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北省大名县2022_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北省大名县2022_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01
    河北省大名县2022_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02
    河北省大名县2022_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大名县2022_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大名县2022_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共14页。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如图所示为外界O2到肝细胞中被消耗的路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外界O2被肝细胞消耗需经过11层生物膜
    B.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C.肝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完全不同
    D.外界O2进入内环境是顺浓度梯度,内环境中CO2排出是逆浓度梯度
    2.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B.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C.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D.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3.醉氧即低原反应,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嗜睡、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B.与醛固酮、血红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非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组成突触
    B.外周神经系统中,脑神经和脊神经均是指传出神经
    C.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可分为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两大类
    D.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将非条件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
    5.有一种生化毒气能强烈抑制人的乙酰胆碱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不能分解成乙酸和胆碱。对这种生化毒气作用效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可以保护突触不被乙酰胆碱酶破坏
    B.可以避免乙酰胆碱被及时分解
    C.能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D.人的中毒症状可能是全身肌肉持续收缩进而引起抽搐
    6.俗话说“苦尽甘来”,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细胞(TRC)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区域,产生甜味和苦味(如下图,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Cbt产生的苦觉会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B.神经冲动在①处传递和②处传导形式分别为化学信号和电信号
    C.CeA产生的甜觉能传至苦味中枢GCbt,所以“甜不压苦”
    D.甜味和苦味分子引起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7.如图为神经元甲、乙形成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点受到适宜刺激而兴奋,兴奋处膜电位发生变化,这是K+外流引起的
    B.神经冲动由甲传向乙不需要消耗能量
    C.刺激b点和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均偏转两次
    D.甲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与乙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引起乙膜电位的变化
    8.在医院看病或者体检,经常会化验血液。采集手指血时,人会感觉疼痛但不会缩手,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递质
    C.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9.人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的神经中枢,使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人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受损,则其看不懂文字
    B.感觉性记忆经过反复运用、强化才可能转化为第一记忆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D.短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0.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分泌液。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不通过神经中枢直接到达胰腺
    C.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
    D.胰腺细胞上有促胰液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
    11.妊娠糖尿病是女性妊娠期间可能患的一种糖尿病,妊娠结束后病症逐渐消失。葡萄糖转运蛋白CLUT-4可介导葡萄糖跨膜运输。临床发现患有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孕妇。下图是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持续很高,可能会导致胎儿的生长发育异常
    B.胰岛素促进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增加细胞膜上GLUT-4的含量
    C.患者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GLUT-4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孕妇
    D.如果孕妇通过诊断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应每餐合理控制糖类的摄入量
    12.下图为下丘脑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Ⅱ比激素Ⅲ的靶细胞种类少
    B.靶细胞为肌细胞时,激素Ⅰ为胰岛素
    C.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体内激素Ⅱ含量偏多
    D.当人饮水过多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释放激素Ⅲ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13.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同30℃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的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因此,a1>a2 b1C.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多
    D.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14.中国女排是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她们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砥砺奋进。下列有关女排队员在激烈比赛过程中的稳态调节,说法错误的是一项( )
    ① 细胞呼吸增强,产生更多CO2经体液传送调节呼吸中枢活动维持pH平衡
    ②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旺盛维持体温平衡
    ④.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调节水平衡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15.人体皮肤损伤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伤口并引起感染。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属于( )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免疫自稳D.免疫防御、免疫监视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全对得4分,少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6.分析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乙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共穿过了5层磷脂双分子层
    17.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利用心得安和阿托品进行如下实验(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对两组健康青年分别注射等量的阿托品和心得安各4次,给药次序和测得的平均心率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B.注射阿托品后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副交感神经作用加强
    C.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8次心率的测定
    D.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
    18.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 B.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
    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D.听觉的产生过程属于反射
    19.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设计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实验;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
    B.食物引起味觉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
    D.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20.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D.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甲处低于乙处
