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171187/0-17266726666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171187/0-17266726667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171187/0-17266726667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171187/0-172667266676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171187/0-172667266679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171187/0-172667266681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171187/0-172667266683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171187/0-172667266685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含解析)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必备知识·梳理夯实,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电子转移,3有关概念,MnO2,H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以通过“升失氧,降得还”记忆: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对应产物是氧化产物;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对应产物为还原产物。
2.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2)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标变价、画箭头、注得失”请用双线桥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双线桥:①箭头指向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且需注明“得到”或“失去”;②箭头的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③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得到电子的总数。
(2)单线桥法——“标变价、画箭头、标总数”请用单线桥法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单线桥:①箭头从失电子元素的原子指向得电子元素的原子;②不标“得到”或“失去”,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③线桥只出现在反应物中。
(2)常见的还原剂:①活泼的金属单质,如Na、Mg、Al、Fe、Cu等;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等;③低价态离子,如S2-、I-、Fe2+、Br-等;④含较低价态元素的物质,如CO、NH3、H2S、HI、SO2、H2SO3、Na2SO3、NO等。下面是常见的还原剂和对应的氧化产物:
其中,Fe2+、SO2主要表现________性,H2O2主要表现________性。
(1)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2)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3)ICl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IO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 ICl中I为+1价,Cl为-1价,反应前后元素的价态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反应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2∶1。( )[提示]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5)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 上述两个反应中H2O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6)金属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发生了还原反应。( )[提示]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游离态时都是0价,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发生了还原反应。
(7)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该化学反应有单质参与和生成,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0)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一定不同。( )(11)非金属阴离子只具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 )(12)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 如H2O2+SO2══H2SO4是氧化还原反应。(13)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只有氧化性。( )
(14)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越多的原子,还原性越强。( )(15)在生活中用漂白粉漂白织物时,是利用了漂白粉的氧化性。( )(16)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17)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18)形成原电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2.O2F2可用于制取氧正离子盐,还曾经被用来当作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已知反应:H2S+4O2F2══SF6+2HF+4O2,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氧化剂为________,还原剂为_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_还原产物为______。(2)用双线桥标出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度思考:(1)黑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3C+S══K2S+N2↑+3CO2↑。①氧化剂是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
②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KNO3+3C+S══K2S+N2↑+3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当有0.1 ml CO2生成时,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
(3)①在2KI+O3+H2O══I2+2KOH+O2中,O2是氧化产物还是还原产物?②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吗?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2)(2021·浙江1月选考,10,2分)关于反应8NH3+6NO2══7N2+1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中H元素被氧化B.NO2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4∶3
[解析] A项,NH3中的N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到0,被氧化,错误;B项,NO2中的N元素化合价由+4降低到0,得到电子,错误;C项,还原剂是NH3,氧化剂是NO2,物质的量之比为4∶3,错误;D项,7 ml N2中,4 ml来自NH3,是氧化产物,3 ml来自NO2,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4∶3,正确。
〔对点集训1〕 (1)(2022·江西赣州模拟)制取新型水处理剂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ClO2是还原产物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 ml KClO3参加反应有2 ml电子转移
[解析] 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4,则KClO3为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A项正确;因KClO3为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则ClO2是还原产物,B项正确;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4,则H2C2O4为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C项正确;反应中氯元素由+5降低为+4,1 ml KClO3参加反应有1 ml×(5-4)=1 ml电子转移,D项错误。
(2)(2022·山东潍坊高三检测)含元素碲(Te)的几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利用了H2Te的还原性B.反应②中H2O是氧化剂C.反应③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D.H2Te2O5转化为H2Te4O9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反应①中H2Te被O2氧化生成Te,体现了H2Te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反应②中Te与H2O反应生成H2TeO3,碲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则H2O是氧化剂,故B正确;反应③中H2TeO3→H6TeO6,碲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H2O2是氧化剂,体现氧化性,故C正确;H2Te2O5转化为H2Te4O9时不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方法代数和法: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可以借助化合价口诀来记忆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钡、镁、钙、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记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正价最高莫过八,负价最低四为限。正负变价要分清,莫忘单质都为零。
