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的意味》教学设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6175987/0-17268326271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的意味》教学设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6175987/0-17268326272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家的意味教案
展开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领悟家的丰富内涵,培育对家庭的深厚情感,践行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素养:培养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法制观念:了解关于家风家训的法律法规,实际行动表达孝亲敬长之情。
健全人格:了解家庭含义,家庭的意义,正确认识家庭,养成健全的人格。
责任意识:体会家人的付出与亲情的温暖,承担对家庭的责任。
教学
重点
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教学
难点
继承、发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
导入
歌曲导入:歌词里的“家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家是地域)
2.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家是住所)
3.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家是和亲人在一起)
4.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家是)
思考:结合上面的歌词,说说“家”是什么?
(括号中已附上答案)
(教师总结:“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回忆的地方,是人们生活的核心和情感的寄托。)
授新课
【设置疑问】我们是怎样组建一个家庭的?
张三和李四恋爱,半年结婚成了家。
一年后生下女儿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继子女与继母也是一家人
思考1:从家庭的组成去思考你认为什么是家庭?
学生:
教师: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思考2:结合上面场景分析: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形式?
学生:
教师: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一男女结婚成家。
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④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探究一:父亲为儿子寻找“猴”惊动了300多万网友,“一个父亲的慈爱深深打动了我”于女士主动联系涂先生将“猴子”寄给了孩子分文不取。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字眼,它不仅是我们身体栖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倦鸟归林、落叶归根,这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的追寻。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请谈谈你对“家”的 理解?
学生:
教师: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探究二:小丽:父母关心我们的学习,关注我们的品行,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育我们。
小明:父母给我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对我们的未来寄予厚望。
思考: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学生:
教师: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探究三:家风故事: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
“书圣”王羲之的家风故事。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王羲之出身世家望族琅琊王氏,他身上既显现着超脱、豪放的魏晋风度,也流淌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因子。王羲之书法成就的取得,除了因为自身天赋和刻苦钻研外,还与琅琊王氏家风传承有密切关系。后人把王羲之的治家思想提炼为24个字:“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树立榜样,以此激励自己),敦厚退让,积善余庆”。琅琊王氏的兴盛始于东晋,数百年间在政治舞台及书法方面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大多留下清正廉明的口碑可谓是将相之家、书法名门。
思考:家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
教师: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①优良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②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探究四:当探讨到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时,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同学一:家庭和睦不和睦,幸福不幸福是人家自己家的事,关起门来,与社会又没有关系。
同学二:家庭和睦、幸福,社会才会和谐,毕竟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
思考:家庭与社会是什么关系?
学生:
教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颍考叔说:“我的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思考::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道理?
学生:
教师: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民的法律义务。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春节是在外游子与家中亲人团聚的日子。不管离家有多远,人在路途中,亲人在心里,“回家”是春节每个在外打拼的中国人的共同主题。这表明( )
①子女只有在父母身边才能表达孝心 ②“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内涵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④回家过年是我们每个子女的法定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法律条文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仁爱孝悌,待人有礼 B.尊老爱幼,孝亲敬长
C.诚信友善,乐于助人 D.善待父母,自立自强
3.网友们经常在假期结束后晒私家车的后备厢,里面全都塞满了父母的食物。大家纷纷评论:我们看过笑了又哭了,满满都是爱啊!下列对此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只有家里的食物才美味
B.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C.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D.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4.下列对家认识正确的有 ( )
①家就是我们住的房子,没有其他意义
②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③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④家对于我们有着丰富的意义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八年级学生文文的博客摘要:我有一个温暖的家,爸爸对我的爱是在生活上的,妈妈对我的爱是在学习上的。家庭生活中,虽然会有许多的烦恼,但更多的时候,给予我的是巨大的快乐,我爱我家!文文爱自己的家是因为( )
①家是她成长的摇篮,是她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②父母是她最亲的人,也是她的第一任老师
③父母一味地迁就她,满足她所有的要求
④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爱护她,使她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重庆男子黄国全在病重时留给女儿的8段视频,被称为“最感人的生日礼物”——在得知自己已经是食道癌晚期、将不久于人世后,他在病床上录了8段视频,满载着对女儿未来的期盼和祝福,希望分别在女儿每年生日时播放,直到她18岁。黄国全的生日礼物( )
①体现了对女儿至深至纯的父爱
②只会带给女儿悲伤
③告诉我们父爱如山,深沉含蓄
④会使女儿感受到父爱一直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初中家的意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zz/tb_c40490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家的意味教案</a>,共5页。
政治 (道德与法治)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a href="/zz/tb_c40490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家的意味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490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家的意味教学设计</a>,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