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平原县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练兵月考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山东省平原县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练兵月考考试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9gD, 《天工开物》中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选择题共36分,非选择题共64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Ca-40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铜雕锈蚀B. 枯木腐朽
C. 冰雪消融D. 火山烈燃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详解】A. 铜雕锈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 枯木腐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 冰雪消融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火山烈燃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ABD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C。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美丽滨州,是每一个滨州人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垃圾分类处理
B. 使用清洁能源
C. 积极植树造林
D. 深埋废旧电池
【答案】D
【解析】
【详解】A、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积极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深埋废旧电池,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水源和土壤,符合题意。
故选D。
3.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观念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aOH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虽然显碱性,但有腐蚀性,不能改良酸性土壤,该选项说法错误;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油污,该选项说法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某些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则可作电光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4. 为制作叶脉书签,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NaOH溶液,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取用NaOH B. 称量NaOH
C. 量取所需的水D. 读取水的体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取用NaOH时,要用药匙,瓶塞应该倒放,防止污染试剂,图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示操作错误;
C、倾倒液体时,量筒要倾斜,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图示操作正确;
D、量取水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的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图中为仰视读数,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5.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必备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 用活性炭吸附黄河水中杂质,吸附后为无色无味的纯水
C. 向锌粒中加入稀硫酸,产生大量氢气
D.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约为1:2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不正确;
B、活性炭吸附净化处理后,得到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所以得到的不是纯水,故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正确;
C、产生氢气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不正确;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约为1:2,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 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C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
A. 分子的种类变多B.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C. 分子的间隔变小D. 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蒸气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变,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错误;
C、水蒸气形成冰晶,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
D、水蒸气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变,每个水分子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 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硅元素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x的数值为4B. 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 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14-2-8=4,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硅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果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详解】A、由图示可知,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石灰”含有钙、氧元素B. “石灰”与石灰石成分相同
C. “石灰”可用于生产熟石灰D. “石灰”可用作干燥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灰”为氧化钙,含有钙、氧元素,故说法正确;
B、“石灰”为氧化钙,而石灰石为碳酸钙,故说法错误;
C、“石灰”为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说法正确;
D、“石灰”为氧化钙,能够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0.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油,盐、酱、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食醋有酸味主要是因为含有醋酸B. 食盐中的钠元素是人体必需元素
C. 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D. 油脂是人体唯一的供能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食醋呈酸味主要因为其内含有醋酸,故说法正确;
B、食盐中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钠元素人体必需元素,故说法正确;
C、铁强化酱油中含有铁元素,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故说法正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供能物质,所以油脂不是唯一的供能物质,故说法错误。
故选D。
11.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D.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所有带电的微粒不都是离子,比如,质子、电子都带电,但不是离子,选项错误;
B、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盐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选项错误;
C、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都不是有机物,选项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选项正确。
故选D。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
B. 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
C. 反应后总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纸被腐蚀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该实验不能说明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总质量减小,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未被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3. 钴的元素符号为C,在化学周期表中排27号,是一种金属元素,金属钴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有关钴的化合价及物质类别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物质a的化学式是CaOB. R处对应的物质类别是酸