微考点2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及计算(1)(2022·山东滨州高三检测)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2)(2020·辽宁大连旅顺口区期中)(双选)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反应①②③④⑤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还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⑤说明该条件下铝可用于制备熔点较高的金属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D.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3)某反应为: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用单线桥表示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方法关键是明确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找出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以及1 ml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或者1 ml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双线桥法与单线桥法的区别用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由反应物中变价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同一元素;用单线桥法表示时箭头是在反应物中由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双线桥表示时要标出“得到n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和“失去n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单线桥表示时只标转移的电子数目。
〔对点集训2〕 (1)(2022·河北衡水高三检测)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用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问题。MnO2中的Mn元素由+4价降低为+2价,得到2个电子,HCl中Cl元素由-1价变为0价,生成氯气,共失去2个电子,双线桥法需要标注“得失”与“电子总数”,“得”与“失”标注错误,故A项错误;硫元素发生歧化反应,两个S由0价降低为-2价,总共降低4价,共得到4个电子,一个S由0价升高为+4价,总共升高4价,共失去4个电子,故B项正确;根据化合价不能交叉的原则,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5价降到0价,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1价升高到0价,转移电子数是5,故C项错误;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箭头应该是从O元素指向Cl元素,故D项错误。
②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③若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 ml。④ClO2对污水中Fe2+、Mn2+、S2-和CN-等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某工厂污水中含CN- a mg·L-1,现用ClO2将CN-氧化,只生成两种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100 m3这种污水,至少需要ClO2________________ml。
2ClO2+2CN-══N2+2CO2+2Cl-
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含义:氧化性是指物质__________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__________的性质(或能力)。(2)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________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________无关。
考点二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例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强。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________还原剂失电子总数。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依据反应原理——氧化还原方程式比较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____________还原性:还原剂>____________
(2)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________,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________。如是否加热、有无催化剂及反应温度高低和反应物浓度大小等。例如:
(3)依据产物中元素价态的高低来判断①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例如:
②相同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例如:
(4)依据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
(5)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②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③酸碱性:如KMnO4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强。
(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取决于物质本身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取决于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2)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剂,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不一定是还原剂,应视具体反应而定。(3)对同一元素而言,一般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e3+>Fe2+>Fe;价态越低,氧化性越弱,如S2-______。
Cl2+2NaOH══NaClO+NaCl+H2O
(4)先后规律①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Fe2+先与Cl2反应。②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依次与Cu2+、H+反应。
[微点拨] 氧化还原反应先后规律的思维模型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最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最强的物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将Cl2通入FeBr2溶液中,先发生反应:Cl2+2Fe2+══2Fe3++2Cl-,后发生反应Cl2+2Br-══Br2+2Cl-。( )(2)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3)硝酸铜分解的产物可能是CuO、NO2、NO。( )(4)在H2S与浓硫酸的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SO2。( )
(9)根据反应SO2+2H2O+I2══H2SO4+2HI,可知SO2的氧化性比HI的强。( )(10)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 )(11)氧化剂浓硝酸、浓硫酸参加反应时,氮、硫化合价分别降低1、2价生成NO2、SO2,所以浓硫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12)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说明氧化性稀硝酸大于浓硝酸。( )
(13)锌粉加入硝酸铁、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锌首先与硝酸铁反应置换出铁。( )(14)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5)含硫化合物X、Y的转化关系S+NaOH―→X+Y+H2O中,硫单质中的硫元素化合价最低。( )(16)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SO2等还原性气体。( )[提示] 硫酸中硫元素为+6价,SO2中硫元素为+4价,没有中间价态,浓硫酸与SO2不发生反应,可以干燥SO2。(17)NO2与NH3之间可能发生反应产生N2。( )
