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1声现象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

    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1声现象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第1页
    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1声现象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第2页
    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1声现象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1声现象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1声现象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声的产生与传播,乐音的三要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的利用,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方法
    一、声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说明: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的传播仍然存在,会继续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以波的形式传播,它具有能量,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 v液> v气。声速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回声的应用:测量距离(海水的深度、车到山的距离、船到冰山的距离等)。
    5.双耳效应:双耳效应是人们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声音强弱不同时,可感受出声源与听音者之间的距离。
    二、乐音的三要素
    1.乐音是物体做有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超声波和次声波: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都听不见。
    判断音调高低的步骤:
    (1)确定声源类型:常见声源有弦、玻璃瓶、空气柱、鼓面等。
    (2)判断振动快慢:一般情况下,声源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对于弦乐器,弦越细、越紧、越短,音调越高。对于鼓,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对于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3.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发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增大振幅,减小声音的发散,减小距离。
    4.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听声辨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振聋发聩——指响度大;曲高和寡——指音调高。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律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噪声的等级:用分贝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符号是dB。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
    (1)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摩托车装有消声器;某路段禁止鸣笛等。
    (2)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公路两旁植树;市内高速公路道路两侧装有隔音板;居民楼安装隔音门窗等。
    (3)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带耳塞,隔音耳罩。
    四、声的利用
    1.声可以传递信息:人们说话交流;回声定位;B 超诊断病情;超声波金属探伤;次声波监测地震、海啸等。
    2.声可以传递能量:发声的扬声器能“吹动”烛焰;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清洗;次声波武器等。
    声现象中常用的物理方法:
    (1)转换法、放大法:把不容易感知的现象转换成容易感知或观察的现象,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用具体的方法使它放大便于观察,这种方法叫做放大法。
    例如: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竖直悬挂的乒乓球,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
    向鼓面上撒碎纸屑,敲击鼓面,可以观察到纸屑跳起;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可以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水花。
    (2)推理法: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例如: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进而推断真空不能传声。
    *针对训练
    一、单选题
    1.(2023秋·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现在买东西可以用声波支付了。声波支付的原理是用户通过手机向售货机发出一段超声波,售货机“听”到这段声波后进行自动处理,用户再在自己手机上输入密码,售货机就会“吐”出商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手机声波支付功能不能在真空环境中使用
    C.手机发出的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只要环境安静,人耳就能听到超声波
    2.(2023秋·湖北黄石·八年级统考期末)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如图所示,是在大冶湖举行龙舟比赛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舟上的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现场观众通过音色来辨别各种嘈杂声中的鼓声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3.(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声波能直观地反映声音的特性。如图所示的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音色相同B.甲和丙的音调相同
    C.乙和丙的响度相同D.乙和丁的响度相同
    4.(2023秋·河北廊坊·八年级统考期末)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纹锁”开门,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响度
    B.住宅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电动牙刷能发出次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5.(2023秋·四川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为了降低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在绵阳一些穿越住宅区、学校的高架桥上,会安装如图所示的数米高的挡板。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睡眠时带上防噪耳塞B.午休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C.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D.开会手机调成静音模式
    6.(2023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B.“声如洪钟”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真空能传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二、多选题
    7.(2023秋·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发出嗡嗡声的声源是“鱼洗”
    C.“鱼洗”发出的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D.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汇集使声音的传播速度加快
    8.(2023秋·北京·八年级北京二中校考期末)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三、填空题
    9.(2022秋·全国·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塞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用大小不同的力吹,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活塞越向下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四、实验题
    10.(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刘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说明了发声的物体正在 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__________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
    (3)如图3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声音变小,并由此推理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四川省宜宾二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如图,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相同的力量吹气,依靠______振动发声,其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_瓶。
    五、科普阅读题
    12.(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雪花落水真的能发出声波。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艇的活动,他们发现,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的,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下雨时水中确实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下雨时产生的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情况一致,而且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
    渔民也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经过实验验证,这些气泡也振动,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___________;
    A.蝙蝠 B.人
    C.狗 D.大象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 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4)科学家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发声,还是雨滴落水发声,这个声音都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____能传播声音。
    1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
    同学们玩捉迷藏听声音时(如图1),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2所示,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不大,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也就是“音色差”。
    (1)说话时发出声音是由声带_____产生的,并将声音传播出去,图1中蒙住双眼的同学能辨别周围其他同学的声音_____不同(响度/音调/音色);
    (2)若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小,则声源可能在人的_____(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
    (3)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_____;
    ①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②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③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4)如图3,若某人两耳间的距离是d,声速为v,人沿虚线箭头方向向后转动,使声源到O点连线和两耳连线夹角α从0°增大到180°,双耳两次听到声音之间的时间差为_____(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六、计算题
    14.(2023秋·四川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绵阳环卫部门每天都安排洒水车在城市各道路洒水。一辆洒水车在万达广场和洞天隧道之间沿直线匀速行驶,如图所示,洒水车在某处鸣笛一声,4s后司机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此时洒水车向前行驶了60m,过一会又听见后方高楼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 ,高楼和隧道口之间距离为2010m,求:
    (1)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听到隧道口山崖回声时,洒水车距隧道口多少m?
