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我国两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地都位于非季风区B. 甲地1月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C. 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D. 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2.甲地位于( )
A. 四川盆地B. 渭河平原C. 汉水谷地D. 藏南谷地
3.区域是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由于目的不同,所用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边界并不是一成不变。下图所示地区就是以不同指标划分了同一种区域的不同边界线。完成多条界线( )
A.是由于区域地理环境的改变而形成的B.体现了区域边界的过渡性
C.说明区域内部地理要素具有渐变特征D.体现了区域边界的明确性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④为湿润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4.将甘肃省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四类干湿区域的指标划分依据是( )
①自然指标②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③人文指标④距离海洋的远近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5.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6.下列区域中有明显界线的是( )
A.行政区域B.文化区域C.植被区域D.气候区
7.读图,下列关于图中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为阴山,是我国年等降水量线200mm经过地方
B.②为祁连山脉,为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③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D.④为秦岭,是我国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漠河有我国的北极村。漠河森林密布,长期作为我国重要的伐林基地,如今林场采伐工人转变成了种树人。芬兰也有北极村(66.5°N,25.8°E)。下图为中国漠河市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北极村所在的漠河市( )
A.属于自然区域,没有明确的边界B.属于经济区域,没有明确的边界
C.属于行政区域,有明确的边界D.属于文化区域,有明确的边界
9.与我国的北极村相比,芬兰的北极村对我国游客最具吸引力的是( )
①奇异的喀斯特地貌②美丽的极光③冬季冰雪世界④异国风情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读日本、英国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有关英国、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国都是地处中高纬度的岛国
②两国均深受暖流影响
③英国能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
④日本工业多“资源型”布局,英国工业多“临海型”布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为岛国,气候均深受季风影响
B.两国农业均以种植业为主
C.两国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快
D.两国首都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2010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山东省与重庆市“结缘”,开展扶贫协作。2021年,重庆市通过鲁渝协同招商项目共计62个,总投资约442亿元,涉及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文旅康养、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鲁渝扶贫协作主要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B.过渡性C.层次性D.差异性
13.鲁渝协作中伴随着区域间要素的流动,从鲁流向渝的要素主要是( )
A.技术B.劳动力C.风俗D.能源
下表为我国东部(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中部(晋、豫、皖、鄂、湘、赣),西部(内蒙古、新、藏、青、甘、宁、陕、川、渝、滇、贵、桂),东北(黑、吉、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①人口数据来自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②生活用能源包含多种类型,抽样统计时每户可选两类,故分项之和大于100%;③港、澳、台资料暂缺。
14.乙、丙依次是( )
A.中部地区;东部地区B.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东部地区D.中部地区;东北地区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吸纳外资能力高于乙地区B.乙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高于丙地区
C.丙地区的公路、铁路密度大于甲地区D.丁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低于丙地区
促进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国家战略。下表为我国四大地区2011年、2021年部分要素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2011-2021年,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变化显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最快B.乙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最快
C.丙地区第二产业产值下降D.丁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增长最多
17.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对四大地区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区构筑创新高地,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②乙地区培育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特色产业,建设内外通道
③丙地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功能
④丁地区推动国企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大力繁荣民营经济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城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下图所示特征各异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地形B.气候、水文C.土壤、植被D.植被、自然带
19.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对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20.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对三大自然区人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高寒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为主
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以特定地理属性为基础,地域性特征明显,具有特定的品种、品质、人文地理及生产方式,突出生产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文化等特色,以区别于其他地域农产品,受国家保护。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在我国东北、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四个农业区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区分别是( )
A.西南、长江中下游、东北、西北B.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东北
C.东北、长江中下游、西北、西南D.西北、西南、东北、长江中下游
22.④农业区的粮油棉麻、蔬菜、瓜果、茶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丰富B.地理环境多样
C.农业科技发达D.对外交通便利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下图为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区位指数大于40的省级行政区有( )
A.北京、湖北、广东B.四川、湖北、上海
C.河南、安徽、浙江D.上海、广东、海南
24.乙地区位指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贫乏B.交通落后C.能源不足D.环境恶劣
二、材料分析题
25.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西亚地区示意图和某地气候图。
材料二:西亚地区自然环境严酷,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西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也经常引发国际间的冲突。但西亚又是世界石油宝库,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
(1)西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___”。西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地,主
要分布在①_____及其沿岸地区,其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A为____。
