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学第5节 泥石流课后复习题
展开【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人类的下列活动,有利于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度的是( )
A.乱砍滥伐 B.堆放矿渣 C.破坏坡面D. 修建水库
2.下图为某地地质灾害频次示意图,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区地形,陡坡多,落差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7月份降水特别丰富
C.地表岩石松散碎屑物多,容易被水流冲刷
D.该地取石方便,适宜开矿、采石发展经济
3.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图中泥石流来袭时选择的4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4.如图所示,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这属于是什么灾害?( )
A.山洪爆发 B.山体滑坡 C.泥石流 D.地震
5.2020年9月, 受台风“鲇鱼”影响,某市多间民房被泥石流冲毁。下列人类行为中,有助于消弱泥石流活动强度的是( )
A.乱砍滥伐、毁林开荒B.开采矿物、堆放矿渣
C.修建公路、破坏地表D.修建水库、调蓄水流
6.如图为松散泥土堆成的山谷模型,可以模拟泥石流的发生。下列做法容易形成泥石流的是( )
A.在坡面上洒大量的水 B.在B处覆盖草皮
C.将模型的坡度减小 D.减少在B处堆积的泥沙
7.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地震与泥石流是两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
B.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C.泥石流发生时,可以选择在泥石流中横渡逃生
D.地震发生时,若在底楼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避险
8.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2021年的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防灾减灾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安全出口撒离
B.地震发生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C.台风天在外面应尽量躲到广告牌下避风
D.遇到泥石流时,应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快跑
9.甘肃省陇南文县发生特大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虽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还是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泥石流是多发的一种地质灾害,下列关于泥石流及其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是泥石流发生的自然原因之一
B.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等特点,应加强预测、预报
C.发生时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D.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植被保护
10.2019年6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湿毛巾掩盖眼睛
C.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D.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或到高架桥下避险
11.2019年8月11日,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台州多地突发泥石流,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内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B.发生该地质灾害时,要顺沟谷方向向上游或下游逃走
C.不要躲在滚石或有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D.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12.下列有关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泥石流的发生是由于强降水,跟人类活动无关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容易被水流冲刷成泥石流
③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④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A.①②B.②C.③④D.①④
13.泥石流发生时往往有一些预兆。下列现象属于泥石流已经在河谷上游的预兆是
A.电闪雷鸣,出现狂风暴雨
B.河谷中的小溪突然断流,谷中传来闷雷般的声音
C.大地抖动,山坡上出现滚石
D.长时间的大雨,河水突然暴涨
14.下列有关地震、火山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地震最早的国家
B.青藏高原地震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火山地震的震级一般很大
D.泥石流多发生在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山区
15.2020年3月30日,由济南开往广州的T19次列车途经京广铁路某村路段时,撞上塌方体导致列车脱轨侧翻,这一事故主要是泥石流造成的。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提倡的是( )
A.打草稿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D.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16.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应具有 ( )
A.集水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破碎物质,短时间内的大量来水
B.暴雨,松散堆积物
C.陡峻的地形,巨厚的岩土体,长时间的稳定降雨
D.平缓的地形,薄层松散岩土体,降雨及地下泉水丰富
17.下列有关泥石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泥石流的发生是由于强降水,跟人类活动无关 ;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容易被水流冲刷成泥石流;
③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④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历时较长,容易预防
B.泥石流是平原地区爆发的一种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
C.泥石流并不多见,仅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
D.保护地表植被和地表结构不受破坏,就可以使泥石流明显减少
二、填空题
19.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处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
(2)在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
①山区 ②地表有碎屑物 ③开矿、采石 ④强降水
(3)若在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___。
20.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 ,可能的是______.
