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课件
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三国家战略和海洋权益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三国家战略和海洋权益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②主要对策,海洋权益,南海诸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 国家战略1.建设主体功能区(1)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目的及背景
(2)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如京津
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
(2)现阶段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①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举例说明我国重要发展战略(1)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两核三轴一带”。
(2)长江经济带: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典例 [2021天津,16(1)(2),12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
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1)说明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6分)(2)上图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说明这一举措对促进京津冀交通一
体化的意义。(6分)
答案 (1)距北京近;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过;生产成本低;工业基础雄厚;政策支持。(答出3点即可)(2)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程联运(与京津地铁连接);完善京津冀交通运输网络(增
加轨道交通的覆盖区域);节省交通出行时间。
解析 (1)“‘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说明有政策支持;图中能明显看出武清区距北京近,且交通条件优越;图中显示有多个科技产业园,说明有先进制
造业的工业基础;地租、劳动力等成本相对较低,节省了生产成本。(2)交通线的建设
会完善交通运输网,节省交通出行时间;图示轻轨与地铁相联,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
的联程联运,交通改善作用更加突出。
4.长江经济带的发展(1)长江经济带自然环境差异
(2)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
(3)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发展方向
(4)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意义①资源优势互补,缩小区域差异;②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③挖掘长江中上游经济发展潜力;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⑤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⑥加强长江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
典例 (2023江苏南通二模,11—13)“胡焕庸线”不仅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也是自然
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分界线。有学者为深入研究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将“胡
焕庸线”以东区域细化为3个梯度。下图为长江经济带“胡焕庸亚线”分布示意
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推测长江经济带四区域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Ⅳ、Ⅱ、Ⅲ、Ⅰ B.Ⅱ、Ⅳ、Ⅲ、ⅠC.Ⅳ、Ⅲ、Ⅱ、Ⅰ D.Ⅱ、Ⅲ、Ⅳ、Ⅰ2.影响Ⅱ、Ⅲ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河流3.提高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流动B.加快自然资源开发,提高资源自给能力C.推进“三孩”政策,缓解人口的老龄化
D.推广精细农作方式,提升农副产品品质
答案 1.A 2.B 3.A
解析 1.Ⅰ区域为青藏高原东部、川西高原地区,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人口密度最小;Ⅱ区域包含成都、重庆和昆明等城市,覆盖成渝城市群的主体,
人口密度较大;Ⅲ区域主要为神农架、巫山和云贵高原等地形区,山地众多,交通不便,
人口密度相对较小;Ⅳ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经济发达,自然环境优越,人口
密度最大。因此四区域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Ⅳ、Ⅱ、Ⅲ、Ⅰ。2.由上题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Ⅱ区域平原和高原面积较大,地势起伏较小,耕作条件
较好,环境承载力较大。而Ⅲ区域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耕地面积小,
环境承载力小,因此影响Ⅱ、Ⅲ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两区域均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河流差异不是影响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流动,能够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提高长江经
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A正确;加快自然资源开发会加速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自
然资源数量,降低资源环境承载力,B错误;推进“三孩”政策,使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
的消耗也会增加,不利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C错误;推广精细农作方式对提高资源
环境承载力的作用有限,不是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效措施,D错误。
名师点睛 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
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等。
考点2 海洋权益1.我国的海洋国情
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
底土等。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称
为公海。
(1)对海洋权益诉求的变化对海洋权益的争夺,从过去主要围绕军事目标、战略要地和海峡通道发展到更广泛的
海洋资源及其他相关经济利益。(2)维护海洋权益的必要性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维护海洋权益不仅可以为海洋开发活
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而且能够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
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与周边国家也存在着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我国政
府一贯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典例 (2023福建福州质检,6—7)养殖网箱和养殖工船均是人类拓展海洋生产空间的
重要设备。养殖网箱漂浮在海面上(图1),大部分用于近海养殖;养殖工船在船体内设
置养殖仓,主要用于深远海养殖。我国建造的“国信1号”(图2)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
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与养殖网箱相比,养殖工船的优势体现在 ( )①躲避台风能力更强 ②渔业生产成本更低③基本不受赤潮威胁 ④养殖用水更新更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我国在南海发展海洋养殖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主要影响是 ( )A.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B.缓解陆地空间的压力C.扩大专属经济区范围D.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
答案 1.B 2.A
解析 1.由图文材料可知,养殖网箱漂浮在海面上,大部分用于近海养殖;而养殖工船在船体内设置养殖仓,主要用于深远海养殖。与养殖网箱相比,养殖工船灵活性较好,
可以行驶到不受台风及赤潮影响的海域,躲避台风能力更强,基本不受赤潮威胁,①③
正确;在船体内设置养殖仓,建设成本较高,且养殖仓内的海水流动性差,水体更新速度
较慢,②④错;故选B。
名师点睛 养殖工船的排水量大(10万吨级),重量大,抵御和躲避台风的能力强。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南海发展海洋养殖(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海洋国土
安全的主要影响是在我国领海范围内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A正确;缓解陆地空间的压
力不属于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B错;专属经济区是根据海岸基线划定的,与在南
海进行海洋养殖无关,C错;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是保障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重要手段,
而不是影响,D错。
4.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三国家战略和海洋权益练习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三国家战略和海洋权益习题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3国家战略和海洋权益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国家战略,②主要对策,考点2海洋权益,南海诸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