    三、非选择题
    21.(每空3分,共12分)
    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内环境主要由图中的_______________组成(填字母)。
    (2)正常情况下,图中____(填字母)中的CO2浓度最高。
    (3)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岛素,这两种物质可以进入血浆的是_____。
    (4)某人喝入些许食醋后不会引起血浆pH明显下降,与它含有的_________、HPO42-/H2PO4-等缓冲对有关。
    22.(每空3分,共18分)人的手不小心触碰到了火或者尖锐的东西,手上的感觉神经末梢接受到这种刺激,神经将信息传递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信息,手就会迅速缩回。下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及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手指在受到针刺时,产生的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__(填“①→⑤”或“⑤→①”),兴奋传到④时细胞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结构丙中,突触是由______(填序号)组成的,当兴奋传导至4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
    (3)刺激图中的④,A、B两处的电流表中能发生偏转的是______,依据是______。
    23.(每空4分,共20分)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_____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__(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向A、B组小鼠注射等量且适宜浓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观测。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
    (4)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支持观点______;
    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支持观点______。
    高二生物答案
    1.A 解析:A、外界O2被肝细胞消耗需经过肺泡壁细胞(2层膜)、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血浆(2层)、进入红细胞(1层)、红细胞出来(1层)、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2层)、进入肝细胞(1层),进入线粒体(2层),共11层膜,A正确;
    B、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组织液中,B错误;
    C、肝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为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C错误;
    D、气体的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所以,外界O2进入内环境是顺浓度梯度,内环境中CO2排出也是顺浓度梯度,D错误。
    2.D 解析:A、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会分别增加10mL,A错误;
    B、细胞内液Na+的增加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B错误;
    C、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所以大部分分布在细胞外液,不会50%在细胞内,50%在细胞外,C错误;
    D、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D正确。
    3.B 解析:A、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除了丢失水分外还丢失大量的无机盐,因此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以保持渗透压的稳定,A正确;
    B、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错误;
    C、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即氧气含量的突然增加导致内环境中氧气含量发生变化的过程,C正确;
    D、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因此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4.A 解析:A、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接触位点,形成突触,A正确;
    B、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均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B错误;
    C、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C错误;
    D、条件反射的形成是将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形成以后仍需非条件反射强化和巩固,D错误。
    D、DN1P神经元释放的递质CNMa与CNMa受体结合会抑制PI神经元兴奋,D错误。
    5.A 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这种生化毒气能强烈抑制人的乙酰胆碱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乙酰胆碱水解,A错误;
    B、这种生化毒气能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可以避免乙酰胆碱被及时分解,B正确;
    C、乙酰胆碱不能及时水解,会持续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C正确;
    D、由于人中毒后乙酰胆碱不能及时水解,会持续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人的中毒症状可能是全身肌肉持续收缩进而引起抽搐,D正确。
    6.A 解析:AC、据图中的信息解释“甜不压苦”的生物学机制是: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当动物摄入甜味物质,能在CeA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不能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不压苦,但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从图中可知,会正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A正确,C错误;
    B、①是突触结构,神经冲动在①传导的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是神经纤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电信号,B错误;
    D、甜味和苦味分子引起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的过程缺少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D错误。
    7.D 解析:A、若a点受到适宜刺激而兴奋,兴奋处膜电位发生变化,这是Na+内流引起的,A错误;
    B、神经冲动的传导由甲到乙的过程是利用神经递质的传递,甲释放神经递质是采用胞吐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因此,电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兴奋的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电刺激c点,指针偏转一次,C错误;
    D、甲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与乙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引起乙膜电位的变化,D正确。
    8.A 解析:A、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此过程中神经纤维未离体,兴奋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A错误;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需要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B正确;
    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C正确;
    D、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故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正确。
    9.C 解析:A、若人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受损,则其听不懂话,大脑皮层语言中枢V区受损,则其看不懂文字,A错误;
    B、若对感觉性记忆加以注意,则可以将这个瞬时记忆转化为第一记忆,B错误;
    C、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正确;
    D、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的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错误。
    10.D 解析:A、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是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错误;
    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要通过神经中枢才能到达胰腺,B错误;
    C、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胰腺细胞,C错误;
    D、胰腺的分泌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即胰腺细胞上有促胰液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D正确;
    11.C 解析:A、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持续很高,可能会导致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进而导致胎儿的生长发育异常,A正确;
    B、据图可知,胰岛素经过信号传导后可以促进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进而增加细胞膜上GLUT-4的含量,B正确;
    C、据图可知,GLUT-4基因表达不足会使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增加受阻,导致细胞对胰岛素不够敏感,C错误;
    D、如果孕妇通过诊断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由于血糖含量偏高,故应每餐合理控制糖类的摄入量,D正确。
    12.B 解析:A、激素Ⅱ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其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激素Ⅲ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A错误;
