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预测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预测课后复习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师的指导属于影响学习迁移的,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社区教育起源于,以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答案】C
【解析】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答案】C
【解析】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答案】B
【解析】华生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其上述观点认为儿童的成长发展只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与遗传等其他因素无关,故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A.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 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 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4.在一个班级内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属于( )
【答案】B
【解析】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和小组之间的竞争属于群体间竞争。
A. 小组竞争
B. 群体间竞争
C. 群体内竞争
D. 集体竞争
5.教师的指导属于影响学习迁移的( )
【答案】B
【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客体因素有: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影响学习迁移的主体因素有:学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学习者的迁移心向、认知策略与元认知。
A. 主体因素
B. 客体因素
C. 无关因素
D. 主导因素
6.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60年代强调( )。
【答案】C
【解析】从世界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60年代着重智力开发,70年代强调培养创造力,80年代重视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的10余年间,也走过了类似的道路。
A. 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B. 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C. 智力开发
D. 培养创造力
7.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
【答案】D
【解析】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3岁后直觉行动思维继续发展,并且发生质的变化。
A. 具体形象思维
B. 抽象逻辑思维
C. 直觉思维
D. 直觉行动思维
8.社区教育起源于( )。
【答案】A
【解析】社区教育起源于19世纪的丹麦,最初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
A. 丹麦
B. 英国
C. 美国
D. 德国
9.( )以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
【答案】D
【解析】众多理论研究证明,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早期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够为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A. 3岁
B. 4岁
C. 5岁
D. 6岁
10.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答案】C
【解析】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众多因素中,学校教育具有主导作用。
A. 遗传
B. 环境
C. 学校教育
D. 家庭教育
11.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
【答案】A
【解析】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A. 明确的共同目标
B. 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C. 共同的生活准则
D. 一定的组织结构
12.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
【答案】A
【解析】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A. 教师和学生
B. 教师和教科书
C. 学生和教科书
D. 教学内容和手段
13.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是( )中提出的。
【答案】A
【解析】《学记》是战国后期出现的,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其中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有积极意义。
A. 《学记》
B. 《论演说家的教育》
C. 《雄辩术原理》
D. 《大教学论》
14.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答案】B
【解析】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A. 赫尔巴特
B. 瓦·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15.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答案】C
【解析】贾德认为,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这种理论称为概括化理论。为了证明他的观点,贾德进行过一个很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概括说
D. 关系转换说
16.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
【答案】A
【解析】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A. 国家财政拨款
B. 城乡教育费附加
C. 社会集资、捐资
D. 教育专项资金
17.190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
【答案】A
【解析】190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六三三学制
D. 《奏定学堂章程》
18.下列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
【答案】A
【解析】双轨制是历史上学校制度的一种类型,与“单轨制”相对。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时,存在这种学校制度类型。
A. 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 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
D. 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19.将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是( )。
【答案】A
【解析】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强调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提倡“开放式”教学体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 )学习理论基础。
【答案】D
【解析】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由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全面变化的活动,强调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提倡“开放式”教学。
A. 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建构主义
D. 人本主义
21.( )认为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儿童的身上,以儿童为中心,因此儿童在托幼机构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均应根据儿童的兴趣来进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不受任何拘束。
【答案】A
【解析】杜威是儿童中心论者。在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方面,杜威批评了传统教育的做法。他认为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儿童的身上,以儿童为中心,即尊重儿童真正的面貌来熟悉儿童,尊重自我指导学习,尊重作为学习的刺激和中心活动。
A. 杜威
B. 蒙台梭利
C. 维果茨基
D. 戈尔曼
22.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 )。
【答案】D
【解析】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有“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之说,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使用“课程”的著作。
A. 孟子
B. 孔子
C. 许慎
D. 朱熹
23.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最重视的问题,1982年党的( )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答案】B
【解析】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A. 十一大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24.下列属于元认知实例的是( )。
【答案】D
【解析】元认知是对认知过程的调控,“遇到难点即停”就是对阅读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
A. 学生运用精加工策略巩固知识
B. 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 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
