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语文试卷

    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语文试卷第1页
    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语文试卷第2页
    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语文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阅读下列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
    在所有用文字写成的篇章中,文学作品业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一种,因为它大概是最贴近生命的。 ①它记载了个体的生命轨迹和情感历程,以多样化的文体和形式 再现或表现了生命世界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②可如今,部分创作者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自出心藏地抄袭拼贴出一些贴着“文学”标签的作品。这些作品既缺乏思想内涵,也没有真情实感,缺乏对生命的体察和观照。③正因为如此,那些情真意切匠心独运的作品才尤为可贵。时代推cheng创新,但我们要时刻谨记创新不能丢掉文学创作的初裹。④ 什么是文学创作的初衷?就是关注现实并积极介入现实,始终坚持以内在力量唤醒外部世界,绝不能fū衍了事。只有如此,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振率发磺,拥有都助人摆脱蒙昧的灵性和力量。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注音。(4分)
    (1)记载( )(2)推 chóng( ) (3)fū( ) 衍 ( 4 ) 蒙 昧 ( )
    2.文中加粗词语在语境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业已 B.自出心裁 C.初衷 D.振聋发聩
    3.史中画线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四季如画,绚丽多姿。参照示例,请你在四季中另选一个季节为题,创作一首三行小诗。要求:紧扣
    季节特点,意象明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4分)
    示例
    你的创作

    银杏辞别枝头
    托着阳光
    梦 一般纷落

    5.请根据《经典常谈》的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题目。(10分)
    (1)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3分)
    A.《周易》原只是当时一部切用的卜书。早期的儒家还没注意这部书,《周易》变成儒家的经典,是在春秋末期。
    B.“四书”原本并不在一起,《大学》在《礼记》中,《中庸》《论语》《孟子》是单行的。
    C.《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书》称为“经”,始于《荀子》,到汉代 才普遍。
    D.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 一是征实,二是劝惩。《春秋》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征实作用,劝惩倒在其次,
    (2)造字和用字共有六个条例,合称为“六书”。其中造字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请判断下列字属于造字中哪一类。(4分)
    (3)小语对中国古代历史很感兴趣,请你从《经典常谈》所介绍的著作中选择一本推荐给他,并根据
    《经典常谈》说一荼推荐理由。(3分)
    我推荐:
    我的推荐理由是:

    6.综合性学习。(6分)
    外语校将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请你拟写】
    (1)为帮助同学们了解互联网时代对阅读的影响,小语同学找到这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新闻标题,要求:20字以内。(2分)
    从“看见书”到“听见书”再到“感受到书”,业界普遍感叹——新技术不仅为数字内容生产和传 播带来多重变革,也为数字阅读带来更具沉漫感的体验。
    在大数据、云计算、AR、VR、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不断创新前提下,人们的阅读互动方式 越来越多元化、场景化。Al 技术已能让一部电子书生成分角色、声音多元的音频产品,在多角色对话模 式下配备不同音色,这不仅带给了读者前所未有的沉漫式阅读感受,还大力提高了出行人群、视障和老年人等群体的阅读便利程度。针对视障群体的线上无障碍影院频道,已将《我不是药神》《大鱼海棠》等152部影片重新制作脚本、配音,加入大量旁白解说。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但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看电子书、听有声读物,还能在智能穿戴设备 支持下走进数字出版产品的场景里,真正跟各类知识进行交互。沉漫式数字阅读,将不断为人们精神文化消费提供新选择。”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说。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请你邀请】
    (2)数字阅读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数字阅 读,重外校学生会计划邀请电子科技大学李教投于11月20日上午9点在大礼堂做“数字时代的阅读生活”主题讲座,请你帮助校学生会完成下面邀请函。(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7.根据语境,写出对应诗句。(10分,每空1分)
    诗具有丰富的审美特质,给人以美的熏陶和感染。
    读诗,我们随古人观赏山川美景,得自然意趣。乍暖还寒时候,乱花初放,芳草才生, 一派欣欣向 荣,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① ”;夕阳残照,山树皆呈现出浓浓的秋意,是王绩《野望》中的“树树皆秋色,② . ”;苍茫的大漠一马平川, 一轮落日孤悬,是王维《使至塞上》中的“③ ,长河落日圆”。
    读诗,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古人的不凡志向。年迈的志士,雄心尚存,是曹操《龟虽寿》中的“④ , 壮心不已”;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是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的“⑤ ?松柏有本性”。
    读诗,我们品读游子心中割舍不掉的牵挂思念之情。《黄鹤楼》中,凝眸远望,浩渺的烟波笼罩着 宽阔的江面,崔颢用“⑥ ?”传达了遥望故乡而不可见生出 的无限愁思;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不舍诗人离去,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⑦ ”含蓄地发出了思乡之巧。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来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记雪月之观
    沈周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 下皆虚澄,又 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泥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
    可爱。 ……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4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 ……念平生此景亦不 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因笔之。
    【注释】①太素:素净。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 4 分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4 分 )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

