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厦门市重点中学九上数学开学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Rt△ABC中,∠ACB=90°,若AB=15,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之和为( )
A.150B.200C.225D.无法计算
2、(4分)小军自制的匀速直线运动遥控车模型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出发,沿直线轨道同时到达处,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1.5倍,甲、乙两遥控车与处的距离、(米)与时间(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①的距离为120米;②乙的速度为60米/分;③的值为;④若甲、乙两遥控车的距离不少于10米时,两车信号不会产生互相干扰,则两车信号不会产生互相干扰的的取值范围是,其中正确的有( )个
A.1B.2C.3D.4
3、(4分)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x+1)(x-1)=x2-1
B.x2-2x+1=x(x-2)+1
C.a2-b2=(a+b)(a-b)
D.mx+my+nx+ny=m(x+y)+n(x+y)
4、(4分)在有理数中,分式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5、(4分)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与合并的是( )
A.B.C.D.
6、(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菱形ABCD的顶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0,1),点C在第一象限,对角线BD与x轴平行.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E、F,将菱形ABCD沿x轴向左平移m个单位,当点D落在△EOF的内部时(不包括三角形的边),m的取值范围是( )
A.4<m<6B.4≤m≤6C.4<m<5D.4≤m<5
7、(4分)如图,矩形中,,,点从点出发,沿向终点匀速运动,设点走过的路程为,的面积为,能正确反映与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8、(4分)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
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众数、中位数B.平均数、中位数C.平均数、方差D.中位数、方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s(米)关于滑行的时间t(秒)的函数表达式是s60t1.5t2,则飞机着陆后滑行直到停下来滑行了__________米.
10、(4分)函数y=与y=k2x(k1,k2均是不为0的常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若点A的坐标是(1,2),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
11、(4分)如图,△ABC中,∠ACB=90°,CD是斜边上的高,AC=4,BC=3,则CD=______.
12、(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AO、AD的中点,若AB=6cm,BC=8cm,则△AEF的周长= cm.
13、(4分)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果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x,y,那么=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B坐标为(4,2),A,C分别在x轴,y轴上,点F在第一象限内,OF的长度不变,且反比例函数经过点F.
(1)如图1,当F在直线y = x上时,函数图象过点B,求线段OF的长.
(2)如图2,若OF从(1)中位置绕点O逆时针旋转,反比例函数图象与BC,AB相交,交点分别为D,E,连结OD,DE,OE.
①求证:CD=2AE.
②若AE+CD=DE,求k.
③设点F的坐标为(a,b),当△ODE为等腰三角形时,求(a+b)2的值.
15、(8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x1+2x2=9,求m的值.
16、(8分)如图,在网格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1)请把△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画出△A'B′C’并写出点A′,B′的坐标.
(2)求△ABC的面积.
17、(10分)如图,在6×6的方格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为1,请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
(1)画出以A点出发,另一端点在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长度为 的一条线段.
(2)画出一个以题(1)中所画线段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18、(10分)如图,在四边形中,,于点,.求证.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某市某一周的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指数如表,则该周PM2.5指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________
20、(4分)甲、乙两名同学参加“古诗词大赛”活动,五次比赛成绩的平均分都是85分,若两人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2甲=1.25和S2乙=3,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
21、(4分)某种药品原来售价100元,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81元,若每次下降的百分率相同,则这个百分率是 .
22、(4分)不等式组恰有两个整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3、(4分)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将一个三角板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在对角线上滑动,直角的一边始终经过点,另一边与射线相交于点.
(1)当点在边上时,过点作分别交,于点,,证明:;
(2)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设、两点间的距离为,的长为.
①直接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写出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②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直接写出相应的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25、(10分)八年级下册教材第69页习题14: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点F.求证:AE=EF.这道题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印象深刻数学课代表在做完这题后,她把这题稍作改动,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三等分点,∠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点F,那么AE=EF还成立吗?如果成立,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6、(12分)先化简,再求值:(a+)÷,其中a=1.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AC的平方,大正方形的面积为BC的平方,两正方形面积的和为AC2+BC2,对于Rt△ABC,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AB=15,故可以求出两正方形面积的和.
【详解】
正方形ADEC的面积为: AC2 ,
正方形BCFG的面积为:BC2 ;
在Rt△ABC中,AB2 = AC2+ BC2,AB=15,
则AC2 + BC2 = 225cm2,
故选:C.
