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化学试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化学试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含解析01
    高中化学试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含解析02
    高中化学试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含解析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整理与复习单元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整理与复习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核心知识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C.某反应速率为0.5ml·L-1·s-1,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0.5ml/L
    D.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尺度
    2.已知:4A(g)+5B(g)=4C(g)+6D(g),如果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V(D)表示,正确的关系是
    A.4/5V(B)=V(C)B.5/6V(B)=V(D)C.2/3V(A)=V(D)D.4/5V(A)=V(B)
    3.一定条件下在一容积恒为2L的容器内发生应:2A(g)+B(g)⇌2C(g),已知起始投入4mlA(g)和2mlB(g),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l·L-1,并且2s后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s后反应物A和B完全转化为C
    B.2s内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ml·L-1·s-1
    C.2s内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l·L-1·s-1
    D.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5ml·L-1
    4.在5L容器中发生3A+B2C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B都是4ml,6s内B的平均速率是0.02,则6s末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为
    A.1.8mlB.2.2mlC.2.8mlD.3.4ml
    核心知识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5.100mL6ml/LH2SO4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固体)B.水C.硫酸铜溶液D.硫酸铵(固体)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H2的速率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100mL2m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生成H2的速率不变
    7.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甲、乙、丙、丁)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甲)在500℃时,10mlSO2和5mlO2反应;
    (乙)在450℃时,8mlSO2和5mlO2反应;
    (丙)在500℃时,8mlSO2和5mlO2反应;
    (丁)在500℃时,用V2O5作催化剂,10mlSO2和5mlO2反应
    A.甲、丙、丁、乙B.丁、甲、丙、乙C.丙、甲、乙、丁D.乙、丁、丙、甲
    8.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I、Ⅱ对反应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
    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
    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
    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
    D.使用催化剂Ⅰ时,内,
    9.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l H2和1 m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 ml H2,反应速率 。
    (2)升高温度,反应速率 。
    (3)扩大容器体积,反应速率 。
    (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1 ml H2(g)和1 ml I2(g),反应速率 。
    (5)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 ml N2,反应速率 。
    (6)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1 ml N2,反应速率 。
    10.某小组拟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的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设计了如下的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0ml/LH2C2O4溶液、0.010ml/L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溶液用 酸化(填名称);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为 ;表格中的“乙”填写t/s,其测量的是 。
    核心知识3 活化能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B.其他条件不变时,浓度增大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C.催化剂能参与反应,可降低原反应所需活化能
    D.非活化分子也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
    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①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可增加活化分子数目,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③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能增大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④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⑤如果使用催化剂,可使反应物所有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则反应速率加快
    ⑥如果使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则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⑦如果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可以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A.3个B.4个C.5个D.6个
    13.臭氧层中O3分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
    B.E1是催化反应①对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
    C.(E2+E3)是催化反应②对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
    D.总反应的ΔH=-E3(E3>0)
    14.一定温度下,,反应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
    B.是正反应的活化能,是活化络合物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的平均能量的差值
    C.温度升高,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
    D.加入催化剂可以减小,反应速率加快,减小
    核心知识4 化学平衡状态
    1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g)+Y(g)2Z(g)+W(?),已知“?”代表W状态(未确定)。下列情况能表明该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压强不变D.Z的消耗速率等于X的生成速率的2倍
    16.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Y2Z
    B.2 min时,反应达最大限度,但化学反应仍在进行
    C.反应开始至2 min,Z的反应速率为0.05 ml·L-1·min-1
    D.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
    核心知识5 化学平衡常数
    17.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可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B.改变反应物浓度能改变平衡常数K
    C.平衡常数K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
    D.K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
    18.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错误的是
    A.C(s)+H2O(g)CO(g)+H2(g) K=
