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练习卷(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86500/0-17271353138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单元练习卷(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86500/0-17271353139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单元练习卷(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86500/0-17271353139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单元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七单元练习卷(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七单元练习卷(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共13页。
第七单元练习卷一.试题(共12小题)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随意春芳歇 ( )A.休息 B.停止 C.睡 D.尽2.下列诗句不是以动衬静进行描写的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看拼音,写词语。4.给加点字注音。5.下列诗句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我知道诗人的乡愁是由什么事物引发的?我能写出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6.默写古诗。长 相 思山一程,水一程, ,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7.(《枫桥夜泊》)根据诗文填空。表现作者孤独、愁闷的诗句是 。8.修改病句。我们要保护学校卫生。 9.修改病句。看到一只黑天鹅在池塘里游泳。 10.课外阅读当我离开母校的时候我坐在校园的树荫下 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留恋心情 啊 六年生活的母校 您四周的一草一木,我是那样熟悉。即使走遍天涯海角,我也不会忘记母校对我的哺育。如今,我长大了,就要离开您到一个新的校园去了,这怎么不叫我留恋呢?校园的小树,你可记得:当我第一次投入老师那温暖的怀抱时,觉得是那样幸福。在这里,学习“a、o、e……”学习“1、2、3……”,我们从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朝气(逢、蓬)勃的少年。老师,您花费了多少心血啊!校园的小树,你可记得:在那万籁俱寂的深夜,老师的屋里还亮着一盏灯,老师还在孜孜不倦地伏案工作着。这么晚了,老师仍在一字一句地批改作业。老师(向、像)蜡烛一样,献出了全部的光和热。校园的小树,你可知道?老师那谆谆的教诲已经深深地(克、刻)在我的心里,往事又浮在我的眼前。啊,母校!我们的深厚感情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分别的时候就要到了,您的学生向您道别,您的学生将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激您!母校,老师,再见了!将来,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您对我的辛勤培育。(1)给第一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把短文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划掉。(3)把短文分成三段(用“‖”画出)(4)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例:少先队员怎么能怕困难呢?少先队员不能怕困难。老师对我的关怀,我怎么会忘记? (5)用“~~”画出与画横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6)你认为下面哪句话最能体现短文的中心思想,请在 里打上“√”。①表现作者对校园一草一木的留恋。 ②抒发作者对母校和老师的留恋、赞美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作者舍不得离开母校的思想感情。 11.先将古诗词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枫桥夜泊 ,江枫渔火 。姑苏城外 , 到客船。(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这是一首描写 (填季节)的古诗。(2)诗中诗人看到了 、 、 、 等景象,听到了 、 ,一个“ ”字将诗人旅途中孤独的心情刻画了出来。12.“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有各自的美丽风景,请你以“家乡即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要求:抓住家乡的特点,写出家乡的美。第七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2小题)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随意春芳歇 ( )A.休息 B.停止 C.睡 D.尽【考点】诗歌翻译.【答案】D【分析】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解答】唐朝王维的《山居秋暝》,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歇”尽。故选:D。【点评】熟悉古代诗词,多背诵常用诗词,弄懂诗词的中文意思,总结翻译技巧。2.下列诗句不是以动衬静进行描写的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考点】诗歌写作手法.【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与辨析,完成此类题目要在充分诵读古诗,结合注释及课内学习,在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完成。【解答】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意思是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这句诗中,“明月松间照”是静态描写,“清泉石上流是”动态描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描写方法。