25.“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教育目的论。
【答案】A
【解析】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从宗教的立场出发所阐发的教育目的具有明确的终极价值性,具有较高的精神含量,它对我们思考人与教育的精神实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A. 神学的
B. 科学本位
C. 社会本位
D. 个人本位
26.在当代,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原因是( )。
【答案】C
【解析】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A. 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B. 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只能给他们传授基础知识
C.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 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
27.归因总是与( )联系在一起的。
【答案】D
【解析】归因总是与“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A. 干什么
B. 谁
C. 怎么样
D. 为什么
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学士学位由( )。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
A. 国务院学位办授予
B. 教育部授予
C. 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
D. 高等学校自行授予
29.“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答案】A
【解析】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A.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0.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 )。
【答案】D
【解析】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是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工具。纲要信号图式法的突出作用,是在教学中贯彻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为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供了可能性。
A. 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
B. 直观性很强
C. 提高了教学效率
D. 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3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 )。
【答案】D
【解析】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孑1子,远在两千多年前,第一个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念。他指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意思是: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既要看他当前的言行,又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当前的言行,还要看他的实际用心和目的是什么。用在教育上就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因材施教。根据题意,该题正确答案为:D。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性原则
C.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32.教师组织学生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这种方法是( )。
【答案】B
【解析】行动操练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巩固知识,形成简单的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方法。
A. 语言法
B. 行动操练法
C. 环境体验法
D. 移情法
33.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
【答案】A
【解析】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内容包括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及实现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的角度不同。
A. 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B. 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
C. 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畴,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
D. 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34.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暂无解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5.美国教育部定义,“资质优异”是指儿童在学校中有高水平的智力、创造力、艺术能力和( )。
【答案】A
【解析】美国教育部定义,“资质优异”是指儿童在学校中有高水平的智力、创造力、艺术能力和领导能力。
A. 领导能力
B. 生理能力
C. 学习成绩
D. 人际关系
36.《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答案】C
【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直接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即注重引导启发学生,这是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A. 循序渐进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37.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和对( )的影响。
【答案】B
【解析】学习动机一旦产生,就要发挥作用。学习动机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二是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A. 学习初衷
B. 学习过程
C. 学习方法
D. 学习成绩
3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
【答案】D
【解析】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青少年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A. 儿童权利最佳
B. 尊重儿童尊严
C. 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
D. 维护青少年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39.随着学生面临环境的日益复杂,学生自身的压力越来越大,班主任工作也越来越重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2006年6月教育部出台了( )来规范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答案】C
【解析】暂无解析
A. 《班主任守则》
B. 《班主任行为规范》
C. 《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D. 《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40.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答案】D
【解析】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A. 个别教学制
B. 班级教学制
C. 分组教学制
D. 道尔顿制
41.根据《教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下面哪种情况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A. 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B. 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C. 过失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D. 过失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42.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
【答案】B
【解析】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
A. 5±2组块
B. 7±2组块
C. 5±2
D. 7±2
43.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答案】A
【解析】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A. 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 积极性
C. 适应性和社会性
D. 内化性和意志性
44.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答案】B
【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45.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答案】B
【解析】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46.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体现在德育中与( )的精神相一致。
【答案】D
【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实际锻炼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常规训练;二是实践训练。实际锻炼法被很多教育家所重视,我国的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A. 说服教育法