    B.SO3(g)SO2(g)+O2(g) K=
    C.I-(aq)+AgCl(s)AgI(s)+Cl-(aq) K=
    D.Cl2(g)+H2O(l)HCl(aq)+HClO(aq) K=
    19.850K时,在一密闭反应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0020 ml• L-1、0.0025 ml• L-1、0.0020 ml• L-1.则该温度下反应的2SO2+O2 2SO3平衡常数为:
    A.25B.0.0025C.40D.400
    20.已知反应2NH3N2+3H2,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0.25,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N2+3H2⇌2NH3的平衡常数为
    A.4B.2C.1D.0.5
    21.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c始(SO2)=0.4ml•L-1,c始(O2)=1ml•L-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则此反应中SO2的转化量为
    A.0.24ml•L-1B.0.28ml•L-1C.0.32ml•L-1D.0.26ml•L-1
    核心知识6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增加水的量或升高温度,都可以加快镁跟水的反应速率。
    ②增加硫酸的浓度,一定可以加快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速率。
    ③在可变体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充入氮气化学反应速率一定不改变。
    ④对于反应,加入KCl固体,逆反应速率瞬时增大,随后正反应速率增大
    A.①②B.①④C.②④D.无
    23.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Q(Q>0),改变条件,其平衡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往正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催化剂,往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往正反应方向移动D.移走氮气,往正方向方向移动
    24.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大压强④降低压强⑤加入正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
    25.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g)+6H2(g)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2m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B.当v(CO2)=2v(CH3CH2OH)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移去水蒸气,可增大正反应速率
    D.恒压,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6.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s) Z(g)+W(g),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
    对该反应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温度不变,增加X的量,K增大
    C.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D.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27.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B.恒温恒容下,增大H2浓度平衡常数K减小
    C.平衡移动时,K值一定变化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28.已知化学反应
    ①:Fe(s)+CO2(g)FeO(s)+C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1
    ②:Fe(s)+H2O(g)FeO(s)+H2(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2
    在温度973 K和1173 K的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请填空: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表达式:K3= 。推断出反应③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写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
    核心知识7 化学反应的方向
    29.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C.电解饱和食盐水D.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30.下列过程中熵变为负值的是
    A.液态溴蒸发变成气态溴B.SnO2(s)+2H2(g)=Sn(s)+2H2O(l)
    C.电解水生成H2和O2D.公路上撒盐加快冰融化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自发的反应一定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其成为自发反应
    B.相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小,固态时熵值最大
    C.反应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D.恒温恒压下,且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32.自由能的变化(△G)是反应方向判断的复合判据:△G=△H﹣T△S,△G<0时,反应正向自发进行。已知工业上常利用CH4和H2O来制备水煤气,原理为CH4(g)+H2O(g)=CO(g)+3H2(g)△H>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0,高温下能自发B.△S<0,高温下能自发
    C.△S<0,低温下能自发D.△S>0,任何温度下能自发
    核心知识8 化学反应的调控
    33.氨催化氧化的反应为:4NH3(g)+5O2(g)4NO(g)+6H2O(g),∆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S<0
    B.催化剂降低了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C.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或使用高效催化剂均能提高氨气的平衡转化率
    34.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分析合成氨工业中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是( )
    A.提高分离技术
    B.研制耐高压的合成塔
    C.研制低温催化剂
    D.探索不用和合成氨的新途径
    35.下列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动力、设备,材料允许的情况下,反应尽可能在高压下进行
    B.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工业合成氨
    C.在工业合成氨中,N2、H2的循环利用可降低成本
    D.及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氨气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6.下表所列实验数据是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物中的含量(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投料比
    (1)比较200℃和300℃时的数据,可判断出升高温度,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合成氨的正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 (填序号)
    A 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D 低温、低压
    (3)500℃、时,的转化率为 。
    (4)工业中实际生产氨时,考虑到浓度对化学平衡及反应速率的影响,常采取的措施有: 。
    物理量编号
    V(0.20ml/LH2C2O4溶液)/mL
    V(蒸馏水)/mL
    V(0.010ml/L酸性KMnO4溶液)/mL
    m(MnSO4)/g
    T/℃


    2.0
    0
    4.0
    0
    50

    2.0
    0
    4.0
    0
    25

    1.5
    a
    4.0
    0
    25

    2.0
    0
    4.0
    0.1
    25
    T/℃
    700
    800
    900
    1000
    1200
    K
    0.6
    0.9
    1.3
    1.8
    2.7
    K
    温度
    K1
    K2
    973 K
    1.47
    2.38
    1173 K
    2.15
    1.67
    0.1
    10
    20
    30
    60
    100
    200
    15.3
    81.5
    86.4
    89.9
    95.4
    98.8
    300
    2.2
    52.0
    64.2
    71.0
    84.2
    92.6
    400
    0.4
    25.1
    38.2
    47.0
    65.2
    79.8
    500
    0.1
    10.6
    19.1
    26.4
    42.2
    57.5
    600
    0.05
    4.5
    9.1
    13.8