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意思是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结合句中的“归”和“下”可知,这句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描写方法。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这句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晚上的幽寂。这句诗并没有运用以动衬静的描写方法。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意思是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姑苏城外寒山寺”是静态描写,“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动态描写,用动态的景物衬托夜的静谧,表达了诗人张继独白羁旅在外,无法入睡的淡淡忧愁与悲伤的心情。故这句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描写方法。故选:C。【点评】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3.看拼音,写词语。【考点】看拼音写汉字.【答案】停泊 忧愁 祖孙寺院 榆关 湖畔【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故答案为:停泊 忧愁 祖孙寺院 榆关 湖畔【点评】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4.给加点字注音。【考点】汉字读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给汉字注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解答】故答案为:míng huàn tí fēng pàn guō【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5.下列诗句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我知道诗人的乡愁是由什么事物引发的?我能写出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光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浮云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梅花 【考点】诗歌形象意境.【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对诗歌意境的鉴赏,不同的诗句,表达的意境也是不同的,赏析诗句要根据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体会。【解答】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诗句内容和诗人感情的理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里的名句,诗人独自在异乡,月明之夜,看到明亮的月光,想到遥远的故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因此,月光是诗人乡愁的节点。“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归。”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梦李白其二》中的两句,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看到天上的白云,诗人想到被流放的李白,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因此,浮云是引发作者思念之情的原因。“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已斑。”这是金代诗人刘著《鹧鸪天》中的两句,这首词感情真挚,迂回曲折,流转自然,营造了一个慨叹韶光易逝、人生易老,身处他乡,缺少知音,对故土拥有无限依恋与思念的主人公形象。江南的梅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不知开落了几次,而作者还在天涯漂泊,两鬓已斑白。看到梅花再度开放,激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故答案为:月光;浮云;梅花。【点评】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6.默写古诗。长 相 思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注意结合题目中的提示将诗句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故答案为:身向榆关那畔行 聒碎乡心梦不成【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7.(《枫桥夜泊》)根据诗文填空。表现作者孤独、愁闷的诗句是 江枫渔火对愁眠 。【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诗词的默写,要注意在体会诗词的含义的基础上,加强背诵,增加知识积累,并能正确书写。【解答】出自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愁闷。故答案为:江枫渔火对愁眠。【点评】熟练掌握所要背诵的诗句并注意正确书写,注意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抓首字,加强背诵。8.修改病句。我们要保护学校卫生。 我们要保持学校卫生。 【考点】修改病句.【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解答】搭配不当,“保护”改为“保持”。故答案为:我们要保持学校卫生。【点评】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9.修改病句。看到一只黑天鹅在池塘里游泳。 我看到一只黑天鹅在池塘里游泳。 【考点】修改病句.【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解答】成分残缺,句首加“我”。故答案为:我看到一只黑天鹅在池塘里游泳。