B. 事实说服法
C. 情感陶冶法
D. 实际锻炼法
47.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 )。
【答案】B
【解析】科学技术对教育的首要作用是动力作用。
A. 规范作用
B. 动力作用
C. 引导作用
D. 爆发作用
48.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
【答案】A
【解析】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 开展网络教育
D. 高等学校扩招
49.17世纪捷克教育家( )总结了前人经验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
【答案】A
【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A. 夸美纽斯
B. 埃拉斯莫斯
C. 倍尔
D. 华勒
50.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
【答案】C
【解析】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指的是少年期。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多选题 (共30题,共30分)
5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 )。
【答案】A、C、D
【解析】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风格。
A. 敬业精神
B. 职业素养
C. 专业知识
D. 专业技能
52.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设班集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应做到( )。
【答案】A、C、D
【解析】培养舆论是班风形成的重要工作,而非培养学生干部的内容。
A. 严格要求
B. 培养舆论
C. 耐心引导
D. 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
5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到的智力有( )。
【答案】A、B、C、D
【解析】加德纳将智力划分为七种,包括语文、数量、空间、音乐、运动、社交和自知。
A. 语文智力
B. 数学智力
C. 社交智力
D. 自知智力
54.有些教师不讲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私拆学生信件等,其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答案】B、C、D
【解析】谩骂、体罚、私拆信件是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身心健康、隐私权。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身心健康权
D. 隐私权
55.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 )。
【答案】A、B、C、D
【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需要遵循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其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A. 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教育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56.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成年前各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有( )。
【答案】A、B、D
【解析】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成年早期面临的发展任务是亲密感对孤独感,排除C;其他选项均是18周岁前的发展任务。
A. 自主感对羞愧感
B. 勤奋感对自卑感
C. 亲密感对孤独感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57.以下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 )。
【答案】B、C、D
【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其中变通性又称灵活性。
A. 敏感性
B. 流畅性
C. 灵活性
D. 独创性
58.国家教育权的分配在横向上一般可分为( )。
【答案】A、B、C
【解析】国家教育权的分配在横向上一般分为教育立法权、教育行政权和教育司法权;在纵向上一般分为中央教育权和地方教育权。
A. 立法权
B. 司法权
C. 行政权
D. 监督权
5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 )。
【答案】A、B、D
【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成书于1806年。
A.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C.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60.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
【答案】A、B、C
【解析】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教师的领导方式、班级规模、班级性质和教师的期望等。
A. 教师的领导风格
B. 班级规模
C. 班级的性质
D. 学校规章制度
61.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 )。
【答案】A、B、D
【解析】布鲁纳是认知主义学习观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A. 新知识的获得
B. 知识的转化
C. 技能的形成
D. 知识的评价
62.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是( )。
【答案】A、B、C
【解析】小学生由于受思维发展的限制,在发现上还很欠缺。
A. 直观—操作性
B. 动作—形象性
C. 指导—模仿性
D. 讲授—发现性
63.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分为( )。
【答案】A、B、C
【解析】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A. 原型操作
B. 原型内化
C. 原型定向
D. 原型整合
64.按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的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 )。
【答案】C、D
【解析】按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的不同,教育评价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成绩。绝对性评价是评价标准参照不依赖于其他学生的表现,而是依赖于学生对所测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
A. 正式评价
B. 非正式评价
C. 相对性评价
D. 绝对性评价
65.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
【答案】A、C、D
【解析】《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A. 无歧视原则
B. 提早自立原则
C. 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66.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
【答案】A、B、C、D
【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
A. 以儿童为中心
B.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C. 学校即社会
D. 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67.好的研究课题要满足的要求有( )。
【答案】A、B、C
【解析】好的研究课题要有价值,有一定的科学和事实依据,要具体明确,具有独创性和可行性。
A. 有价值
B. 有一定的科学和事实依据
C. 具体明确
D. 覆盖广泛
68.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有( )。
【答案】B、C
【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是主观努力和遗传。
A. 社会因素
B. 主观努力
C. 遗传
D. 学校教育
69.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
【答案】A、B、C
【解析】以课堂为中心是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派的思想。
A. 学校即社会
B. 教育即生活
C. 儿童为中心
D. 课堂为中心
70.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
【答案】A、C、E
【解析】知识应用不属于加工过程,而知识编码隶属于知识获得与巩固过程。
A. 知识的获得
B. 知识应用
C. 知识巩固
D. 知识编码
E. 知识提取
71.下列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
【答案】A、C
【解析】B、D选项为实物直观。
A. 观看教学电影
B. 演示实验
C. 观察地图地球仪
D. 观察实物
72.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答案】A、B、C
【解析】根据研究结果,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A. 课时计划的差异
B. 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C. 课后评价的差异
D. 教学方法的差异
73.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 )。
【答案】A、B、C