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熟记勾股定理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成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由图可得,
AC的距离为120米,故①正确;
乙的速度为:(60+120)÷3=60米/分,故②正确;
a的值为:60÷60=1,故③错误;
令[60+(120÷3)t]-60t≥10,得t≤,
即若甲、乙两遥控车的距离不少于10米时,两车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则两车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的t的取值范围是0≤t≤,故④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3、C
【解析】
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A、B、D三个选项均不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故都不是因式分解,只有C选项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
故选择C.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定义,牢记定义是解题关键.
4、A
【解析】
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
【详解】
分母中不含字母,不是分式;
分母中含字母,是分式;
分母中不含字母,不是分式;
分母中不含字母,不是分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概念,熟练掌握分式的判断依据是解题的关键.
5、C
【解析】
先化简二次根式,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否与相同,可得答案.
【详解】
A、=,故A能与合并;
B、=2,故B能与合并;
C、=2,故C不能与合并;
D、能与合并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
6、A
【解析】
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表示出点D的坐标,再根据直线解析式求出点D移动到EF上时的x的值,从而得到m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菱形ABCD的顶点A(2,0),点B(1,0),
∴点D的坐标为(4,1),
当y=1时,
x+3=1,
解得x=−2,
∴点D向左移动2+4=6时,点D在EF上,
∵点D落在△EOF的内部(不包括三角形的边),
∴4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及点的平移.利用菱形的性质求出点D的坐标并确定点D在EF上时的的横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7、C
【解析】
首先判断出从点B到点C,△ABP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x(0≤x≤1);然后判断出从点C到点D,△ABP的底AB的长度一定,高都等于BC的长度,所以△ABP的面积一定,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1(1≤x≤3),进而判断出△ABP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哪一个即可.
【详解】
解:从点B到点C,△ABP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x(0≤x≤1);
因为从点C到点D,△ABP的面积一定:2×1÷2=1,
所以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1(1≤x≤3),
所以△ABP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动点函数的应用,注意将函数分段分析得出解析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A
【解析】
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0,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
【详解】
由题中表格可知,年龄为15岁与年龄为16岁的频数和为,则总人数为,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14岁,中位数为(岁),所以对于不同的x,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将化为顶点式,即可求得s的最大值.
【详解】
解:,
则当时,取得最大值,此时,
故飞机着陆后滑行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会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根据顶点式求函数的最值.
10、 (-1,-2)
【解析】
根据函数图象的中心对称性,由一个交点坐标,得出另一个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的纵横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这一结论得出答案.
【详解】
∵正比例函数y=k2x与反比例函数数y=的图象都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他们的交点A与点B也关于原点对称,
∵A(1,2)
∴B(-1,-2)
故答案为:(-1,-2)
考查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出点A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的纵横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是前提.
11、2.4
【解析】
在Rt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的长,进而可根据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求出CD的长.
【详解】
解:Rt中,AC=4m,BC=3m
AB=m
∵
∴m=2.4m
故答案为2.4 m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的公式结合利用面积法是解题关键.
12、9
【解析】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90°,BD=AC,BO=OD,
∵AB=6cm,BC=8cm,
∴由勾股定理得: (cm),
∴DO=5cm,
∵点E. F分别是AO、AD的中点,
(cm),
故答案为2.5.
13、1
【解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求出xy与的值,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其值.
【详解】
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52,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4=52-4=48,
即2xy=48,
∴==52+48=1.
故答案是:1.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根据图形的面积关系,求得和xy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OF =4;(2)①证明见解析;② k=;③96-16或36-4.
【解析】
分析(1)由y=经过点B (2,4).,求出k的值,再利用F在直线y = x,求出m的值,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2) ①利用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可求解; ②Rt△EBD中,分别用n表示出BD、BE、DE,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③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OE=OD;
OE=DE;OD=DE.
详解:(1)∵F在直线y=x上
∴设F(m,m)
作FM⊥x轴
∴FM=OM=m
∵y=经过点B (2,4).
∴k=8
∴
∴
∴
∴OF =4;
(2)①∵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D,E
∴,∵ OC=2,OA=4
∴CO=2AE
②由①得:CD=2AE
∴可设:CD=2n,AE=n
∴DE=CD+AE=3n
BD=4-2n, BE=2-n
在Rt△EBD,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③CD=2c,AE=c
情况一:若OD=DE
∴
∴
∴
情况二:若OE=DE
∴
∴
情况三:OE=OD 不存在.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利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点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得到方程,进而求出线段的长,注意解题时分类讨论的思想应用.
15、
【解析】
【分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m2,再根据x1+2x2=9可求出x1、x2的值,代入x1x2=-m2即可求得m的值.