2.(2022·经典习题选萃)L、M、R、P、Q分别代表五种含不同化合价的氮元素的物质。A、B分别代表两种含不同化合价的氯元素的物质(每种物质中氮或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又知物质M中的氮元素化合价要比物质Q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低。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发生如下的转化(关系式未配平):①P+A―→Q+B ②L+O2―→M+H2O③L+M―→R+H2O ④B+H2O―→A+O2(1)若五种含氮元素的物质中,有一种是硝酸,则硝酸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2)反应②必须在催化剂(铂、氧化铁等)作用下,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方能发生,此反应在化工生产上有重要用途,据此推断在同温同压下,若物质R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3)某同学写出下面三个含氮的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式:Ⅰ.M+P―→N2O3+H2OⅡ.N2O4+H2O―→P+QⅢ.M+L―→Q+H2O其中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元素的价态,Q>M> 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M与L这两种物质反应,不可能生成氮元素价态比M、L都高的物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深度思考:(1)物质得电子越多,其氧化性越强吗?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吗?(2)往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哪种离子先被氧化?若改为FeI2呢?[提示] (1)物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其得电子多少没有必然联系;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NaNO3、H2SO4(稀)等。(2)由于还原性:I->Fe2+>Br-,所以往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首先被氧化的是I-。
微考点1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022·山东威海模拟)(双选)FeCl3溶液吸收H2S的原理为2Fe3++H2S══2Fe2++2H++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S作氧化剂B.还原性:H2S>Fe2+C.Fe3+发生氧化反应D.每消耗1 ml H2S转移2NA个电子
[解析] H2S→S,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H2S作还原剂,A错误;H2S作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还原性:H2S>Fe2+,B正确;Fe3+→Fe2+,Fe元素化合价降低,Fe3+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该反应每消耗1 ml H2S转移2NA个电子,D正确。
(2)(2022·四川绵阳调研)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易错警示] 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不同反应物,也可以是同一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产物,也可以是同一种产物。②由于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或还原剂并没有全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在求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质量或两者的比例时易发生错误。
〔对点集训1〕 (1)(2022·山东滨州高三检测)根据反应2KClO3+I2 ══2KIO3+Cl2↑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I2具有还原性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还原剂是KClO3D.当生成1 ml Cl2时,转移10 ml电子
[解析] 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2具有还原性,故A项正确;题给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与新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项正确;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是KClO3,故C项错误;当生成1 ml Cl2时,转移1 ml×2×(5-0)=10 ml电子,故D项正确。
(2)(2022·山东德州一模)为防止废弃的硒单质(Se)造成环境污染,通常用浓硫酸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硒(SeO2),再用KI溶液处理后回收Se。发生的反应为①Se+2H2SO4(浓)══2SO2↑+SeO2+2H2O;②SeO2+4KI+4HNO3══4KNO3+Se+2I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SO2是还原产物,SeO2是氧化产物B.②中KI是还原剂,HNO3是氧化剂C.每生成0.4 ml I2共转移1.2 ml电子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HNO3
[解析] 反应①中,硒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硒作反应的还原剂,二氧化硒为氧化产物,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浓硫酸作反应的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反应②中,硒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二氧化硒作氧化剂,碘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碘化钾作还原剂,氮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硝酸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反应②中,生成2 ml碘单质,转移4 ml电子,则每生成0.4 ml I2共转移0.8 ml电子,故C错误。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①中浓硫酸为氧化剂,二氧化硒为氧化产物,氧化性:H2SO4 (浓)>SeO2;同种还原剂与氧化性强的氧化剂先反应,反应②中SeO2为氧化剂,硝酸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说明氧化性:SeO2>HNO3,则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HNO3,故D正确。
(2)(2022·河北石家庄模拟)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①H2SO3+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l2+2HCl+I2③3FeCl2+4HNO3(稀)══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B.I->Fe2+>H2SO3>NOC.Fe2+>I->H2SO3>NOD.NO>Fe2+>H2SO3>I-
[解析] ①H2SO3+I2+H2O══2HI+H2SO4中,碘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SO3为还原剂,还原性H2SO3>I-,②2FeCl3+2HI══2FeCl2+2HCl+I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I为还原剂,还原性I->Fe2+,③3FeCl2+4HNO3(稀) ══2FeCl3+NO↑+2H2O+Fe(NO3)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Cl2为还原剂,还原性Fe2+>NO,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SO3>I->Fe2+>NO。
[解析] Pb3O4中+2价Pb有2个,+4价Pb有1个,两者含量之比为2∶1,A项正确;反应Ⅰ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能得出氧化性:HNO3>PbO2,B项错误;Pb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生成Pb(NO3)2,C项错误:Pb3O4可与浓盐酸发生反应:Pb3O4+8HCl══3PbCl2+4H2O+Cl2↑,D项正确。
〔对点集训2〕 (1)(2022·山东滨州高三检测)已知C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2+,C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C.C2O3+6HCl(浓)══2CCl2+Cl2↑+3H2OD.2Fe3++2I-══2Fe2++I2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判断B中氧化性:Cl2>I2;C中氧化性:C2O3>Cl2;D中氧化性:Fe3+>I2,这些结论与题给信息一致。对于A,由于I-的还原性强于Fe2+,当Cl2少量的时候,Cl2应先氧化I-,而不应先氧化Fe2+,当Cl2足量的时候,Fe2+也会被氧化成Fe3+。另外,Fe3+氧化性强于I2,不存在FeI3这种物质。
[方法技巧] 假设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已知物质的氧化性或者还原性的强弱关系,判断某一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时可采用假设法。先假设反应成立,然后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的规律,列出假设反应中的上述关系。再结合题干信息判断该结论是否符合事实,若符合事实,则反应成立;若不符合事实,则反应不成立。
1.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三大原则
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
(2)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步骤
④配系数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⑤查守恒,其他原子在配平时相等,最后利用O原子守恒来进行验证。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正向配平法: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部变化,一般从反应物着手配平。(2)逆向配平法: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分解、歧化)一般从生成物着手配平。
(3)缺项配平法:化学方程式所缺物质往往是酸、碱或水;如果是离子方程式,所缺物质往往是H+、OH-或水。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先写出所缺物质,再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配平。如果无法确定所缺项,可先依据化合价的升降守恒将现有的某些物质配平,然后再根据质量守恒确定所缺物质的化学式及其化学计量数(系数)。
