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天气与天气预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天气与天气预报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课前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熟悉天气预报的内容,根据天气预报图模拟播报天气;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区分天气和气候、读懂卫星云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观看云的不同形态图片,课前搜集天气谚语等活动,认识到云和天气关系密切。
学习目标
1.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和某地的气候特征。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2.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3.通过简单的天气图,判断某地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综合思维)
4.认识云的基本形态,体会云与天气的关系,学会看云识天气。(地理实践力)
重点难点
重点:1.天气和气候的描述。
2.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
难点:模拟播报天气。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
三、学习任务二
四、学习任务三
五、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天气和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看云识天气等。
七、布置作业
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古人依靠经验对天气作的预测,往往不够准确,因而会感叹“天有不测风云”;如今依靠卫星、计算机等科技手段,人们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收看天气预报,预知天气变化,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生产与生活。
运用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天气、气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1.天气
(1)概念: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2)天气状况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等。
(3)突出特点:多变。
2.气候
(1)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
(3)判断下列语言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风和日丽 昆明四季如春 暴风骤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学生:“昆明四季如春”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属于气候,其他属于天气。
教师: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生1:天气影响交通,如大雾天气,高速公路关闭。
学生2:天气影响军事,如诸葛亮草船借箭。
学生3:天气影响农业,如今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很好。
学生4:天气影响旅游,如因暴雨,壶口瀑布有时暂停对游客开放。
学生5:天气影响生活,如明天气温下降,注意增添衣服。
教师:天气对生产和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台风出海捕鱼、强沙尘暴跳绳、霜冻天气插秧都不合适,晴天打篮球合适。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达成目标。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渡: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太重要了,如果对即将出现的天气状况作出准确预报,就可以提早做好准备,合理安排生活和生产,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教师: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获得天气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2.卫星云图上的不同颜色代表什么?
3.天气预报怎样播报天气?
4.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生:1.可以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翻阅报纸、上网查询等方式关注天气预报,来了解一日或近期的天气情况。
2.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3.天气预报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4.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师:熟悉了常用的天气符号,下面我们模拟播报天气。展示教材第85页图5-5“世界主要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完成活动第4题。例如,北京小雨,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6℃。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新知,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天上云的基本形态来识别天气。云是悬浮在空气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或两者混合)的可见集合体,是反映天气的晴雨表。展示积云、层云、卷云的图片。
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第113页内容,认识云的基本形态。
积云:个体明显,轮廓分明,顶部凸起,底部较平,形状像“馒头”。
层云:是指云体均勾成层,呈灰色,似雾,但不与地接,常笼罩山腰,主要由小水滴构成,厚度一般在400-500米之间;云底离地面高度常在2 000米以下,属低云族。层云又可分成两类:层云、碎层云。
卷云:由高空的细小冰晶组成,且冰晶比较稀疏,故云比较薄而透光良好,色泽洁白并具有冰晶的亮泽。卷云按外形、结构等特征,分为毛卷云、钩卷云、伪卷云和密卷云四类。
教师补充:从所处的高度来看,云又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
高云:中纬度地区云底高度通常大于6 000m,形成于对流层较冷的部分。高云一般呈纤维状,薄薄的,多数会透明。卷云类属于高云。
中云:是在2 000m至6 000m的高空形成的。它们是由过度冷冻的小水点组成的。
低云:是在2 000m以下的大气中形成的。包括浓密灰暗的层云、层积云(不连续的层云)和浓密灰暗兼带雨的雨层云。
教师: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展示教材第114页四种云的图片。
学生1:钩卷云是一种丝缕状的高云,云层薄而透明,预示着阴雨天气来临。
学生2:卷积云是小圆块的云朵,叠加起来类似波纹的样子,代表着晴朗的天气。
学生3:积雨云通常出现在低空中,云彩颜色很暗,代表着大雨、强风、雷鸣或闪电的到来。
学生4:雨层云是一种低空的云,颜色灰暗,如果一直笼罩在天空中不动,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教师:有些天气谚语或俗语反映了云与天气的关系。同学们知道哪些天气谚语呢?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天气谚语。
(1)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万里。
(3)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通过观看云的形态,搜集天气谚语,学会看云识天气。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天气与天气预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讲授新课,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探究与实践 看云识天气公开课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 天气与天气预报获奖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