    23.1
    31.4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有些反应无明显现象,如酸碱中和反应速率很快,但无明显实验现象,故A错误;
    B.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其浓度变化值为0,故不能用它们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B错误;
    C.由于化学计量数不一定相同,所以在该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不一定都为0.5ml/L,故C错误;
    D.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D正确;
    答案选D。
    2.A
    【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方程式可知4V(B)=5V(C),A正确;
    B.应该是6V(B)=5V(D),B错误;
    C.应该是3V(A)=2V(D),C错误;
    D.应该是5V(A)=4V(B),D错误;
    答案选A。
    3.C
    【详解】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A和B不能完全转化为C,A错误;
    B.2s内用物质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0.3ml·L-1·s-1,v(B)=v(C)=×0.3ml·L-1·s-1=0.15ml·L-1·s-1,B错误;
    C.2s内用物质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0.3ml/(L•s),v(A)=v(C)=0.3ml/(L•s),C正确;
    D.△c(B)=)=△c(C)=×0.6ml/L=0.3ml/L,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3ml/L=0.7ml/L,D错误;
    答案选C。
    4.B
    【详解】根据,知,所以6s内B消耗0.6ml,则A消耗1.8ml,则剩余A为4-1.8=2.2ml,正确选项为B。
    5.B
    【详解】A.碳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消耗氢离子,放出的氢气量减小,故不选A;
    B.硫酸中加水,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放出氢气的量不变,氢离子浓度降低,放出氢气的速率减慢,故选B;
    C.加入硫酸铜溶液,锌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锌与硫酸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C;
    D.硫酸铵和锌反应放出氢气,加入硫酸铵(固体),放出氢气的量增多,故不选D。
    故选B。
    6.A
    【详解】A.减小压强,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发生钝化,阻止反应的进行,故B错误;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溶液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答案选A。
    7.B
    【分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且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以此来解答。
    【详解】由温度可知,乙的反应速率最小;由物质的量可知,丙的反应速率小于甲和丁;由催化剂可知,丁的反应速率大于甲,则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丁、甲、丙、乙;
    故答案选B。
    8.D
    【详解】A.由图可知,无催化剂时,随反应进行,生成物浓度也在增加,说明反应也在进行,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催化剂I比催化剂Ⅱ催化效果好,说明催化剂I使反应活化能更低,反应更快,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使用催化剂Ⅱ时,在0~2min 内Y的浓度变化了2.0ml/L,而a曲线表示的X的浓度变化了2.0ml/L,二者变化量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a曲线不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故C错误;
    D.使用催化剂I时,在0~2min 内,Y的浓度变化了4.0ml/L,则(Y) ===2.0,(X) =(Y) =2.0=1.0,故D正确;
    答案选D。
    9. 增大 增大 减小 不变 不变 减小
    【详解】(1)在容器容积不变时,充入1 ml H2即c(H2)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
    (3)扩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各成分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保持充入1 ml H2(g)和1 ml I2(g),压强未变,体积增大,浓度也不变,则速率不变;
    (5)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1ml N2,N2不参与反应,参与反应的各成分浓度未变,则反应速率不变;
    (6)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充入N2,体积增大,各成分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
    10. 硫酸 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 温度 催化剂 0.5 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时间
    【详解】(1)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盐酸具有还原性,KMnO4溶液用硫酸酸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锰离子和水,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
    (2)实验①②是在相同浓度,不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但反应温度不同,则为探究温度对速率的影响;而实验②④是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的,但②不使用催化剂,而④使用催化剂,则为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混合液的总体积必须相同,实验②溶液总体积为6mL,则实验③中所需水的体积a=6mL-1.5mL-4.0mL=0.5mL;反应速率需要通过时间的快慢来体现,则乙中需要测量的是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时间。
    11.D
    【详解】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能量比平均能量高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我们把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故A正确;
    B.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
    C.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降反应的活化能,故C正确;
    D.非活化分子不具备较高的能量,不能引发化学反应,不能发生有效碰撞,故D错误;
    故选:D。
    12.B
    【详解】①若通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增大压强,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活化分子数目越多,有效碰撞的几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正确;
    ③当升高温度时,由于分子吸收能量,使原先不是活化分子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故正确;
    ④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而不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错误;
    ⑤使用催化剂,降低分子所需的能量,使有效碰撞频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错误;
    ⑥如果使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则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⑦如果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可以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正确的有②③⑥⑦共4个;答案选B。
    13.A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①中生成物能量高于反应物,则催化反应①是吸热反应,A项错误;
    B.由图可知,E1是催化反应①对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B项正确;
    C.催化反应②对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2+E3),C项正确;
    D.对于总分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则ΔH<0,E3>0,所以ΔH=-E3,D项正确;
    答案选A。
    14.B
    【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的∆H=,A项错误;
    B.是正反应的活化能,是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活化络合物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的平均能量的差值,B项正确;