C. 通过复分解反应,物质a可以转化为物质bD. 物质b的化学式是C(OH)2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物质a属于氧化物,且钴元素显+3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则物质a的化学式为:C2O3,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钴和硫酸钴均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均属于盐,故R处对应物质的类别是盐,不符合题意;
C、物质a属于氧化物,且钴元素显+3价,为C2O3,物质b属于碱,且钴元素显+2价,故物质b为C(OH)2,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故物质a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物质b,不符合题意;
D、物质b属于碱,且钴元素显+2价,故物质b化学式为C(OH)2,符合题意。
故选D。
14. 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下图所示,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
A. 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 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 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则试管内溶液总质量减小,说法正确;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说法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下降,为降低温度后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说法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下降,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降低,溶液密度减小,所以根据浮力公式F=ρgV排,溶液密度减小,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说法正确。
故选C。
15. 在三颈烧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然后将三颈烧瓶与盛有盐酸、溶液的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如图1)。检验气密性后,在时快速注入一种溶液,时快速注入第二种溶液,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时注入的溶液是盐酸
B. 前压强减小对应的反应示意图如图3所示
C. 期间压强不变且大于0可证明收集的气体不纯
D. 后压强增大的原因是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t0 时快速注入一种溶液后,压强减小,所以注入的溶液应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导致压强减小,故A错误;
B、由A分析可知,t1前压强减小对应的反应是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图3中的生成物中还缺少水分子,故B错误;
C、t1~t2 期间压强不变且大于0,说明还存在其他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气体,则可证明收集的CO2气体不纯,故C正确;
D、由B分析可知,t2时溶液的溶质为碳酸钠,t2后压强增大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16. 除杂和鉴别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B、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氢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
C、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颜色,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现象相同,无法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与氯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D、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氯化铵和硝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均产生刺激性气味,气味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7. 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命之源,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
(2)生理盐水中含有的主要阴离子___________。
(3)大多数地下水是硬水,长期饮用会影响健康。天然硬水煮沸后常有沉淀生成,存在反应___。
(4)正常雨水pH的为5.6,显酸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
【答案】(1)H2O
(2)Cl-
(3)
(4)CO2+H2O=H2CO3
【解析】(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水分子表示为H2O;
(2)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则生理盐水中含有阴离子是氯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则氯离子表示为Cl-;
(3)天然硬水煮沸后常有沉淀生成,反应原理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受热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雨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18. 从古至今,劳动是一切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劳动活动与化学往往有着密切地联系,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农田生产:《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许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的事例如:“硝石: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硝石即硝酸钾,它不仅是黑火药的成分之一,也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化肥,请问:硝酸钾属于化肥中的________(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2)实验室整理: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______测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但不能用力过猛,以防损坏试管。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试管应______(填“正”或“倒”)放在试管架上或放在指定的地方。
(3)营养美食:小明为家人做了清蒸大虾、蓝莓山药泥、蒸米饭等饭菜,其中“清蒸大虾”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若小明家做饭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以涂抹肠房中的_____选填(“食醋”或者“食盐”)来止痒。
【答案】(1)复合肥
(2)①. 试管刷 ②. 倒
(3)①. 蛋白质 ②. CH4+2O2CO2+2H2O ③. 食醋
【解析】(1)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钾元素与氮元素,因此硝酸钾属于复合肥;
(2)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但不能用力过猛,以防损坏试管;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试管应倒放在试管架上或放在指定的地方;
(3)清蒸大虾中富含蛋白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山药中含有的碱性皂角素,可以酸性物质中和,比如厨房中的食醋。
19.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1)从公元1世纪开始,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
①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铜制品远比铁制品多。从物质性质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
②下列铁制品中,利用了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后周铁狮子 b.铸铁井盖 c.不锈钢水壶
③下列关于铁及铁制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b.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
c.可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等)
(2)工业上冶炼钢铁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①工业上炼铁原理是将焦炭与氧气等反应转化为一氧化碳,再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炼钢炉中通入充足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①.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容易被腐蚀 ②. c ③. b
