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第1页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第2页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文件包含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等校2024-2025年三年级上学期月考英语试题pdf、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等校2024-2025年三年级上学期月考英语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1.本单元分为三个课题,课题1介绍了空气成分、用途、污染及防治,并借助空气的组成引出物质分类知识中的纯净物、混合物。
    2.本课题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习主题“2.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中的“物质的多样性”“常见的物质”。课标要求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单元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角度系统地学习、研究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学习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其三个课题的学习内容: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包含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物质的性质、实验探究等知识。由宏观用途到微观反应,由反应原理到实际操作,难度和要求逐渐提高和具体化,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化学世界的三个台阶。
    本课题是初步认识身边的常见物质,学生感性认知丰富,知识相对比较简单。能直接观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获取经验的途径多,不会形成太大的分化。在充分了解实验所使用的试剂、装置及原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分析,从而理解整个实验的意图,并使学生感悟到化学实验要想得出正确结论,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
    学情分析
    学生对空气、氧气已有了常识性的了解,认识了一些常见仪器,学习了试剂的取用、加热,仪器连接、洗涤等实验基本操作,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思维方式。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循序渐进,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发现化学就在身边。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和讨论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实验现象并归纳结论的思维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2.认识空气中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体积分数)。
    3.通过保护空气等社会话题,感受空气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绿色环保的社会意识。
    核心素养
    1.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2.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难点:观察、描述、分析化学实验的方法。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类 空气资源与保护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教科书将物质分类安排在空气的组成之后,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然后进一步学习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氧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比较零碎,不够深入;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本课题进一步介绍了其性质及用途。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及防治方法,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情感。
    学情分析
    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学习的第一种物质,学习之前学生对空气已有常识性了解;从化学学习角度看,学生还需要系统地掌握空气的组成和氧气的性质及用途,学习对物质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教学目标
    1.学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核心素养
    1.建立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2.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氮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难点: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教学过程

    续表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思考:空气与我们朝夕相伴,离开了空气我们不能生存。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
    思考:1.空气中究竟有什么物质?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去测定空气的成分吗?实验的依据是什么?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增加学生的人文情怀。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实践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二:合作探究
    【实验】请同学上来参与实验,将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让学生描述现象,并思考原因。
    【提出问题】
    1.你能描述空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思考:人类认识空气的历史过程是怎样的呢?
    【提出问题】
    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化学变化的原理是什么?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原理是什么?
    拉瓦锡的实验原理给现在实验室测定氧气含量带来的启发是什么?
    【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1.学习仪器及名称。
    2.所用实验装置的原理。
    3.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瓶内的剩余气体。
    【实验结论】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并回答问题。
    对空气的成分提出猜想。
    1.通过阅读教科书并分析,可得出汞+氧气→氧化汞和氧化汞→汞+氧气。
    2.当氧气被消耗后,气体总体积减小,减小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氧化汞分解生成氧气后,气体总体积增加,增加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从而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生讨论,交流,设计一套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现象: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广口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的高度。瓶内剩余的气体不可燃、不助燃。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氮气不溶于水,性质不活泼。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对化学产生亲近感。
    复习物理性质的概念。
    引入对空气成分的讨论。
    通过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使学生认识到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又为实验室测氧气含量的实验带来启发。通过实验探究,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
    使学生形成对猜想进行验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空气的成分
    【讲述】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比例。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课堂提问】请同学们合上教科书,比比谁记得又准又快?
    聆听,思考。
    使学生了解空气中各物质具体的含量,并通过课堂提问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
    课题一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1课时 空气的组成
    一、空气的组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二、空气组成及其含量
    氮气 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七彩作业》第二单元课题1第1课时。
    2.练习与应用第1、2题。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物质,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将它们进行分类呢?
    空气中各种物质又分别有什么用途呢?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空气、并学会保护空气。
    学生积极发言。
    通过设问,使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引入新课。
    环节二:物质的分类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物质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氮气、氧气、红磷、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
    空气、海水、河水、矿泉水、饮料。
    阅读教科书,尝试归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点并举出更多例子。
    学生讨论、思考,根据教科书内容进行归纳。
    通过学生自主归纳学习,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加深印象。
    环节三:空气资源与保护
    【提问】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什么?从该实验可以得出该气体又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过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各小组展示所收集的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资料、图片,首先在小组中讨论,然后全班汇总。
    【小结】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并指出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
    【过渡】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第34页的“思考与讨论”。根据讨论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
    结合图片、资料讨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学生代表轮流发言。
    复习,设疑引入,引入空气讨论。
    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小组之间的合作意识,并在汇报交流中训练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表达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空气资源与保护
    根据下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调查项目
    调查情况
    主要污染物
    污染来源
    我的建议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补充完成表格,总结收获。
    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并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板书设计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类 空气资源与保护
    一、物质的分类
    1.氧气。
    2.氮气。
    3.稀有气体。
    二、空气资源与保护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七彩作业》第二单元课题1第2课时。
    2.练习与应用第3~6题。

    相关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分解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氧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氧气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础演练,能力提升,素养培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