    (3)听到隧道山崖回声至听到高楼回声期间,洒水车行驶了多少m?
    15.(2022·上海·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超声波“看”世界,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 10-20 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察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反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捉昆虫。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如图所示,P1、P2为发射波,n1、n2 为对应的反射波。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测速仪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测速仪。
    (1)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 )
    A.眼睛B.耳朵C.鼻子D.嘴巴
    (2)如果图中的 P1、P2 之间的时间间隔 t=1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1次超声波,图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_____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v=340m/s,由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 P1、P2 两次超声波时间内行驶的距离为_____m。
    (3)图中 P2、n2 之间的时间间隔 t2小于 p1、n1之间间隔 t1,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静止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D.无法判断
    (4)如果测速仪发射某次超声波信号时,正前方 180m 处刚好有一辆汽车行驶,此超声波信号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为 1s,则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_____(选填:变高、不变、变低);汽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m/s。
    模块一 力学
    专题01 声现象
    *知识与方法
    一、声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说明: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的传播仍然存在,会继续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以波的形式传播,它具有能量,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 v液> v气。声速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回声的应用:测量距离(海水的深度、车到山的距离、船到冰山的距离等)。
    5.双耳效应:双耳效应是人们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声音强弱不同时,可感受出声源与听音者之间的距离。
    二、乐音的三要素
    1.乐音是物体做有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超声波和次声波: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都听不见。
    判断音调高低的步骤:
    (1)确定声源类型:常见声源有弦、玻璃瓶、空气柱、鼓面等。
    (2)判断振动快慢:一般情况下,声源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对于弦乐器,弦越细、越紧、越短,音调越高。对于鼓,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对于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3.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发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增大振幅,减小声音的发散,减小距离。
    4.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听声辨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振聋发聩——指响度大;曲高和寡——指音调高。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律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噪声的等级:用分贝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符号是dB。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
    (1)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摩托车装有消声器;某路段禁止鸣笛等。
    (2)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公路两旁植树;市内高速公路道路两侧装有隔音板;居民楼安装隔音门窗等。
    (3)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带耳塞,隔音耳罩。
    四、声的利用
    1.声可以传递信息:人们说话交流;回声定位;B 超诊断病情;超声波金属探伤;次声波监测地震、海啸等。
    2.声可以传递能量:发声的扬声器能“吹动”烛焰;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清洗;次声波武器等。
    声现象中常用的物理方法:
    (1)转换法、放大法:把不容易感知的现象转换成容易感知或观察的现象,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用具体的方法使它放大便于观察,这种方法叫做放大法。
    例如: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竖直悬挂的乒乓球,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
    向鼓面上撒碎纸屑,敲击鼓面,可以观察到纸屑跳起;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可以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水花。
    (2)推理法: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例如: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进而推断真空不能传声。
    *针对训练
    一、单选题
    1.(2023秋·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现在买东西可以用声波支付了。声波支付的原理是用户通过手机向售货机发出一段超声波,售货机“听”到这段声波后进行自动处理,用户再在自己手机上输入密码,售货机就会“吐”出商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手机声波支付功能不能在真空环境中使用
    C.手机发出的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只要环境安静,人耳就能听到超声波
    【答案】B
    【解析】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超声波也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340m/s,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手机声波支付功能不能在真空环境中使用,故B正确;
    C.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人耳不能听到,故D错误。
    故选B。
    2.(2023秋·湖北黄石·八年级统考期末)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如图所示,是在大冶湖举行龙舟比赛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舟上的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现场观众通过音色来辨别各种嘈杂声中的鼓声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A.龙舟上的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面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音介质和温度有关,与发声体响度无关,故B错误;
    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正确;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这一现象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3.(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声波能直观地反映声音的特性。如图所示的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音色相同B.甲和丙的音调相同
    C.乙和丙的响度相同D.乙和丁的响度相同
    【答案】C
    【解析】A.甲、乙波形不同,音色不同,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甲、丙振动的次数不相同,即甲、丙振动的频率不相同,所以甲、丙的音调不相同,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乙、丙的振幅相同,所以乙、内的响度相同,故C正确;