(2)①. 3CO+Fe2O32Fe+3CO2 ②. 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
【解析】(1)①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更容易被腐蚀,则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铜制品远比铁制品多;
②a.铁狮子未利用铁的导热性,故错误;
b.铸铁井盖利用了金属的硬度大,故错误;
c.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作热水壶,故正确;
故选:c;
③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故错误;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沙漠地区干旱少雨,因此铁制品锈蚀较慢,故正确;
c. 铁能够和硫酸铜反应,因此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故错误;
故选:b;
(2)①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②生铁和钢均为铁合金,但生铁的含碳量较高,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通入氧气是为了降低生铁中碳元素的含量。
20. 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微型实验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满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的有___________(填孔穴序号)。
(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3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3)取新的点滴板,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所示的试剂,用吸管向1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现象是______,写出1号孔穴试剂中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用吸管再向6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现象是____。
【答案】(1)2、3、4
(2)①. 2NaOH+H2SO4=Na2SO4+2H2O ②. 复分解反应
(3)①. 溶液变成蓝色 ②. 2NaOH+CO2=Na2CO3+H2O ③. 溶液变成红色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都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苹果汁、稀硫酸、白醋都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2)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2H2O+Na2SO4;此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21. 神奇的“风暴瓶”能“预报天气,冷暖先知”,制作“风暴瓶”用到以下物质:樟脑、酒精、KNO3、NH4Cl、水等。下图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
(1)点P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t3℃时将等质量的KNO3、NH4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KNO3___________NH4Cl(填“>”“=”或“<”)。
(3)已知X是KNO3或NH4Cl中的一种,小敏同学对该物质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X是___________,若使②和③中的溶液分别达到饱和状态,需加入X的质量②___________③(填“>”“=”或“<”)。
【答案】(1)在t2℃时,KNO3、NH4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3)①. 硝酸钾##KNO3 ②. <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为t2℃时KNO3、NH4Cl两曲线的交点,则P点的含义是t2℃时,KNO3、NH4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在t2℃时,KNO3、NH4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KNO3>NH4Cl,溶剂的质量:KNO3<NH4Cl;降温到t2℃时,两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仍得到饱和溶液,且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由于KNO3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少,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KNO3<NH4Cl,故填:<;
(3)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在t3℃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55g,结合溶解度曲线可知,X为硝酸钾;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要达到饱和状态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60g-55g=5g;t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要达到饱和状态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80g-55g=25g,即若使②和③中的溶液分别达到饱和状态,需加入KNO3的质量②<③,故填:硝酸钾或KNO3;<。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22.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好化学的保障,实验室用图中的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1)若用装置AD制取气体(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D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B为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时倾斜可使固液混合),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将产生的氧气通入装置F,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白磷燃烧前后的现象对比可以说明___________。
(3)若用发生装置B(反应时倾斜可使固液混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E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连接装置BC收集二氧化碳时,a端与___________端(填“b”或“c”)相连接的原因是___________。验证装置C中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若用发生装置B制取气体,当反应停止时,可倾斜装置B,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不再产生气体,与发生装置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_。
【答案】(1)①. ②. 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2)①. ②. 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3)①. Ca(OH)2+CO2=CaCO3↓+H2O ②. b ③.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④.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管口c,若熄灭,则已满
(4)可以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和停止
【解析】(1)装置A为固固加热型装置,试管中没有放入药品,也未加热,因此可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时;
(2)B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原理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通入氧气前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将产生的氧气通入装置F,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可以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B中发生反应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连接装置BC时,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a端与b端相连接;检验C装置中二氧化碳气体已集满的方法:把燃烧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若用发生装置B制取气体,当反应停止时,可倾斜装置B,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不再产生气体,与发生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和停止。
23. 爱吃饼干的同学在查看饼干配料表时,发现有些饼干的膨松剂含有碳酸氢钠,而有些饼干的膨松剂含有碳酸氢铵。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深感好奇,碳酸氢铵不是一种肥料吗?怎么也可以做膨松剂呢?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微项目化研究。
【查阅资料】
