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 (2份,原卷版+解析版)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26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与计算(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26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与计算(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26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与计算原卷版doc、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26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与计算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1.硝酸与金属反应不能产生H2。
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 NO2,HNO3(稀) 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或NH4NO3。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4.硝酸与Cu反应:
(1)Cu与浓硝酸反应时,浓硝酸被还原为NO2,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由+5+4;
(2)Cu与稀硝酸反应时,稀硝酸被还原为NO,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由+5+2。
(3)一般情况下,硝酸的浓度越小,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5.硝酸与Zn反应:
(1)锌与浓硝酸:Zn+4HNO₃=Zn(NO₃)₂+2NO₂↑+2H₂O
(2)锌与中等浓度的硝酸:3Zn+8HNO₃=3Zn(NO₃)₂+2NO↑+4H₂O
(3)与一般稀硝酸4Zn+10HNO₃=4Zn(NO₃)₂+N₂O↑+5H₂O
(4)与较稀硝酸反应:5Zn+12HNO₃=5Zn(NO₃)₂+N₂↑+6H₂O
(5)与极稀硝酸反应:4Zn+10HNO₃=4ZN(NO₃)₂+NH₄NO₃+3H₂O
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方法
1.原子守恒法
HNO₃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₃起酸的作用,以NO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₃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
2.得失电子法
HNO₃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₃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3.电荷守恒法
HNO₃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不考虑OH-)有:
(代表金属离子)。
4.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金属与H2SO4,HNO₃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NO在H2SO4提供的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因此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来计算,先作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H+或NO进行相关计算,且溶液中要符合电荷守恒。
【典例精析】
1.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N2O4、NO2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2.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则消耗铜的质量为( )
A.16gB.64gC.32gD.无法计算
【答案】A
【解析】
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N2O4、NO2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1.2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则整个过程中HNO3反应前后没有变化,说明铜失去的电子给做氧化剂的硝酸,生成气体,气体和氧气全部反应生成硝酸,证明氧气得到的电子和铜失去的电子相同,即Cu失去的电子都被O2得到,由电子守恒可知n(Cu)×2=n(O2)×4,n(Cu)=,m(Cu)=0.25ml×64g/ml=16g,故A正确;
正确答案:A。
2.200 mL硝酸与一定量铝铁合金反应生成 3.36 L NO(标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50 mL 3 ml·L-1的NaOH溶液,使铝铁元素恰好全部转化为沉淀,则原硝酸的浓度是
A.3 ml·L-1B.2.25 ml·L-1C.1. 5 ml·L-1D.无法计算
【答案】A
【解析】
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硝酸盐和NO,硝酸盐和NaOH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硝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都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则生成氢氧化物、硝酸盐消耗的n(OH-)=n(NO3-)=3ml/L×0.15L=0.45ml,原来溶液中n(HNO3)=n(NO3-)+n(NO)=0.45ml+ =0.6ml,则原来硝酸浓度=0.6ml/0.2L=3ml/L,答案选A。
【专题精练】
1.将9.0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100 mL稀硝酸中并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 NO,剩余4.8 g金属;继续加入1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均为0.075 ml
B.反应前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无法计算
C.若向上述最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稀硝酸,还可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 NO
D.第一次与100 mL稀硝酸反应后剩余的4.8 g金属为铜和铁
【答案】A
【分析】
第一次加硝酸时金属有剩余,无论参加反应的是铁还是铁和铜,溶解的4.2克金属均被氧化到+2价:3Fe(或3Cu)+8HNO3=3Fe(NO3)2[或3Cu(NO3)2]+2NO↑+4H2O,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075ml ,则第一次溶解的金属摩尔质量为56g·ml-1,所以第一次溶解的是铁。第二次加硝酸后的溶液不能使KSCN溶液变红,溶解的4.8克金属也一定被氧化到+2价,同理可得其物质的量为0.075ml,金属摩尔质量为64g·ml-1,是铜。
【解析】
A. 根据分析,第一次溶解的是0.075ml铁,第二次溶解的是0.075ml铜,原混合物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均为0.075 ml,故A正确;
B. 根据氮元素守恒,反应前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ml/L,故B错误;
C. 若向上述最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稀硝酸,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反应为3Fe2++4H++NO3-=3Fe3++NO↑+2H2O,生成NO的物质的量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56 L NO,故C错误;