    D.由图可知,乙、丁的振幅不相同,所以乙、丁的响度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4.(2023秋·河北廊坊·八年级统考期末)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纹锁”开门,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响度
    B.住宅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电动牙刷能发出次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答案】B
    【解析】A.不同的人音调和响度可能会相同,但每个人的音色都不相同,所以“声纹锁”开门,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A错误;
    B.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传播中和人耳处三个,住宅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音,故B正确;
    C.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能量,能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故C错误;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B。
    5.(2023秋·四川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为了降低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在绵阳一些穿越住宅区、学校的高架桥上,会安装如图所示的数米高的挡板。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睡眠时带上防噪耳塞B.午休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C.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D.开会手机调成静音模式
    【答案】B
    【解析】穿越住宅区、学校的高架桥上,会安装数米高的挡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A.睡眠时带上防噪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午休时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开会手机调成静音模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3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B.“声如洪钟”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真空能传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答案】A
    【解析】A.减弱噪声的方式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人耳处减弱噪声,校园里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
    B.“声如洪钟”说明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很高,超出人的听力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D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
    7.(2023秋·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发出嗡嗡声的声源是“鱼洗”
    C.“鱼洗”发出的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D.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汇集使声音的传播速度加快
    【答案】ABC
    【解析】A.“鱼洗”发出的声音是由“鱼洗”的振动发出的,“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故A正确;
    B.“鱼洗”发出的嗡嗡是由“鱼洗”的振动发出的,故“鱼洗”是声源,故B正确;
    C.“鱼洗”发出的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人能听到“鱼洗”发出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
    D.众多“鱼洗”声汇集增大了声音的响度,并不能增大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D错误。
    故选ABC。
    8.(2023秋·北京·八年级北京二中校考期末)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答案】CD
    【解析】A.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 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B错误;
    C.噪声的控制可以从声源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的接收处三个环节来处理,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CD。
    三、填空题
    9.(2022秋·全国·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塞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用大小不同的力吹,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活塞越向下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答案】 音调 响度 低
    【解析】[1]当推拉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会发生变化,从而空气柱的振动快慢会发生改变,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2]用大小不同的力吹,那么声音的振幅不同,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3]活塞越向下拉,上面的气体体积变大,振动越慢,音调变低。
    四、实验题
    10.(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刘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说明了发声的物体正在 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__________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
    (3)如图3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声音变小,并由此推理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振动 气体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1)[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它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2]敲响右边的音叉,音叉振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左边同样的音叉接收到振动后也会振动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3)[3]如图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空气越来越少,听到闹钟声变弱,并由此推理如果抽成真空,则声音将无法传递,故可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11.(四川省宜宾二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如图,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相同的力量吹气,依靠______振动发声,其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_瓶。
    【答案】 空气柱 H
    【解析】[1]当用嘴依次吹瓶口时,瓶子和水相对比较笨重,振动发声的物体主要是瓶子里的空气。
    [2]瓶中盛水越多,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所以发声音调最高的是H瓶。故ABCDEFG不符合题意,H符合题意。
    故选H。
    五、科普阅读题
    12.(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雪花落水真的能发出声波。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艇的活动,他们发现,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的,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下雨时水中确实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下雨时产生的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情况一致,而且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
    渔民也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经过实验验证,这些气泡也振动,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___________;
    A.蝙蝠 B.人