【点评】改病句不能满足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10.课外阅读当我离开母校的时候我坐在校园的树荫下 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留恋心情 啊 六年生活的母校 您四周的一草一木,我是那样熟悉。即使走遍天涯海角,我也不会忘记母校对我的哺育。如今,我长大了,就要离开您到一个新的校园去了,这怎么不叫我留恋呢?校园的小树,你可记得:当我第一次投入老师那温暖的怀抱时,觉得是那样幸福。在这里,学习“a、o、e……”学习“1、2、3……”,我们从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朝气(逢、蓬)勃的少年。老师,您花费了多少心血啊!校园的小树,你可记得:在那万籁俱寂的深夜,老师的屋里还亮着一盏灯,老师还在孜孜不倦地伏案工作着。这么晚了,老师仍在一字一句地批改作业。老师(向、像)蜡烛一样,献出了全部的光和热。校园的小树,你可知道?老师那谆谆的教诲已经深深地(克、刻)在我的心里,往事又浮在我的眼前。啊,母校!我们的深厚感情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分别的时候就要到了,您的学生向您道别,您的学生将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激您!母校,老师,再见了!将来,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您对我的辛勤培育。(1)给第一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把短文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划掉。(3)把短文分成三段(用“‖”画出)(4)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例:少先队员怎么能怕困难呢?少先队员不能怕困难。老师对我的关怀,我怎么会忘记? 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您对我的辛勤培育。 (5)用“~~”画出与画横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6)你认为下面哪句话最能体现短文的中心思想,请在 里打上“√”。①表现作者对校园一草一木的留恋。 × ②抒发作者对母校和老师的留恋、赞美的思想感情。 √ ③表达作者舍不得离开母校的思想感情。 × 【考点】记叙文.【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这篇短文作者借对小树的倾诉,表达了对自己母校的恋恋不舍之情。【解答】(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理解能力。一句话说完用句号。没有说完用逗号,表达强烈的感情的句子后面用感叹号。即:我坐在校园的树荫下,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留恋之情。啊!六年生活的母校!(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蓬: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逢:遇到的意思。这里是说孩子们非常有朝气。故选“蓬”;“像”作名词用,表示比照人物制作的图画,作副词用,表示似乎、好像的意思。向是指方向、向谁学习。这里是说老师像蜡烛一样,因此选择“像”;“克”一般是攻克,解决的意思。“刻”是指往事物上面刻东西,可以是精神上的。这里是说老师的教诲已经印在了我们的心中。故选“刻”。(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划分段落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可用先确定每一段所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把相同段意的段落划分到一起。阅读文章,从“我坐在校园的树荫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留恋心情”这个句子可知,第1自然段主要是表达对母校的留恋之情。故为第一段。从“校园的小树,你可记得”“校园的小树,你可记得”“校园的小树,你可知道”这几句话可知,它们都是段落的开头,表达的是对学校老师的回忆。从“将来,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您对我的辛勤培育。”这句话可知,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老师的赞美和不会忘怀老师的感情。故为最后一段。(4)本道题考查了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将句子中的肯定词变为否定词,或者否定词变为肯定词,去掉语气词和疑问词,把问号变句号。即我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关怀。(5)本道题考查了相互照应的句子。前后照应就是有相同作用和含义的两个句子。学生解答此题时,需要注意句子的含义是什么。从“即使走遍天涯海角,我也不会忘记母校对我的哺育”这句话可知,表达的是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您对我的辛勤培育。故选在文中找出和这个句子相同含义的句子。即文章最后一段的“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您对我的辛勤培育。”这个句子。(6)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从作者借对小树的倾诉可知,文章主要,表达了对自己母校和老师的赞美以及恋恋不舍之情。故选②。故答案为:(1)我坐在校园的树荫下,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留恋之情。啊!六年生活的母校!(2)划去:逢; 向;克。(3)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自然段)。(4)我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关怀。(5)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您对我的辛勤培育。(6)②√【点评】完成此题一般分为以下几步:1、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2、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3、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11.