①地形陡峭;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_____。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能够增加滑坡灾害频率的人类活动是_____ 。
A.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 B.在陡坡上堆放大量废渣
C.缓坡上修筑梯田 D.长江三角洲地区挖渠引水
(4)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
A.泥石流历史较长,容易预防
B.泥石流是平原地区爆发的一种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
C.泥石流并不多见,仅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
D.保护地表植被和地表结构不受破坏、就可使泥石流明显减少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
泥石流
【同步练习-解析】
一、选择题
1.人类的下列活动,有利于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度的是( )
A.乱砍滥伐 B.堆放矿渣 C.破坏坡面D. 修建水库
【答案】D
【解析】
A、乱砍乱伐会导致植被大量减少,会加强泥石流活动强度,故A错误。
B、堆放矿渣,会增加碎石,会加强泥石流活动强度,故B错误。
C、破坏坡面,会导致碎石等更容易掉落,会加强泥石流活动强度,故C错误。
D、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流,有助于减少泥石流活动强度,故D正确。
2.下图为某地地质灾害频次示意图,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区地形,陡坡多,落差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7月份降水特别丰富
C.地表岩石松散碎屑物多,容易被水流冲刷
D.该地取石方便,适宜开矿、采石发展经济
【答案】D
【解析】
读某地地质灾害频次示意图可知,该地滑坡多发,因此该地是山区地形,落差大,多陡坡。图中该地4月到10月泥石流多发,7月该地的泥石流发生频率最高,表明该地地表岩石碎屑物多,降水季节变化大,其中7月降水特别丰富,地表的岩石松散碎屑物容易被水冲走,ABC正确;该地是山区地形,坡度大,发展开矿、采石经济会造成生态破坏,引发地质灾害,D错。故选D。
3.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图中泥石流来袭时选择的4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读图可得,A部位是山脊部位,是高处,该部位是逃生的正确路线,该处不会把人掩埋,也就是说当我们碰到泥石流时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就不会被掩埋。故选C。
4.如图所示,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这属于是什么灾害?( )
A.山洪爆发 B.山体滑坡 C.泥石流 D.地震
【答案】C
【解析】
据图及题干可知,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这种灾害为泥石流,故选C。
5.2020年9月, 受台风“鲇鱼”影响,某市多间民房被泥石流冲毁。下列人类行为中,有助于消弱泥石流活动强度的是( )
A.乱砍滥伐、毁林开荒B.开采矿物、堆放矿渣
C.修建公路、破坏地表D.修建水库、调蓄水流
【答案】D
【解析】
A、植物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石流活动增强,故A错误。
B、开采矿物、堆放矿渣容易导致泥石流发生,故B错误。
C、修建公路、破坏地表溶质导致泥石流发生,故C错误。
D、修建水库、调蓄水流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有助于消弱泥石流活动强度,故D正确。
6.如图为松散泥土堆成的山谷模型,可以模拟泥石流的发生。下列做法容易形成泥石流的是( )
A.在坡面上洒大量的水 B.在B处覆盖草皮
C.将模型的坡度减小 D.减少在B处堆积的泥沙
【答案】A
【解析】
由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可知在坡面上洒大量水容易形成泥石流,故A正确。
7.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地震与泥石流是两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
B.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C.泥石流发生时,可以选择在泥石流中横渡逃生
D.地震发生时,若在底楼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避险
【答案】C
【解析】
A.地震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故A叙述正确。
B.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故B叙述正确。
C.泥石流发生时,不能在泥石流中横渡,要向垂直于泥石流方向的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故C叙述错误。
D.地震发生时,若在底楼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避险,故D叙述正确。
8.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2021年的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防灾减灾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安全出口撒离
B.地震发生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C.台风天在外面应尽量躲到广告牌下避风
D.遇到泥石流时,应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快跑
【答案】A
【解析】
A.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迅速向安全出口撒离,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地震发生时,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人在其中很危险,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台风天在外面应尽量躲到广告牌下避风,容易发生砸伤,故选项说法错误。
D.遇到泥石流时,应向着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快跑,故选项说法错误。
9.甘肃省陇南文县发生特大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虽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还是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泥石流是多发的一种地质灾害,下列关于泥石流及其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是泥石流发生的自然原因之一
B.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等特点,应加强预测、预报
C.发生时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D.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植被保护
【答案】C
【解析】
A、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是泥石流发生的自然原因之一,故A正确。
B、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等特点,应加强预测、预报,故B正确。
C、发生泥石流时,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故C错误。
D、良好的植被能涵养水源,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植被保护,故D正确。
10.2019年6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湿毛巾掩盖眼睛
C.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D.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或到高架桥下避险
【答案】A
【解析】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同时采取人工呼吸进行自救,故A正确。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有毒气体上浮,因此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故B错误。
C、野外遭遇泥石流,应迅速离开河谷,向山坡高处跑,应沿沟的垂直方向逃生,不能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故C错误。
D、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不能在高架桥下,以为高架桥可能倒塌,故D错误。
11.2019年8月11日,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台州多地突发泥石流,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内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B.发生该地质灾害时,要顺沟谷方向向上游或下游逃走
C.不要躲在滚石或有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D.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答案】B
【解析】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内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故A正确。
B、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的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或上游逃走,故B错误。
C、发生泥石流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故C正确。
D、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这样很危险,故D正确。故选B。
12.下列有关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泥石流的发生是由于强降水,跟人类活动无关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容易被水流冲刷成泥石流
③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④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A.①②B.②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
泥石流与人类活动有关,泥石流发生时,要往两边山上跑.
