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粤教版八上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189765/1-17272190519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粤教版八上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189765/1-172721905200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粤教版八上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189765/1-17272190520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粤教版八上3.1《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189765/0-17272190511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粤教版八上3.1《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189765/0-17272190512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PPT课件+教案+导学案+素材整册
粤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优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粤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优质教案,文件包含新课标粤教版八上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doc、新课标粤教版八上31《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3.1自然资源概况
单元
第三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如何分类的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总结出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倡导学生形成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能辨别自然界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2.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准确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3.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及现状。
综合思维能力:
能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地理实践力:
了解身边有哪些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现象。
人地协调观:
通过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危机现状,提升资源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难点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 也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自然资
源。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服务和进行经济建设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学生跟随老师进入情境。
从谈话中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
新课讲授
一、自然资源概述
提问:到底什么是自然资源?
明确: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气候、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它们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活动一:
1.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判断分别是哪种自然资源?
2.读下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自然资源?
3.下面图片中有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4.说一说下列资源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息息相关?
水资源可以饮用、发电、灌溉、防洪、航运等;
木材可以提供家具、纸张、建筑材料等;
阳光可晒粮食、太阳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等;
矿产资源可以提供能源、金属、建筑材料、化学材料等。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利用自然界中的哪些资源?
师明确: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不能再生
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活动二:
1.活动:判断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请说明理由?
指导学生完成p48活动。
2.读图观察: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吗?为什么?
明确:海水蒸发,水蒸汽上升,凝结致雨。一部分渗透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还有一部分成为地表径流,最终回归海洋。所以说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3.讨论:像水资源这样的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4.阅读下面资料,说一说像水资源这样的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利用?
材料: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断流入海年径流量逐渐变小:70年代为313亿立方米,80年代为284亿立方米,90年代中期为187亿立方米。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一半多。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黄河利津断流情况统计:(表格见PPT)
这种情况在2000年得到了改变,2000年没有断流。
明确: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注意保护和培育,有计划、有限制地开发利用。
5.思考:像煤、铁、石油这些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明确: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可能再生,应尽可能综合利用,珍惜和节约使用,避免浪费破坏。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活动三:
1.有人说,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为什么这么说?
引导学生边读图,边分析。
明确:资源大国是指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资源小国是指人均占有量少。
2.想一想:从矿产开发的角度说一说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明确:一方面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可以为该地区的人们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有效地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问题。
3.提问:在开发或利用自然资源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要大力开发新能源。
4.提问:你了解的新能源有哪些?
5.为了保护自然资源,你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全员参与,代表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完成活动练习。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读图、分析、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踊跃发言。
学生阅读。
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回答。
培养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
根据概念,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读图,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巩固新知。
培养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讨论、探究能力。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通过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树立珍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特征。
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逐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了解生活中的地理。
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 水电 B. 钢材 C. 石油 D. 水稻
2.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石油、煤炭 B.阳光、草原
C.房子、天然气 D.土地、铁矿
3.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
B.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就多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D.随着人口增长,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会减少
4.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 )
①对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促进更新
②要提高种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使用
④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学生当堂检测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落实学习目标。
课堂小结
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
学生小组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理清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完成本节知识建构。
板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粤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