D. 根据以上分析,第一次与100 mL稀硝酸反应后剩余的4.8 g金属为铜,不含铁,故D错误;
选A。
2.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
A.①中溶解了5.6gFeB.硝酸的浓度为0.4ml/L
C.②中溶解了9.6gCuD.④中V=8960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给数据可知,实验①、②都有金属剩余,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硝酸铁,溶液中金属离子为亚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②是在实验①的基础上加入100mL硝酸,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8.4g,生成NO的体积为2240mL,物质的量为0.1m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参加反应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1ml×(5—2)/2=0.15ml,参加反应金属的摩尔质量为56g/ml,该过程只有Fe参加反应,故实验①只有Fe参与反应,根据NO的体积结合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Fe的物质的量、硝酸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参加反应Fe的质量,根据c=nV计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在实验②的基础上加入100mL硝酸,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9.6g,生成NO的体积为2240mL,物质的量为0.1ml,若该过程只有Cu参加反应,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Cu的物质的量0.15ml,Cu的质量9.6g,等于参加反应金属的质量,故该过程只有Cu反应,且Cu恰好完全反应,则加入200mL硝酸时,Fe恰好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在实验③的基础上再加入100mL硝酸,硝酸与溶液中亚铁离子反应生成NO,根据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利用电子转移守恒计算该阶段生成NO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nVm计算该阶段生成NO的体积,进而计算V的值。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实验①发生反应3Fe+8HNO3═3Fe(NO3)2+2NO↑+4H2O,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1ml,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铁的物质的量为0.15ml,质量为8.4g,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实验①发生反应3Fe+8HNO3═3Fe(NO3)2+2NO↑+4H2O,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1ml,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ml,故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4ml/L,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实验②中参加反应的金属为Fe,Cu没有参加反应,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实验②中Fe与硝酸恰好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生成NO的物质的量0.2ml,由3Fe+8HNO3═3Fe(NO3)2+2NO↑+4H2O可知,溶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3ml,在实验③的基础上再加入100mL硝酸,为硝酸与溶液中亚铁离子反应生成NO,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NO的物质的量0.1ml,体积为2240mL,V=6720+2240=8960,正确。
3.将m g的镁、铜合金加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全部是NO).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5m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质量增加10.2g,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无法计算出参与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B.7.2<m<19.2
C.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一定为4.48L
D.当生成沉淀的量达到最大值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20m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将一定量的镁和铜合金加入到稀HNO3中,二者恰好反应,金属、硝酸都没有剩余,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发生反应:3Mg+8HNO3(稀)═3Mg(NO3)2+2NO↑+4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m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发生反应:Mg(NO3)2+2NaOH═Mg(OH)2↓+2NaNO3、Cu(NO3)2+2NaOH═Cu(OH)2↓+2NaNO3,沉淀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10.2g,则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10.2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6m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3ml,生成NO为=0.2ml;A.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n反应(HNO3)=n(金属)=×0.3ml=1.8ml,故A错误;B.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3ml,假定全为镁,质量为0.3ml×24g/ml=7.2g,若全为铜,质量为0.3ml×64g/ml=19.2g,所以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m)为7.2g<m<19.2g,故B正确;C.温度、压强未知,不能确定气体摩尔体积,不能计算NO的体积,故C错误;D.与硝酸镁、硝酸铜反应消耗NaOH为0.6ml,该部分NaO溶液的体积为=0.12L=120mL,而硝酸可能有剩余,无法计算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故D错误;故选B。
4.把0.3ml铜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收集到0.3ml 气体,则反应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1.2mlB.0.8mlC.0.9mlD.无法计算
【答案】C
【解析】
铜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或NO2或二者的混合物、H2O,硝酸的作用为酸性和强氧化性,0.3ml铜完全溶解,生成0.3ml Cu(NO3)2,表现出酸性的HNO3为0.6ml;收集到0.3ml 气体,表现出强氧化性的硝酸为0.3ml,从而得出反应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6ml+0.3ml= 0.9ml,故选C。
5.某金属单质能与足量浓硝酸反应,放出NO2气体,若参加反应的金属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a,则该金属元素在反应后生成的硝酸盐中的化合价是
A.+2aB.+aC.+a/2D.+a/4
【答案】C
【解析】