    C.狗 D.大象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 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4)科学家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发声,还是雨滴落水发声,这个声音都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____能传播声音。
    【答案】 超声波 A 是 液体
    【解析】(1)[1]由于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因此其所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2)[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3]“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故这些声音对于鲸鱼来说是噪声。
    (4)[4]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振动而产生声音,这个声音在水中传播能被鲸鱼听到。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1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
    同学们玩捉迷藏听声音时(如图1),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2所示,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不大,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也就是“音色差”。
    (1)说话时发出声音是由声带_____产生的,并将声音传播出去,图1中蒙住双眼的同学能辨别周围其他同学的声音_____不同(响度/音调/音色);
    (2)若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小,则声源可能在人的_____(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
    (3)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_____;
    ①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②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③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4)如图3,若某人两耳间的距离是d,声速为v,人沿虚线箭头方向向后转动,使声源到O点连线和两耳连线夹角α从0°增大到180°,双耳两次听到声音之间的时间差为_____(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答案】 振动 音色 右前方 ①
    【解析】(1)[1][2]说话时发出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图1中蒙住双眼的同学能辨别周围其他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2)[3]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小,则声源距离左耳较远,所以声源可能在人的右前方。
    (3)[4]①雷电是云层摩擦、碰撞放电形成的。放电是一瞬间的,一闪即逝;碰撞后云层振动并没有立刻停止,所以雷声隆隆不断,这不是由双耳效应造成的,故①符合题意;
    ②③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①。
    (4)[5]当声源到O点连线和两耳连线夹角从α=0°变为180°时,声速为v,声音传播所走路程差
    依速度公式可知,所以时间差
    六、计算题
    14.(2023秋·四川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绵阳环卫部门每天都安排洒水车在城市各道路洒水。一辆洒水车在万达广场和洞天隧道之间沿直线匀速行驶,如图所示,洒水车在某处鸣笛一声,4s后司机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此时洒水车向前行驶了60m,过一会又听见后方高楼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 ,高楼和隧道口之间距离为2010m,求:
    (1)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听到隧道口山崖回声时,洒水车距隧道口多少m?
    (3)听到隧道山崖回声至听到高楼回声期间,洒水车行驶了多少m?
    【答案】(1) ;(2) ;(3)
    【解析】解:(1)由题意分析可知,洒水车4s行驶了60m,所以,
    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
    (2)由题意可知,司机在某处鸣笛,用了4s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回来通过路程s2与s1的总和的一半是司机鸣笛处到隧道口处山崖的距离,即
    司机鸣笛处到隧道口处山崖的距离减去洒水车行驶的路程就是洒水车距隧道口的距离,

    (3)司机鸣笛处到高楼的距离是
    设听到隧道山崖回声至听到高楼回声期间,洒水车行驶的时间是t,则鸣笛处,到高楼回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4s+t,声音在鸣笛处,
    到高楼回声反射回来通过路程是
    从鸣笛处至听到高楼回声期间,洒水车行驶的路程是
    由题意可知
    联立方程,解得
    将③带入②可得,听到隧道山崖回声至听到高楼回声期间,洒水车行驶的路程是
    答:(1)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 ;
    (2)司机听到隧道口山崖回声时,洒水车距隧道口 ;
    (3)听到隧道山崖回声至听到高楼回声期间,洒水车行驶了 。
    15.(2022·上海·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超声波“看”世界,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 10-20 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察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反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捉昆虫。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如图所示,P1、P2为发射波,n1、n2 为对应的反射波。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测速仪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测速仪。
    (1)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 )
    A.眼睛B.耳朵C.鼻子D.嘴巴
    (2)如果图中的 P1、P2 之间的时间间隔 t=1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1次超声波,图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_____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v=340m/s,由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 P1、P2 两次超声波时间内行驶的距离为_____m。
    (3)图中 P2、n2 之间的时间间隔 t2小于 p1、n1之间间隔 t1,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静止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D.无法判断
    (4)如果测速仪发射某次超声波信号时,正前方 180m 处刚好有一辆汽车行驶,此超声波信号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为 1s,则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_____(选填:变高、不变、变低);汽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m/s。
    【答案】 B 2.5 42.5 B 变高 20
    【解析】(1)[1]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耳朵,故选B。
    (2)[2][3]P1、P2 之间的刻度值为12个格,时间长为1秒,发出超声波信号P1到接受到反射信号n1间是30个格,则时间为
    则第一次超声波通过路程的一半为
    发出超声波信号P2到接受到反射信号n2的时间为
    则第二次超声波通过路程的一半为
    所以汽车接收到P1、P2 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3)[4]已知t2

    相关试卷

    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8浮力综合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8浮力综合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浮力概念,计算浮力的方法,浮沉条件,浮力应用,浮力的多情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3质量密度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3质量密度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密度,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3热学实验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3热学实验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测定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