【解析】教代会根据国家的法则、政策以及上级主管机关的指令,行使下列职权: (1)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讨论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规划、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教职工队伍建设和其他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作出相应的决议。 (2)讨论和通过由学校行政会提出的岗位责任制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每学年教职工工作分工方案,教职工奖惩办法以及其他与教职工有关的基本规章制度,并作出相应的决议。 (3)审议和决定教职工住房分配方案,教职工集体福利基金使用方案,每年学校职称岗位设置方案,补缺评聘工作方案和其他有关教职工集体福利的重大事项并作出相应决议。 (4)监督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在听取学校各位行政领导述职报告后,民主评议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并可根据其任职期间的业绩进行表扬或批评,并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奖惩、任免的建议。 (5)教代会根据代表们的要求,可行使质询权,各处、室和各级领导干部应作认真地回答,但质询的问题可先提交有关人员做必要的准备。 (6)评议非教学人员及非统考科目教职工工作业绩。
A. 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 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 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 罢免校长
74.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有( )。
【答案】A、C、D
【解析】学校教育中核心因素是教师、学生和环境。
A. 教师
B. 社会
C. 学生
D. 环境
75.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 )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答案】A、D
【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它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即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属于群体差异,而学习方式的差异属于个体差异。
A. 群体差异
B. 年龄差异
C. 性别差异
D. 个体差异
76.教育法的正式解释又可称为( )。
【答案】A、B
【解析】教育法的解释是指对教育法律规范所做的说明。这种说明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可以对教育法的字义、目的等进行阐释。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教育法的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对法律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正式解释又分为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
A. 法定解释
B. 司法解释
C. 有权解释
D. 学理解释
77.态度的结构包括( )。
【答案】A、B、C
【解析】态度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行为成分
D. 意志成分
78.小学生董军因为上语文课不能完整背诵课文,李老师罚他当天放学前抄课文20遍才能回家,小董只好利用午休和课外活动时间抄写,直到晚上七点才抄完,李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答案】A、B、D
【解析】暂无解析
A. 健康权
B. 休息权
C. 娱乐权
D. 不合理劳动权
79.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规定( )。
【答案】A、B、C
【解析】暂无解析
A.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B.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C.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D.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者,可以开除
80.下列哪些是1993年通过的《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义务( )
【答案】B、C、D
【解析】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A. 按时获得薪水和报酬
B.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C.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D.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判断题 (共20题,共20分)
81.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
【答案】√
【解析】一位成熟的教师应该能够自觉关注学生。
82.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答案】×
【解析】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
83.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
【答案】×
【解析】教学设计应综合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要素。最先要考虑的是设计教学目标。
84.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
【答案】×
【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85.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 )
【答案】×
【解析】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参与,但不是主体,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为主,学生家长参与进行的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
86.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
【答案】×
【解析】班集体形成的条件是: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班集体已经形成。
87.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 )
【答案】√
【解析】暂无解析
88.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程度。( )
【答案】×
【解析】将“效度”改为“信度”。
89.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
【答案】×
【解析】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人式教学。
90.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提出的。( )
【答案】√
【解析】智力年龄亦称心理年龄,是由比纳首先提出并采用的,是指在智力测验量表上与某一智力标准水平相当的年龄。
91.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
【答案】×
【解析】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部分。
92.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
【答案】×
【解析】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93.依法治教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法对教育行使的领导和管理的权力。( )
【答案】×
【解析】依法治教,即全部的教育活动都应当符合教育法律的有关规定,所有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各类教育活动时都应当遵守或不违背教育法律的规定和精神。
94.小班教学的增加会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
【答案】√
【解析】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95.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
【答案】×
【解析】人格障碍是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
96.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体验,也是对责任感的高度透视。( )
【答案】√
【解析】暂无解析
97.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立必须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 )
【答案】√
【解析】暂无解析
98.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
【答案】×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者、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标,但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己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99.1995年3月1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 )
【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审议通过,2006年最新修订的。
100.学生由于知识等方面缺乏,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因此是被动的教育对象。( )
【答案】×
【解析】学生由于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所以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不是对教师的完全盲从,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预测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HTML语言的特点包括,用于网络测试的DOS命令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2.预测当堂检测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商业银行长期借款的是,公文中一般不采用的表达方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预测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商业银行的代理业务不包括,股票属于,下列合同权利不得转让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