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5节 泥石流教课ppt课件
展开2010年8月,洪水夹带着大量泥沙和石块袭击了甘肃省舟曲县城,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房屋损毁。造成这次灾难的是一种地质灾害---泥石流。
基础知识点的罗列和例题难点易错点和知识点总结
1.泥石流: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太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泥石流形成的原因(1)自然原因: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速度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如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2)人为原因:乱砍滥伐,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破坏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
3.我国泥石流的特点①时间分布特点: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②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如太行山、黄土高原、秦岭、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雅鲁藏布江谷地),我国以四川、云南、甘肃和西藏等省区尤为严重。4.我国多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我国山区面积广太,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流水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等。
1.爆发特点:突发性和历时短。2.危害: (1)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2)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3)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1.泥石流发生的前兆:(1)河流、沟谷中的小溪突然发生断流;(2)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3)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2.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如图所示的逃生路线),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3.防御措施:(1)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2)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应及时搬迁和疏散;(3)植树造林;(4)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4.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活动(1)不合理开挖: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他工程建筑时的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地弃土、弃渣、采石;(3)滥伐乱垦。
精选近年各地中考、一模以及名校练习等好题进行分析
【例1】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地震与泥石流是两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B.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C.泥石流发生时,可以选择在泥石流中横渡逃生D.地震发生时,若在底楼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避险【答案】C【例2】甘肃省陇南文县发生特大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虽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还是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泥石流是多发的一种地质灾害,下列关于泥石流及其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是泥石流发生的自然原因之一B.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等特点,应加强预测、预报C.发生时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D.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植被保护【答案】C
【例3】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2021年的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防灾减灾的措施合理的是( )A.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安全出口撒离B.地震发生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C.台风天在外面应尽量躲到广告牌下避风D.遇到泥石流时,应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快跑【答案】A【例4】在我国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分布区域比较广,形成机理也比较复杂,下列关于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带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B.不可能由地震引发C.与人类活动无关 D.发生时立即顺沟方向往下游逃生【答案】A
【例5】2020年9月, 受台风“鲇鱼”影响,某市多间民房被泥石流冲毁。下列人类行为中,有助于消弱泥石流活动强度的是( )A.乱砍滥伐、毁林开荒B.开采矿物、堆放矿渣C.修建公路、破坏地表D.修建水库、调蓄水流【答案】D【例6】面对自然灾害我们需要懂得自救避险的知识,下列有关地震或泥石流发生时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发生地震时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B.发生地震时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C.发生泥石流时往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上面逃生D.发生石流时往泥石流的下游方向快速跑动避险【答案】C
【例7】人类的下列活动,有利于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度的是( )A.乱砍滥伐 B.堆放矿渣 C.破坏坡面 D. 修建水库【答案】D【例8】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下列有关泥石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B.泥石流经常与山体滑坡相伴发生C.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D.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答案】D
【例9】下列影响泥石流发生的因素与其关联性的图示正确的是( )【答案】D【例10】我国南方多省区春夏季由于连降暴雨,常常引发洪涝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下列对一些自然灾害发生采取的应急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A.地震发生时在路边抱着高压电线杆B.雷雨天气在野外躲在大树下C.泥石流发生时顺着泥石流运动方向撤离D.当被洪水围困在室内时往高处转移,等待救援【答案】D
