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设计
展开1.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掌握水蒸气液化的条件及液化的方式。
理解露、雾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主构建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汽化与液化的概念。
水蒸气液化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
露、雾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热水和冷水杯、 投影仪、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石棉网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热水杯和冷水杯壁上面有时会出现水珠?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简要介绍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
1. 汽化与液化的概念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 观察实验:热水杯和冷水杯壁上的水珠
实验步骤:
a. 准备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加入热水和冰水。
b. 观察两个杯壁上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热水杯内壁上出现水珠,而冷水杯外壁上出现水珠。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热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杯壁会液化成水珠;而冰水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水珠。
3. 提出问题: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变成水?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水蒸气在遇冷(降低温度)的条件下可以液化成水。
4. 投影演示气体液化实验:乙醚蒸气
实验步骤:
在投影仪播放视频:一个盛有少量乙醚的试管,通过拉伸和压缩观察乙醚蒸气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乙醚蒸气在压缩体积会液化成小液滴。
分析实验现象,进一步巩固液化的条件。
5. 理解露、雾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
露的形成: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
雾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
放热现象:液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通过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露、雾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
(三、)课堂练习
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讲解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汽化与液化的概念、水蒸气液化的条件、露和雾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
强调重点难点内容,加深学生印象。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板书设计
汽化与液化 课时:第2课时
概念
条件及方式:
吸放热: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和投影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以及水蒸气液化的条件。同时,通过实例和图片的分析,加深了学生对露、雾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9316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练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