设该金属为M,硝酸盐中金属M的化合价为+n,根据金属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a,得硝酸盐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nml,生成的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a-n)m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M失电子物质的量是nml,生成二氧化氮硝酸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a-n)ml,所以(a-n)ml=nml,解得n=a/2,答案选C。
6.在一定温度下,某浓度的硝酸与金属锌反应生成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要使1 ml金属锌完全反应,需要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2.8 ml B.2.6 ml C.2.4 ml D.0.8 ml
【答案】A
【解析】
反应生成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ml、3ml,由电子守恒得转移10ml电子,溶解5mlZn,由原子守恒,共要14ml HNO3,1 ml金属锌完全反应,需要硝酸的物质的量为2.8 ml。
7.某非金属单质(化学式为R)跟浓硝酸反应,已知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个数之比为1:4,则该元素在产物中所显示的化合价是 ( )
A.+1B.+2C.+3D.+4
【答案】D
【解析】
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每消耗1个HNO3,得到1个电子,当消耗4个HNO3时,得到4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所以1个该非金属单质将失去4个电子,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4价,故 答案选D。
8.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锌与稀硝酸混合,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此反应中硝酸体现强氧化性,全部被还原
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金属铁,不再发生化学反应
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4
D.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5
【答案】D
【解析】
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锌与稀硝酸混合,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根据转移电子相等知,Zn和N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再结合原子守恒知,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Zn+2NO3-+10H+=4Zn2++N2O↑+5H2O,反应方程式为4Zn+10HNO3=4Zn(NO3)2+N2O↑+5H2O,
A.该反应中硝酸体现氧化性、部分体现酸性,故A错误;
B.反应方程式为4Zn+10HNO3=4Zn(NO3)2+N2O↑+5H2O,根据方程式知,锌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而题给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锌与稀硝酸混合,则硝酸有剩余,所以加入Fe还能发生反应,故B错误;
C.该反应中未被还原的酸生成硝酸锌的酸和剩余的酸,所以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5,故C错误;
D.根据C知,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5,故D正确;
故选:D。
9.某溶液100mL,其中含硫酸0.01ml,硝酸0.04ml,若在该溶液中投入1.92g铜粉微热,反应后放出一氧化氮气体约为
A.0.02 mlB.0.01 mlC.0.015 mlD.无法计算
【答案】C
【分析】
铜与硝酸的反应生成的硝酸盐,如果有酸存在时,NO3-和H+仍是在稀硝酸环境中,铜可以继续被稀硝酸氧化,稀硝酸被还原为NO气体;根据硫酸、硝酸的物质的量可求得混合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铜的质量可以求出铜的物质的量,然后代入到离子方程式中,判断氢离子的是否过量,从而求得最终生成气体的量,据此得出答案。
【解析】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质是3Cu+8H++2NO3-=3Cu2++2NO↑+4H2O;在溶液中每3mlCu与8mlH+完全反应生成2mlNO气体;题中混合溶液中含H+物质的量:0.01ml硫酸中含0.02ml,0.04ml硝酸中含0.04ml,所以溶液中共含0.06mlH+;1.92g铜的物质的量为1/92/64=0.03ml;根据离子方程式量的关系,3Cu~8H+~2NO,如果0.03ml铜完全反应,消耗的氢离子物质的量为:0.03ml×8/3=0.08ml;显然氢离子不足,铜粉有剩余,根据8H+~2NO可知0.06mlH+参加反应,生成NO气体物质的量为0.015ml;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C。
10.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 g 合金溶于80 mL13.5 ml·L-1的浓HNO3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 L (标准状况),并测得溶液中c(H+)=1ml·L-1。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 mL,试计算:
①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只写结果)
②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①0.3ml;②64﹪
【解析】
①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硝酸的作用是氧化性和酸性,硝酸起酸的作用,与金属反应产生硝酸盐,硝酸被还原产生NO2,所以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NO2的物质的量,n(HNO3)=n(NO2)=;②假设在30.0 g铜银合金中含有Cu、Ag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根据质量守恒可得;根据N元素守恒可得。解得x=0.3ml,y=0.1ml,所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编号
①
②
③
④
稀硝酸体积/mL
100
200
300
400
剩余金属/g
18.0
9.6
0
0
NO体积/mL
2240
4480
6720
V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09 “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09“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原卷版doc、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09“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微专题: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与计算-高考化学专题,文件包含微专题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与计算原卷版全国版pdf、微专题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与计算解析版全国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提升训练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十四讲硝酸含氮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考点一硝酸微考点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