①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H2O+CO2↑
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2NaHCO3Na2CO3 +H2O+CO2↑
②蓬松效果是由于膨松剂加热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形成气泡,并通过气泡的形式充塞在食品中,使食品发生蓬松。
③通过控制碳酸氢铵的用量,不仅使残留在食品中的氨气含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还能使食品具有独特的味道。
任务一 初识膨松剂
(1)膨松剂能使食品变松软、蓬松、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常用作膨松剂,碳酸氢铵俗名碳铵,碳酸氢钠俗名是___________。
任务二 比较蓬松效果
(2)实验中,为了使对比实验更具有说服力,称量碳酸氢铵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并通过以上实验发现,加入碳酸氢铵的面团更大更松软,其原因是___________。
任务三 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
(3)膨松剂中的其他成分受热不分解,为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实验方案。
①甲同学提出,加热一定质量的膨松剂,使其完全分解。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来算出碳酸氢铵的含量。
②乙同学认为,膨松剂中可能含有水分,会影响实验结果,使结果可能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他提出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后生成氨气的质量来达到实验目的,故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及主要步骤。
实验装置及主要步骤(B、C、D中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固体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浓硫酸可与氨气发生反应)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入药品:
步骤2:从m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录:
步骤3:点燃酒精灯,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
步骤4:⋯
步骤5:再次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录,计算。
a.步骤2中通入氮气一段时间的作用是___________;步骤4的具体操作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若没有此操作,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b.装置C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铵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c.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同学提出,将图中装置B、C对调,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
任务四 总结反思,充分认识食品添加剂
兴趣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认识到碳酸氢铵并非只能用作肥料,它作为食品膨松剂有其特有之处,测定该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不得超过)
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等,他们还了解到保鲜剂、干燥剂等食品添加剂并非那么可怕,关键在于合理使用。
【答案】(1)小苏打
(2)①. 0.5 ②. 相同质量的碳酸氢铵和碳酸钠受热放出的二氧化碳,前者大于后者
(3)①. 偏大 ②. 将装置中原有的空气排出 ③. 偏小 ④. H2SO4(浓)+2NH3=(NH4)2SO4 ⑤.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合理即可) ⑥. 装置C可以将氨气和水吸收,装置B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通过称量装置B增加的质量也可以算出碳酸氢铵的含量(合理即可)
【解析】(1)碳酸氢钠俗名是小苏打;
(2)比较蓬松效果,需要使用相同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则将0.5g碳酸氢铵置于蒸发皿中;由题意可知,膨松剂能使食品变松软、蓬松是因为受热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则加入碳酸氢铵的面团更大更松软,其原因是相同质量的碳酸氢铵和碳酸钠受热放出的二氧化碳,前者大于后者;
(3)②膨松剂中可能含有水分,会导致测得的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测得的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铵质量偏大,所以最终结果偏大;
a.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步骤2中通入氮气一段时间的作用是将装置中原有的空气排出;实验结束后,为了使产生的氨气全部被浓硫酸吸收,需要继续通入氮气将装置内残留的氨气全部通入C中被吸收,故步骤4的具体操作是从m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若没有此操作,会使产生的氨气没有被C装置完全吸收,则氨气的质量偏小,根据氨气通过方程式的计算得出的碳酸氢铵的质量也偏小;
b. 装置C用浓硫酸来吸收氨气,由题意可知,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反应为浓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浓)+2NH3=(NH4)2SO4;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为了使装置C增加的质量一定为产生的氨气的质量,就不能让装置C吸收到空气中的水蒸气,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固体混合物,可以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故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也能与氨气反应,将图中装置B、C对调,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装置C可以将氨气和水吸收,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也可以通过方程式计算出碳酸氢铵的质量,故通过称量装置B增加的质量也可以算出碳酸氢铵的质量。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24.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中大马酮(化学式为C13HxO)是其香味的来源。
(1)已知大马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0,则x=___________。
(2)大马酮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18 (2)9:8
【解析】(1)大马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3+x+16=190,解得x=18;
(2)大马酮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8):16=9:8。
25. 如图1是碳酸钙D3标签的部分信息。化学社团为测定该药片中碳酸钙的量是否与标签相符,进行实验:取8片药片,研碎后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假设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计算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并判断是否与标签相符。(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00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有
解得:x=10g
则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含量为
答: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与标签相符。
【解析】(1)取8片药片,研碎后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由图2可知,当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
(2)见答案。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加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B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鉴别稀盐酸与NaCl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颜色
D
鉴别化肥NH4Cl和NH4NO3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步骤
具体操作
称量
10g面粉、0.5g碳酸氢钠置于蒸发皿中
10g面粉、_g碳酸氢铵置于蒸发皿中
和面
加入5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水被吸干,揉搓成面团,盖上表面皿
烘焙
模拟烘焙过程,用酒精灯加热约3min,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4届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山东省高青县2024年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Na-23, 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下列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