    10.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甲文某些副词值得品味,如“怀民亦未寝”的“亦”:可理解为如此月色他也未睡在“我”意料之 中,还可理解为发现友人也未睡觉的惊喜不已。
    B.甲文表达的感情微妙而复杂,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 中。
    C. 甲文按照写景-叙事-议论抒怀的顺序,先写月下之景,再叙携友赏月之事,最后抒复杂难言之怀。 D. 乙文多用散句,四、八、十言均有,节奏舒缓,不求统一。
    11. 【甲】【乙】两文画线句在写景手法和景色特点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 分)



    三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小语同学阅读《父亲的屠龙术》 一文后,做了以下批注,请你结合老师评语的内容,帮他完善。(16分)
    父亲的屠龙术
    舒飞廉
    ①寒冬腊月,在二楼上,用那个朱砂红的电锅,煮一点水饺,喝一点辣酒,来讲讲过去六七十年间父亲解锁到的技能。
    ㅤㅤ②他老人家一定会得意地将二胡列为第一。十年前他带着母亲远赴南宁,入住我弟弟家,还只能将我送的一把“水货”二胡嘎嘎拉响,杀鸡赶鸭,勉强凑成一支曲子。他在母亲的抗议与投诉中坚持不懈,去公园找师父,上网搜视频,在小院里将他的《二泉映月》拉给水池里的巴西龟与笼子中的荷兰鼠听。现在他在小区的凉亭里拉二胡,路人都会情不自禁,在小河淌水般优雅而流畅的弦乐里停下脚步,上午九十点老人们聚在邕江边唱戏赛歌,都得指望他的一把二胡来定调与伴奏。
    ㅤㅤ③虽然晚年在城市社区里“大放异彩”,但父亲也还是常常抱怨自己“农村户口”的身份,觉得一辈子务农,“腿上的泥巴都没有洗干净”,这一份难过,恐怕还有一点点像孔老夫子。孔子讲:“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父亲大概也是如此。他早年做生产队管技术的副队长,种稻、播麦、栽棉花,都是好手,上一辈种田人的活计,没有不会的。
    ㅤㅤ④种地求得温饱,但想以此赚到钱,将我们兄妹四个先后送进学校,是不够的。父母应对的办法,是每年开春去金神庙集上捉两头猪崽,养育到冬天,由隔壁垮的屠夫来过秤买走。春天老母鸡开窠孵二三十只鸡,年底也可返市集卖出钱。秋冬农闲,父亲与村里的男将们一起合办糖坊,剁麦芽,煮粳米,熬制饴糖。寒冬的霜雪之晨,父亲就会在匝地扑面的鸡鸣声里,推自行车出门,去陡岗镇各乡村叫卖麦芽糖。
    ㅤㅤ⑤父亲又听人讲,种蘑菇可以发财,他立马决定将我们家六间房中的两间房腾出来,去镇上买回小山一般的棉籽壳,热水瓶大小的菌种袋,将它们平整成菇床,浇水润湿,以生长平菇。平菇的生长就是一首史诗,一部交响乐。先是菌丝在菇床上伸展,纵横交织,深秋田野里的蛛网一般,渐渐地又印上了浓霜,出现一群一群粟粒般的突起,飞速地长大,变成一簇簇灰白的耳朵,搭出来重峦叠嶂的“菇丘”,这个蘑菇的王国就到了鼎盛的时刻。初冬里我们又惊又喜地收割掉这个蘑菇国,将菇床扫荡成为平原,它们还会复辟兴起第二波、第三波,大概要到过完年之后的初春,这两间厢房里的蘑菇剧才能进入尾声。
    ㅤㅤ⑥父亲后来停了菇田,将菜园交给母亲,专心钻研起了泥瓦匠的手艺。他不用吊线锤等工具,就可以飞快将一堵墙砌得笔直。在他砌墙、安柱、粉刷、贴瓷砖等“瓦匠”细目里,我最佩服的,是他盘得来一手好灶。新屋既成,只有厨屋里垒起了灶,在屋顶鳞鳞的黑瓦与矫矫屋脊间升起炊烟,这个集主人夫妇半辈子的心血,迭代兴建的房屋才有了灵魂。以砖与泥搭出基底,基底灶身往上,是分隔出不同功能区域的灶膛;由灶门进入,是宽敞的前室与稍稍逼仄的后室,在中间又微微向内凹出小小的半圆的耳室;后室尾部拱曲起来烟囱,穿过屋顶,显露三四尺左右,再戴上瓦帽,以防雨雪灌注。由灶膛向上铺设灶面,灶门上是挡火墙,前室上砌,可以稳稳地嵌住一口八印铁锅,后室是五印铁锅,耳室可以镶下一个铝制的鼓形汤锅。最后将挡火墙、灶台、室内的一截烟囱都镶上白色的马赛克,一头有脏腑的土灶,就算是大功告成。置放几天,干透了,就可以由主妇试试新火。
    ㅤㅤ⑦我们家的灶,当然也是父亲亲手盘的。腊月二十四,祭灶日,晚饭后母亲在灶门口点菜油灯,照着灶神老人家上路去天庭做年终的报告。我们虽然已经有了“饴糖自由”,但并不会在油灯旁放一碟糖块哄他说好话。我们这样的人家供养的灶神大叔,会有什么坏心眼呢。
    ㅤㅤ⑧不知道父亲现在拉着他的二胡,会不会想起他的这些“多能鄙事”。这些手艺与技能,而今也在变成屠龙术,就像当年由我们家的烟囱里飘散出来的炊烟,带着人间的馨香,已经隐入到过去世界。
    (选自2022年12月6日《文汇报》,有改动)
    批注1:由第一段可知本文主要讲父亲解锁的技能。
    老师评语1:找到了线索很好,但能梳理出思维导图就更好了。
    12.完善批注1——补足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见文末)(4分)
    ①:
    ②:
    ③:
    ④:
    批注2:引用孔子的话,对文章内容有靈要作用。
    老师评语2:关注重要句段很棒,但最好能具体分析其对文章内容和继构的作用。
    13.完善批注2——分析句子作用。(4分)