    C.温度升高,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分子总数不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C项错误;
    D.加入催化剂可以减小,反应速率加快,但不变,D项错误;
    答案选B。
    15.A
    【详解】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若W为非气体,则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但质量不同,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W为气体,则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气体总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A正确;
    B.若W为气体,反应物均为气体,容器的容积固定,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选项B错误;
    C.若W为非气体,则反应两边是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反应中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无法判断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选项C错误;
    D.Z的消耗速率等于X的生成速率的2倍,只说明逆反应速率,无法体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6.A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加,则X、Y是反应物,Z为生成物,0~2min内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为0.3∶0.1∶0.2=3∶1∶2,反应2 min后各种物质都存在,且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中各物质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化学方程式为3X+Y2Z,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2 min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可逆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只不过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正确;
    C.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反应开始至2 min,Z的反应速率为v(Z)==0.05 ml·L-1·min-1,C正确;
    D.由图可知开始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2 ml,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9+0.7+0.2)ml=1.8 ml,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反应达平衡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0.9倍,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17.C
    【详解】化学平衡常数K与化学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物浓度等均不能改变平衡常数K;平衡常数K越大,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答案选C。
    18.D
    【详解】A.C(s)+H2O(g)CO(g)+H2(g),固体参与的反应,固体不列入表达式中,且气态水参加反应时,水列入表达式中,则K=,故A正确;
    B.SO3(g)SO2(g)+O2(g),气体参加的反应,气体列入表达式中,则K=,故B正确;
    C.I-(aq)+AgCl(s)AgI(s)+Cl-(aq),固体参与的反应,固体不列入表达式中,则K=,故C正确;
    D.Cl2(g)+H2O(l)HCl(aq)+HClO(aq),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水不列入表达式中,则K=,故D错误;
    故选D。
    19.D
    【详解】对于反应2SO2+O2 2SO3,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0020 ml• L-1、0.0025 ml• L-1、0.0020 ml• L-1,,故选D。
    20.A
    【分析】同一温度下互为逆反应的两个反应平衡常数应互为倒数
    【详解】A.反应2NH3⇌N2+3H2,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0.25,则,在相同温度下,该条件下反应N2+3H2⇌2NH3的平衡常数,故A正确;
    B.同一温度下互为逆反应的两个反应平衡常数应互为倒数,所以平常数为1÷0.25=4,B错误;
    C.同一温度下互为逆反应的两个反应平衡常数应互为倒数,所以平常数为1÷0.25=4,C错误;
    D.同一温度下互为逆反应的两个反应平衡常数应互为倒数,所以平常数为1÷0.25=4,D错误;
    故选A。
    21.C
    【详解】
    由平衡常数的定义 ,解得x=0.32;
    故选C。
    22.D
    【详解】①水的浓度为定值,增大水的量不影响镁跟水的反应速率,故①错误;②若为浓硫酸,与锌反应不生成氢气,故②错误;③在可变体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充入氮气,容器的体积增大,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发生变化,反应速率发生变化,故③错误;④对于反应,氯离子和钾离子不参与反应,加入KCl固体,平衡不移动,故④错误;因此没有正确的,答案选D。
    23.A
    【详解】A.反应N2(g)+3H2(g)⇌2NH3(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往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正确;
    B.催化剂只能同等程度的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动,故B错误;
    C.反应N2(g)+3H2(g)⇌2NH3(g)+Q(Q>0)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往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
    D.移走氮气,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往逆方向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24.C
    【分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根据外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效果分析。
    【详解】①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向移动,不利于Z的生成,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则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有利于Z的生成,故②符合题意;
    ③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有利于Z的生成,故③符合题意;
    ④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用Z的生成,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加入正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平衡不移动,故⑤不符合题意;
    ⑥分离出Z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有利于Z的生成,故⑥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⑥;
    答案选C。
    25.A
    【详解】A.氢原子结合生成氢气分子,氢原子之间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则2 m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高于1 m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A正确;
    B.未指出反应速率的正、逆,因此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B错误;
    C.移去水蒸气的瞬间,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减小,由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减小,正反应速率减小,C错误;
    D.恒压,充入惰性气体,则容器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各气体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D错误;
    答案选A。
    26.D
    【详解】A. 反应2X(g)+Y(s) Z(g)+W(g)中,Y为固体,则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 K只受温度的影响,和物质的量的增加没关系,即温度不变,增加X的用量,K不变,故B错误;
    C. 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但平衡不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
    D. 根据表格数据知:温度越高,反应的K越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
    答案为D。
    27.D
    【详解】A.根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O+ H2O(g),A错误;
