽 韵 雁
【考点】偏旁部首.
【答案】——刂
支——羽
日——爰
口——宁
辶——了
音——匀
厂——倠
刷 翅 暖 咛 辽 韵 雁
【分析】考查了偏旁部首。偏旁部首是指合体字构字部件。本题是根据题干提供的偏旁和字,组成一个新字。如“支”与“羽”组成“翅”。
【解答】故答案为:
——刂
支——羽
日——爰
口——宁
辶——了
音——匀
厂——倠
刷 翅 暖 咛 辽 韵 雁
【点评】要想快速地正确地做好本题,关键是要增加识字量及词汇量,做到厚积薄发。
12.我会听,我会说。
我听到了落叶的声音……“刷刷”。
我听到了蟋蟀的声音……“蛐蛐”。
我听到了 雨 的声音……“ 哗哗 ”。
我听到了 鸟儿 的声音……“ 喳喳 ”。
【考点】句子仿写.
【答案】雨 哗哗
鸟儿 喳喳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解答】仿写事物的声音即可。
故答案为:
雨 哗哗
鸟儿 喳喳
【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
13.按要求写句子。
(1)浪花跳跃。(扩句,至少扩两处) 一朵朵白色的浪花欢快地跳跃。
(2)用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①暴雨一来,河水猛涨,他们便上不成学了。 蝴蝶一来,花儿们便张开了双臂。
②电子小狗发出的旺旺旺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 乡村的夜晚是那么安静,那么美丽,那么梦幻。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爱迪生经过努力,发现了电灯。 爱迪生经过努力,发明了电灯。
②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
【考点】扩句和缩句;修改病句;造句.
【答案】(1)一朵朵白色的浪花欢快地跳跃。
(2)①蝴蝶一来,花儿们便张开了双臂。
②乡村的夜晚是那么安静,那么美丽,那么梦幻。
(3)①爱迪生经过努力,发明了电灯。
②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
【分析】本题考查了扩句、造句、修改病句,扩句顾名思义就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需要添加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加具体,更加生动。
【解答】(1)考查了扩句。给句子加上修饰成分“一朵朵白色的”“欢快地”。
(2)考查了造句。①用上“一……便……”这个词语造句。②“那么……那么……那么……”表示并列关系,造句时注意。
(3)考查了修改病句。①用词不当,“发现”错误,应为“发明”。②“听到舞蹈”搭配不当,应去掉“和优美的舞蹈”。
故答案为:
(1)一朵朵白色的浪花欢快地跳跃。
(2)①蝴蝶一来,花儿们便张开了双臂。
②乡村的夜晚是那么安静,那么美丽,那么梦幻。
(3)①爱迪生经过努力,发明了电灯。
②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
【点评】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14.
秋天的味道
①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户户储存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摊满了菜店的棚子。有着特殊香味的秦艽(jiā)花,街上仍有人在卖。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乡下田野里那好闻的气味。红薯地都翻过了,玉米秸已砍倒,摘完棉花的花棵立在地里。经过秋霜的红薯秧,叶黑黑的,一团团堆在地头,发出一种甘甜的味道。村庄周围弥漫着煮新粮而生成的炊烟,使你不禁产生一种亲切、幸福的感觉。
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谷粟瓜果,都以成熟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秋与冬,正暗暗地交接。
③我想把院子里的葡萄架收拾一下以便过冬。忽然,我在一堆半枯黄的藤叶片后面发现了一小串葡萄!中秋节前一个月,葡萄便成熟了,节日吃的几串还是特意保护下来的呢!不知怎么竟遗漏了一小串在这里。这串葡萄只有五粒,每粒都硕大无比,闪着鲜艳的紫红色。我小心地摘下,在手上细细品玩了一番。那色、香、态引你馋涎欲滴。皮薄得仿佛一碰就破,表面一层白霜,任何翡翠玛瑙都不及这大自然的结晶真实鲜活!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粒送入口中,顿时,一股甘甜清香使我醉倒了!我尝过那么多的果品,却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纯正、浓烈的滋味!那香、那甜久久不去,令人脑清目明,为之一振……这时,我自然想到了“满足”这个词。
④这一小串葡萄吸收了整个秋天的精华,当然就蕴含着浓浓的秋香。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①馋得口水要流下来,形容十分贪吃。 馋涎欲滴
②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迫不及待
(2)短文第②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C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3)第①段中,“我”从 经过秋霜的红薯秧 里闻到的秋天的味道,是甘甜的;第③段中,“我”品尝 葡萄 ,感受到的秋天的味道,是 香甜 的。总之,秋天的味道随处都在,带给“我”的是快乐和幸福。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摊满了菜店的棚子。
(5)除了葡萄外,你还知道哪些在秋天成熟的水果?写出四种。
苹果、梨、山楂、大枣。
【考点】记叙文;内容理解与概括;找关键词句;词语的理解与辨析;修辞手法;知识百科.
【答案】(1)①馋涎欲滴 ②迫不及待;
(2)C;
(3)经过秋霜的红薯秧 葡萄 香甜;
(4)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摊满了菜店的棚子。
(5)苹果、梨、山楂、大枣。
【分析】文章描写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种各样的水果都成熟了,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答】(1)考查了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认真读文,作答此题应该不难。
(2)考查了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从“秋与冬,正暗暗地交接”可知,把“秋”与“冬”当作人来写,所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考查了对内容的筛选。从“经过秋霜的红薯秧,叶黑黑的,一团团堆在地头,发出一种甘甜的味道。这串葡萄只有五粒,一股甘甜清香使我醉倒了”可知答案。
(4)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从“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摊满了菜店的棚子”可知答案。
(5)考查了对内容的拓展。写出在秋天成熟的水果即可。
故答案为:
(1)①馋涎欲滴 ②迫不及待;
(2)C;
(3)经过秋霜的红薯秧 葡萄 香甜;
(4)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摊满了菜店的棚子。
(5)苹果、梨、山楂、大枣。
【点评】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1、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2、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
蟋蟀(suài shuài)
音韵(yùn yún)
掠过(luě lüè)
吟诵(yín jín)
辽阔(kuò huò)
抖动(duǒ dǒu)
百花齐放(春天):
烈日炎炎(夏天):
硕果累累(秋天):
白雪皑皑(冬天):
羽
支
宁
日
刂
口
倠
辶
匀
音
了
厂
爰
蟋蟀(suài shuài) shuài
音韵(yùn yún) yùn
掠过(luě lüè) lüè
吟诵(yín jín) yín
辽阔(kuò huò) kuò
抖动(duǒ dǒu) dǒu
百花齐放(春天):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万物复苏
烈日炎炎(夏天):
骄阳似火
绿树成荫
烈日炎炎
硕果累累(秋天):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秋高气爽
白雪皑皑(冬天):
冰天雪地
寒风刺骨
天寒地冻
羽
支
宁
日
刂
口
倠
辶
匀
音
了
厂
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听听秋的声音同步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句子,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展开合理的想象,填写句子,下面的事物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按要求填空,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听听秋的声音达标测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是拼音小能手,用横线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选词填空,我会填,选字组词,根据课文内容连线,考耳力,句型转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听听秋的声音课后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