13.泥石流发生时往往有一些预兆。下列现象属于泥石流已经在河谷上游的预兆是
A.电闪雷鸣,出现狂风暴雨
B.河谷中的小溪突然断流,谷中传来闷雷般的声音
C.大地抖动,山坡上出现滚石
D.长时间的大雨,河水突然暴涨
【答案】B
【解析】
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电闪雷鸣,出现狂风暴雨,不是泥石流的预兆,故A错误;河谷中的小溪突然断流,谷中传来闷雷般的声音,是地质造成的河流改道和瞬间聚集的表现,是发生泥石流的预兆,故B正确;大地抖动,山坡上出现滚石,是地震的现象,故C错误;长时间的大雨,河水突然暴涨,是洪水的预兆,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
14.下列有关地震、火山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地震最早的国家
B.青藏高原地震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火山地震的震级一般很大
D.泥石流多发生在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山区
【答案】A
【解析】
我国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地震最早的国家,故A正确;青藏高原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故B错误;地震可以分为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可带来强烈度的地震,对人类的破坏很强,火山地震是火山引起的,一般烈度很小,故C错误;;泥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以及大行山麓等地,故D错误;故选A。
15.2020年3月30日,由济南开往广州的T19次列车途经京广铁路某村路段时,撞上塌方体导致列车脱轨侧翻,这一事故主要是泥石流造成的。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提倡的是( )
A.打草稿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D.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答案】B
【解析】
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节约了资源,行为恰当,应该提倡,A不符合题意。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浪费了资源,是不恰当的,不应该提倡,B符合题意。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是保护环境的正确做法,行为恰当,应该提倡,C不符合题意。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节约了资源,行为恰当,应该提倡,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应具有 ( )
A.集水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破碎物质,短时间内的大量来水
B.暴雨,松散堆积物
C.陡峻的地形,巨厚的岩土体,长时间的稳定降雨
D.平缓的地形,薄层松散岩土体,降雨及地下泉水丰富
【答案】A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综上可知,四个选项中符合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只有A选项,故选A。
17.下列有关泥石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泥石流的发生是由于强降水,跟人类活动无关 ;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容易被水流冲刷成泥石流;
③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④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
泥石流的发生和强降水有关,也跟人类乱砍乱伐等活动无关,故错误;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容易被水流冲刷成泥石流,故正确;③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故正确;④泥石流发生时,要向沟谷的两侧逃生,故错误;结合题意。
18.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历时较长,容易预防
B.泥石流是平原地区爆发的一种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
C.泥石流并不多见,仅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
D.保护地表植被和地表结构不受破坏,就可以使泥石流明显减少
【答案】D
【解析】
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发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故A错误;泥石流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故B、C错误; 滥砍乱伐会使植被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育,结果很容易产生泥石流,故D正确。
二、填空题
19.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处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
(2)在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
①山区 ②地表有碎屑物 ③开矿、采石 ④强降水
(3)若在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___。
【答案】 坡面滑落 ①②④ 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少
【解析】
(1)读图可得,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发生坡面滑落。
(2)与坡面滑落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的碎屑物的坡面,故填①②④。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少,因为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有利于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20.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 ,可能的是______.
①地形陡峭;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_____。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能够增加滑坡灾害频率的人类活动是_____ 。
A.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 B.在陡坡上堆放大量废渣
C.缓坡上修筑梯田 D.长江三角洲地区挖渠引水
(4)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
A.泥石流历史较长,容易预防
B.泥石流是平原地区爆发的一种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
C.泥石流并不多见,仅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
D.保护地表植被和地表结构不受破坏、就可使泥石流明显减少
【答案】 C D B D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多,根索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地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崎岖、岩石破碎,故①④符合题意 ,选C。
(2)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包括护坡和进行山地植被建设,故①③符合题息,选D。
(3)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缓坡上修筑梯田;长江三角洲地区挖渠引水,这3种做法都能够有利于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在陡坡上堆放大量废渣会增加滑坡灾害频率,故选 B。
(4)A、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不容易预防,A说法错误。
B、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B说法错误。
C、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分布区域比较广,C说法错误。
D、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所以保护地表植被和地表结构不受破坏,就可使泥石流明显减少,D说法正确。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5节 泥石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7685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5节 泥石流同步训练题</a>,共17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7685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同步训练题</a>,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知识掌握,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5节 泥石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7685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5节 泥石流同步练习题</a>,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泥石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