(2)水资源短缺是西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色列在农业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采取的措施____,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3)图中②和③都是世界重要海上通道,请说出两通道的名称并简要分析各通道的重要性。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乙两城市位于某大洲南部,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图示意甲、乙两城市的地理位置。
(1)与甲城市相比,说明乙城市的气温变化特征,并分析成因。
(2)分析图示太平洋沿岸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国已耕地面积约84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其中粮田306万公顷,果林57.7万公顷,葡萄8.2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5.8万公顷,基本上靠天吃饭,产量起伏较大。下图为甲国区域简图。
材料二:阿尔及尔与贝沙尔气候统计资料。
(1)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2)比较阿尔及尔与贝沙尔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并说明原因。
(3)分析甲国农业产量起伏较大的自然原因。
(4)说出图中修建输油管线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乙区域位于江汉平原。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甲乙两地都位于季风区,A错误;甲地海拔高,冬季气温低于乙地,B错误;乙地受冬夏季风影响大,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C正确。甲区域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乙区域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B错误;故此题选C。
2.答案: D
解析: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上的藏南谷地,乙区域位于江汉平原,D正确;四川盆地位于105°E附近,渭河平原位于34°N以北,汉水谷地位于110°E附近,ABC错误。故选D。
3.答案:B
解析:A、图示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属于主观因素,区域地理环境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B、图示地区就是以不同指标划分了同一种区域的不同边界线,说明划分的指标不同,体现了区域边界的过渡性,故正确。C、图示区域的划分是人们的主观因素不同,不能说明区域内部地理要素具有渐变特征,不符合题意。D、区域边界的明确性的分界线只有一条,不符合题意。故选:B。
4.答案:A
解析:以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为指标,甘肃省可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四类干湿区域,属于自然指标划分,属于单一指标划分。故选A。
5.答案:A
解析:自然区的界线是模糊的,行政区界线是明确的,A错误符合题意;区域内部有明显的相似性,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BC正确;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D正确。A符合题意,故选A。
6.答案:A
解析: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行政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A正确;文化区域、植被区域、气候区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边界是模糊的,BCD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①是阴山,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年等降水量线400mm经过地方,所以A错;②是贺兰山,所以B错;④为秦岭,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所以D错;③是太行山脉,其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C正确。故选C。
8.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漠河市为县级市,与其他周边区域有明确的边界。故C选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芬兰北极村在北极圈附近,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且为异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对我国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芬兰北极村纬度高,气候寒冷,缺少发育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条件;我国东北地区(包括北极村)冬季也有冰雪世界不必远赴芬兰赏雪。故B选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英国的地理特征。两国均为岛国,日本位于中低纬度,英国位于中高纬度,①错误。日本深受日本暖流影响,英国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②正确。英国能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③正确。日本工业多“临海型”布局,英国工业由“资源型”布局向“临海型”布局转变,④错误。故选B。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英国的地理特征。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气候深受季风影响;英国位于欧洲西部,气候深受西风影响,A错误。日本气候深受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因此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英国气候深受西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因此农业以乳畜业为主,B错误。两国均为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但目前处于城镇化后期阶段,发展速度较慢,C错误。两国首都均为国际知名城市,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全国的经济中心,D正确。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差异性。根据材料“重庆市通过鲁渝协同招商项目共计62个,总投资约442亿元,涉及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文旅康养、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可以看出两个区域存在差异,正是这样的差异性促使了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D正确。层次性是指一个大区域里必定包括若干个小的区域,强调的是区域内部,鲁渝协作强调的是不同区域,C错误。整体性是指整个区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区域元素之间互相影响,依然强调的是区域内部的要素联系,A错误。过渡性强调某些区域与区域边界是模糊的,B错误。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差异性。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山东是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水平较重庆高,所以从鲁流向渝的要素主要是资金与技术,A正确;两地风俗差异大,很难融合,C错误;重庆劳动力和能源丰富,B、D错误。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人口与经济差异性。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甲地区2010年到2020年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一直最高,且2010年生活用能源的柴草比重最低的,说明其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水平高,由此可以判断出甲为东部地区;乙地区人口在全国人口的占比也较高,但生活用能源占比达到了58.6%,说明乙地区经济落后,因此可以判断为西部地区;丙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仅次于乙地区,且生活用能源的柴草比重较高,中部地区包括6个省级行政区,符合人口占比特征和能源结构特征,因此丙为中部地区;丁地区生活用能源的柴草占比最大,说明该地植被茂密,应为我国东北地区,故B正确,A、C、D错误。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差异。东部地区吸纳外资能力高于西部地区,A正确;与西部相比,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高,B错误;中部地区的公路、铁路密度不及东部地区,C错误;东北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高于中部地区,D错误。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信息解读能力。根据表格信息计算可知,甲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18,丙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4,故甲地区的生产总值并不是增长最快,A错误;甲、乙、丙、丁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0.98、1.38、1.25、0.39,乙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最快,B正确;丙地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因而丙地第二产业产值上升,C错误;甲地生产总值远大于丁地,且甲、丁两地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差异小,因而甲地第一产业产值增长大于丁地,D错误。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结合表中的数据可知甲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应为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发挥创新优势,构筑创新高地,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①正确;丁地生产总值最低,应为东北地区,应加快推动国企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大力繁荣民营经济,盘活经济,④正确;乙地人均生产总值高于丙地,且乙地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丙地,故乙地为中部地区,丙地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应发挥其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少,城市规模小,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作用弱,②③错误。综上,故选C。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划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3000米等高线为界划分,故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气候和地形。A正确,B、C、D错误。
