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34页。
散文二篇新课导入 溪水从湖泊注入大海,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奔流;陨星划过长空,每分每秒都在燃烧;它们的“真美”,它们的“意义”,就存在于整个活动过程当中。假如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只为等待最后才可能到来的那个好时刻,而忽略了整个生命的过程,就实在是太愚蠢了。 _____严文井2.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这本来是烟囱该做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 _____严文井新课导入3.幸福的生活是一种由爱鼓舞、由知识指导的生活。 _____罗素4.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 _____罗素新课导入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严文井散文选》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认识作者罗素(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认识作者 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认识作者自读感悟大声朗读课文,画出最有哲理、最感动你的语句。课文主旨:作者通过……,表达了……,体现了……富含哲理的句子:我觉得“……”这个句子最有哲理,它……触动自己的句子:我觉得“……”这个句子最打动我,因为……参考句式:自读感悟班级展示(一)《永久的生命》1.读完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旨? “作者通过……,表达了……,体现了……”班级展示 作者通过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一上来用深沉的文字呈现了青春易逝,时光一去不复返的客观事实,将读者带入到悲凉而又无奈的思考中,接着又点出我们不该为此感到悲观,因为生命自身是神奇的,不断流动,代代接续,永远不朽。生命在每个个体身上是分散的、暂时的,可是它却充满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着它的快乐和威势。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永不休止的歌颂,体现了作者豁达的胸怀、舒畅的心境。班级展示2.分享你认为文中最富有哲理的句子。我觉得“……”这个句子最有哲理,它……班级展示 我觉得“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这个句子最富有哲理,它交代出了生命像花儿一样,虽然终将要凋零逝去,但它却在不断延续,不断繁衍,永不休止,实现了永生永存,始终能够给世界带来活力和新鲜。我们应该赞叹生命的这种代代延续。班级展示3.分享最触动自己的句子。我觉得“……”这个句子最触动我,因为……班级展示预设:我觉得“那些暴君们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这个句子最触动我,因为它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暴君的无理与傲慢、残忍与杀戮只能消灭部分的个体生命,却无法消灭代表正义的力量,因为生命在代代接续,永远不朽。所以,我们应当为那些为了人类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生命致敬,也应该为他们感到欣慰,因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正义的生命在不断延续。班级展示(二)《我为什么活着》班级展示1.读完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旨? “作者通过……,表达了……的思想,揭示了……的人生道理。” “作者通过……,表达了……的思想,带给读者……”班级展示 作者罗素通过开门见山地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给出了“我为什么而活着”的答案: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真谛的认识和神圣性的歌颂、对丰富而奇妙知识的渴求、对人类苦难的的深深很同情。表现了作者可贵的认识、高深的思想以及博大的情怀。带给读者的是深深的震撼和感染。班级展示2.分享你认为文中最富有哲理的句子。我觉得“……”这个句子最有哲理,它……班级展示 我觉得“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这个句子最富有哲理,它交代了这者认为爱情是神圣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以圣洁的心灵来关照和看待爱情,它能让人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和描绘的天堂景象。 作者的观点引领人走向神圣和高远,假如我们能做到用这样的神圣的心态来对待爱情,我们必会抵达爱情的彼岸。班级展示3.分享最触动自己的句子。我觉得“……”这个句子最触动我,因为…… 我觉得“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被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这个句子最触动我。班级展示 因为它写出了作者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作者为人类的种种不幸而感到悲伤和同情,渴望他们能从不幸和悲惨中解脱出来,可是个人的力量却又无可奈何,力不从心。我们被作者的情感所感染,我们也应该向作者罗素学习。班级展示问题探究“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来洗涤,再把它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1.这段文字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说说你对这段话含义的理解。 对比。作者把人生和衬衣进行对比。一件衬衣脏了、破了可以通过洗涤和修补重现本来的模样,而人生却不能如此。也许我们能够忘却曾经的忧愁,但是岁月的风霜所留下的痕迹却一定会体现在人的身体和容颜上。对比能够突出青春易逝、机体不断衰老的事实,印证了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我们都非常可怜!”这一观点。问题探究2.《永久的生命》一文的主旨在于感谢生命的奇迹,赞美生命的的不朽,可一上来却用一种悲伤、低沉的情感基调讲述了时光容易流逝,青春不能长在。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问题探究明确: 欲扬先抑好处: 使文章情节多变,波澜起伏,造成前后鲜明对比,更有利于突出本文的主旨:对生命自身奇迹的咏叹,对生命不朽的歌颂。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问题探究3.阅读《我为什么而活着》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追求爱情的原因有哪些?(1)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2)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3)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问题探究4.你又是如何看待爱情的神圣性的? 爱情是两个孤独的灵魂神奇的不期而至,是走过人生沙丘之路上彼此的搀扶和陪伴,它能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关照与慰藉。爱情需要彼此的吸引,更需要真诚的付出和勇敢的担当。问题探究5.读完第四自然段,你觉着作者罗素具有怎样的情怀?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境和语气来朗读这段文字?具有悲天悯人、关心疾苦的普世价值和大爱无边的情怀。我们应该用哀伤的、深沉的、悲壮的情感和语气来朗读这段文字。问题探究深情朗读课文朗读升华作业设计 仿照本课所学两篇散文的语言风格,写一篇有关你对人生感悟的哲理散文。要求: 语言优美、有真情实感、角度自选,字数200以上板书设计散文二篇主题思想最富有哲理的句子最触动人的句子欲扬先抑的手法对爱情神圣性的认识悲天悯人的情怀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