    批注3:“扫荡”和“复辟”这两个词用得真好,富有画面感。
    老师评语3: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要是能选择一个具体角度赏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可以帮助你理解更深刻。
    14.完善批注3——赏析词语妙处(4分)



    批注4:难怪标题叫“屠龙术”,原来出处在这呢!
    老师评语4:找到了出处,不妨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一下这个标题的妙处吧。
    15.完善批注4——分析标题好处。(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6—19题。(19分)
    沉香
    ①“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在《焚香》一诗 中对焚香时烟雾升腾的描述。在中国,古人有焚香净气、焚香抚琴、焚香静坐的习惯,可见人们对“香” 的喜爱。就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万香之王”——沉香。
    ②先介绍一下沉香在中国的历史吧。 a. 因此,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沉香在中国的使用和发展,即沉 香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广行于明清,发扬于当代。b. 成 书于密晋的《南方草木状》中记载:“交趾有蜜香树,干似棒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欲取香.伐 之。”这里的“蜜香”就是沉香的称谓之一,而“交趾”就是现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 c. 到了宋朝.人 们对沉香有了明确的分类,并逐渐认识了产生沉香的植物——土沉香。d. 西汉时期就有使用沉香的记载, 随着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古代丝绸之路畅通,大量沉香开始流入中国。
    ③再说说沉香的形成。沉香树是一类植物,原产地在东南亚的临近地区,在中国生要有土沉香和云 南沉香两种。但如果有机会接触到它们,你会发现这些树一点都不香,那么沉香又是如何而来的呢?其
    实中国古人很早就找到沉香树结香的原因——受到外来侵害时,沉香树会产生香气。按照沉香的具体形 成方式可以分为纯天然结香和人工结香两种。
    ④纯天然结香是指,沉香树掉落的树枝或者倒木,没有树脂保护的部分完全腐朽,剩下的富含树脂 的木头,这部分木头就是沉香。人工结香则是指人为破坏沉香树,迫使其产生香味物质。其中一种方法 叫作“开香门”,即在树干砍开一个直达树心的豁口,真菌逐渐侵染豁口,经年累月就会产生人们梦寐 以求的芳香物质了。这种危及树木生命的做法以及过度砍伐,导致野生沉香树数量急速减少。如今,沉 香树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树种。
    ⑤总之,沉香是胁迫反应和微生物代谢两者催化的结果,且两者必须兼而有之。多种微生物刺激沉 香树,使甚产生以目一檀香醇为代表的信半萜类成分为主的化学物质。与此同时,侵入的真菌也会产生一
    些代谢产物。并由此形成了沉香将殊持久的香气。
    ⑥接下来讲讲沉香树奇特的繁衍。成熟的沉香果实炸裂开后,里面的种子会从果皮中脱落。不过这 些种子并没有直奔大地,而是被一根细丝悬挂在空中,它们在等待命中注定的朋友——胡蜂。之所以能 吸引胡蜂,是因为种子点部有个像蜗牛一样的白色块状物,这个被称为油质体的物质就是胡蜂喜欢的食物。胡蜂享受完美味大餐后,沉香树的种子就被当作“骨头”丢弃了。这些被“丢弃”的种子会找到适 合的土壤,萌发生长,最终成长为新的参天大树。