1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差异。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是因为南北方纬度差异造成的热量差异,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东向西水分逐渐减少,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寒区海拔高,垂直差异明显,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不是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的,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人文地理特征。由所学知识可知,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降水呈减少趋势,因此民居的屋顶坡度并不是逐渐增大,A错误;三大自然区中青藏高寒区海拔最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微弱,B错误;青藏高寒区因其特殊的地形,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C正确;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因为降水少,植被稀疏,所以土地利用方式以草地为主,D错误。
2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特征。读图可知,水产养殖产品③农业区的数量最小,而西北基本上没有水产养殖,故③代表的是西北农业区,A、D错误;蔬菜、茶叶和瓜果产品数量均是④最多,所以④是垂直地带性显著的西南农业区,东北农业区的茶叶产量不多,①为东北农业区;茶叶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地区,②为长江中下游农业区。故选C。
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由上题分析可知,④为西南农业区。作物种类多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差异性大,西南农业区地形起伏大,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即地理环境多样是农产品数量多的主要原因,B正确;受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西南农业区的土地资源、农业科技、对外交通并不占优势,A、C、D错误。
23.答案:D
解析:如图示湖北省区位指数小于40,A错误;四川和湖北区位指数均小于40,B错误;河南和安徽区位指数均小于40,C错误;如图示上海、广东、海南三个省份区位指数大于40,D正确。故选D。
24.答案:D
解析:
西部的乙地区主要位于西藏地区,矿产资源丰富,A错误;近年来随着进藏铁路和公路的修建,西藏地区的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交通落后不是该地区位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B错误;西藏地区能源丰富,C错误;乙地区指数低主要是海拔高,生态环境恶劣等自然因素造成的,D正确。故选D。
25.答案:(1)五海三洲之地 波斯湾 沙特阿拉伯
(2)发展了节水农业(废水灌溉)
(3)②是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最短通道,是波斯湾石油运往欧洲的重要通道。③是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石油输出的必经之地,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
解析:
26.答案:(1)乙城市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乙城市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处于(来自海洋的)西风的背风坡,受海洋的影响小,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大。
(2)海岸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岩石破碎;地处西风带,风大浪急,海浪的侵蚀作用强;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和洋流。
(2)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27.答案:(1)以高原、山地为主;沿海有狭窄的平原;西北、东南高,中部低。
(2)气候特点不同:阿尔及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年温差较小,(为地中海气候);贝沙尔:全年炎热干燥,降水少,年温差大,,(为热带沙漠气候)。成因:阿尔及尔: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气候温和,降水较多,为地中海气候。贝沙尔: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处于西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地处内陆,年温差较大。
(3)气候炎热干旱,蒸发量大,土壤盐碱化程度高;降水少,灌溉水源欠缺;干燥,土壤墒情差,土地生产力低;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少;沙尘暴、旱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发。
(4)管道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强、运输成本低、受环境影响小,中部石油资源丰富,北部靠近欧洲市场,因此管线为南北走向。
解析:(1)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需要描述主要的地形单元以及地势的特征。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地势为西北和东南部高,中部低;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南部为山地,西北部存在高原,因此主要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沿海地区海拔低为平原,面积狭小。
(2)比较两地气候特点的不同需要比较气温(气温数值的高低以及气温的年较差)、降水(降水的总量以及降水季节变化)。阿尔及尔地区在夏季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气候温和,为地中海气候。贝沙尔地区位于30°N附近,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由于山地的阻挡,处于西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同时相对阿尔及尔地区地处内陆,年较差较大。
(3)本地考查的是自然原因,因此要结合甲国的气候类型和地形特征,分析自然条件(水分、土壤、耕地面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等)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甲国所在位置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处于西南风的背风坡,全年降水较少,水资源短缺;气候炎热干旱,蒸发旺盛,土壤含水量少(土壤墒情差),盐碱化程度高。耕地面积较少,总产量少,同时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4)本题主要从当地的资源条件、市场以及管道运输的优点来进行回答。当地石油资源丰富,利于开采,同时北部靠近欧洲市场,需要修建输油管线运送石油;管道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高、运费低、受自然环境影响小。
地区
四大地区
甲
乙
丙
丁
2010年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
37.78
26.90
26.62
8.18
2020年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
39.93
27.12
25.83
6.98
2010年生活用能源的柴草比重(%)
27.4
58.6
40.1
84.5
要素
生产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生产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年份
2011
2021
2011
2021
2011
2021
2011
2021
2011
2021
甲
6.2
4.5
48.9
39.1
44.9
56.4
53350
乙
12.3
8.6
53.5
41.3
34.2
50.1
29229
68633
丙
12.7
11.4
50.9
38.6
36.4
50.0
27731
62619
丁
45378
55699
10.8
13.4
53.1
35.2
36.1
51.4
41400
5725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二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属于图中“其他”项目的是,该公园GEP高的主要原因是,图中四地,适合修建数据中心的是,该区域,表中①至④依次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复习考点专题1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共6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镇位于,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图Ⅱ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复习考点专题1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共6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镇位于,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图Ⅱ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