先将古诗词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 对愁眠 。姑苏城外 寒山寺 , 夜半钟声 到客船。(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张继 ,这是一首描写 秋季 (填季节)的古诗。(2)诗中诗人看到了 落月 、 啼乌 、 满天霜 、 江枫 等景象,听到了 乌啼 、 钟鸣 ,一个“ 愁 ”字将诗人旅途中孤独的心情刻画了出来。【考点】羁旅思乡;作家及其作品;古诗文默写;诗歌词句理解;诗歌内容概括.【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 对愁眠 寒山寺 夜半钟声;(1)张继 秋季;(2)落月 啼乌 满天霜 江枫 乌啼 钟鸣 愁。【分析】《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解答】(1)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张继,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因此这是一首描写秋季的古诗。(2)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可知,诗中诗人看到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等景象,听到了乌啼,钟鸣,一个“愁”字将诗人旅途中孤独的心情刻画了出来。故答案为:月落乌啼霜满天 对愁眠 寒山寺 夜半钟声;(1)张继 秋季;(2)落月 啼乌 满天霜 江枫 乌啼 钟鸣 愁。【点评】俗话说“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古诗的积累与背诵,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2.“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有各自的美丽风景,请你以“家乡即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要求:抓住家乡的特点,写出家乡的美。【考点】记叙文(写景).【答案】家乡即景时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很美丽,如若不信,可以和我一起去看一看。春天,田野地头开满了野花,春风一吹,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有时,几只蜜蜂会飞来快乐地采蜜。在村南边的山上,几棵柳树抽出了绿油油的枝条,其他树也换上了绿外套。在山的中间有一条小溪,人们管他叫“高山流水分溪”。因为在山脚下听它“叮咚”地响,好像在听《高山流水》,并且它还将山分成东、西两山。夏天,麦子成熟了,金黄金黄的,一阵风吹过,滚滚麦浪随风飘过,仿佛身临金黄大海中,远远望去,还能看见几个红点。哦,原来那是收割机在田地里忙着收割。而那座山呢?它上面所有的树木都好像是用“三棵树”油漆刷过一样,给山穿上了一身绿外套,使山更美丽、更清凉。天空中那火红的太阳用它那耀眼的光照着那座山,把树干的颜色变成了浅棕色。秋天,树叶变黄了,枫叶变红了,那座有着小溪的山上也有红、有黄、也有绿。所以,那山秋天被称为“花叶山”。这时村长吆喝:“快去‘花果山’收水果呀。”村民一听,各抱着竹筐去‘花果山’摘水果。此时,‘花果山’已成为黄的一片。而他叫‘花果山’就是因为它全山都是村民的果树。冬天,树上的叶子落了,整个村子都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整座山也变成了一片白。调皮的小孩也会拿着木板从山坡上往下滑去,尽情地玩耍。这就是我家乡的四季,你喜欢吗?【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家乡即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可抓住家乡的特点,选择你觉得最熟悉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抓住题眼“即景”去写,写出家乡的美。写景要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描写出来,这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注意详略得当,适当的运用修辞方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文章写生动具体。【解答】范文:家乡即景时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很美丽,如若不信,可以和我一起去看一看。春天,田野地头开满了野花,春风一吹,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有时,几只蜜蜂会飞来快乐地采蜜。在村南边的山上,几棵柳树抽出了绿油油的枝条,其他树也换上了绿外套。在山的中间有一条小溪,人们管他叫“高山流水分溪”。因为在山脚下听它“叮咚”地响,好像在听《高山流水》,并且它还将山分成东、西两山。夏天,麦子成熟了,金黄金黄的,一阵风吹过,滚滚麦浪随风飘过,仿佛身临金黄大海中,远远望去,还能看见几个红点。哦,原来那是收割机在田地里忙着收割。而那座山呢?它上面所有的树木都好像是用“三棵树”油漆刷过一样,给山穿上了一身绿外套,使山更美丽、更清凉。天空中那火红的太阳用它那耀眼的光照着那座山,把树干的颜色变成了浅棕色。秋天,树叶变黄了,枫叶变红了,那座有着小溪的山上也有红、有黄、也有绿。所以,那山秋天被称为“花叶山”。这时村长吆喝:“快去‘花果山’收水果呀。”村民一听,各抱着竹筐去‘花果山’摘水果。此时,‘花果山’已成为黄的一片。而他叫‘花果山’就是因为它全山都是村民的果树。冬天,树上的叶子落了,整个村子都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整座山也变成了一片白。调皮的小孩也会拿着木板从山坡上往下滑去,尽情地玩耍。这就是我家乡的四季,你喜欢吗?【点评】这是一篇描写家乡景色的文章,小作者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出了家乡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描写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内容丰富,语言流畅,不失为一篇写景佳作。 tíng bó yōu chóu zǔ sūn sì yuān yú guān hú pàn 秋暝 浣女 乌啼 江枫 那畔 聒碎 tíng bó 停泊 yōu chóu 忧愁 zǔ sūn 祖孙 sì yuān 寺院 yú guān 榆关 hú pàn 湖畔 秋暝 míng 浣女 huàn 乌啼 tí 江枫 fēng 那畔 pàn 聒碎 guō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