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展开本节课是在基于地图阅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世界的海陆分布的知识难度不大,但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应关注的是阅读世界地图的方法和技能。在读图、绘图的基础上,采用归纳、分析、讨论等方法生成结论,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区域认知)
2.阅读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和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通过读图、绘图(一笔画世界),了解各大洲的基本轮廓和相对位置关系。(地理实践力)
4.在地图上识别大陆、岛屿、大洲、半岛、大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区域认知)
5.结合实例,说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重点难点
重点:1.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
2.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1.在不同尺度的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法、绘图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
三、学习任务二
四、学习任务三
五、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七大洲、四大洋、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化学资源、空间资源等。
七、布置作业
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宇航员从太空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叹人类把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作“水球”。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应该叫“水球”还是“地球”呢?
运用宇航员的感叹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海陆面积比较
教师:观看视频或图片,结合地球仪,解释为什么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却把地球称为“水球”。
学生: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航天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因此科学家又把地球称为“水的行星”。
过渡:地球上海洋与陆地各占多大比例呢?
教师:阅读教材第40页图3—3“地球海陆面积比较”及内容,回答问题。
学生:海洋面积约占70.8%,陆地面积约占29.2%。
教师补充:那为什么古人没有把地球称作“水球”呢?
学生:这是因为人们生活在陆地上,古代的人们活动范围狭小,不知道陆地之外,还有广阔的海洋。
2.海陆分布
教师:展示东、西半球图,南、北半球图,水、陆半球图。引导学生对比:哪一个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大?
总结:(1)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2)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3)从水、陆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陆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水半球。
(4)无论我们怎样划分,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及动画,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明确海陆面积比例不同。
通过对比三组地图,总结海陆分布特点。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大陆、岛屿、半岛、群岛的含义
过渡:从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看,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大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岛屿。
教师:出示带有大陆、岛屿、半岛、群岛的示意图,在图上找出上述地理事物。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如亚欧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如中国的台湾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如印度半岛。
群岛:若干岛屿相对集中分布,如马来群岛。
2.七大洲的分布
教师: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出示世界地图和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认识七大洲,说出它们的分布和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明确七大洲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2)填写下列表格。
北半球
非洲、亚洲、欧洲(全部)、北美洲(全部)
南半球
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全部)
东半球
主要分布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西半球
主要分布有北美洲、南美洲
点拨:(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可用口诀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做亚欧大陆。它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一块大陆(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大陆是地球上面积最小的大陆。
(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80°N—10°S)。
3.大洲的分界线
教师:大洲与大洲之间有的是相连的,有的是分离的。相连或相邻的大洲是如何分界的呢?
学生:结合教材,找出大洲的分界线,填写表格。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大洲的分界线有山脉、河流、湖泊、海峡、运河等。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3页活动第3题。
运河
两侧的大洲
沟通的海洋
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
太平洋、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
亚洲、非洲
地中海、红海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海峡、洋、海的含义
过渡:陆地被海洋分割成七大洲,同样,彼此相连的海洋也被大陆分割成几大部分,我们称它们为四大洋。
教师:出示带有海峡、洋、海的示意图,在图上找出相应的地理事物。
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一般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洋(或称大洋):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海:海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多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离开来。
2.四大洋的分布
教师:结合地图、教材内容,找出四大洋及其与周围大洲的位置关系,描述四大洋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1)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水深最浅、最寒冷的大洋是北冰洋。
(2)被非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形状略呈“S”形的是大西洋。
(3)完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
3.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渡:海洋究竟有哪些价值?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又有哪些影响呢?
总结:(1)“生命的摇篮”:海洋孕育了生命,是“生命的摇篮”。
(2)“资源的宝库”:海洋有丰富的资源。
①海洋生物资源、化学资源、空间资源丰富,可发展养殖业、捕捞业、制盐业、交通运输业。自古以来,海洋就给人类提供鱼盐之利,通航之便。
②海洋能源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可发展能源业、旅游业。
(3)调节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
(4)陆地淡水资源的重要来源:通过水循环过程,海洋为陆地提供了几乎全部的淡水。
(5)战略地位重要:许多海峡,如直布罗陀海峡,扼守海上交通线的“咽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点拨:由于海洋具有互联互通的特点,沿海国家对外贸易,特别是全球洲际货物贸易,主要是通过海洋运输完成的。
教师: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盐类的故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那海洋对人类有没有不利影响呢?
学生:结合台风、海啸的图片,海洋还常常发生各种灾害事件,如台风、海啸、风暴潮等,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明确四大洋的分布和特点。
了解海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用辩证的思维思考地理问题,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dl/tb_c405262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一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a href="/dl/tb_c405262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优秀教案</a>,共3页。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