【例11】以下关于遇到自然灾害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遇到泥石流要顺沟方向或向两边山坡上面逃生;②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③发生地震时不要慌乱,迅速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④地震时不要进入室内抢救物品和援救他人;⑤地震时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等,可迅速躲在广告牌、树等下面;⑥发生地震,撤离时要保护好头部,不要翻窗,跳楼。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④⑤⑥【答案】C【例12】如图为松散泥土堆成的山谷模型,可以模拟泥石流的发生。下列做法容易形成泥石流的是( )A.在坡面上洒大量的水B.在B处覆盖草皮C.将模型的坡度减小D.减少在B处堆积的泥沙【答案】A
【例13】遇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下列脱险逃生的办法不妥当的是( )A.逃生时要保护好头部 B.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C.在沟中尽快跑到房顶 D.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答案】C【例14】下图为某地地质灾害频次示意图,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区地形,陡坡多,落差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7月份降水特别丰富C.地表岩石松散碎屑物多,容易被水流冲刷 D.该地取石方便,适宜开矿、采石发展经济【答案】D
【例15】下列关于泥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规模不大,但危害严重 B.活动频繁,历时长C.危及面狭窄,且重复成灾 D.突发性强,历时短【答案】D【例16】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图中泥石流来袭时选择的4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答案】A
【例17】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应急要点,错误的是( )A.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B.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C.不要躲在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D.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跑【答案】D【例18】如图所示,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这属于是什么灾害?( )A.山洪爆发 B.山体滑坡 C.泥石流 D.地震【答案】C
【例19】每一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很多学校会举行逃生演练。下列关于危险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A.若发生地震,在六楼的同学应乘电梯尽快逃生B.泥石流发生时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C.雷雨天气在野外可以躲在大树下避雨D.若逃生时出现拥挤而发生踩踏时,应尽量在地面上匍匐前行【答案】B【例20】《流浪地球》描述了灾难的来临,当人类遇到紧急情况或者发生灾害时需要科学自救,以下自救的方法正确的是( )A.遇到泥石流时,应该向泥石流动方向的的山坡上跑B.遇到泥石流时,来不及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C.遇到地震时,处在高楼的人应立即乘坐电梯逃离建筑物D.遇到地震晃动强烈时,应选择马上跑到室外【答案】B
【例21】“珍惜生命,懂得自救”是青少年必不可少的生存教育之一,因此掌握一定的安全逃生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下列采用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A.若出现泥石流时,向山谷的低凹处逃跑B.若出现火灾袭来时,先保管财物再逃跑C.若出现地震,应马上跑到空旷的地方D.若出现拥挤而发生踩踏时,尽量在地面上匍匐前行【答案】C【例22】浙江丽水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的泥石流造成 20多幢房子被埋,多人死亡。人类的下列做法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或危害的是( )A.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B.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等C.在修建公路、铁路水渠及其他建筑活动中,破坏山坡表面D.植树造林,还地球一片蓝天、绿地【答案】D
【例23】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
【例24】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问题(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 ,可能的是______.①地形陡峭;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_____。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3)能够增加滑坡灾害频率的人类活动是_____ 。A.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 B.在陡坡上堆放大量废渣 C.缓坡上修筑梯田 D.长江三角洲地区挖渠引水(4)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 A.泥石流历史较长,容易预防B.泥石流是平原地区爆发的一种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 C.泥石流并不多见,仅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D.保护地表植被和地表结构不受破坏、就可使泥石流明显减少【答案】 C D B D
【例25】某兴趣小组用松散泥土堆制成一个山谷模型,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1)实验中是通过______来判断水土流失的程度。(2)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尤其是西南山区,每年夏季都是泥石流多发季节,根据本实验探究结果,你认为夏季多发的原因是______。【答案】 底部堆积的泥沙量 夏季降水(暴雨)较多
【例26】如图为用松散泥土堆制的一个山谷模型,在坡面上洒较多水,泥沙会从B处滑落并在A处沉积。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实验模拟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选填“地震”、“泥石流”或“台风”)。(2)遇到该地质灾害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3)在坡面上覆盖草皮或苔藓等植物,再往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会发现泥沙堆积明显减少,说明预防该地质灾害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答案】 泥石流 c 植树造林(或种植草皮等合理均可)
初中科学第5节 泥石流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5节 泥石流图文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泥石流的形成,建立假设与猜想,泥石流,模拟实验1,土壤变湿水流量小,陡峭的地形,模拟实验2,暴雨或持续性降水,降水量,流出的泥沙含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5节 泥石流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5节 泥石流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35《泥石流》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35《泥石流》同步练习doc、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35《泥石流》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节 泥石流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节 泥石流精品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视频泥石流,积雪融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