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2024)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统编版(2024)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目标
1.能从不同角度积累好词佳句,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朗读、背诵《小儿垂钓》。
3.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出示“展示台”中的词语和名言,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评。
2.学生读一读第一张积累卡,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哪一类景物。
3.读一读第二张积累卡,同桌之间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1)说说这一组词语描写的是什么。(描写的是春景。)
(2)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把它们补充在积累卡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4.学习高尔基关于读书的名言。
(1)读一读,记一记。
(2)说说自己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预设:引导学生理解“阶梯”的含义。“阶梯”能让我们爬得更高,而书籍也能让每个人拥有更多的知识,也就能促进个人的进步、人类的进步了。
二、日积月累
1.板书古诗课题,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说说诗题的意思。
小儿:小孩子。 垂钓:钓鱼。
2.教师范读或播放古诗朗读录音,学生注意断句、重音。
3.学生练习朗读,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4.理解古诗大意。
(1)交流难懂的字词。
【蓬头】 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 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 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 一种小草。 【苔】 苔藓植物。
【映】遮映。 【借问】 向人打听。
【应】 回应,答应。
(2)引导学生再读古诗,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谁?他遇到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小孩子坐在河边的草丛中学钓鱼。有一个路人向他问路,他招了招手,不敢答应,怕吓跑了水中的鱼儿。)
5.熟读成诵。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再想象画面读。
6.提出疑问。
针对“路人借问遥招手”一句,小孩“遥招手”,是让问路人不要向他问路,还是示意问路人走近后他再告诉问路人路况?小组内自由讨论,教师不给出答案,学生自主探讨。
三、我爱阅读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1)结合拼音把课文读准确、通顺,在不懂的地方标上“?”,标出自然段序号。
(2)边读边想:文章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2.请学生分别读课文的5个自然段,其他学生注意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交流、讨论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
4.小组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给他们带路?(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看见王二小,以为王二小是个放牛娃,不知道王二小是替八路军放哨的。)
(2)王二小是怎样把敌人带入八路军的埋伏圈的?(他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降低敌人的戒心,顺利地把敌人带入八路军的埋伏圈。)
预设:可通过动作示范让学生理解“顺从”的意思,帮助学生揣摩王二小的心理,从中体会出王二小的机智与勇敢。
(3)为什么称他为“小英雄”?(他年纪小,很勇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帮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他自己却牺牲了。)
(4)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5.教师播放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出示歌词,让学生听完后交流自己的感想。
四、课堂总结
1.师生共同回顾本课时所学内容。
2.读一读关于小孩的古诗,再背一背。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他们自主读书、自主识字、比较、交流和汇报,根据学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真正做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我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区分同音字的教学中,我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区分同音字的方法,举一反三,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同时,我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束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三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