【详解】由根与系数可知:
,x1x2=-m2,
解方程组,得: ,
∴x1x2=-5,即,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则有x1+x2=,x1x2=.
16、(1);;(2)7
【解析】
(1)将A、B、C三点分别按要求平移,即可得出新坐标;;,连接三点,即可得出新三角形;
(2)将△ABC和周围的三个三角形整体长方形,长方形面积很容易得出,分别减去周围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出,.
【详解】
解:(1)如图
;
(2)
(1)此题主要考查平面坐标系中的平移问题,对应坐标按要求平移即可得出新坐标;
(2)将△ABC和周围的三个三角形整体长方形,长方形面积很容易得出,分别减去周围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出.
17、(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
【解析】
(1)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结合网格得出答案;
(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得出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
【详解】
(1)如图所示:AB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
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正确应用网格是解题关键.
18、见解析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AB2+BC2=AC2,得出AB2+BC2=2AB2,进而得出AB=BC;
【详解】
证明:连接.
∵,
∴.
∵,
∴.
∵,
∴.
∴.
∴.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那么a2+b2=c2.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150,1
【解析】
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求解.
【详解】
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50,150,150,1,1,160,165,
则众数为:150,
中位数为:1.
故答案为:150,1
此题考查中位数,众数,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概念
20、甲
【解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S甲2=1.25,S乙2=3,
∴S甲2<S乙2,
∴甲的成绩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甲.
此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掌握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即方差越大其数据波动越大,即成绩越不稳定.
21、10%.
【解析】
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那么第一次降价后的售价是原来的,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售价是原来的,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答:这个百分率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要掌握求平均变化率的方法.若设变化前的量为,变化后的量为,平均变化率为,则经过两次变化后的数量关系为.
22、
【解析】
首先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组,从不等式的解集中找出适合条件的整数解,再进一步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
解:对于,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因为原不等式组有解,所以其解集为,
又因为原不等式组恰有两个整数解,所以其整数解应为7,8,
所以实数a应满足,解得.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和整数解的确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尤其是性质3,即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这在解不等式时要随时注意.
23、:x≠﹣1.
【解析】
根据分母不等于0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x+1≠0,
解得x≠﹣1.
故答案为x≠﹣1.
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见解析;(2)①.②能为等腰三角形,.
【解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证明,即可求解;
(2)①根据题意作图,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当时,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同理可得,得到MP=NQ,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MP=x,NC=CD-DN=1-x,CQ=y,代入MP=NQ化简即可求解;
②由是等腰三角形,∠PCQ=135°,CP=CQ成立,代入解方程即可求解 ,
【详解】
(1)证明:∵在正方形中,为对角线,
∴,,∵,
∴,,
∴,
又∵,
∴.
∵,∴.
又∵,∴,
∴,
在中,
∵
∴,∴.
(2)①如图,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同(1)可证,
∴MP=NQ,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MP中,AP==x
∴MP=x=AM,
∴NC=BM=AB-AM=1-x
故NQ=NC+CQ=1-x+y
∴x=1-x+y
化简得
当P点位于AC中点时,Q点恰好在C点,又AP<AC=
∴
∴与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②当时,能为等腰三角形,
理由:当点在的延长线上,CQ=,CQ=AC-AP=,
由是等腰三角形,∠PCQ=∠PCB+∠BCQ=45°+90°=135°,
∴CP=CQ成立,
即时,解得.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25、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取AB的三等分点,连接GE,由点E是边BC的三等分点,得到BE=BG,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G=E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证明:取AB的三等分点,连接GE,
∵点E是边BC的三等分点,
∴BE=BG,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G=EC,
∵△EB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知∠AGE=135°,
∵∠AEF=90°,
∠BEA+∠FEC=90°,
∠BEA+∠BAE=90°,
∴∠BAE=∠FEC.
∴△AGE≌△ECF(ASA),
∴AE=EF.
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点,注意结合图形,灵活作出辅助线解决问题.
26、2.
【解析】
分析:把a+通分化简,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并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约分,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后把a=1代入计算.
详解:(a+)÷
=[+]•
=•
=•
=,
当a=1时,原式==2.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也考查了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年龄/岁
13
14
15
16
频数
5
15
x
PM2.5指数
150
155
160
165
天 数
3
2
1
1
2024-2025学年那曲市重点中学九上数学开学统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那曲市重点中学九上数学开学统考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临沂市重点中学数学九上开学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临沂市重点中学数学九上开学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来宾市重点中学数学九上开学统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来宾市重点中学数学九上开学统考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