3.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流程应用电子守恒解题的一般步骤——“一、二、三、四”“一找各物质”: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并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二定得失数”:确定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三列出等式”: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关系: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四找关系式”: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电子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应用以上方法解答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时,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3)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2Fe3++H2O2══O2↑+2H++2Fe2+。( )
(7)1 ml Cl2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NA。( )[提示] 1 ml Cl2和Ca(OH)2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数应为NA。(8)1 ml KIO3与足量的浓HI溶液完全反应生成I2,转移电子数为6NA。( )[提示] 1 ml KIO3与足量的HI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5NA。
(9)24 mL浓度为0.05 m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元素铬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 )[提示] 题目中指出被还原的元素是Cr,则得电子的物质必是K2Cr2O7,失电子的物质一定是Na2SO3,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6;而铬元素的化合价将从+6―→+n(设+n为生成物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有0.024 L×0.05 ml·L-1×(6-4)=0.02 L×0.02 ml·L-1×2×(6-n),解得n=3。
Sb2S3+3SbCl5══5SbCl3+3S
③在NaOH的环境中,Cl2与NaI反应,每1 ml NaI完全反应转移6 ml电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I+3Cl2+6NaOH══NaIO3+6NaCl+3H2O
①判断c中恰好反应完全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ml。③根据以上实验计算该精制盐的碘含量是______mg·kg-1(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深度思考:(1)在P+CuSO4+H2O―→Cu3P+H3PO4+H2SO4(未配平)的反应中,7.5 ml CuSO4可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l;生成 1 ml Cu3P时,参加反应的P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l。(2)64 g铜与一定量的浓HNO3恰好完全反应,将产生的气体与适量的O2混合通入水中,气体完全溶解,试求O2的物质的量?[提示] (1)设7.5 ml CuSO4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1 ml Cu3P时,被氧化的P的物质的量为y
(2)(2020·海南,15,12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应将产出的炉渣和尾气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黄铁矿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②由炉渣制备还原铁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
[易错警示] (1)注意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如Na2O2中氧元素、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2)题目中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化学计量数“1”也必须填写在空格里。(3)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列等式时容易忽略微粒中变价原子的个数。
(2)(2022·湖南岳阳一中摸底)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和过量的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然后用水溶解,然后过滤除去残渣,将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变为MnO2和KMnO4,再过滤除去MnO2沉淀,然后浓缩溶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4。试回答:①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2MnO4制备KMnO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MnO4能与热的稀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检验Na2SO3样品部分被氧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在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微考点2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1)(2022·广东高三检测)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将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 mLB.45 mLC.30 mLD.15 mL
(2)(2022·重庆月考)NH3可消除NO的污染,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现有NO与NH3的混合物共1 ml充分反应,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1.4 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3∶2B.有0.6 ml NH3被氧化C.生成还原产物2.8 gD.原混合气体中含氨气为0.2 ml或0.7 ml
[解析] 由方程式6NO+4NH3══5N2+6H2O可知,6 ml NO得到3 ml还原产物N2,4 ml NH3得到2 ml氧化产物N2,相差1 ml N2,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1.4 g即0.05 ml,则相当于0.3 ml NO和0.2 ml NH3反应,由题意可知NO和NH3的总物质的量为1 ml,则其中一种过量,所以有两种情况:0.3 ml NO和0.7 ml NH3或0.2 ml NH3和0.8 ml NO反应。原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或4∶1,A错误;有0.2 ml NH3被氧化,B错误;生成还原产物0.15 ml即4.2 g,C错误;原混合气体中含氨气为0.2 ml或0.7 ml,D正确。
③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④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个口诀:升失氧、降得还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两种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2)单线桥法。3.氧化还原反应的四个规律(1)得失电子守恒规律;(2)价态规律;(3)强弱规律;(4)先后规律。
4.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八种判断依据(1)化学反应方程式;(2)金属、非金属活动性;(3)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4)反应条件及反应剧烈程度;(5)氧化或还原的程度;(6)电化学信息;(7)外界条件;(8)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5.必记的电子守恒关系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表现为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6.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两种方法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7.易混的三个守恒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中离子方程式的配平,先得失电子守恒,再电荷守恒,最后质量守恒。8.方程式配平步骤: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查守恒9.方程式的计算:根本原则就是利用电子守恒建立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写出守恒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与方程式的配平(含解析),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电子守恒法计算,x-1,缺项配平类,Al2O3,H2O,真题演练明确考向,ZnS,课时精练,H3PO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真题演练明确考向,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章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练真题明考向,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