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
展开1.能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3.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4.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的观念,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5.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思考地理问题。
【教学重点】能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模式一 新闻导入
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办。我们要想知道巴黎的位置,应查阅哪种地图?
模式二 猜谜语(打一地理事物)
谜面:(1)说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说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装得了。
(2)有城没有街和房,有山没有峰和岗,有河没有水和鱼,有路不见车来往。
谜底:地图。
【讲授新课】
一、学会使用地图
续表
续表
二、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开展地理考察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看地图,我们这节课先来巩固一下上节课的知识,看一幅比较简单的地图,顺便检查一下同学们能从地图中获取多少有用的地理信息。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加重语气)
地图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那么地图可以让我们获得哪些地理知识呢?(选取一幅地图为例,学生举手回答: )
【承转】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地图确实能让我们足不出户,便知晓海内海外。但是,现实世界中,地理知识实在太多了,不可能一张地图就表示完了啊,而且有些地理知识还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光会看地图还不够,我们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
第一个板块——收集地理信息
(一)学习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会收集地理信息。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所知道的可以获得地理方面信息的地方有哪些?你曾经从中获得了哪些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
学生回答: (电视、图书馆、互联网)
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取地理信息?
学生回答: (身边生活等)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结合ppt播放相应的图片或视频,呈现地理知识获取渠道)
(二)日常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地理信息,主要通过哪些活动收集地理信息?
学生回答: (参观、调查等)
【承转】现在我们既学会了看地图,也知道了如何收集地理信息,我们学到这么多地理方面的知识,可以用来干什么?
第二个板块——思考地理问题
(一)阅读教材并思考:
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很多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比如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为什么电视上看到的有些人是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可以根据情况由同学们对问题进行现场思考)
学生回答: 。
(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
学习地理,首先要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还要通过对比、分析与综合,探究它们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还要善于提出地理问题,敢于对某些地理结论提出疑问。比如我们看到一年四季风景的不同(观看ppt图片),我们要知道每个季节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会这样呢?(可以由学生探索回答,老师作简单讲解)再次,要多角度地观察、认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既要看到他们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们不利的一面,并且能够产生一些联想和创意。(举例:下雨)
【承转】我们在座的同学,有没有出去旅游过的?(跟谁去,去哪里,怎么去的,看到什么……)
学生回答:
第三个板块——开展地理考察
(一)阅读教材并思考:
1.在你去旅游的时候,你带了什么东西?为什么带这些东西?
学生回答:
(如果学生当中没有旅游过的同学,可以换为在野外的某项活动,如春游、去探亲的途中等)
教师引导:其实野外旅行是学习地理知识的最好方法,大家在旅行过程中看到的日月星辰、青山绿水、飞鸟走兽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地理知识的一部分。
2.我们去野外旅行之前,为了能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千万别忘记了带哪些东西?
学生根据书本回答:笔记本(记录)、望远镜、地图、照相机、指南针……(老师对此适当讲解)
(二)教师引导并总结:
地理考查的途径多种多样;地理考查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地图、笔记本、指南针、望远镜、照相机等工具,要学习和掌握一般的地理观察、摄影、素描、标本制作等技能。
第四个板块——探究与实践
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15、16页“学会正确使用地图”。
【课堂总结】
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新课。
【板书设计】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开展地理考察
【教后反思】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步骤
结论
绘制地图
观察与发现——方向判读
第一,展示学校模型-鸟瞰图,绘制一幅学校的校园平面草图。
第二,交流绘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明确地图的含义。
用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为一幅地图。
通过正确绘制校园平面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开眼界】
最古老的地图
现在保存下来的世界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4 700多年前生活在亚洲西部的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图上标示了方向、城市、河流和山脉,还有一大段文字。
通过学生阅读增长见识,提高阅读地图的兴趣。
绘制校园平面图,并且标注主要要素。(在A图中补画符号说明)
通过标注主要要素,明确地图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步骤
结论
指导与巩固练习
阅读与计算——算距离
观察
发现
通过学生观察地图的基本方向,明确地图上方向的组成,并且明确指向标的指向。
1.一般来说,地面方向分为哪八大基本方向?
2.没有指向标的地图,如何定方向?
3.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向哪个方向?
1.一般来说,地平面上有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大基本方向。
2.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指向标所指方向为北向。
判读方向:在图上找到宾馆和火车站的位置。火车站在宾馆的什么方向?
学生思考总结,先标记宾馆的位置(见上图),标画出基本方向,依据火车站的位置,判读火车站位于宾馆的方向(火车站位于宾馆的西北方)。
【追问与思考】:
既然地图有方向,那么我们在看地图,尤其是野外将一张地图展开时,我们要怎么拿地图、人又应该怎么站呢?
(学生回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来确保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告知学生教室的方位,让一学生上前来演示地图的拿法)但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确定我们在看地图时面朝的是北,背朝的是南呢?
阅读课本第9页在野外辨认方向。
老师可以根据同学实际进行解释补充,并适当选择同学们熟知的建筑物由同学们判断方位。(如学校大门朝向等)
通过教师追问,对地图上的方向进行拓展提升,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训练学生判读方向的能力。
掌握指向标平移法及旋转法来判读方向。
阅读
分析并计算
通过学生阅读,明确比例尺的含义及使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的方法,结合计算巩固计算方法。
问题导学:
1.阅读教材P10,说明什么是比例尺?
2.有哪些形式?
3.如何量算实地距离?
4.测得教学楼长3.5厘米,教学楼实地距离是多少米?
(1∶1 000)
1.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计算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4.计算:3.5厘米÷(1∶1 000)=35米。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步骤
结论
合作探究:比例尺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一比
填一填
通过填图分析,明确相同图幅的地图中比例尺大小与其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填写表格:
项目
中国
地图
北京
地图
比例尺
大小
范围
大小
内容
详略
引导学生总结:
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但其内容简单。
及时总结
认识常用图例
思维拓展
认识地图类型
构建与梳理
阅读与观察
发现
通过阅读并了解常用的图例,为下一步学习地理打下识图基础。
问题导学:
阅读教材P11
问题1:什么是图例?什么是注记?
问题2:下面的常用的图例都表示什么?
1.图例:各种地理事物的表示符号。
2.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及山高、水深的数字。
3.常用的图例:
金点子: 光明小学六年级(1)班的同学到大山里去旅游,某同学在树林里不小心迷路了,他很着急,你能帮助他辨清方向吗?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把认识方向落到实处,掌握现实生活中方向的识别。
1.展示课件中地图的分类,明确地图的组成,了解各种地图的作用,理解并体会,为地图的选择做出铺垫。
2.展示各种电子地图,了解电子地图的使用方法及其优越性。
及时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dl/tb_c405262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获奖教学设计</a>,共3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06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06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案及反思</a>,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