    B.平衡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B错误;
    C.平衡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只有改变温度引起的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其余条件引起的平衡移动,K值不变,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可知,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即CO2+H2CO+ H2O(g)平衡正向移动,故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D。
    28.(1)吸热
    (2) 吸热
    (3)CE
    (4) 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 降低温度或从体系中分离出H2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吸热,故答案为:吸热。
    (2)依据反应③:CO2(g)+H2(g)CO(g)+H2O(g),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已知:①:Fe(s)+CO2(g)FeO(s)+CO(g);②:Fe(s)+H2O(g)FeO(s)+H2(g);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③:CO2(g)+H2(g)CO(g)+H2O(g),则K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温度升高,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③正反应吸热,故答案为:;吸热。
    (3)CO2(g)+H2(g)CO(g)+H2O(g)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要使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实质是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故A不符合;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压强减小,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故B不符合;
    C.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平衡正向移动,故C符合;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D不符合;
    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故E符合;
    故答案为:CE。
    (4)①图甲中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故答案为: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
    ②图乙中t2时刻CO2浓度增大,而CO的浓度降低,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或从体系中分离出H2,故答案为:降低温度或从体系中分离出H2。
    29.C
    【详解】A.扩散现象,是熵增加的自发过程,A不符合题意;
    B.冰的熔点为0℃,水常温是液体,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是熵增加的自发过程,B不符合题意;
    C.电解饱和食盐水,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强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不是自发过程,C符合题意;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发生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属于电化学腐蚀,是自发进行的化学过程,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0.B
    【分析】熵值是描述混乱度的物理量,ΔS>0说明反应过程中熵值增大,混乱度增加;ΔS<0说明反应过程中熵值减少,混乱度降低。
    【详解】A.对于同一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次之,因此液体溴转化为气态溴,熵值增加,A项错误;
    B.反应SnO2(s)+2H2(g)=Sn(s)+2H2O(l)的发生导致体系内混乱度降低,熵值减小,ΔS<0,B项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会使体系内混乱度增加,熵值增大,ΔS>0,C项错误;
    D.冰融化成水,会使熵值增大,ΔS>0,D项错误;
    答案选B。
    31.C
    【详解】A.且的反应,即使改变条件也不能自发进行,A错误;
    B.熵是指体系的混乱程度,相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B错误;
    C.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判据是,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要使,必须满足,C正确;
    D.恒温恒压下,且的反应,,反应一定可以自发进行,D错误;
    选C。
    32.A
    【详解】CH4(g)+H2O(g)=CO(g)+3H2(g) △H>0,反应发生使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则△S>0,由于△H>0、△S>0,则在高温下△G<0,反应能自发进行,故合理选项是A。
    33.B
    【详解】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S>0,A项错误;
    B.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B项正确;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C项错误;
    D.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34.C
    【详解】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即在低温条件下,的体积分数较高,但目前所用催化剂——铁触媒的活性最大时的温度在500℃左右,故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是研制低温催化剂,故答案选:C。
    35.B
    【详解】A.合成氨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压强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则在动力、设备、材料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在高压下进行,故A正确;
    B.合成氨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后不利于氨气的生成,故B错误;
    C.合成氨中N2和H2的循环使用,可以提高原料气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故C正确;
    D.及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氨气,反应物浓度减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B。
    36. 逆反应 放热 C 41.77% 加入过量或及时从平衡体系中移走
    【详解】(1)表中数据表明:恒压时,升高温度,的含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逆反应;放热。
    (2)由反应知,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低温、高压,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平衡向右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故C符合题意。
    (3)假设的用量为的用量为的消耗量为,则:
    平衡时的含量为,得,则,故答案:41.77%
    (4)实际工业合成氨时,考虑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还可以向体系中加入稍过量的N2或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NH3;故答案为:向体系中加入稍过量的N2或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NH3。
    相关试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整理与复习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3749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整理与复习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a>,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整理与复习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3749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整理与复习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a>,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1整理与复习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3749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整理与复习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中化学试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