    ⑦沉香树为什么会选择如此繁琐的方式传播种子呢?因为它的种子是要型顽拗性种子(需要立即播 种),种子的活力和水分会随着暴露在树冠中的时间的延长而急剧下降,很容易干燥致死。而研究显示, “通过观察482只胡蜂搬运沉香树种子的时间和轨迹发现,从沉香果实开裂,到胡蜂发现种子,平均等 待时间仅需30分钟。之后,胡蜂最快可以用1分钟的时间将种子取下,它们把种子搬运到的最远距离 超过了400米”。高效的种子传播系统是沉香物种得以延续的重要基础,所以在保护沉香树的时候,必 须考虑到与其共生的胡蜂的生存状况,如果没有这些播种者,沉香的种群更新必然会碰到困难。
    ⑧这告诉我们:生态系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只有深入了解每个物种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 保护自然,延续文明。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16. 下列说法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 ( 4 分 )
    A.沉香树是本身不香,但却能结香的一类植物,在中国汉有土沉香和云南沉香两种。
    B. 因为过度砍伐使得沉香树数量急剧减少,所以沉香价格昂贵,有“ 一两沉香具有百两金” 的说法。
    C. 纯天然和入工结香两种方式形成的沉香,都是胁迫反应和微生物代谢两者催化的结果,并 具有特殊持久的香气。
    D.沉香树的种子是典型顽拗性种子, 一旦暴露在树冠就会致死,所以需要高效的种子传播系 统延续沉香物种。
    17.根据文章内容,将“沉香树的结香和繁衍流程图”补充完整。 ( 4 分 )
    胡蜂丢弃 种子
    沉香树

    树脂保护


    ①. ②.
    ③ ④


    经年累月 形成香气
    果实成熟
    炸裂
    摔落/倒下
    种子脱落
    天然结香
    人工结香
    开香门
    结香
    繁衍

    18.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在《焚香》一诗 中对焚香时烟雾升腾的描述。 ( 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 3 分 )



    (2)如果没有这些播种者,沉香的种群更新必然会碰到困难。( 从说明文语言角度分析加点词的作用 )( 3 分 )


    19. 第二自然段在摘录时句子语序有误,请你将 abcd 重新排序并说明理由。 ( 5 分 )
    排序:
    理由:
    四 、卷面(5分)
    20.试卷卷面分评分标准。
    五、写作(55分)
    21.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③不得抄袭套作。
    人生路漫漫,难免走入黑夜。但会有一束光,穿透了夜幕照亮你。藤野先生是鲁迅的那束光,领他 走出困境;母亲是朱德的那束光,点亮他成长的路:比埃尔和玛丽是彼此的那束光,依靠着探寻镭的真
    相……相信在你的生命中,也一定有一位像光一样照耀你的人。
    (1)请以“生命中的那束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一花一树皆有情, 一草一木自有思:秋意渐凉,落叶把离别的信寄给夏天;劲风摧面,青松把坚毅 的信寄给高山;麦穗低垂,稻谷把谦虚的信寄给土地……
    (2)请以“寄给 一 封 的信”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初二语文期中考答案
    1 . (4分)(1)zài (2) 嫌 ( 3 ) 敷 (4)mèi
    2.B(3 分)(自出心战: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
    人。意思和后文的“抄袭拼贴”相矛盾.)
    3.A(3 分)(“以多样化的文体和形式”后面的“、”应该为“,”.)
    4 . (4分)参考答案:

    褪色的小草
    顶着
    一头白霜

    绽开的雪
    吻痛
    树的裂纹
    (意象符合季节特征1分,修辞1分,语言表达有诗意2分。)
    5 . (1)(3分)C(A 选项中“卜书”应为“筮书”,“春秋末期”应为“战国末期”: B选项正确表述应为“《大学》《中庸》在《礼记》中,《论语》《孟子》是单行的”; D选项正确表述应为“《春秋》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征实倒在其 次。”C 表述正确。)
    (2)(4分, 一 个1分) A. (会意) B. ( 指 事 ) C. ( 形 声 ) D. ( 象 形 )
    (3)我推荐:《战国策》(1分)(推荐书目需为书中提及的篇目,且要和中国古 代历史有关。)
    推荐理由是: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一书上接春秋下至楚汉兴起为止,是 一部重要的古史。它以生动传神的语言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 游说斗争。(2分)(理由出自《经典常谈》对应内容即可。)
    6. (1)新技术为数字阅读带来沉浸式体验(2分)
    (表达邀请1分,时间地点事件2分,格式1分)
    7. (10分)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山山唯落晖 ③大漠孤烟直
    ④烈士暮年 ⑤岂不罹凝寒
    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⑦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C(4 分 )(A: 想到; B: 大概:D₂ 只。)
    9.(1)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类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
    户外。
    (2)于是添加衣服出门,登上溪水西侧的小楼。
    10.C(3 分)(按照叙事-写景-议论择怀的顺序。)
    11.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景色的空明澄澈(2分)【甲】文将庭下月光 比作积水和竹柏之影比作藻、荇,写出了月光的澄澈,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创 造了空明的月光世界。(1分)【乙】文将月光照耀在雪地上的景象比作涂银和泼 汞,写月光和雪光相映,晶莹剔透,表现了景色的空明(1分)。
    12.①早年做生产队的队长时; ②养猪、鸡、熬制饴糖、种平菇 ③停了菇田
    后;④拉得一手好二胡
    13.结构上承上启下。“吾少也贱”承接上文父亲一辈子务农从未停止劳动的过去;
    (1分)“多能鄙事”引出下文父亲学会各种技能的内容。(1分)引用孔子的名 言,写出父亲在贫贱的成长环境中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状态,(1分)刻画出一
    个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赞美之情。(1分)
    14.“扫荡”“复辟”两个词语的使用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1分)“扫荡”写 出了我们收割得非常干净、平整的状态。(1分)“复辟”写出了平菇生长旺盛。 (1分)在童真的语言下,表达出孩子们收割平菇和看到平菇生长的喜悦之情。 (1分)
    15.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父亲六七十年间学到的手艺与技能(1分)。用词新颖,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暗示主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手艺随着 时代变迁而不再使用的感慨;以及过往生活的怀念。(2分)
    16.C(4 分 )(A “在中国主要有土沉香和云南沉香”; B 无中生有; D 种子的活力 和水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急剧下降,很容易干燥致死。)
    17.①种子萌发生长②成为沉香③腐朽④真菌侵染
    18.(1)运用作引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1分),引用陈与义的诗句,引出说明 对象沉香(1分),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1分)
    (2)“必然”表概率限定,意思是一定、必定(1分),说明高效的种子传播系
    统是沉香物种得以延续的重要基础(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9.dbca(1分)。文段按照时间顺序,(1分)依次说明西汉-西晋-宋朝沉香的使 用和发展情况(1分)。按照从具体到概括(由分到总)的逻辑顺序,(1分),先 具体介绍不同时期沉香的使用和发展,再用一句话概括,因此将a 句放在最后(1 分)。
    等级
    分值
    评分标准
    5
    文字规范,书写美观,布局合理,卷面整洁

    4
    文字规范,书写工整,布局较合理,卷面整洁

    3
    文字较规范,书写较工整,布局较合理,卷面较整洁

    2
    文字欠规范,书写欠工整,布局不合理,卷面不整洁

    1
    文字不规范,书写不工整,布局不合理,卷面不整浩

    0
    文字潦草,书写非常不工整,卷面非常不整洁
    邀请函
    尊敬的李教授:
    您好 ! 为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数字阅读,诚邀您于11 月20日上午9点在大礼堂就“数字时代的阅读生活”
    做专题进座。如能光临,不胜容光!
    重外校学生会. 2023年11月9日

    相关试卷

    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册入学考试语文:

    这是一份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册入学考试语文,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默写填空,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

    这是一份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为下面的这则消息拟写标题, 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7分),默写填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

    这是一份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