    B、胰岛素能促进肌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也能使肌细胞合成肌糖原,而胰高血糖素只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因此,靶细胞为肌细胞时,激素Ⅰ为胰岛素,B正确;
    C、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体内缺碘元素,激素Ⅱ含量偏少,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使得甲状腺肿大,C错误;
    D、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即下丘脑通过垂体释放激素Ⅲ的量减少,进而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使尿量增多,D错误。
    13.B 解析: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觉等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A正确;
    B、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由于a1=b1、a2=b2,因此b1>b2,B错误;
    C、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由于机体出汗减少,因此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C正确;
    D、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反射,且是非条件反射,D正确。
    14.B 解析:①在运动中,物质氧化分解速度加快,可以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同时产生更多CO2经体液传送调节呼吸中枢活动维持pH平衡,①正确;
    ②肌糖原不能水解成葡萄糖,只能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②错误;
    ③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温升高,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旺盛维持体温平衡,③正确; ④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④错误。
    15.A 解析:清除外来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因此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属于免疫防御,A正确,BCD错误。
    16.BD 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肝细胞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甲是组织液,乙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乙是血浆,丙为淋巴。如果血浆(乙)中的蛋白质偏低,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会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
    B.NaHCO3为缓冲物质,可与乙血浆中的乳酸反应,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B正确;
    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以神经调节为主,C错误;
    D.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再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1层肝细胞膜,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2层膜),共5层膜,5层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17.AD 解析: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A正确;
    B、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注射阿托品会阻断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收缩的抑制作用减弱,心率加快,即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B错误;
    C、加上对照组,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9次心率的测定,C错误;
    D、由图分析可知,注射阿托品后心率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心得安,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D正确。
    18.AD 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K+内流为顺浓度梯度,可知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高于膜内,A错误;
    B、K+内流而产生兴奋,该过程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正确;
    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局部电流,即电信号的形式传导,C正确;
    D、由题干信息可知,兴奋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没有相应的效应器,反射弧不完整,故不属于反射,D错误。
    19.AB 解析: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因此属于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A正确;
    B、感觉中枢都在大脑皮层,因此食物引起味觉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正确;
    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它们的反射弧不同,C错误;
    D、条件反射必须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失,D错误。
    20.ABCD 解析: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升高,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化成非糖物质,故血糖浓度降低,因此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A正确;
    B、如果器官为肝脏,饥饿时肝脏中肝糖原分解加强,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B正确;
    C、血液经过肾之后,尿素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最后经肾小管排出体外,所以尿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C正确;
    D、如果器官为胰腺,饭后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随血液从乙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以饭后胰岛素浓度甲处低于乙处,D正确。
    21.(1)ABC (2)D (3) 胰岛素 (4) HCO3-/H2CO3
    解析:(1)内环境即为细胞外液,其主要由图中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分别对应于图中的B(血浆)、A(组织液)和C(淋巴)。
    (2)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的产物,在细胞中的线粒体中生成,因此,正常情况下,图中组织细胞,即D中的CO2浓度最高。
    (3)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岛素,其中胰蛋白酶作为胰液的组成成分在消化道内起作用,因此胰腺分泌出胰蛋白酶后需要通过导管进入到消化道内,而胰岛素作为一种激素需要通过体液的传送到达靶细胞的部位起作用,可见这两种物质可以进入血浆的是胰岛素。
    (4)某人喝入些许食醋后不会引起血浆pH明显下降,与它含有的缓冲对有关,血浆中存在的缓冲对主要有HCO3-/H2CO3、HPO42-/H2PO4-等缓冲对有关。
    22.(1) ①→⑤ 由正电位转变为负电位
    (2) 4、5、6 电信号→化学信号
    (3)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④位于传出神经,刺激④产生的兴奋不能通过突触传至A所在的位置
    解析:(1)据题图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突触,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兴奋在人体内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传递方向是①→⑤,动作电位产生时,Na+内流,使细胞膜外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2)结构丙中,突触由突触前膜(4)、突触间隙(5)、突触后膜(6)组成。兴奋传导至4突触前膜时,电信号会转化为化学信号。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④位于传出神经,刺激④产生的兴奋不能通过突触传至A所在的位置,因此A处电流表不能发生偏转,B处可以。
    23.(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2)甲状腺
    (3)促甲状腺激素(TSH)
    (4) 一 二
    解析:(1)本题实验的因变量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的变化,因此要测定A、B两组动物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
    (2)要验证这是不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需要切除实验动物的甲状腺,防止甲状腺激素对实验产生干扰,同时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以排除外伤手术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3)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TSH)。
    (4)实验结果及结论:若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则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若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则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
    相关试卷

    重庆市2022_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十四周12月联考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2_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十四周12月联考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剩州市八县市2022_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剩州市八县市2022_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